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那擎鹰的“少年”
夷州王?
霎时间,太极殿针落可闻,哪怕是李世民也愣了愣。
好在,李世民身旁的连福没忘记,小声提醒了“楚王”两个字。
“哈哈哈······”
一阵畅快的大笑响彻太极殿,李世民问道:“那小子何时回的长安?”
“启禀陛下,小王爷还有一日便到长安。”
“在朕寝宫安置一张小床,吩咐御膳房明日准备吃食。”
小黄门领命,躬身退下。
房玄龄立即行礼道:“陛下,不知夷州王乃何许人也?微臣为何不知?”
作为大唐臣子里面排名一二的人物,不敢说天下间所有的官员他都认识,至少在长安城的六品以上的官员都在他的脑子里,更何况这还是一位王爷,可这位夷州王,他实在是闻所未闻,大唐皇室的王爷他都应该认识才对。
房玄龄的问话问出了在场大臣的心声,大臣们不由的看向了李世民。
说来也不怪众位大臣不了解,毕竟夷州那地方根本不在他们的脑海之中,他们脑海之中记住的是台湾,而当年李世民封李哲为夷州王时,众人只顾着感叹楚王圣眷正隆,哪会记得一个一两岁的孩子。
更何况,李宽一家远在台湾根本不涉足中原,哪怕长孙去世之时,李渊带着孩子回长安,两个孩子也没露面,多年不闻夷州王,一时间难以想到也正常,毕竟就连李世民突闻夷州王也没反应过来。
“夷州王乃楚王二子。”李世民笑道。
众臣皆惊,纷纷猜测楚王让小儿子进京是为了什么?而楚王一系之人,不由的勾起了嘴角,看来殿下依旧圣眷正隆。
······
翌日,太极殿中空空荡荡,而太极殿外却聚集着使臣和朝臣载歌载舞,很明显李世民这是在准备举行婚试的第六试。
而就在此时,安平和李哲带着华国的士卒进了明德门。
军卒前方,乃陌刀队的士卒,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如同战鼓之声震动天际,敲击在长安百姓的心里,肃杀之气弥漫四周,不由让人胆寒,这是时常经历战场厮杀才能有的气质。
薛仁贵走在最前方,他扛着一面大旗,大旗之上绣着两条五爪金龙,那两条金龙像似要腾飞而出,“华”字居中,龙飞凤舞的“华”字殷红,像似用鲜血写上去的一样。
原本扛旗之人并非薛仁贵,不过薛仁贵把着扛旗的任务给抢了过来,见着周围百姓的震惊之色,心中的兴奋无以复加,幸亏自己抢过了扛旗的任务,否则还不便宜那些小子。
陌刀队之后便是三辆华贵的马车,打头马车的车窗中伸出了一个圆乎乎的小脑袋,大眼睛骨碌碌的打转,好奇的观望着四周,不屑的撇了撇嘴角,“还没有我们台北好看。”
马车周围皆是骑着战马的护龙卫,听到李哲的话语,骑马的胡庆不由回了一句,“二皇子,咱们台北可是由陛下亲手创建,自然非长安可比。”
见马车经过后,周围的百姓便准备开口,可是马车之后的火炮营再次让他们闭上了嘴。
同样是整齐划一的步伐、震撼人心的脚步声,蒙云扛着的“楚”字大旗走在最前方,“楚”字大旗并没有华国国旗那么招摇,但漆黑如墨的“楚”字大旗,更让人胆寒,猎猎作响的大旗像似要把人拉入伸手不见五指的深渊一般。
火炮营的士卒一生墨绿的军装,不似陌刀队那般扛着一柄陌刀,也不似护龙卫一般腰挎横刀,他们肩背火枪,腰缠手雷,肃杀之气比陌刀队也差不到哪去。
火炮由在火炮营士卒最前方,由四匹战马拉着,墨色的车轮碾碎了街面上的石子,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冲在整个长安城蔓延。
光福坊外的朱雀大街中站着一群人,细数数竟然有二十五人之多,吩咐着四周数百的壮汉手持长棍拦阻着过往的百姓,不让百姓靠近水泥路面一边。
二十五人皆锦衣华袍,一看就知道是非富即贵的人物,可即便是非富即贵的人物也不敢封锁朱雀大街啊,能封锁朱雀大街的只能是当今陛下。
四周百姓一副看好戏的样子看着朱雀大街中站着二十五人,一边喝骂一边想着长安城的官吏们何时来给这些人一点教训时,却在那二十五人中看到了闻名于长安的李泗,李大总管。
不用想了,肯定是楚王殿下回京了,一时间喝骂之声变为了欢呼。
“楚王殿下回京了。”
游走在街头的纨绔公子和勋贵公子们,心里虽震惊楚王府的威势,可脸上却带着嘲笑,楚王的威望确实了不得,但楚王府敢封锁朱雀大街那就是找死。
又有好戏看了。
好戏并未让他们等多久,一阵齐整整的脚步声在不远处响起,等着看好戏的公子和百姓们傻眼了,不是楚王殿下回京吗?怎么是“华”字旗呢?
