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门徐氏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82章 顺心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见识完这场闹剧的徐书怡,只觉一阵庆幸和后怕。

  不知为什么,她就是有一种感觉,赵夫人口中的那个儿子的小妾该是小蛮无疑。

  根据崔庆和的说法,小蛮貌美动人,体态风流,最难得还懂诗词歌赋。这样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徐书怡虽然没照过面,但光凭着想象也能知道定是拥有着极大杀伤力的。

  果然,她跑到哪,哪家后院就会掀起一阵风暴。

  要是真让儿子把人给娶进门......徐书怡不敢想下去了。

  她同情地朝着还站在粮店门口的赵夫人看了一眼,心中叹息一声,拎着点心离开了。

  上河村。

  崔长河刚坐下喝了一口茶,忽听院门口传来一声响动,忙放下杯子走了出去。都这会儿了,妻子也该回来了。

  看到徐书怡蓝色身影的瞬间,崔长河唤道:“他娘,你回来了。”

  “嗯,陪着亲家多说了会话,回得有些晚了。”

  崔庆和点了下头:“我也刚刚进门。”

  徐书怡走进屋子,将糕点往桌上一放:“给,刘记的桂花糕。”

  崔长河喜道:“正巧肚皮饿着,我就不客气了。”

  话虽这样说,打开纸袋子之后,他把第一块桂花糕递到了妻子的嘴边:“你买的,你自己先尝尝。”

  徐书怡把他的手推开,摇头道:“我不饿,你吃吧。”

  崔长河闻言一愣,双眼随即往她脸上打量了一遭,终于觉察出不对来:“怎么了?莫不是亲家说了什么不好的事?”

  “没有。”徐书怡马上否定道:“亲家跟我说的倒是好事。她那个外甥女嫁人了,我们也不用担心了。只是......”

  “只是什么?”

  “我在路上遇见了一对吵架的夫妻。说起来,你也知道的。”

  崔长河惊讶地脱口道:“我也知道的,难道是秦昊两口子?”

  “不是,你瞎想到哪里去了?”徐书怡白了他白眼,唤起他的记忆道:“你还记得三郎的同窗赵泰吗?我说的是他的父母。”

  “赵泰?”崔长河顿了一下,恍然道:“我记得,我记得,他心思不正想要害三郎,我怎么会不记得?”

  徐书怡点头道:“就是他家正闹得不可开交呢。我听着像是跟小蛮有关。”

  她的猜测让崔长河感到有点意外:“你没有弄错?”

  徐书怡确定地道:“即便没有十分的把握,七八分肯定是有的。”

  崔长河又问:“什么事情?”

  徐书怡将看到听到的事说完,紧接着用迟疑的口气道:“曾经喜欢过的女人给一个年纪足可以当爹的人去做小,你说......三郎得知了以后会如何?”

  “原来你担心的是这个。”崔长河吁了口气,不在意地道:“他娘,你们女人就是想得太多。”

  话音刚落,他便再次收到了徐书怡的一记白眼,见状,他忙又解释道:“自打三郎从省城回来,你何时听他提起过那个小蛮?我想啊,不过是年少糊涂的一段往事,三郎定然是早就放下了。”

  徐书怡觉得丈夫说的有理,偏嘴上犟道:“说的好像三郎不是年少了一样。”拿起桌上的桂花糕就往他嘴里塞去。

  笑闹间,脚步声起,竟是崔庆和回来了。

  徐书怡和崔长河相视一眼,人迎了上去。

  “三郎,你今日回来倒比往日略晚了一些。”

  崔庆和朝她躬了躬身,歉然道:“劳娘惦记。”

  徐书怡笑道:“在家干嘛这般拘束?太多礼了。”说着指着桌上的桂花糕道:“喏,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对于崔庆和这个儿子,她如今是越发地满意了。不过一年工夫,他整个人就好像脱胎换骨了一般,再无从前那种败家子的模样。

  和许多家长一样,徐书怡也把孩子的转变归结为是孩子年纪大了的原因。一般来说,随着年纪的增长,人懂的道理会越来越多,自然也会变得越来越沉稳。

  将一块糕点慢慢咀嚼完毕,崔庆和抬头看了看父母,嘴巴张了张,露出了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徐书怡很敏感地注意到了他的目光,问道:“三郎,你有话要说?”

  “呃......爹,娘,七叔公找我说了一件事情。”崔庆和似乎对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有点难以启齿,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又继续道:“他问我你们有没有......有没有给我定下亲事,我说没有,然后......他说要给我保媒,让我先回家问问你们的意思。”

  “七叔他老人家真这么说了?”崔长河一听,登时喜出望外,一拍大腿道:“刚要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他老人家还说了什么没有?”

  “没有没有。”崔庆和头摇得像拨浪鼓,说道:“我回房先看书去了。”又鞠了一躬,急乎乎地出了屋。

  徐书怡看着丈夫道:“也好,七叔既接了手,我们反倒轻松了。”

  “是,他老人家心中有成算。”

  村里最德高望重的老人要为崔庆和保媒的事儿一出,上崔家的来说亲的人立时没了影儿。

  七叔公倒是个办事利落的人,中秋一出,他老人家便派了村长前来崔家详细商谈。

  崔长河跟徐书怡很是相信老人家的为人,二话不说,请了媒人去了对方家里。

  事后,徐书怡也找了崔庆和谈话,得到了一个“一切听凭爹娘安排”的回答。

  徐书怡心下大喜,又回去找丈夫商议婚期。按她的意思,儿子年纪比女儿来的大,婚期自该排在女儿的前头。

  两人细细商议了一番,找来媒人去女方家提了提,最终定下了来年二月十五的日子。

  儿子女儿的事情一忙完,徐书怡一下觉得背上的包袱减轻了许多,成天乐呵呵的,就连看到徐鹏飞夫妻,她都没有觉得那么难看了。

  她和崔长河两个人,隔个十天半月的便去榆钱村看望母亲。

  还就如徐书怡之前所预料的,自从她儿子考中秀才后,她每次去娘家都能受到友好而又亲切的招待。知道她看重母亲褚氏,荣氏的态度也变好了一些,起码不会动不动就数落褚氏了,有时甚至还能对着褚氏露出笑脸。

  徐书怡求的不多,荣氏既然不大给母亲气受了,她也不会吝啬热情,去的时候,不是带块帕子,就是带一些胭脂绢花什么的,然后被荣氏带出去宣传一番,倒使得她在榆钱村的名声越发好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