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到明朝当暴君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一十一章 让后世子孙能多败几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没有人嫌自己家的东西多,同样,也没有谁把别人家的东西弄到自己家是不开心的。

  尤其是对于崇祯皇帝这样儿的穿越者来说,前世的时候喜欢逛论坛,也好歹知道一些根本就算不上多么机密的事儿。

  在后世,有很多国家自己国内的资源并不算少,但是这些国家往往选择花钱在国外进口,也没有从自己国内开采的打算。

  就像是稀土资源一般,这种在军事,冶金,化工,农业等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金属资源,谁都叫嚣着种花家的稀土含量世界第一,种花家也有些小兔子是以此为荣的。

  可是实际上呢?

  稀土本身作为一种紧缺资源,但是却被贱卖了。

  而且,其他国家的稀土资源到底有多少,并没有探明储量具体有多少。

  等到种花家的稀土卖完了之后又该怎么办?

  花更大的价钱再从别的国家进口。

  就连东瀛的那些个矮矬子们,也在短暂的嚣张之时,不断的从种花家把煤矿等资源运回到本岛上面。

  哪怕是用来填海,实际上也是对于种花家的一种削弱。

  崇祯皇帝现在就打算学习一下。

  按照朱聿键在奏章之中所说,这就是在新明岛上发现了储量极大的露天煤矿。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先可着新明岛的挖,然后让郑芝龙的舰队往大明运,省得送人过去之后回来的时候还要空跑。

  至于大明本土的煤碳资源么。

  呵呵一声怪笑之后,崇祯皇帝就吩咐道:“传温体仁,郭允厚进宫来见朕。”

  温体仁和郭允厚现在是痛并快乐着。

  跟着崇祯皇帝这样儿的皇帝办差,有好处自己好少了,有黑锅的话,崇祯皇帝能自己背的就自己背,从来也不让自己的手下去抗,舒坦的很。

  当然,崇祯皇帝感觉自己实在背不了的,基本上都扔黄台吉或者林丹汗他们去背着了。

  但是崇祯皇帝有一点是极不好的。

  那就是想一出是一出,什么事儿想起来就得办,想不起来的倒还好,可是一旦想起来,大明的官员们就有好受的。

  如今又把自己两人匆匆忙忙的弄进宫里见驾,可是自己两个人根本就没有闲下来的时间啊。

  比如说京城到通州的这一段铁路修建,涉及到多少事?而从通州开始又向着山海关延伸,同时进行的还有向着南直隶的那条铁路,涉及到的地理山川河流,想想都让人抓狂。

  尤其是工部尚书薛凤翔,听说前段时间忙的连刚弄回家的小妾都没有时间去宠幸,结果那小妾跟家里的某个长的比较好看的小厮搞到一起去了。

  老薛惨啊,年纪这么大了还被人戴了一顶绿油油帽子,就算是那小妾跟那个小厮现在都已经被扔到了乱葬岗上喂狗,可是这事儿已经出了,帽子已经戴了,绿啊。

  心有戚戚然的二人一边讨论着老薛被绿了之后的心情,一边向着宫内而去。

  等行完了正常的陛见礼节之后,崇祯皇帝就直接把朱聿键的奏章递给了温体仁,然后开口道:“朕有意将新明岛上的煤碳运回大明,而大明的煤碳,只用于补充不足之数,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郭允厚躬身道:“启奏陛下,若是由新明岛将之运回,价格又该如何去定?

  毕竟我大明的煤碳开采成本要比运进来的成本低一些,价格也就低一些。若是大量由新明岛运入,只怕石碳的价格会居高不下?”

