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雄霸海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242节 新明胜前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倒不是马士英来文人相轻而是他也有气他”荣幸地“檄上有名挨瞿式耜痛骂为朝廷鹰犬助纣为***臣一枚。

  作为万历四十七年的进士该科人才济济三甲同进士出身的名人还有袁崇焕、孙传庭、姚明恭、颜继祖(闽抚)等探花郎是粤人陈子壮!

  马士英是二甲进士第19名妥妥的学霸深知读书人的可怖瞿式耜文章一出马士英臭名昭著怕的是千年过后人人都还记得他的坏名声任他做多少好事都是无用。

  他内里又气又急朱真真砸落玉玦马士英马上领会到了。

  玉玦者佩饰也玦通“决”公主这是要瞿式耜死啊!

  里面有典故马士英清楚得很。

  《鸿门宴》中西楚谋士范增想刘邦死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气得范增大怒曰:“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今天公主举玉玦砸落她为至尊不宜轻言杀人就由马士英出声给瞿式耜定下罪名

  首辅出声朱真真给他面子轻飘飘两个字:“甚好!”

  于是皇室起居注写明瞿式耜当诛九族成为定案!

  “嘿嘿还能象陈琳般得到重用?!”马士英暗里冷爽道。

  果然不可得罪女人是对的瞿式耜写得一时爽全家上刑场颈上餐刀快哉快哉!

  待他上刑场时俺老马为他送行谢谢他!

  能够纠正公主决定的只有东南王但以他爱妻狂人的心态瞿式耜死定了!

  大员们陆续到来次辅杨天生、阁臣杨铖新、堵胤锡、阮大铖诸人进内参见公主看过两广奏折及附件皆愤怒不已!

  首倡乱者还是姓朱的绝不能轻饶。

  一个接一个表态必当剿除朱由榔杀一儆百那是必须的。

  经过商量决定派北京留守祖大寿为主将主持北方军务。

  祖大寿是新明朝廷可以信任的大将毋庸置疑盖因他是东南王鉴定过说祖大寿是大明忠臣那么就委以重任。

  他年龄老迈尚有廉颇之勇朝廷决定对付喀尔喀蒙古人是守势不用大出击他镇之以静还是可以的。

  祖家军还有祖泽远、祖泽沛、祖泽盛、祖泽法等皆为守边总兵、副将由祖大寿统领可堪一战。

  至于逆臣朱由榔当除王爵由高一功领兵剿除。

  高一功亦是东南王承认的忠臣统领袁宗第、牛万才、孙可望、刘文秀诸将会同进攻。

  他们倒没有忘记驻扎珠江口外伶仃岛的广东远海舰队着其助战也没期望多高。

  广东远海舰队不听新明兵部调遣不过朱真真直接下旨广东远海舰队是要听从的。

  君臣们作出决定觉得心定他们庆幸不已虽是新朝倒没诛戮功臣无论是祖大寿还是高一功及其麾下战将当有“药到病除”之功至不济也能守住。

  当天的事务众多动兵之事要决定将帅调动各处军队他们直接上地图来看。

  杨天生杀人如麻又“进修”过东南王军事理论杨铖新则久管兵部堵胤锡有谋略凑一起不会是纸上谈兵。

  还要决定军费、军资等以及派快船通知东南国各地军队、守臣的调动等等。

  当中还间杂了对逆党的处置朱由榔毕竟是朱家人可送回南京处置而逆臣为首者皆诛九族。

  至于瞿式耜所写的《讨颜逆檄文》大家听闻马士英为公主出气他的提议被朱真真同意遂都诈作不知无人为瞿式耜求情。

  杨铖新、堵胤锡、阮大铖都是进士出身深悉唐朝时武后读骆宾王《讨武檄文》后不怒反笑赞骆宾王的文章写得很有文采。

  大明监国公主朱真真却要诛瞿式耜九族时代不同了!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

  作为首辅别人可以不提但他必须提的马士英艰难地问道:“朱逆起事以朝廷新土地政策为由如今推行下去困难重重各地皆说苦衷更易被奸人所用臣斗胆敢问殿下该当如何处置?!”

  “诸卿认为呢?”朱真真反问道。

  表态从低到高作为主持新土地政策推行的阮大铖咬牙道:“国事艰难当缓行之!”

  他这么一说很是艰难这等于自己否定自己这不啻于自己承认做错事了。

  堵胤锡沉默片刻长叹道:“臣附议!”

  受圣人教诲士大夫多言“汉贼不两立!”而堵胤锡在前明破灭后献策与李自成、张献宗等贼谈和遂在诸臣中被东南王独重说他谋略最深。

  连他也这么说了杨铖新也附议。

  杨天生脸色阴睛不定终究不敢冒险这可是国家大政一发而动全身只得赞成了事。

  马士英无言可辩跪下摘去头上乌纱帽请罪道:“新土地政策当缓行之引发动乱皆为臣之政策失误请殿下降罪!”

  其余四阁臣亦一起跪下请罪。

  殿内悦耳之声道:“诸位如若有罪则东南王错了!”

  大家一看却是女官熊永媚首度发声语出惊人!

  封建社会臣子是不能直言君之过否则就是大不敬新土地政策是东南王决定下来的大政方针新明内阁执行现在他们代东南王受过。

  人少的时候熊永媚还可以说说人多时即使她身份不同亦不可说。

  “我跟随东南王听他曾言他的土地政策是终极解决土地问题的最好方法势在必行!”熊永媚冷静地道:“只要东南王在朝一天新土地政策肯定推行所以不可下诏缓行但亦不可添乱就来冷处理!”

  “不必明发上谕只令各地撤回人员不再推行不激发矛盾即可待到平定叛乱国家安定再推行之!”熊永媚提出了目前的解决方案道。

  “熊姐姐此言甚对!”朱真真一锤定音道:“都起来吧戴稳帽子了!”

  所有的阁臣谢恩毕戴上帽子爬起来暗暗叫好。

  新明胜前明!

  换作前明遇上这等难事朝臣之间相互攻讦皇帝卸责委过与大臣闹成了一锅粥也似掀起大案都有可能。

  新明却不然君臣同心正所谓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