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2、曹操埋骨黄河边 刘墉查案下邳城(上)
这一世,曹操没有晋封魏王,一直是大汉的丞相;虽然过程中,还有些僭越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可以说是汉室的忠臣,或许曹操本意便是如此吧!甚至在历史中的三国,曹操都一直没有太多对不起刘协的地方。
而现在,曹操选择了自杀,结束了他这枭雄的一生。
没一会儿,就有人将郭嘉和曹操的尸首运了出来,吴立仁当即下令,要将曹操送到故里好好安葬。
“主公,属下有一言,还望主公明鉴。”
这个时候庞统走过来,轻声说道。
“士元有什么话但请直说。”
庞统指着两人的尸首说道:“如今正是夏季,天气炎热,若是将两人尸首运回,怕是到了故里谯县已经腐烂了,故而属下建议倒不如就将二人安葬在这黄河旁边,到时候主公再派人好好修缮一番;若是实在想将曹操葬回谯县,倒是可以弄个衣冠冢即可。一来曹操已死,早点让他入土为安,尸身不要再受颠簸之苦;二来,此处人迹罕至,葬在这里反而是可以让他死后落得一个清静,免受宵小之辈的打扰。”
庞统的意思,是担心若是很盛大的安葬曹操,而曹家又没有什么人去维持他的墓地,以后难免会遭到摸金校尉的光顾。而摸金校尉这个官职本来就是曹操创造出来的,历史上曹操的墓地也是为了被人光顾,挖空了心思。但是若是葬在黄河岸边,同时在家乡在弄个衣冠冢,倒是可以达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效果。
吴立仁点了点头,感觉颇为有理,就便依了庞统之言,先让人选择了一处好的位置,将曹操和郭嘉葬了起来,等到返回之后,再派人过来好好休整一番。
第二天,还没有将曹操的墓穴挖好,王守仁便带着荀攸和荀彧的尸体也赶了过来。荀攸看到了曹操和郭嘉的尸体,他这个时候才如梦初醒,大喊道:“主公!奉孝,你们,怎么就这么去了啊!”
吴立仁叹了口气,走到了荀攸身旁,将他扶住,慢慢说道:“公达,请节哀!逝者已矣。”
荀攸哈哈一笑道:“怪不得叔父他竟然选择了了断自己,看来他早已经猜到主公的结局,只剩下荀攸一人苟活于世,实在愧对主公和叔父!”
听到荀攸言谈之中又有轻生之意,吴立仁心里顿时紧张起来,这消灭了曹操,一点战利品都没有,岂不是亏大了,曹操的御下能力还真不是盖的,无论文武,都没有什么人愿意投降,全都是选择了死亡。
“公达何出此言啊!铭与曹操相争,祸岂能牵连在汝等身上?如今曹操已亡,但是这天下还远远没有安定下来,公达平生所学,岂能如此浪费?”
吴立仁说这些,自然是想劝荀攸打消那轻生的念头,但是荀攸此时脸色却波澜不惊,好像对吴立仁的话一点感觉都没有,他看了看吴立仁,又看了看曹操和郭嘉的尸身,叹了口气,问道:“主公应该已经上船走脱,为何却又被吴公所擒?还望吴公能够帮荀攸释疑!”
原来荀攸心里还在想着这个,吴立仁呵呵一笑,正想着用什么样的方式将这件事情说清,一旁的庞统倒是直接答了过来,“我主仅凭一封书信,便让曹操郭嘉二人自刎于黄河之中。这天下雄主,莫过于我主,公达以为庞统之言对否?”
荀攸这个时候神情一变,他怎么也没有想到,曹操和郭嘉最后竟然是自刎而死,而且还是被吴立仁的一封信给劝自杀的。
荀攸的眼神十分古怪地望着吴立仁,拱手再次问道:“敢问吴公到底用了什么言辞才让主公竟然会选择自绝于世?恕在下愚昧,还望吴公赐教。”
吴立仁这个时候,深吸了一口气,走到了曹操的尸体旁边,眼神凝重,又似乎带着一种悲怆的感觉,这个时候,他转过身,看着荀攸,缓缓说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写的自然是楚霸王项羽,诗中对项羽自然是大加赞赏,然而吴立仁写这首诗给曹操,便是将曹操和项羽作比。若是平时和项羽作比,曹操倒是没什么,然而在曹操败亡之际,送这首诗给曹操,无疑是想让曹操想一下,那绝世英雄项羽在乌江被围之时,做的选择。曹操的心中,或许也是有这样的英雄情结,他戎马一生,可是最后沦落至这样的下场,他的心中恐怕和当初项羽在乌江时候一般无二吧!只不过他没有虞姬,反而只有一个一直追随自己的郭嘉。
吴立仁念完这首诗,那荀攸是彻底震惊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吴立仁竟然会写出这样的诗来,这样的诗,对现在的曹操,无疑就是一记杀招,比兵马猛将都来的有用。
荀攸此时彻底被吴立仁的这一首诗给折服了,“主公输给吴公,想必心中也不会有什么怨言。吴公之才,天下少有啊!”
看着荀攸经过刚刚的震惊,随后又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最后又一脸落寞,吴立仁知道,他已经没了轻生的念头。
“曹丞相临死前,想要和郭嘉葬在一起,我想将他们送回谯县厚葬,可是如今正是盛夏,不能运送他们的尸身,所以我才听从庞士元的建议,将他二人合葬在此。”
“那请吴公高抬贵手,让荀攸带叔父的尸身回到颍川安葬!”
然而吴立仁摇了摇头,指着荀彧的尸体道:“文若为了不愿意背弃和曹操昔日知遇之情意,所以选择了自绝于世。如今我将曹操安葬于此,想必文若也是愿意能和曹操一起安葬在此。我意将郭嘉和荀彧二人分别安葬在曹操墓地之旁,这比带回颍川安葬还要好。”
荀攸这时想到了那天荀彧自陈心迹的时候说的那句话: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这个时候,或许吴立仁对荀彧的了解,也是更接近于荀彧的心声吧!
“多谢吴公成全!攸替主公和叔父拜谢吴公大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