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有“客”到
自从董晨钦点了小行星带成为目前地球文明的带刀护卫之后,小星……呃,小带……不,是小行星带就开始了不间断的锻炼身体,修习武艺。
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用上自己的武艺,保护地球文明不会受到外来文明的伤害,并且痛击外来文明,让它不敢再打地球文明的主意。
当然,能痛击敌人的肯定不是小行星带本身,董晨也指挥不动它们,这里说的是小行星带上的“机器人”们。
智能机械设备的自我增值得相当快的,尤其是得到了明确的指令,并且有了第一座制造基地之后,它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展现出惊人的爆发力。
从去年秋天第一座制造基地建设开始,到现在差不多半年过去了,小行星带已经相当的繁忙了,不少舰只已经被制造了出来。
相应的,有了战舰,用于发现目标的侦查设备也建造了出来,把太阳系周围看了个严严实实。
人类对于太阳系的边界判定有很多个版本,各有各的看法。
历史上在天文望远镜没有发现之前,我们对太阳系边界的认知只能到达土星,所以那时候土星轨道就是太阳系的边界。
而后来到了1781年,人类发现了天王星,太阳系的边界拓展到了天王星轨道。
到了1846年海王星又被发现了,太阳系的边界就拓展到了海王星轨道。
再后来,1930年人类发现冥王星,太阳系的边界再次拓展至冥王星轨道。
结果冥王星惨的一批,才当了几十年的行星,就被踢出行星行列了。
上个世纪末,随着人们对冥王星之外的柯依伯星带的研究不断深入,太阳系的边界又被拓展到了30到50天文单位的柯依伯星带边缘。
之后天文学家们又发现了很多黄道离散天体,太阳系的边界进一步拓展。
除了以行星的轨道来作为太阳系的边界之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以太阳风的最大作用范围,作为太阳系的边界,也就是日球层顶。
当然,别误会,这是正经的天文名称。
虽然平时吹牛说啥都能日,但是这个真日不了。
恒星之间的空间并非空无一物,而是充满了低温的星际介质粒子,太阳会不断向外吹出带电粒子,称为太阳风。
所谓日球层,是太阳风发生作用的最大范围。
当高速的太阳风粒子与星际介质粒子相遇时,会将其向外推开,自身也逐渐减速,直至无力与星际介质粒子抗衡。
形象地说,日球层就好像太阳风向外吹出的一个气泡,日球层之内充满了太阳风粒子,在它之外则是由星际介质粒子主宰的星际空间。
而日球层的最外层边界被称为日球层顶。
到了这个时候,太阳系的边界就正式进入了以“百”为单位的天文单位距离,因为日球层顶距离太阳的距离差不多就是一百天文单位。
而且这个日球层顶的形状并不是正球形,而是一个蛋形,离得比较远的距离能达到好几百天文单位。
在2013年“旅行者一号”穿越日球层顶的时候,就有很多天文学家宣布“旅行者一号”已经飞出了太阳系。
但是另外一些天文学家并不认可这种说法,那是因为们认为太阳系的边界还要在更远的地方,那就是奥尔特云。
这一下,太阳系的边缘直接被支到了以“万”为单位的天文单位距离上,甚至正式进入了光年距离序列。
奥尔特云是一个假设包围着太阳系的球体云团,布满着不少不活跃的彗星,也是很多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彗星的老家。
天文学家普遍认为奥尔特云是50亿年前形成太阳及其行星的星云之残余物质,并包围着太阳系。
它距离太阳约50000~100000个天文单位,最大半径差不多为1光年左右。
也就是说,半径达到了太阳与最近的恒星比邻星距离的四分之一左右。
这么算的话,太阳系大约就是一个直径两光年的球形,可以想象,太阳系的巨大。
除了奥尔特云以外,有的科学家也把太阳的引力作用范围作为太阳系的最终边界。
我们知道太阳与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之间的距离是4.3光年,那么太阳作用的引力范围将至少有这一半。
这样算的话,那么太阳系的半径就能达到两光年,这让太阳系更加巨大。
那么“旅行者一号”要想飞出太阳系的话,估计还得需要数万年时间。
当然,董晨是没空管天文界的这些争论,他最讲求实际,因为他使用的探测设备的最大警戒范围就是一光年,四个方向各一光年,那么基本上算是把太阳系给牢牢的看住了。
但是从另一方面说,这光点已经达到太阳系外了?
它到底是什么?
“……有两种可能,非自然可能和自然可能,先生。”
已经吃完饭,回到实验室的一号向董晨详细的介绍了情况。
“第一种可能就是智慧生物建造的宇宙飞行设备,比如宇宙飞船。”
“从这一个光点看来,它们应该只来了一艘飞船,不过按照比例计算,这艘飞船应该不小,可能开过来是一艘星际母舰,火力应该不容小觑。”
“在不明白它们的来意的情况下,我们最好能做好防御准备,这样才能使我们不至于第一时间失去主动。”
“嗯,防御准备确实要做了,”董晨反复的看着那三张对比图说道,“现在有比较具体的数据了吗?比如它的行进速度是多少?”
“现在还不清楚,先生,现在只知道它在靠近太阳系,具体的速度还需要收集更多的数据进行有效计算,目前只知道它没有达到或超过光速。”一号严肃的说道。
“没有达到光速……”董晨沉吟着敲敲桌子,皱着眉头说道,“那这艘飞船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这个反射光点仅仅是它们展开了光帆而已。”
“可能它有两套能源系统,一个来自于飞船内部,而一个则来自于外部能源的汲取,加上速度并没有突破光速,要是这样看来的话,这个家伙可能是个弱鸡。”
“是的,先生,”一号说道,“这个假设也在我的方案中。”
“这个是非自然可能,那自然可能呢?”董晨又问道。
“另一种可能,这颗亮点或许是一颗红矮星,或者褐矮星。”
“一颗……出现在太阳系边缘的大型天体?还可能是恒星。”董晨急忙问道,“怎么讲?”
“是这样的,先生,这个可能性来自人类的一种假说,”一号解释道,“那就是太阳并不是孤独的,而是还有另一颗伴星存在,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可能就是它。”
“你是说……涅墨西斯星,复仇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