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雄霸海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66节 新遣唐使!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遣唐使!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倭国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中国的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倭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倭国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倭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公元630年舒明天皇终于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倭倭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不断派人到中国学习每次派出的遣唐使团多达百人以上有时多至五百余人。

  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倭国对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后来渔阳鼙鼓动地起惊破霓裳羽衣曲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统治走向末期倒让倭人笑话了此时他们把中华文化学得不少自认可以出师了遂停止了遣唐使的到来。

  待到蒙古人席卷华夏山河破碎神州陆沉涯山之后无中华哪怕是洪武中兴一些倭人认为自己才是中华文化的正统继承人!

  阿部贤六现在亲眼见到两中华尤其是海上中华奇迹般地崛起他倒想问问自家的那些国人众他们在心理上有优势感从何谈起?

  如今两中华实力空前强大更可怕的是她的力量还在不断地增强中!

  领袖是明朝的王爷东南国的国王但阿部贤六认为领袖是世界之王!

  他的舰队控制了海洋他的治理是如此的成功国家强大疆域辽阔无比中国历史上最为庞大的疆域自他而起甚至胜过了元朝。

  或许面积不如不同的是中华民族是实管那里的土地。

  元朝那点点人说是管辖地方实际上只是控制着大城市许多地方根本管不到远不如领袖的地盘实在处处可以见到国旗飘扬。

  更惊人的是东南国民众富裕再穷的人脸上也有油光也能挺起胸膛走路。

  他们的孩子扔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因为他们可以免费入学读书!

  让阿部贤六感到毛骨悚然的是在陆上中华大城市也开始了免费入学读书作为一个中华文化的爱好者他太清楚倭国之所以从愚昧年代走过来正是因为吸收了中华文化的精华他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还有国家的命运!

  阿部贤六认为倭国应该再派遣唐使引发了山崎英夫和石原喜之郎的共鸣他们来南京也有一段时间了所看到的中国的一切。从百姓的吃喝穿戴、生活到民俗民风民貌从市井生活到文化卫生等方面他们发现中国人吃饭穿衣上远比倭国要有保障他们积极发展生产力物资丰富得多。

  将南京与江户相比南京远比江户要繁华同阶级物质上的差距十分的明显甚至于有一种中国人比倭人有钱得多中国的物价却比倭国更便宜。

  三倭人都知道“经济学”这是中国“大学”教过的他们去念过中国的大学有大学文凭知道往往越有钱时物价越高。

  中国绝对有钱他们得到了世界将近一半的白银如此有钱物价却低这表明中国的生产力增长的速度胜过了物价增长的速度!

  与以前相比中国人吃的肉更多物价低中国人又好吃南京夫子庙前的“美食城”---别的中国城市是美食一条街这里是座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人山人海相去吃一次心仪的食物往往要打仗一般太多人了!

  三倭人比以前胖多了本来就矮加上胖肥都成球了走路时象球在滚……

  不仅仅吃得好中国社会上的保障十分有力就三倭人看来至少在几个方面是倭国“望尘莫及”的。

  一是医疗上倭人虽然学习过古老的中医但也不象中国有如此之多的药铺、药店官府还开办了公立的廉价医院诊疗费十分便宜---这恐怖的生产力把药品价格拉低了许多普罗大众也能看得起病。

  二是在教育上东南国已经实行了“五年义务教育”即小学读书免费大明则在试行许多城市也做到了。

  三是在人口政策上两中华鼓励大力生育人口妇婴得到了良好的医疗和生活保障免费的!

  而在倭国生得多也死得多两中华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官府花很大的力气和资金投入到人口发展中效果显著。

  四是中国街道的整洁和秩序令人羡慕……

  ……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廉耻。

  今天的中国人远比历朝历代要自信得多。

  除了物质上中国人在精神生活上也很饱满娱乐很丰富。

  这里的中华文化气息浓郁国学、吹拉弹唱、运动项目、庙会公开演出……

  学校举行运动会号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而在大城市里赛马、打马球十分流行可以公开赌·搏在官办的赛马场给心仪的球队押注赌得不亦乐乎。

  一种名叫做“橄榄球”的运动在两中华方兴未艾这种传自军队的运动因为充满对抗性对于场地要求不高而得到了推广每年都举行过“全国联赛”一到赛季中国就陷入狂热之中也就在这时中国人开始热血沸腾狂赌一气让倭人们瞠目结舌!

  这些官办的比赛所得利润全部留给了公益事业不入国库每年的账目公开。

  很新奇很刺激的运动三倭都去看过去赌过不过没怎么赚到钱都认为本国的那些艺伎她们真是逊色多了。

  ……

  今天的中国在各方面表现出色有盛唐之风当派遣唐使。

  三倭合力写了奏折从各个方面说明现时中华制度的优越性指出新遣唐使的必要但是没有送回国内因为他们知道倭国闭关锁国日久是一项国策这政策岂是说变就变的?

  不过到得冬天时快船送来了一位重要的倭国客人让阿部贤六十分惊喜万万没想到他们两父子居然能够在中国南京见面。

  倭国“老中”高官相当于副总理级别的阿部忠秋晋京向大明朝廷报哀。

  江户幕府大将军德川家光薨!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