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潭州城破
“就是说不管加入哪一方,应该都能有所作为了?”张延翰虽然自己也有这样的判断,不过他还是想听听已经在梁国为官数十载的老父亲的意见。
“不错,至少为父觉得,两国将来若是一居南方,一居北方,两家对峙的话,除非其中一家出现重大变故,否则在短时间内应该随着奈何不了对方。”张慎思捋了捋花白胡须,沉声说着。
张延翰点了点头,显然对他父亲的判断便是认可。
在他们这些人看来,梁国基本上已经失去了争夺天下的可能性,接下来只能一天天衰落下去,直到最后的灭亡。
而晋国如果能够统一北方的话,其实力必然大幅上升。
晋国的军队本来就极为强大,又有骑兵之利,再加上夺取中原后的人口财富,到时候晋国的实力必然在吴国之上。
不过吴国也有自身的优势,首先就是地利优势。
北方人不熟悉南方的气候,更不熟悉水战,晋国想要南下与吴国争锋,显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而吴国想要北伐中原同样极为艰难。
晋、吴的对峙显然会持续很长时间。
再加上割据蜀中的蜀国同样有很强的实力,所以将来的天下极有可能像当年三国时期一样,吴国、蜀国、晋国三国对峙。
当然,张延翰要做选择也会在晋国和吴国中选,不会贸然跑到蜀国去,毕竟蜀国不管是声威,还是实力,比起另外两国都差了不少。
他沉思片刻后,接着问道:“那么父亲觉得,吴国和晋国之中,哪一国对文士更加重视?”
“当然是吴国!”
对于这个问题,张慎思却是没有丝毫犹豫就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那晋王李存勖虽然以大唐宗室自居,还声称要复兴大唐,不过这种话也就用来哄骗一下小孩子而已,又怎能当真?”
“说到底,李存勖不过是个沙陀蛮子而已,只懂得马上厮杀,又哪里懂得治理天下?”
“所以若是比起对文士的重用,吴王杨渥必然要比晋王李存勖强!”
张延翰闻言眼神一亮,终于下定决心,不再犹豫。
他向自己父亲郑重行礼后,肃然道:“多谢父亲为孩儿解惑,孩儿已经明白该去哪里了!”
“嗯!”张慎思欣慰的笑了起来:“有了决定就好,接下来就要去身体力行!为父治家不严,当年又忙于征战,所以疏忽了对你几个兄弟的教导。”
“如今你那几个兄弟的品行你也是知道的,一个个偷奸耍滑,游手好闲,无恶不作,将来只怕我张家就要葬送在他们手中。”
“所以将来能够继承我张家的,也只有你一人了!”张慎思叹道。
他没有询问张延翰的最终决定,不过他却已经知道了。
事实上,他原本也希望自家儿子能够选择吴国,毕竟相比于内部已经安定下来,又重视文治,加强集权,并且即将统一南方的吴国,晋国的前途却有些难以确定。
若不是自己的确年纪大了,说不定他也要南投吴国去了。
他沉默片刻后,接着又道:“到了吴国之后,以你的才学要考中进士定然没有什么问题,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能不能考中前三甲。”
“若是不能考中前三甲,最终只被授予八品甚至九品官,你也不要灰心,一定要奉公守法……”张慎思轻声叮嘱着。
“孩儿谨记父亲教导!”张延翰肃然答道。
几天后,张延翰安排好了一切,从洛阳启程南下,前往金陵,希望能够赶上今年各州举行的院试。
……
扶风城中,一片萧条之色。
相比于金陵、洛阳这样的繁华大城,这里本来就只是一座小城池而已,自然显得有些寒酸。
再加上岐王李茂贞向来重武力而轻文治,他麾下所任命的地方官员,从刺史到各地县令,一概都是以武将担任,所以在民治方面自然做得极差。
此时,并不宽敞的街道上正是一片肃杀气象,大队的士兵排列着并不算整齐的队列,在城中来回巡视着。
过往的商人都遭到了严格的检查,只要稍微有所怀疑的地方,那些士兵就会毫不客气的将人带走。
接下来,这些商人将要面临的自然就是无穷无尽的拷打。
当然,若是能够缴纳一大笔赎金的话,倒也能很快被放出来。
造成城中如此紧张的,乃是因为最近岐王与蜀国再次闹翻了。