  崇祯皇帝点头道:“郭爱卿说的,也正是朕想的。不过,毕竟新明岛上的煤碳开采不需要开山打矿洞,直接去地上捡就行,成本也是极低。

  而且向大明的运输,也是走海运而来,运量也是极大,所以成本虽然高一些,却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温体仁斟酌一番后,躬身道:“陛下,臣以为可行。毕竟郑芝所提督的南海舰队每次向新明岛上运送移民过后,都需要返回大明。

  就算是海上捕些鱼什么的,其实作用也不大,倒不如专心运些煤碳回来。

  只是舰队毕竟是作战之用,运力必然有限,倒不如专门成立几支船队负责运输为好。”

  崇祯皇帝点点头,本身就有这个打算,想想全球第一家大型垄断的货运物流公司被自己搞出来,这得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儿。

  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心态,崇祯皇帝干脆又命人把工部尚书薛凤翔给召进了宫中。

  等见到了薛凤翔后,崇祯皇帝很敏锐的发现这家伙显得老了那么几岁,往日的意气风发也从薛凤翔的脸上消失了,反而多了几分愁苦之色。

  想了想皇帝干脆道:“薛爱卿家里的事情,朕也听说了,那般的女子,早些发现了倒是好事儿,省得以后惹出更大的祸患来。

  正好宫中有一批宫女到了该放出宫的年龄了,要不要朕给你指派几个?”

  如果说崇祯皇帝不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属于天下间最尊贵的那个人,骂了他就算是谤君之罪,薛凤翔绝对会破口大骂一番。

  要不是为了替你丫的办差,老子能让人给绿喽?

  就算是被人绿了,也没有你这样儿当面提出来的不是?

  更何况你丫的还想给老子安排几个宫女?

  不管你有没有自己享用过,最起码老子就得把她们当成大爷给供起来,而且其中有没有锦衣卫和东厂的人,简直是用脚趾头都能想出来的事儿。

  见薛凤翔对于自己的好意敬谢不敏,崇祯皇帝也只得遗憾的放弃了这个想法,转而把话题聊到了正事儿上面:“薛爱卿回头调集一些造船的工匠,随着郑芝龙去新明岛。

  到了之后,直接在岛上伐木造船,不要用我大明的木头了。以后大明造船的木头,也优先使用新明岛的。

  愿意去的,一人给一百两银子的安家费,等新明岛唐王他们那里有足够的造船工匠后,他们是愿意留在新明岛还是返回大明都可以。”

  有了新明岛上的木头,还有煤炭的存在,大明自己的就可以省下了。

  先可着劲儿的祸害新明岛上的资源,等再打下了其他地方,就祸害其他地方的资源,反正大明本土的资源能省就省。

  这样儿不管后世的子孙们多不争气,败起家来也能多败几年。

  没错,崇祯皇帝就是打的这么个主意。

  新明岛,也就是后世的澳大利亚,不管唐王他们是走了多大的狗屎运才跑到了那里而不是原本计划中的印度,反正新明岛现在是归大明所有了。

  连新明岛都归大明所有了,那岛上的一切资源自然也是属于大明的,不管是煤炭还是树木,甚至于一棵花花草草,全都是。

  既然是自己的东西,那用起来就不用心疼,更不存在给钱的说法。

  就算是要给,也是给朱聿键他们三个藩王一些好处和银子。

  这样儿一来,大明用的煤炭是新明岛那个露天煤矿的,而运输煤炭的船是用新明岛上的木头造出来的,大明付出的只有一些人力成本而已。

  然而大明最不缺的就是人了据锦衣卫统计的数据来看,大明现在的人口绝对是呈一个井喷的情况。

  尤其是在经过崇祯皇帝鼓励民间生育的政策之下,未来的十几年之后,大明绝对能多出来近千万的壮劳力。

  然后又能从这些人里面筛选出足够多的兵源,然后再去占更多的地盘,弄更多的资源回大明。

  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循环,而是是良性的循环。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明完全可以靠着自己不断增多的人口,和海外无数的资源去占领全世界。

  而本土的资源基本上就可以节省下来了。

  比如说新明岛,有煤炭资源,有铁资源,有树木,有草原。

  大明的煤炭和树木,还有铁矿,就可以慢慢的宣告停止开采砍伐了。

  想了杨,崇祯皇帝干脆又把张惟贤给召进了宫中,给的指令也很简单:“命令郑芝龙的船队在新明岛上运输煤炭回来,同时搜寻新明岛上有没有铁矿的存在,有的话,可劲儿的挖了运回来。”

  张惟贤不干了。

  郑芝龙是海军南海舰队的提督,不是运输船队的船长。

  而且最关键的是,郑芝龙现在麾下的南海舰队已经比东海舰队要强出一半儿还多,如果再继续给他加船加人,最后会不会尾大不掉?

