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想要重用你?
果然,真如墨楚卿挤兑墨楚胤的那般,这日下午,治疗内伤的药材,就像不要钱似的从宫中一溜儿送来了逍遥王府。
其中,更是不伐出自江湖各大门派所制的成品药丸。
当然,与这些个药材药丸一起送来的,还有太后的口谕。
口谕除了表达一番太后对墨楚卿的想念,对他身体的担忧情况之外,还隐隐的言说了太后希望墨楚卿寻了给他治疗痴傻的神医前来,最好尽快的将伤势养好,以便能够替渐渐年老的她分担国事。
而这所谓的国事中,尤其点明了近日南岳异动一事。
无忧阁。
“所以,太后的意思,难不成是想要重用你?”
顾清怀里抱着乌鸦,一下一下顺着它的毛发,只觉柔软舒服的让人爱不释手。
“唔,或许?”
将斜倚在软枕上的身子坐直,墨楚卿凤眸含笑,看了看顾清,而后缓缓闭上了眼睛。
“怎么会不……好吧,你先用功疗伤,完事再谈。”
眼见应该是到了墨楚卿运功疗伤的时辰,顾清止了询问的声音,走到书桌前,拿起那本她随手放在桌上,没有看完的医书。
这一晚,一番云雨过后,顾清浑身发软的躺在墨楚卿身上,任由他一下一下轻抚着她的背。
“墨楚卿,你说,太后到底想要做什么呢?按照你的说法,她竟然会与南岳勾结,那不是叛国么?”
“唔,恐怕是因为那么做,她能得到更多的东西吧,所以也就不在乎了!”
“更多的东西?什么?她已经是北炎的实际掌权人了不是么?还有什么是她想要的?难不成,她想登基为帝?”
因为顾清,确切的说应该是韦宝儿。因为韦宝儿所知的历史上,确实出过女皇帝,所以并不觉得自己的话有什么太过惊世骇俗的地方。
但墨楚卿不同,以顾清的了解,北炎所在的这方空间内,还从不曾出过女子为帝的事情。
所以……
“那怎么可能?北炎的朝臣不会同意的!”墨楚卿捏一下顾清的鼻子,好笑于她的狂妄之语。
“既然不可能,那太后为何还要做这样的事情,简直就是与虎谋皮啊!”
“那是因为,她不能当皇帝,却可以助别人坐了那个位子!”
“助别人坐上那个位置?谁?”好奇的睁大了眼睛,顾清抬头看向墨楚卿,“难不成是墨……”
时间过得很快,又是五日过去。
朝堂上,关于对南岳到底是出兵还是讲和的争论呈越演越烈的趋势。
当然,之所以会迟迟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是因为南岳并没有对北炎发动实质性的攻击。
但是这一天,一群大臣正在大殿上辩的口沫横飞的时候,却是忽然响起了直击人心底,巨大而沉闷的鼓声。
北炎皇宫,宫门四处,分别面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每处宫门口皆放置一面巨大的战鼓,在战事起时,由八百里加急的战报送进宫中时,才会响起。
而一旦战鼓声响,不论时辰早晚,所处那方的宫门,都必须立即打开。
北炎立国已有近二十载,除了最开始几年国势不稳,不时会有战鼓声响起外,后来便很难再听到那让人心生恐惧和不安的声音了。
但是,自从永明帝登基以来,不过短短不到一载的时间,战鼓却被敲响了两次。
第一次,自然是上一回西蒙攻打北炎时响起,而第二次便是这一回。
大殿中,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又是一夜淫乱的永明帝,没有丝毫一国之君该有的样子。
而下首众臣讨论国事的争辩声,成了永明帝最好的催眠曲。
但是,就在这一刻,就在永明帝梦到自己压着个绝世美人,正要提枪上阵的时候,沉闷却巨大的战鼓声直直窜入耳际。
与此同时下首的争论声陡然停了,眼前的绝世美女瞬间不见了踪影,而被惊到的永明帝,险些从龙椅上跌落下来。
“何事,何事?何人击鼓,何人击鼓?来人,抓刺客,抓刺客!”
双目中还带着迷离的神色,永明帝挥着双手,极为没有形象的嘶吼于大殿之上。
众臣,尤其是那些跟随着先帝打下北炎江山的臣子,看着这样的永明帝,莫不是心中哀叹,国之不幸。
“皇帝,你是一国之君,如此成何体统!”
却是一侧,连续几日垂帘听政的太后,皱着眉头,满目不悦的喝声道。
惊慌失措的永明帝愣了愣,眼中的迷离一点点被理智取代。
而后,看着下方众臣脸上或失望,或麻木,或轻视的表情,尴尬的扯了扯唇。
“朕只是看各位爱卿争论国事太过辛苦了些,所以开个玩笑而已,呵呵!”
“大家继续,继续!”
讪讪的说着话,永明帝正了正歪斜的帝冠,佯装镇定的坐直了身子。
“皇上,太后,这鼓声从南方传来,怕是南岳用兵了!”
一个花白胡子的老臣出列跪地,朝着上首谏言,“臣恳请皇上太后,派大军出征,平息南岳之战。”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
“臣,反对!”
一人附议的话未说完,便被不同的声音打断。
“皇上,太后,各位大臣,我北炎历经数栽征战,国库空虚。此时最该做的便是安抚百姓,休养生息。所以,臣,恳请太后,派使臣前去,与南岳议和!”
“荒谬!刀剑都已经击向我北炎百姓的脖颈了,还讲什么议和,用什么议和,割城赔款么?”
无比洪亮而又中气十足的声音,在“议和”之辞话音都还未落尽时,便响彻在大殿内。
“你,你,你个只会打仗的武夫,知道什么!”
“本将是没有你们这些舞文弄墨的人懂的多,但是……”
“报,八百里加急,南岳呈兵十万,对林城发动了攻击,守城将军率众将士死守数日之久,死伤惨重,请求朝中发兵支援!”满身尘土,已经看不清模样的驿卒,身后插着明黄彩旗,疾步进了大殿,跪地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