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筑城固守哥舒去政敌 夺马欺人李随失侠士(二)
李承光不愿挖堑壕,向田良丘申辩道:“防守最需要的就是驽箭,只要箭矢充足,叛军肯定进不了潼关。我建议哥舒元帅上奏皇上,朝廷集中人力物力,赶制驽箭。潼关天险,不加堑壕,叛军也难越雷池一步。”
“驽箭的事,哥舒元帅早就向朝廷上了折子,那有那么快的,制作要有一个过程。不能掉以轻心,洛阳的城墙还不够高,不够坚固吗?叛军只用了两天就攻克了。你们两人不能轻敌,前车之鉴不能忘记。赶快行动,三天后,我亲自来检查。”田良丘下了命令。
李承光思想上虽然有抵触,但元帅府下了命令,不能不执行。当即安排四个镇的军士开挖堑壕,两千人将潼关外的场地占得满满的,集中在一条壕沟上开挖,军士轮流作业。两天时间,潼关外围的堑壕就挖好了,李承光向田良丘报告:“堑壕已经挖好了,请田将军察看。”
田良丘到了现场,一边检查一边说道:“堑壕的深度不够,只有八尺,应该挖一丈五尺深。宽度也不够,只有一丈五尺宽,应该挖二丈五尺宽。而且一道堑壕太少,应该在潼关外围挖三道堑壕。城楼工事也没有修到位,还要加修工事,加固城墙。按我说的标准,重新开挖。”
李承光本就不大愿意,现在要加大工作量,更加抵触了。对田良丘说道:“这样一味的死守,不敢出战。恐怕不行吧。这种纯粹的消极防守,不能打击敌人,何时能够消灭叛军啊。我派出的探子报告,安禄山正忙于在洛阳登基,做了大燕皇帝,他的主力都集中在洛阳周围。陕郡只有崔乾佑的所属军队,不过两万来人。这时出击,是最好时机,我们以十比一的绝对优势攻击,很有可能全歼崔乾佑的军队。或者逼迫他投降,那样整个战争形势就扭转过来了。”
田良丘说道:“攻防决策事由元帅决定,你可以向元帅提建议。元帅采纳了,我们就按元帅的命令执行。我现在执行元帅的防御策略,建筑防御工事,不合标准的一定要从来。要保证万无一失,就得把工事修好,一定要按要求来。你们就按我说的标准,重新加深加宽和增加堑壕吧。”
李承光说道:“这样的大好时机白白浪费了,实在可惜。皇上也要求稳固防守,择机出击,有机会便向叛军反攻。如果只是防守一个关口,用得着天下兵马大元帅吗?要二十万大军干嘛,一万人就足够了。”
“放肆,元帅经过大小战役数百次,他的经验不比你丰富吗?这可能是安禄山故意迷惑我们的假象,要引诱我们出击,然后将我们消灭。赶快修筑工事吧。”
李承光对着他的部下,大声吼叫:“段秀实,将你的人都带上来修堑壕,深一丈五,宽二丈五,不合标准,就给我重来。”虽然带着情绪,田良丘见落实了任务,也没有与他计较,转身离开了。
段秀实是封常清的主力军,虽然官职的品级不高,但能力不低,在封常清那里很吃香。封常清被杀,他也因为帮助过封常清与边令诚有隔阂,被收了权位,降职为五品怀化郎将,安排在李承光的手下。上司命令他立即执行,带着胡大来几个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手下,上阵挖工事。
“唉”李承光叹气说道:“胆小如鼠,还打什么仗啊?段秀实,你认为这是叛军的迷魂阵吗?”段秀实说道:“让一个病人指挥,本身就是不负责任。畏敌情绪太浓,难有胜利结果。”
正在挖壕沟的胡大来插嘴说道:“都被打怕了,心里只记着全军覆没惨败的教训。不敢向叛军进攻,人无斗志,不采用积极防御战略。有机会不用,等叛军缓过神来,又要吃败仗了。”
“你小子刚才为什么不说?”李承光瞪着眼睛说道。“有用吗?一个六品镇将,说出的话,在那些大官面前,比放屁还不如。我们就等着吃亏吧,弄得不好,又是一个全军覆没。”胡大来一脸的怨气。段秀实说道:“行了,你小子能打仗,我向哥舒元帅说了,但他连封元帅都看不起,没有放在心上。”
工事修整得很快,叛军没有来攻,哥舒翰不愿出击,便想其他的心事。以前和安思顺不睦,两人明争暗斗,安思顺因为有安禄山的支持,他没有占到便宜,受了很多气,因此非常讨厌安思顺。现在,大权在握,就想报复他。他对田良丘说道:“安禄山族兄安思顺与安禄山肯定有牵连,皇上撤了他节度使的职务,却没有问罪,还做了户部尚书。这不正常,他一定是安禄山的内奸,想办法搞掉他。不然的话,我们的策略都让他透露给叛军了。”
田良丘会意,对他说道:“我们前几天在潼关城门口,抓到一个奸细,从他身上搜出了一封安禄山写给安思顺的信。因为安思顺是户部尚书,关系重大,没有上报。元帅既然这样说我们便审讯那送信人,弄清楚真相,奏报皇上。”
哥舒翰眼睛一亮,大声说道:“有这样的事,为什么不早报告,赶快审啊,我明天就上奏皇上。”田良丘说道:“今天晚上就有审讯结果,报到元帅这里来。”立即叫人伪造了一封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信,写了一份审讯记录,交给了哥舒翰。
哥舒翰立即写了一份奏折,连同审讯记录和书信,一起送进了皇宫。唐玄宗接到哥舒翰弹劾安思顺的奏折,以及安禄山写给安思顺的书信和奸细的口供。一看就知道是仿造的,他明知道这里面有冤情。但为了支持哥舒翰,还是让杨国忠组织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三司会审,认定了哥舒翰给安思顺列举的罪证,使他背上了无法辩解的黑锅。并将安思顺和他的弟弟太仆卿安元贞都一起处死,他们的家人统统流放到岭南的荒芜之地。
杨国忠一直讨厌安思顺,审叛安思顺的时候十分得意,完结了他当时想整他没有得逞的愿望。宋昱对他说道:“现在哥舒翰一道奏折就要了安思顺的命,皇上对他的宠信超过丞相了。”听到这话,杨国忠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虽然一向支持哥舒翰,现在突然感到后背冷嗖嗖的。心里一直不踏实,生怕哥舒翰在他的背后使阴刀。现在朝廷中说他坏话的人不少,虽然唐玄宗一直袒护他,但他心里甚是不踏实。要是哥舒翰也要弹劾他,问题就严重了,便去问计张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