  到时候还不是自己这个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倒霉?

  见张惟贤想的差了,崇祯皇帝便笑道:“郑芝龙的舰队不会再扩大了,而且东海舰队的规模则要进一步扩大到与南海舰队一般的规模,甚至于以后还会有西洋舰队,北海舰队等等,五军都督府的担子,不轻。

  现在么,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先让郑芝龙的舰队往大明运送煤炭和铁矿石,大明自己的尽量不要再开采了。

  这样儿的话,就算是后世的子孙败家,起码也有家底能让他们多败几年。”

  崇祯皇帝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张惟贤也没办法再拒绝了,当下只得躬身应是。

  崇祯皇帝却又接着对郭允厚道:“户部还要单独成立一司,以后专门组织远洋船队,将海外的煤炭等资源运回到大明本土。”

  郭允厚也不干了。

  本来吧,谁也不嫌自己手中的权利太多,反而都嫌太少。

  可是户部本身的事儿就已经足够多了。

  户部是干什么的?那是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的存在。

  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各司除掌核本省钱粮外,亦兼管其他衙门的部分庶务,职责多有交叉。

  隶于户部的机构还有掌铸钱的铸钱局和宝钞局;掌库藏的户部三库;掌仓储及漕务的仓场衙门。

  别看户部尚书的官职不算是太高,说起来也不过是个正二品,但是这些事儿摞到一起后,郭允厚已经分分钟想要砍死人了。

  尤其是崇祯皇帝登基以后,户部的事儿就更多了。

  现在的户部,别说是什么关系户和闲人了,就连庸才都没有几个郭允厚恨不得户部每一个办事的都是人精,直接能把事情给办妥贴,好让自己能轻闲一些。

  如今这位爷又让给户部加担子,这事儿绝对不行,否则的话以后还不知道要加多少。

  到时候自己会不会也跟老薛一样变得脑袋上面绿油油的?

  担惊受怕的郭允厚干脆躬身道:“启奏陛下,臣不敢奉旨。户部如今已经事务颇多,便是连崇祯三年的税收都尚未厘清,船队之事,实在是力有不逮。”

  崇祯皇帝笑眯眯的道:“郭爱卿可想好喽,这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衙门。”

  郭允厚咬牙道:“陛下恕罪,臣实不敢奉诏。臣死不足惜,惟国家大事不可耽误。”

  您爱咋说咋说,反正自己户部这一摊子的破事儿已经够多的了,您就别想着再给户部找麻烦了,咱这小胳膊小腿的折腾不起。

  见郭允厚死活都不愿意把这个远洋船队的事儿揽到户部去,崇祯皇帝便点了点头,笑道:“既然如此,那就于内监八局之外另设远洋局,划归司礼监,专司远洋物资勘探及运回大明本土之事。”

  开疆扩土农业部,保家卫国有渔政。

  崇祯皇帝觉得后世的这种玩法挺好,海军那些个败家的,现役的军舰看不上眼,直接就能扔给渔政去玩猴子。

  现在大明也可以先弄个海洋局,军舰和运输的船直接就用现役的福船搞,专门从国外往大明运输这些物资毕竟当年郑和太监是下过西洋的,这事儿也算是太监们应该干的老本行了。

  至于那些物资,别管是不是战略性质的,也别管大明有还是没有,反正弄回来再说,不怕多。

  实在不行就拿去埋起来,或者拿去填海也行。

  反正大明自己的能省下来就是好事儿。

  等到温体仁和张惟贤等人出宫之后,崇祯皇帝忽然又想起来另外一件大事儿。

  这事儿其实说大不大,但是说小,却也绝对算不上小。

  起码会改变目前海上的战争格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