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摄政大明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46章.大事与小事.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当初赵俊臣与朱和堉二人见面密谈之际赵俊臣就曾向他说过朝廷这一次调查各地藩王的违法乱政之事结果注定是雷声大、雨点小!

  因为这件事情太过**感了不仅是涉及了“祖制”与“国本”而且藩王们与地方势力早就盘根错节的结合在了一起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能用小火慢炖、温水煮青蛙的方式逐步处理绝不能大张旗鼓、大动干戈否则就会逼迫各地藩王联合起来反抗到时候整个朝廷局势都会动荡不安。

  更何况德庆皇帝这一次的目标也从来都不是一举废除藩王制度只是想要杀鸡儆猴、敲打警告废黜几位带头乱政的藩王趁机从藩王那里收回一部分利益、减轻一部分朝廷负担仅此而已。

  所以朱和堉出京调查藩王之前、向赵俊臣请教的时候赵俊臣的建议也很简单那就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从最显眼的那几位藩王开始调查调查完了一位藩王再去调查另一位藩王陆续会有藩王落实罪名、遭到废黜但朱和堉所面临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等到朱和堉调查之际逐渐是寸步难行的时候德庆皇帝与朝廷中枢就已经达成了目标这件事情也就该结束了。

  这般方法看似平庸但也最是稳妥成绩不会太耀眼但也不会引来麻烦。

  所谓的“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就是分化拉拢的手段拉拢一批、打击一批、警告一批尽可能的降低敌对势力与后续影响仅此而已。

  但可惜朱和堉终究还是没能听劝又或者是有人误导了他的判断竟是想要大干一场。

  赵俊臣更为倾向于后者认为朱和堉又被人给坑了。

  现如今朱和堉同时寻到了十余位藩王的确凿罪证打击面实在是太大了必然会引来全体宗室的人人自危与激烈反弹也必然会联手反抗而朱和堉站在风尖浪口之上就必然会成为藩王们反击之际的首要目标。

  到时候德庆皇帝为了安抚全体宗室的愤怒与惶恐再加上他本身也有废黜太子的心思只怕是朱和堉不仅无法立功反而是多做多错、就要倒霉了。

  最重要的是朱和堉的这般做法无疑是引来了全体宗室的反感与敌视还会影响到赵俊臣为他量身制定的以退为进的未来计划。

  从前的时候太子朱和堉屡次掉入坑中赵俊臣总是躲在一旁看笑话甚至有许多坑就是赵俊臣亲手挖下的还在朱和堉背后狠狠推了一把。

  若不是德庆皇帝那时候还在竭力维护朱和堉赵俊臣早就已经把坑里的朱和堉给活埋了。

  但现在赵俊臣与朱和堉已经化敌为友、结为同盟就必须要给他擦屁股了。

  说起来这段时间赵俊臣什么事情都没干就顾着给德庆皇帝与朱和堉这对父子收拾烂摊子了。

  想到这里赵俊臣无奈摇头缓缓道:“太子他果然不像是信任肖温阮、赵山才一般信任于我我明明已经为他安排好了后路看似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但实则是以自保与养望为前提的以退为进但很可惜他终究还是不敢把自身命运托付于我忍不住想要做出一些成绩心存侥幸的垂死挣扎、背水一战唉!真是不听劝!”

  张玉儿试探着问道:“若是太子他总是不听话咱们干脆放弃他也就是了又何必是一直为了他而耗心耗力?老爷你说他已经成长了不少但玉儿总觉得这个人成不了事。”

  赵俊臣却是再次摇头道:“就是因为他很难成事所以我才会在他身上押注若是他离了我之后依然可以成事我对于他的价值又在哪里?今后又要如何控制他?更何况如今的重点并不是太子朱和堉而是即将要走向幕前的七皇子朱和坚我必须要利用太子他来制衡此人!”

  听到赵俊臣的解释张玉儿顿时就不说话了她的面色隐隐有些发白眸子里也闪过了一丝恐慌。

  她原本就是从七皇子朱和坚那里叛逃到赵俊臣这边的随后还险些死于朱和坚的暗算毒害最是了解这个人的可怕之处。

  事实上因为七皇子朱和坚的缘故张玉儿至今也不敢正大光明的走出赵府内宅、抛头露面一直是伪装自己当初已经死于胃疾、香消玉损了。

  见到张玉儿的表情变化赵俊臣起身走到她的身旁抬手轻轻拍了拍她的香肩用这般动作表示自己的庇护之意安抚了张玉儿的心中惧意。

  张玉儿的心情稍稍平复又问道:“但太子他惹出了这般大乱子咱们又该如何做才能助他读过这场难关?一旦是各地宗室联合起来针对于他这场麻烦可就要无法收拾了。”

  赵俊臣认真思索了片刻缓缓道:“也未必要助他化解这场危机但有些计划却是可以提前展开了。”

