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9节 狄掌柜对比今昔
狄姓行商年过四十叫做狄云做药材生意一次他押运一批急需的药材到张北县他们一行十人赶了三辆大车连同几支商队一起出动。
所有的人身上都背了火枪路途中大家有说有笑而不是战战兢兢。
与狄云同行的有个老伙计姓陈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业务纯熟是狄云的重要助手。
他说起从前别说出塞就在长城内的一些城市之间的的商业运营是提着脑袋去干活报酬还行但危险性极大陈伙计算是运气好和他一起出道的伙计几乎都死光光了即使是他膝盖上中了一箭现在走路一拐一拐的如今他有钱买了匹驴出行否则生计难办。
“……那年是崇祯爷十年在通州我们白天都关闭城门每天只有一个时辰出入其它时间任谁来都不开门!”陈伙计说道:“有一次就在开门的时候城门处检查箱包发现一套鞑靼人的装束哨兵示警立即全城大乱俱说鞑靼人来了街道上数不清的人在惊恐中四散逃走人们一片恐慌自相践踏踩死了好几个人伤者有几百人。听说有个官老爷是同知的居然想投井自杀好在被人拦住了否则死了都是白死!”
陈伙计美美地抽了口烟吐出烟圈道:“那份箱包里的鞑靼人的装束是个戏子用来演戏用的!”
听众们大笑!
真是人吓人吓死人!
见到他们一身轻松的样子狄云心忖你们赶上了好时节搁以前别说出塞就连长城内的城镇都是一日三惊鞑靼人真要是打来几乎没有能够守得住的城镇鞑靼人遇城必克民众们死的死、逃的逃逃不掉的就沦为奴隶惨呐!
现在是东南王执政一些读书人说他目无君上在那里造他的谣言但民间都很清楚东南王对百姓确实好!
象刚才过来的的一队明军骑兵精壮强悍训练有素一丝不苟地检查过他们的路条后听闻他们没有带示警的烟花筒还送了他们三个。
和颜悦色分文不取换作是前明官军分分钟教识老百姓做人让他们明白到什么是匪过如梳兵过如篦甚至比鞑靼人更坏!
老百姓心中有杆称东南王上台大家的日子好过多了钱容易赚了官府的官吏客气了官军更是老实了比前明好多了就连街道都干净了许多好处多到手指头都点不过来。
狄云把右肩的火枪移到左肩让右肩轻松一下火枪也确实够沉的。
但有了它大家心中就有了底也就不怕那些北虏了。
遇敌必战别说明军这样做就连老百姓也敢于这么做!
遇到几个北虏游骑兵商队敢让他们有来无回!
如果是以前……两个北虏骑兵就能够让一支百人的商队炸营逃跑。
如果大队北虏骑兵商队伙计们就丢弃了财货往路旁山上撤退边撤边打比以前好得多了!
以前是眼睁睁地丢了财货现在也是丢了财货但能够出气让北虏骑兵丢人用火枪打死他们去!
火枪好用啊以前练武术要什么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多辛苦即使是这样练也敌不过北虏的弓箭可有了火枪嘿这伙计扎实好用顶用。
真要是北虏来了狄云一阵冷笑不由地拍拍自己的火枪!
这把火枪是他个人买来的线膛枪!
前方过来了一队人打断了他的思绪大家提高了警惕火枪纷纷上膛。
那队人布衣都背着火枪打着旗子一看旗号哦是张北县县大队。
这是民兵组织如今为了对付北虏各地民兵有县大队、乡中队和村小队据说这样的编制还是东南王钦定的。表明了他对于民兵深切的期望。
虽说是民兵但接受县里县尉大人的指挥得到县里的枪枝弹药的支持队长们和队里骨干每年都要去县里集训与学习回来后满嘴说的都是官府的话狂热地说着要为东南王而战!
他们派人过来检查了一下就挥手放行。
他们雄纠纠气昂昂地沿路前进当中一些年轻人扬溢的笑脸狄云有点恍惚想起前明时期大伙儿都紧绷着脸没有笑容与欢乐。
……
走着走着突然见到了路边右侧方向燃起了狼烟表明有敌情!
“一注狼烟!”陈伙计老到地道。
“继续前进!”狄云与另外商队老板们商量后让商队继续走。
背后响起了脚步声那是县大队见到狼烟折返回来他们向右侧方向前进!
商队再往前进发现了一小队明军骑兵他们也赶往狼烟处!
走多五里地前方尘埃滚滚大队的明军步兵排着密集的队形正在跑步前进看着他们沉稳的样子商队的人们就是一阵踏实!
他们把牲畜赶到路边让开道路兴奋地谈论着。
无论是什么北虏遇到这样全副武装的军队与民兵都有得他们死伤的!
商队平安地到达张北县他们从南门进城发现城门处等了一些人好在没等多久他们进了城门这才发现这是一座瓮城进一批人时先关了最里的城门检查完这这批人再关最外的城门开最里的城门。
安检!
官府出的新名词明国的民众官吏们很快就明白了。
每个人都服从了没人闯关否则虎视眈眈的火枪手就开枪射击。
商队的手续齐全没有可疑顺利地通过了安检。
张北县虽然是座小城但异常地繁华人流如鲫十有八九都背着火枪当中不乏女子背枪甚至狄云发现有位健美高挑的大闺女她右肩上背了一把长长火枪左肩则背着一把双筒喷子英姿飒爽让他不禁看多了两眼!
可想而知万一有北虏攻城将会遭遇到万枪齐发!
打屎他们去!
城内火力雄厚这一切的高潮是狄云带队到县衙旁边的县里公库上交纳药材正好看到县令出来大家避道两旁站着向县令抱拳请安。
但见得县令黑黑瘦瘦带队走在前面他没穿官袍而是东南国式的简便便装东南国制式装甲背心在衣服外面他身上背着一把火枪腰间别了一把短铳还有一把匕首后心处背了一个钢盔胸前挂了一个小手雷这可是朝廷的七品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