第337章 郑家的决议
郑森拥有很强的澳洲背景,除了这个之外他还是福建郑家未来的继承人,所以他担任新军营长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反对,至少在这一点上可以让郑家知道两广对于福建的态度没有恶意。
作为南方势力当中最为强大的两个存在,可以说郑家的一举一动都是受到了沈犹龙观察和注意的,这几年因为澳洲的缘故,双方在海上的利益发生了一些纠葛,不过好在没有发生冲突。
一直以来双方其实都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说是合作,其实就是互不侵犯,谁也不对谁先动用兵力,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保证最大程度上的南方团结。
两大势力不团结,是很容易受到满清利用的,别说多尔衮就开出要将福建交给郑芝龙管理,并且封推为王,但是当时满清的军队还没有度过长江没所以他没有答应。
现在可是不同了,现在满清的部队已经几乎可以说在他们的家门口,他有没有合作的想法很难说,毕竟一直以来福建的地位相对来说都是比较独立,割据势力当中最大的就是他们。
拥有自己的水师部队和士兵,人数加强来有上万的也就只有他们了,除了他们并没有其他的人拥有那么多的部队。
其实郑芝龙一直想要郑森回去帮助自己训练新军,可是他不愿意,主要的原因在两广新军中能够见到以前那些同学和战友,这是他最为开心的事情,要是回去了可见不到那些同学和战友。
澳洲与郑家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有点儿不和睦,这一点大伙都是知道的,毕竟双方发生过几次大的摩擦,而且最终胜利的都是澳洲,郑家损失不小,表面上双方都没有说什么,但这一直是郑家的一块心病,他们不可能想着让澳洲大军进入到福建。
一旦澳洲人来了,那想要让他们走,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澳洲人请来容易,送走可是非常难的。
当然他们自己也有能力组建新军,只要澳洲人肯卖火器给他们就行,通过郑森在澳洲军方的关系郑家还是获得了不少武器的,当然这也是在澳洲政府的授意之下,不然军方人员也不敢轻易的将武器卖给郑家。
要抵抗满清的南下,光是依靠两广一家来对抗,那是完全做不到的,毕竟他们手里的兵力有限,还要防御地方,必须拥有几个盟友才行。
郑家是他们选择的第一个盟友,只有和最大的势力结成盟友那些其余小势力才有可能会加入到这里面毕竟他们会想一想自己的处境。
毕竟在面对满清南下大军的压力下,他们要想单独的抵抗那是绝对不能的,不说军事实力上不是人家对手,就是粮草补给上也做不到。
他们选择加入主要还是为了自保,当然也可以选择加入满清,但是在大义面前很多人还是会选择站在大明一边的。
在这种情况下和郑家的关系也就尤为重要了,所以郑森对于宽广来说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很多事情可以通过他来传达到郑家。
郑家也能通过他将两广的一些消息收回来,做出下一步的打算。
这次让沈犹龙抢先了一步将桂王扶持上位,对于郑家来说可谓损失不小,他们原本按照计划是要扶持唐王的,可是没有想到的弘光跑到两广并且他还宣布将位置让给了桂王。
这样一来就等于将了郑家一军,要是弘光死了还好,这位置他们还可以争夺一下,现在是不支持也得支持,不然就是破坏合作。
双方已经签订了合约,需要共同履行条约对付满清,要是不能履行条约的话,那对于郑家来说就会失去民心,即便是将来能够坐镇福建也未必能获得百姓的支持。
郑芝龙这个人别看是海盗出身,但是知道民心的重要性,所以一直以来对福建的百姓非常不错,这也是为什呢他能招募到那么多士兵的主要原因。
其原因就是大伙觉得他这个人非常不错,能够给大家带来幸福安康的生活,只有这样大伙才愿意跟着你,所以说郑家在福建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
要是失去了民心,那么郑家即便是投靠了满清也获得不了什么,毕竟你没有什么利用的价值,谁会对你大加封赏。
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郑家对于两广的行动也只能是支持,至少不能和他们发生战事。
加上他们知道了澳洲人调集了大量部队过来,一旦和两广开战,那么澳洲人肯定会参与进来,一旦澳洲人参与进来了,那么就不用想了,自己肯定不是对手。
一万人,绝对有能力吊打郑家十万大军,他们的战斗如何,郑森可是写的很清楚,有些武器听起来就非常神奇,这些武器都是郑家没有的。
到目前为止郑家能配上的重火力也就只有一些大炮,那些威力大的还是人家澳洲人卖给他们的。
所以不能和两广交恶,是郑芝龙下的死命令,让郑森继续留下也可以为郑家继续购买到一些武器。
这样的买卖其实双方都不吃亏,自然是会受到欢迎的,沈犹龙也知道郑芝龙的想法,只要他不乱来就先不管他。
现在最重要的是将阿济格的军队打退到长江以南,这样至少两广就有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也有了战略后方,两广不在作为第一线,那压力就会减少不小,这对经济发展和内部的建设也有很大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收复长江以南的土地非常重要。
除了能增加粮食补给地之外,还能获得其他的一些好处,比如茶叶瓷器等都可以拿来作为支付货款,所以沈犹龙对于攻打江西湖南有着很大的热忱,他也同时邀请了郑家来一起做张。
从两面出发共同应对这里的满清军队,形成两年夹击的态势,对他们进行包围,不过郑芝龙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思考,毕竟他没有澳洲人的火力支持部队直接支援,他们必须考虑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好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