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登基为帝
刘协一觉醒来后,发现本应该在伏府的伏寿,此时却坐在床边笑盈盈的看着自己。
“寿儿你怎么不在伏府多玩几日?”
伏寿闻言,莞尔一笑,眼神偷偷地观察刘协的脸色,发现刘协面色红润并未受伤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回道:“臣妾昨晚便听到消息,说夫君昨日完胜山贼,却独自一人回到王府。本想昨晚赶回王府,可爹爹不允,只好今日清晨归来。”
刘协见伏寿装作一脸轻松的说出这般话语,心中有些心疼,细心的刘协早已发现伏寿的头发被雾水打湿,此时略显凌乱。
但刘协并不说破,反而跟伏寿说起昨天剿匪的经历。
说到陷阵营大破山贼时,伏寿也是一脸激动,心生向往。
但是当刘协说到那个将自己错认为虎儿的可怜女人时,伏寿也暗自流泪。
最后刘协说把俘虏全部处死的时候,本以为伏寿会心生不忍,但伏寿却一改常态,说出一句令刘协大感意外的话。
“杀的好!”
就这样,两人在王府优哉游哉度过了登基前的几日,直到九月九日,董卓侍卫来临的那天。
“王爷,今日是您的登基之日,请跟我们前往未央宫宣室殿。”
刘协颔首,紧了紧手中伏寿的小手,示意放心,便登上马车,在侍卫的护卫下,缓缓的向皇宫驶去。
不久,刘协一行人便来到了宣室殿。
此时殿内文武百官皆到,无一缺席。
众人见刘协来了,皆仔细观察,然刘协龙行虎步,威仪大方,容貌上佳,面色沉稳,一点都不像八岁小孩。
再偷偷往坐在龙椅上的刘辩一瞧。
只见这刘辩今日不复往日神采,神色黯淡,一脸呆滞。
要不是头戴冠冕,身着龙袍,初见还以为是那贫民农家的痴呆小儿。
相比较之下,刘辩相形见绌,不如刘协十分之一。
不少官员在心中暗暗称奇,心想让刘协当皇帝其实也不错。
董卓见人来齐了,拔剑在手,对众人说道:“天子暗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为宣读。”
言罢,一旁的李儒抚须上前,展开诏书。
读策曰:“孝灵皇帝,早弃臣民;皇帝承嗣,海内侧望。而帝天资轻佻,威仪不恪,居丧慢惰,否德既彰,有忝大位。皇太后教无母仪,统政荒乱。永乐太后暴崩,众论惑焉。三纲之道,天地之纪,毋乃有阙?陈留王协,圣德伟懋,规矩肃然;居丧哀戚,言不以邪;休声美誉,天下所闻,宜承洪业,为万世统。兹废皇帝为弘农王,皇太后还政,请奉陈留王为皇帝,应天顺人,以慰生灵之望。”
李儒读策完毕,董卓示意左右士兵扶起刘辩,解其印绶,北面长跪,称臣听命。
刘辩面无表情任由士兵动作,如操线木偶,任人摆布。
这时早就在一旁准备好的宫女们,一拥而上,为刘协披上崭新的龙袍,戴上十二旒的天子冠。
然后刚才为刘辩解印绶的士兵走了过来,将手中的玉玺小心翼翼的呈递到刘协面前。
“陛下,此乃传国玉玺,又为天子之玺!”
说完,也不管刘协是否愿意,就将那用和氏璧雕琢而出的,代表着天子威权和权柄的玉玺,系到刘协身上。
最后,刘协头戴天子十二旒,身穿天子绛袍,一步一步,在那文武百官的瞩目之下,登上宣室殿的御阶,朝着那至高无上的龙椅走去。
但是刘协此时心中有着强烈的不安,“这满朝文武恐怕没有几人效忠,没有几人听命于我。还有下面那虎视眈眈的董卓,既然他能把我扶上帝位,也能把我赶下帝位。”
想到这刘协心中杀意沸腾,心道:“看来要尽快将董卓这厮除掉!”
片刻。
刘协便走到龙椅前,转身一挥袖袍,坦然坐下,透过眼帘前的十二道旒珠,面无表情的看向文武百官。
因宫中太监皆被杀,所以临时由一个宫女喊话,只见这宫女高声喊道:“新君即位,百官参拜!”
百官包括董卓都朝刘协三叩九拜,齐声道:“臣等叩见陛下,陛下金安!”
坐下龙椅上的刘协,抬头挺胸,双眼目视前方,感觉身体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虽说前世刘协已经当了一辈子皇帝,但这种掌控天下的感觉会让人上瘾、着迷,永生永世不可忘却!
现在刘协感觉他就是一尊站在云间的神明!
世间种种,万物苍生,皆在他的掌控之中。
刘协让他们生,他们就得生!
让他们死,他们就得死!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为了皇帝这个位子舍生忘死,父子兄弟间反目成仇的原因。
因为皇帝的权利无人能及!
皇帝是什么?
受命于天,代天牧狩。
简单来说,就是这天下苍生,文武百官,人民百姓,他从此之后可以随心所欲的生杀予夺。
在理论上,除了冥冥中的玉皇大帝,没有人比皇帝更大!
除了虚无缥缈的上苍,没有任何意志与事物能束缚皇帝!
即使是后世,君权被贵族限制的西方,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尚且敢喊出“朕即国家”,更何况是在中国。
在中国,皇帝不仅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是神权的象征。
皇帝就是君神合一的结合体。
至此刘协是人,也是神!
当然这些都是刘协理论上能达到的高度,现在的他就是一个傀儡罢了,至少在十八路联军没有讨伐董卓之前,他都是董卓的应声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