而等候在朱雀大街上的小泗儿等人却一脸恭敬的弯下腰,等到大部队快到眼前,众人齐声大喊道:“我等恭迎二公子与长公主殿下回长安。”
马车里,安平打着瞌睡踹了李哲一脚,意思很明显——你去。
原本是明日一早才能赶到长安,可是听闻李世民今日就要正式下旨和亲,所以一行人连夜疾行,她现在实在没有经历去应付小泗儿他们。
被踹了一脚,李哲却没有不满,微笑着准备下马车,许是觉得自己不够威严,在怀恩掀起车帘的时候揪了一下自己的大腿,所以众人只见一个胖乎乎的小胖子牵着一只鸡,一本正经的从马车上出来。
李哲走到各总管面前,学着自己父皇的样子咳嗽了两声,吩咐道:“免礼。”
等众人起身,李哲再次吩咐道:“本王在长安期间,一间酒楼皆歇业,招待前来的众位士卒。”
“二公子放心,家主早有吩咐,我已经安排好了一切。”小泗儿再次行礼,问道:“此时快到午时,二公子是先回酒楼用饭,还是进宫给陛下请安?”
“先进宫吧!”李哲回道。
话音一落,福伯连忙道:“小王爷,咱们一路奔波,此时进宫给陛下请安恐怕不妥,还是去酒楼梳洗一番再进宫不迟。”
“那就听福爷爷的,先去酒楼用饭梳洗。”
接近四千人的队伍,在长安街头招摇过市,等到队伍渐渐消失在朱雀大街,街头的百姓论议开了。
“话说,你看见那个铁疙瘩了吗?那是啥玩意儿?”
“俺咋知道。”
“楚王殿下的公子竟然牵着一只鸡,可笑死我了。”
“还别说那只鸡挺肥的,不知道是咋养出来的。”
“你们就知道这些,也不想想如今正值何时?”
“何时?”
“如今可正值陛下和吐蕃和亲之时,楚王殿下让小公子进京,恐怕是反对和亲之举啊!”
········
街面上议论纷纷,李哲和安平等人却在忙着吃饭梳洗,两个时辰之后,一身王服的李哲牵着他最爱的胖子和一生军服打扮的安平带着小黑上了进宫的马车。
此时已到傍晚,太极殿外的欢庆搬到了两仪殿之中,宫女们牵着一个个身着嫁衣的女子鱼贯而出,与唐伯虎点秋香的场面相差无几。
欢笑之声不绝,哪怕李道宗也勾起了嘴角,因为他知道无论是否能辨认出他的女儿,这和亲一事肯定无后文,毕竟他在昨夜连夜派了家将出了长安,得到了和亲一事成不了的回禀。
在欢声笑语中,李世民一杯一杯的喝着酒,显然不怎么高兴,孙子和女儿明明上午就进了长安城,到了傍晚却尚未进宫,怎能让他高兴的起来。
等到穿着嫁衣的女子全出现在两仪殿中,连福叫了一声“陛下”才让李世民回过神来,无趣的挥着手,让连福组织使臣辨认公主。
正当使臣刚出列,一个小黄门便进两仪殿行礼道:“陛下,夷州王求见。”
“宣,快宣。”李世民急切开口,又连忙问道:“安平可曾一同回宫?”
“启禀陛下,奴婢未曾见到安平公主殿下。”
李世民怅然若失。
安平现在不怎么喜爱李世民这个当爹的,原因嘛,自然是因为长孙皇后难产去世,毕竟安平曾经由长孙皇后抚养了好几年,把长孙皇后当成了亲生母亲一般。
长孙皇后去世的原因,安平也知道,所以这怨气自然就落到了李世民身上,当初安平回长安守孝时,还曾与李世民大吵过一次,对李世民这个当爹的很不满。
朝小黄门摆了摆手,不久之后便见到了牵着胖子进殿门的小胖子,李世民这才笑了,至于身着华国军服的安平和福伯等人却未在李世民的眼中。
还未等到李哲行礼请安,李世民便朝着李哲招手道:“哲儿快上来,让皇祖父看看。”
“臣拜见陛下。”李哲供着小手行礼,还不忘拉了拉手中的绳子,行完礼才拉着胖子跨上了台阶,走到了李世民身边。
“哲儿,你养的胖子又胖了,全然没有你姑姑的那只小黑神骏。”李世民揉着李哲的小脑袋,突然问道:“你姑姑为何未进宫?”
李哲没回话,他不知道怎么给李世民回答,若是说姑姑就在两仪殿中站着,回去之后肯定免不了被姑姑一顿教训。
想到姑姑的手段,李哲不由的觉得自己小脸一阵疼。
还是装哑巴好了。
就在李世民等着李哲回话时,一声鹰唳划破两仪殿上空,只见大殿中穿着军服的安平毫无规矩的跑出了殿门,吹响了口哨,不久之后一个擎鹰的少年再次出现在两仪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