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承包王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446章 真就立国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其实,在李世民给李渊提出送奴隶到台湾时,李渊也是一头雾水,毕竟李世民从未提到过支持李宽在台湾自立,只是不反对罢了。

  不过,不管儿子到底作何打算,送人到台湾总归是一件好事,反正送到的台湾的人总归会被自己那孙儿收服,李渊当然乐意接受。

  有李世民这个皇帝率先送人,冯盎自然不甘于落后,更别说冯家还有大部分人在台湾,冯盎把台湾当作了冯家的崛起之地,他送人送的名正言顺,毕竟跟着皇帝的脚步走才是一个忠心的臣子该做的事嘛!

  忠心的臣子该做什么事,李渊是不清楚的,他现在就清楚该把台湾的一切交到李宽手中,他已经七十有四,虽说身子骨还挺硬朗,但他觉得自己活不了几年了,这余下的几年不该把重心放在治理台湾之上,陪着重孙享受两年的天伦之乐才是正理,享受两年的天伦之乐也就该回长安落叶归根了。

  人啊,一旦到了年纪想着的无非是子孙安康、后辈前途坦荡,而到李渊这个地位,儿孙根本不用他忧愁,落叶归根才是他思虑之事。

  李渊的心绪一时间飞到了长安城,像似看到了龙椅上的李世民,当年的那点恨意突然消失不见,幽幽叹道:“二郎其实也不容易啊!”

  这句话不知是在安慰自己,还是在让李宽释怀,但在万贵妃看来,这句话明显是在让李宽释怀,因为在贞观十一年长孙皇后去世,她随同李渊一起回了长安,李世民不知因何缘由当着她的面提起了将李宽收回自己名下,改越王李贞过继到李智云名下。

  当时,还是李渊摇头这才作罢,她知道李渊是在替她着想,毕竟李世民贵为皇帝,他若下圣旨,就算她贵为贵妃也奈何不得。

  如今又听到李渊有此感叹,不免有些悲从中来,看来陛下也希望宽儿重回秦王名下啊!

  “宽儿,要不你还是回长安吧!”

  万贵妃一句话,让李渊和李宽怔住了,好端端的怎么说起让宽儿(自己)回长安呢?

  “祖母,您这话是何意?”

  “当年祖母回长安之时,当今陛下便曾向你皇祖父提起······”

  大概是猜到了万贵妃的心思,李渊怅然一笑,打断道:“你啊,误会朕的意思了,朕只是有感而发,何况你真舍得宽儿回去?”

  “臣妾自然舍不得。”

  没头没脑的对话,让李宽只能糊里糊涂的看着两人,打岔道:“祖母,陛下曾向祖父提起何事?”

  “没事,就算有事也与你小子无关。”李渊佯怒道,另起话题道:“你小子是不是该准备立国之事了?”

  或许李世民提出的法子放在其他皇子身上,会让人感到欣喜,毕竟这表明了李世民的宠爱,但放在李宽身上却断无可能,以李渊对李宽性子的了解,别说李世民强制下旨,就是李宽知道提起过这件事,也必将引发的新一轮的父子矛盾。

  在贞观十年返回长安时,李渊就发现孙儿对儿子有了不小的改观,如今这种引起父子矛盾的事还是不提为好,他太了解李宽了,若论到孝,皇室中的子弟无人可及,李宽又怎会为了那本就看不上眼的大唐皇位而放弃万贵妃这个祖母呢,所以李渊另起话题,打断了李宽的追根究底。

  “立国吗?”李宽幽幽叹了一口气,像似自言自语,可以看出他的心绪很复杂。

  原本立国,确实在他打算之中,可是不知为何由李渊提出来总让他感觉别扭,看着桌角沉默良久之后,才坚定道:“那就立国吧!”

  立国不是说立就能立的。

  他四年没回台湾,总得了解了解台湾如今的具体情况,所以自从与李渊谈论之后,李宽一直很忙,忙着跟李渊做交接,忙着和众人商议立国之事。

  以至于引来了万贵妃不满,因为祖孙二人时常不着家,天还没亮就从李府中出门,等到夜深人静,府上所有人都睡下了才从总务大楼回来。

  这不,在半夜丑时时分,万贵妃静等在李府的大厅拦住了才回府的祖孙。

  “宽儿,祖母知道你要立国,知道你忙,可是你不能不顾自己身子吧!”见李宽要开口,万贵妃像似猜到了李宽会说什么一样,不满道:“诚然你还年轻,医术了得,懂得休养之法,可是你皇祖父毕竟年纪大了,你也该顾虑顾虑你皇祖父的身子。”

  得,孙儿终究还是比不上夫君。

  李宽讪笑道:“孙儿明白了,最多两日,两日之后孙儿一定让皇祖父天天陪着您。”

  李宽也很无奈啊!