王建以计谋将自己出嫁的女儿召回成都,不再遣她回来,这让李茂贞感到像是受了极大羞辱一般,所以很快就出兵将蜀国的兴元府包围起来。
王建本来就有意与李茂贞开战,如今见李茂贞主动动手了,自然是大喜过望。
三月初,王建命侍中王宗侃、太子少师王宗贺、山南节度使唐道袭为三招讨使,以左金吾卫大将军王宗绍为王宗侃的副将,率领步骑军共十二万,讨伐李茂贞。
消息传来,自然引得岐国震动,局势骤然紧张起来。
当然,对于一心苦读的常梦锡而言,这些消息的重要性还比不上晋王李存勖将要开设科举的消息。
正所谓上有所行,下有所效。
李茂贞不贵文士,而独贵武人,所以也使得整个岐国的风气变得偏向于武,百姓多以骑马驰射为贵,而轻于读书习文。
但常梦锡却是一个特例,他自小便喜欢读书,工于文字,对于那些打打杀杀的事物却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这让他在岐国尚武的大环境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所以他虽然胸怀大志,而且腹有才学,却在岐国难以得到重用。
这次晋王李存勖下令开设科举的消息传来,却是让他看到了另一条出路:离开岐国,去他国试一试。
与张延翰相同的是,虽然听到了晋国开设科举的消息,不过他并没有就此下定决心前往晋国参加科举,而是在晋国与吴国之间感到犹豫。
当然,与张延翰不同的是,常梦锡并没有什么人可以给他建议,所以一切决定都需要他自己做出。
常梦锡并没有犹豫太久,他望着窗外街道上来往的士卒,感慨着武夫当道的乱世,终于下定了决心。
“罢了,晋王虽然听说很是英明,不过终究是沙陀蛮子,只懂武力征伐,难明文治之重。虽然开了科举,只怕也难以重视。”
“所以我还是南下去吴国吧!”
……
除了张延翰和常梦锡外,在北方,因为李存勖突然下令开设科举,却是引得许多有识之士开始考虑将来的出路。
中原梁国已然难以走向衰落,继续留在这里显然没什么前途。
而其他势力虽然还有不少,但那些有识之士都明白,天下间真正值得投效的,不过是吴国和晋国两家而已。
最终虽然有不少士子开始赶往晋阳,准备参加晋国的科举;但同时也有不少人开始南下准备参加吴国的科举。
这个意外的结果,却是李存勖和张承业二人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
……
潭州城外,持续了半年多时间的攻城大战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
在这半年中,吴军继续分兵两路,其中一部分在刘信的统领下负责攻取潭州;另一路则在朱思勍统领下负责阻击姚彦章、秦彦辉二人的援兵。
因为有水军隔绝湘江,所以朱思勍的任务难度相对较低,他只要率领一万大军驻守在江边,防止楚军突然渡河就行。
有了朱思勍的增援,刘信终于能够集中兵力对潭州发起进攻。
不过仅仅依靠刘信手中不到的两万人,加上朱思勍部带来的五千人,攻城的吴军兵力也不过是两万人多一点而已,比起守军来并不占优势。
虽说刘信自信吴军的战力要胜过楚军,不过考虑到楚军守军毕竟也有两万人,只用两万多军队攻城还是有些吃力,所以在攻城数月都没有取得进展后,最终刘信决定向后杨渥请求支援。
一月份,由柴再用率领的左镇武军两万人赶到潭州,与刘信一同展开攻。
从那时起,潭州攻城战才开始变得顺畅起来,守军的局势也一天天变得严峻。
如今在潭州城南的三座卫城已经全部落入吴军手中,许德勋虽然竭力发起反击,仕途夺回这三座卫城,不过始终不能取得成功,反而是损失了不少兵力。
失去了三座卫城的保护后,潭州城彻底暴露在吴军的攻击之下,上百架苏州炮开始对着城中发起猛烈的轰击,使得守军士气为之大降。
到了此时,明眼人都已经能看出守军已经坚持不住了。
“柴将军,敌军眼看就要支撑不住了,必须得防备许德勋突围啊!”望着前方不断有攻城的士兵登上城墙,刘信神色轻松的对前来支援的柴再用说道。
“刘将军放心就是,我军的水军已经封锁了江面,再加上朱将军的左天武军也驻守在江边,许德勋就算想要突围也难以得逞的!”
