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雄霸海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39节 至暗时期(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帝都南京城的气氛凝重民众窃窃私语官署里的官员们不苟言笑往来匆忙表情严肃。

  新明帝国遇到了一个接一个的麻烦实行的士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累进交税的新土地政策引发了宗室、官吏和地主的强烈反对!

  朝廷以前试行士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现在是谁都没有豁免尤其是累进交税地主们认为是雪上加霜。

  规定地主佃户地租不能超三成;农税百亩田以下的门户二十税一一百亩到五百亩之间的十五税一五百亩以上的一律十税一。

  朝廷、官府想从地主手里抢食以前不用交税现在要交了大大小小的地主们岂会满意。

  今年开春以来坏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先是保定士绅崔德海等对因对朝廷新土地政策严重不满唆使宗族闹事赶走官府出城检地的的差役事后往白洋淀里一躲官府干瞪眼了。

  那时期的白洋淀水域辽阔芦苇高长人在其中有如宋朝梁山好汉一般等闲没有几万大军都不能清剿。

  而且他们也不是公然地杀官造反不杀人只对土地政策有意见貌似达不到动用大军的标准。

  各地地主对朝廷不爽他们还拥有着庞大的势力舆论、官吏都在他们掌握中尽管朝廷用新学标准任用官吏但想替换掉一个老大的帝国的所有官吏把统治机构人员由上而下更换掉这需要时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还存在着新学官吏与旧派人物沆瀣一气的可能土地人人爱谁都想插一脚有可能不等新学出身的官吏替换掉旧派人物已经堕落矣!

  所以不等了主政首辅马士英上折要求在全国全面推行新土地政策尤其是土地累进交税朝廷准了。

  即时引爆了民间的重重怨气马士英沦为千夫所指!

  报来的各地民情普遍不妙官吏地主不配合朝廷政策而抵触用脚来投票俱不合作!

  各地官府强推地主们不配合他们要不到官衙前抗议;又或者把土地界标搅乱有的干脆官府与地主勾结使得新土地政策根本推行不下去种种手段令人叹为观止不得不服。

  用马士英自己的话来说:“朝廷土地诏令不出南京城!”

  在湖州一把火烧了衙门户房鱼鳞册资料!

  官府的鱼鳞册是人口、土地的重要依据被烧掉后官府得重新检地点人头致使旷日持久。

  有的地方手段不这么激烈但丢失鱼鳞册鱼鳞册污损都是常见的。

  官府下乡民不配合一问三不知。

  明摆着土地政策对于普罗大众是好事可是谁敢配合官府那就驱出宗族族谱上消名谁不怕?

  时人迷信要是被赶出宗族就成了孤魂野鬼即使明知官府是对他们好他们也不敢不听占地最多的族长、族老的话不能与官府合作。

  各地藩王也来插上一脚他们都是大地主由原本不要交税的变成十税一钱还是小事关键是心中严重不爽。

  这还是朱家天下?!

  纷纷上折弹骇马士英向朝廷哭诉自家老婆孩子一大堆朝廷的俸给越来越少大家都喝西北风去王爷变乞丐请旨来京我们要谒陵向祖宗哭诉。

  朝廷给王室宗亲的俸给越来越少----在以前各位王爷生下的儿孙都有封号领朝廷俸禄也就是生得越多领得越多各地王爷比赛着生孩子。

  现在则实行封藩建国强调“一统”天下有功封、恩封、考封之别。

  功封是有特殊功勋的被封为亲王人数极少可以世袭罔替;

  恩封是国有大庆时对一些宗室的升等加封;

  考封是按世系依次降等父亲是亲王儿子就变成了郡王如此递减以至降为不入等级的“闲散宗室”与老百姓没有什么差别。

  对王爷们其余各子的封爵都减一级。例如原来亲王嫡子以外的各子皆可封为郡王今改为镇国将军。

  新明主推考封加上新土地制度王爷们那是暴跳如雷。

  不过他们吵归吵闹归闹都是反对而已不敢越雷池一步!

  夏至后四川松潘地区土司奔罗夫公然反对以女主天下的新明称新明以公主监国于礼不合他不敢奉诏。

  如若明帝正位则他奔罗夫必然听命行事。

  这是赤果果的性别歧视!

  土司制度是元、明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地方政权组织形式和制度。“土司”又称“土官”是由封建王朝中央任命和分封的地方官“世官、世土、世民”是其重要特点即世袭的政治统治权辖区土地的世袭所有权及对附着在土地上的农民的世袭统治权。土司对农奴的主要剥削形式多是劳役地租。农奴除为土司提供繁重的无偿劳役外还要向土司缴纳或进贡各种实物。

  明代土司职衔分武职与文职两种。武职为宣慰司、宣抚司、招讨司、安抚司、长官司、蛮夷司诸种隶兵部武选省都指挥领之;文职为土府、土州、土县诸种隶属吏部验封省布政司领之。鄂西地区土司建制只设武职。除土司之外朝廷还在边缘地带设置卫所驻扎重兵。对边疆地区采用“卫所、土司”相结合的军事建制其目的在于强化对民族地区的控制与统治。

  奔罗夫首倡诸多土司群起响应要求朝廷把政权交还皇帝亲领而不是现在那种不伦不类的公主监国!

  消息报到朝廷立即在朝中引发两派意见分歧矛盾重重。

  有主张招抚者他们举例以播州(遵义地区)土司杨氏引发大明的三大征之一用银糜多旷日持久是明朝衰落的原因之一。

  松潘地区山地众多道路崎岖出产无多战之无益弃之可惜鸡肋也!

  有人则认为此风不可长无论是谁管政谁主国也不管土地如何任何一个人敢反对朝廷必须铲除。

  庙堂上衮衮诸公争论不下时又一个消息在朝中爆开!

  北方喀尔喀蒙古部族联军灭杀蒙古苏尼特部大首领腾机思战死控弦四十万的喀尔喀蒙古部族欲南下饮马!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