  他知道李渊年纪大了,跟着他一起操劳了整整大半个月心里也过意不去,他也劝过李渊,但是李渊执意如此,他能有什么办法。

  更何况,有些事务又不得不要李渊从旁指点和交接,毕竟姜还是老的辣,有李渊从旁指点他也放心不是,而且台湾这四年发生的事总归不少,总得要和李渊商议商议。

  李宽确实也受信用,在两日之后,李宽便没带着李渊一同出门,而是他和手下的众臣子开始了新一轮的商议,而就在李宽与众人商议的这段期间,各地的请愿书纷纷送到了李宽的案头之上,皆是请李宽自立的请愿书。

  问了马周等人才知道,这自立的工作已经让他们做到了前头,倒是让他省下了一番功夫。

  在贞观十四年的十月初一,李宽派人将一家老小接到了总务大楼。

  总务大楼能聚集三百余人的会议室,李宽只作了一个简短的发言,便让开了身位,下方坐着一家老小只见怀恩拿着一本奏折上了台。

  “自今日起,台湾自立为国,国号为“华”,改元宣武,大唐楚王宽登基称帝。”刚起了一个头,怀恩便激动的打起了摆子,深吸了两口气平复了心情才继续念道:“陛下诏曰:太上皇尊为太祖武皇,贵妃尊为太皇太妃,册封王妃为后,太子暂空。安平公主改封华国长公主,桃源县主改封康乐公主。”

  坐在下方的李渊傻了,这简直就是儿戏嘛!

  狠狠的瞪着李宽,李宽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当初他起草诏书时便有很多人劝过,可是他当时起草诏书时觉得自己写的很不错,根本就没把众人的劝诫放在心上。

  如今听到怀恩在台上念着诏书,李宽才知道当初觉得不错的诏书,很可笑,就是儿戏都不如。

  不过,事到如今也只能坚持下去了,毕竟台湾···华国的官员几乎都在此坐着,若是叫停岂不是更儿戏。

  没人叫停,感受到李渊等人怒火冲天的怀恩只好再次再次拿出一本折子,继续念,这次倒是挺像模像样的,毕竟册封大臣,大臣的功绩得有,职位也得有。

  按部就班念完,等到李宽上台做了总结性的发言,除去之前的交接和商议不算,前前后后也就大半天的功夫,华国就算是正式成立了。

  李渊很生气,等到李宽一下台,蹭的一下就站了起来,众人也理解李渊为何生气,匆匆从总务大楼的会议室走了,就像身后有疯狗在追他们一样。

  等到开会的众人离去,李渊指着李宽就开骂,口水都溅到了李宽的脸上,简直就是一出儿戏嘛!

  别的暂且不说。

  登基称帝总得有祈天仪式吧!

  总得有一篇华丽的骈文吧!

  这些东西都喂狗了啊!

  像似骂的不过瘾,这就准备踹人,脚伸到一半又收了回来,毕竟不管再怎么儿戏,眼前的这个孙儿到底是皇帝了,幽幽叹了口气道:“这就立国了?”

  擦了把脸上的口水,李宽点点头,给李渊顺气道:“孙儿知道您的因何发怒,孙儿也承认自己的诏书······”

  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说下去,只好讪笑道:“那什么,诏书就不说了,您认为的各种仪式无非是一种形式罢了,表面功夫孙儿不屑为之,咱们华国讲究的是干实事,再者说了孙儿如今的威望就算什么都不做,说一声咱们立国,咱们不也照样立国吗。”

  不说还好,这一说李渊更怒了。

  “放屁,什么表面功夫?那都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朕看你这犹如儿戏的会议还不如不举办的好,祖父都替你感到丢人。”

  “祖父,话可不能这么说,孙儿这立国之举虽简便了些······”

  “这能称为简便吗?这简直就是儿戏。”

  “好吧,儿戏就儿戏吧!”李宽不敢顶嘴,害怕把李渊气出一个好歹来,只能顺着李渊的话说:“孙儿的立国之举虽儿戏,但也有好处不是。”

  “哦?祖父倒想听听你小子有什么狡辩之言。”

  见李渊平息了怒火,李宽笑道:“自古立国便有各种繁杂的仪式,这些仪式劳民伤财吧,孙儿如今减化了这些仪式可宣称孙儿是替百姓考虑,百姓自然记得孙儿的好啊!”

  听李宽这么一说,李渊倒是觉得有些道理,但他没被李宽的花言巧语给骗住,他还能不知道李宽是怎么想的?无非是觉得各种仪式太繁琐罢了,但立国会议都召开了,李渊也没有别的办法,长叹了一口气,嘱咐道:“下发的诏书,吩咐马周写,你小子书写的诏书祖父不放心。”

  其实,李宽还真非李渊认为的那般觉得各种仪式繁琐,而是他根本没往哪上面去想,觉得他的威望足够了,立国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所以才草草了事,也才有犹如儿戏一般的立国。

  现在听到李渊的嘱咐,李宽也知道自己的水平有限,这些东西还是交给专门人士做为好,所以直点头。

  见孙儿直点头,李渊的怒火总算是平息了,但依旧不死心的幽幽问了一句——真就这么立国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