  这是一个早有准备的计划自从太子朱和堉主动与赵俊臣化敌为友之后赵俊臣就已经暗**手布置了。

  *

  这天晚上太子朱和堉同时弹劾十余位藩王的奏疏送到了京城奏疏里的内容可谓是罪证翔实顿时是引发了渲染大波。

  涉案宗室之数量众多、涉及案情之罪行严重皆是远远超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所有人的想法都像是赵俊臣一样完全**料到太子朱和堉这一次的表现竟是这般出众短短半个多月时间就查出了这般多的确凿罪证但就是不知道这般杰出表现对太子朱和堉自身而言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一时间京城之中暗流汹涌各派系的**纷纷是相聚讨论、打探消息但因为这件事情涉及到了众多宗室在德庆皇帝还**明确表态之前任谁也不敢主动发表意见皆是观察着风向变化。

  而德庆皇帝收到了朱和堉弹劾众位藩王的奏疏之后却是罕见的毫无表态既**赞赏朱和堉的办事得力、也**训斥藩王们的胆大妄为甚至都**召集朝廷重臣进行商议似乎是想要等待众位藩王的反应又似乎是心中另有打算。

  事实上德庆皇帝收到朱和堉的奏疏之后唯一的反应就是宣布取消了今后三天的早朝群臣们无法亲自观察德庆皇帝的态度也无法在朝会上公开讨论这件事情就愈发是私下里议论不停了。

  而就在庙堂中枢的所有人皆是专注于这件大事的同时京城之中还发生了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情。

  就在太子朱和堉的弹劾奏疏送到京城的第三天一位名叫宋焕成的京官乃是朝廷正五品的礼部郎中在礼部衙门办公的时候突然间当场昏倒了。

  见到宋焕成昏倒之后礼部同僚们皆是大吃一惊连忙是唤来医生为他诊治。

  而医生的诊断结果更是让所有人皆是不敢置信。

  宋焕成堂堂的朝廷正五品**竟是饿晕过去的。

  但若是稍稍了解一下宋焕成的为人对于这种事情也就不会意外了。

  **的**俸禄一向极低**们为了维持生活与**许多时候也只能使用某些见不得光的敛财手段否则就连饭都吃不饱。

  而宋焕成这个人却是一位真正的正人君子一向是坚持清正之风从来都不屑于做那种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事情也从来都不会结党营私。

  而且宋焕成与那些朝中清流也有本质不同清流们固然是较少有贪污受贿之事但他们大都是不愁衣食、出身于世家豪族也从来都不吝于利用自身权利为家族牟利还最是喜欢抱团结党但宋焕成则是家境一般也从来都不会以权谋私与清流们并不是一路人。

  这个和光同尘的时代像是宋焕成这样的人物简直是凤毛麟角。

  据传太子朱和堉曾是钦慕于宋焕成的清名想要接纳宋焕成进入“太子党”但宋焕成则是表示“君子不群”又说“太子你只是未来的皇帝而焕成却是不侍二主只会效忠于今日的皇帝等到太子殿下您今后登基大宝不必刻意招纳焕成自然就会矢忠不二”;

  据传赵俊臣听闻了宋焕成的事迹之后也想要招纳于他甚至是亲自出面、不惜许以重利而宋焕成面对这位权臣的招纳之际就更为态度鲜明了直接表示“道不同不相为谋”一度让赵俊臣无法下台。

  在京城**之中宋焕成还有一个外号叫做“宋茅石”就是说他像是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这种人物在****环境之下自然是生活极为清苦就更别说宋焕成的家里还有一位*迈多病的老母以及一位游手好闲的兄弟了经常是只能食用稀粥咸菜度日就连身上官服也打着好几处补丁据说宋焕成的妻子平日里还会做些针线活补贴家用。

  原本靠着宋焕成的官俸与他妻子的针线活还勉强可以维持每日衣食但偏偏这半*以来朝廷为了支援陕甘与河套的战事连续两次的“俸米折银”所有**都只能领到俸银却无法领到俸米还要花银子从民间粮铺购米但这半*以来民间粮价同样是涨了近一倍之多

  这般情况对于绝大多数**而言并不算是什么他们原本也看不上那点官俸但对于宋焕成的影响却是极大让他愈发是生活拮据了。

  这般情况下宋焕成突然间饿晕过去这种事情很奇怪吗?

  不奇怪!

  这个世道君子就是要活得比小人辛苦得多像是宋焕成这般君子之中的君子能活到现在都已经算是奇迹了。

  正人君子**于道、卑鄙小人大鱼大肉本来就是这个世界的常态也没什么值得关注的。

  但这一件看似不起眼的事情竟是在朝野之间悄然流传、越传越广也引发了许多讨论偶尔还会听到一些奇怪的评论却是批判朝廷的官俸太低。

  这一切就好似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幕后推动一般。

  当然庙堂上的衮衮诸公只顾盯着朝廷大事就譬如是太子朱和堉与藩王们的案子自然是不会注意到这种小事情。

  所以也就没人能够及时警觉这件小事将会引发怎样的后续影响。

  ps:上一章虫子尝试着改变了一下的写作风格但想了想还是先按照既定风格写完这本书再说吧。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