“所以本将觉得,或许许德勋接下来会退守内城,继续坚守吧!”
柴再用的神色虽然看上去较为轻松,不过他的内心却有些紧张,目光一瞬不离的紧紧盯着城墙处的战事。
他原本只是孙儒军的一个降将,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而被任命为光州刺史,一直都没什么名气;之后又在没有足够功劳和资历的情况下,被杨渥力排众议,一路提拔,做到如今的都督之位。
所以柴再用在心中对杨渥极为感激的同时,也很想立下功劳来证明自己。
这一次作为担任都督之后的第一领兵打仗,柴再用自然想要攻破潭州获取功劳。
正当两人各自想着自己的心思时,一旁观战的刘仁赡突然开口道:“两位将军,此时城池明显已然不可守,就算许德勋退守内城也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迟早会被我军攻破;所以若是由学生来守城的话,那么学生定会出城一战!”
“出城一战?”柴再用二人楞了一下,接着若有所思。
他们可不敢小看眼前这个才十一岁的少年,这段时间随着朱思勍那边基本没什么战事,刘仁赡四人自然是选择了到潭州城下来观看攻城之战。
几个月下来,几人的见识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尤其是刘仁赡,他本来就是极为聪慧之人,又对军事极为敏锐,所以进步极大,到此时已经能就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受到刘信等人的重视。
此时,听了他突然提出的看法后,刘信二人沉吟片刻,接着下令道:“传令给李德诚,让他加强戒备,防止敌军出城突袭我军!”
话音刚落,便见潭州城门突然打开,城中守军在一黑甲中年将领的统帅下,冲杀出来。
“杀!”
“冲啊!”
……
攻城的吴军显然没想到楚军会突然冲杀出来,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好在这段时间守军伤亡惨重,兵力严重不足,很多人身上都有伤,再加上他们一个个都极为疲倦,所以他们的突袭行动也就一开始取得了一些成功而已。
等到吴军反应过来开始围剿他们时,他们很快就落在下风,遭到吴军的四面围攻。
然而,这支楚军或许是知道即便撤回城中也没用,此时竟然没有撤退,反而在那黑甲中年将领的带领下继续向吴军发起进攻。
看着那一个个悍不畏死的楚军士卒,刘信不由得感叹道:“好一员猛将,竟是如此骁勇,楚军昔年能够屡次击败我军,的确是有能人啊!本将都有些舍不得杀了此人!”
“那人便是许德勋,当初在孙儒军中不过一个小校而已,不想如今竟成大将了!”
“本将记得此人好读书,当年还一心从文,听说在楚王麾下也是以文官自居,不想如今上了战场竟是如此骁勇!”
一旁,同样出身于孙儒军,并且当年还与许德勋有一点交情的柴再用感叹道。
这时,杨隆演开口道:“原来此人就是许德勋,听说他在楚王麾下地位较高,既然如此,两位将军何不试着活捉此人?”
“对啊,若是能将此人生擒,想来王兄会更加高兴的!”杨濛同样开口道。
刘信顿时心动,当即命人前去传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