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3节 巨炮轰击
“该死的该死的!”中东地区奥斯曼帝国西南重镇---阿颇勒城的防守官兵们不知道骂了多少次“该死的”原本凭借坚城防守的信心象西下的夕阳般不断地下落。
为了对付华人的进攻阿颇勒城是双层城墙外城墙高八米内城墙十二米还有高耸的炮楼建筑得十分坚固本想用城防去。
可惜你有坚城华人有乌尔班大炮!
不华人的大炮比起乌尔班大炮更粗、更大和更硬!
通过不懈的努力与追求华人们终于达至人生高峰他们用上了巨炮!
在征服1453时土耳其人使用乌尔班大炮给予君士坦丁堡重大的威胁今天轮到华人给当年的土耳其的后代们以巨炮轰击炸屎他们去!
一报还一报报应不爽。
“已经是第七天了华人还不进攻?”
站在阿颇勒最高的炮楼上主将阿连德望着远方黑压压一大片的军营疲惫地叹了一口气。
他有此明悟如果华人试图恐吓城内守军那么他们基本上达到了目的。
华人围城先是筑起长围和搭建军营三天就成长围把不算小的阿颇勒城给围了起来动作堪称神速。
军营密密麻麻一天比一天多的营帐显示出实力在不断地增强中。
第二天他们开始修建炮垒平整土地、修建道路范围很大起初土耳其人不明白所以然但很快就明白过来。
第三天头一门巨炮亮相!
顿时轰动了阿颇勒城防守的官兵们对城下的敌方巨炮指指点点但多是无畏者的说法毕竟乌尔班大炮的威名已经淡化许多人不知道有乌尔班大炮高官们知道但他们不会说。
第四天来了三门巨炮。
第五天又来多三个巨炮。
第六天还是有三门巨炮。
第七天再来多三门巨炮。
如此足足13炮巨炮全部集中在阿颇勒城的北面围墙排开来让居高临下的土耳其人望过去感觉到蔚为大观的同时心也在往下沉极为震惊。
要是让这十三门巨炮打在自己城墙上那还得了!
变量引发质变!
东南军前敌总指挥戴维先生下令不要开炮十三门巨炮只是摆在那里没有开炮部队也没有进攻。
给土耳其人吃饱饭闲着没事做胡思乱想的时间!
如果你进攻他们他们白天忙得要命累到精疲力尽一沾床就睡着了。
不去进攻守军官兵们白天精力用不完晚上睡觉时辗转反侧想着城外的巨炮越想越是怕第二天起床时顶着一对猫熊眼的人越来越多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
终于第八天的清晨还是一片静寂大家享受着清晨的美好光阴时巨炮轰响!
“轰!”“轰!”“轰!”……
雷鸣般的巨响从阿颇勒城的北面传来十三门巨炮发出了震天动地的咆哮!
仿佛天在震荡地在颤抖十三枚重磅炮弹以无可抗拒的力量重重地砸在了城墙上墙体摇晃上面的守军竟然感觉自己成为怒涛里的一叶扁舟在暴风雨中忽上忽下……
伴随着轰隆轰隆的巨大响声被击打的墙体爆裂碎开墙面上仿佛厚玻璃露出了无数道的错纵深痕城内人马的惊叫嘶鸣墙体倒塌轰然声更是为这出巨炮演奏的死亡交响曲增加了新的音符。
炮击停止之后阿连德急忙审视城防遭受的破坏情况他简直不敢相自己的眼睛。
数道巨大的可怕的裂隙贯穿了北面城墙就在刚才剧烈的重击中成段成段的城墙化为一块块的碎砖碎石。破烂不堪的城墙有如一块烂了大大小小破洞的布遮掩着城池残缺不全的肢体……。
有四处地方被炸开了大洞最大的一个已经把外城贯穿内外可相望甚至让旁边的一些守军陷于痴呆状态他们不能想象为什么自己的城防片刻之间就出现了大破洞?
东南军没做进攻忙于装填准备来第二发。
巨炮用得爽装填忒够麻烦。
相比于东南军绝大部分人的好整以暇般看热闹阿颇勒城的守军陷于了疯狂状态他们得修补那可怜的城墙破洞要用各种能用的东西把它们塞起来裂隙则用泥浆填补这种石灰、粘土泥浆打了蛋清下去颇有粘性再加入碎石起到修补的作用。
一些勇敢的工匠与军人甚至用吊篮吊着到各处城墙修补。
“轰!”“轰!”“轰!”……
十三门巨炮不紧不慢地打响速度是每门每一点五小时来一发每次炮击都如雷神发怒悍然降下神罚!
是的阿颇勒城的守军把华人巨炮的打击称呼为“神罚”!
他们无法想象怎么会有这么巨型的大炮而且有足足十三门之多。
其实不是十三门而是二十门!
科技的发展人类建造出更大和更多的可怕杀人武器让阿颇勒成为了战争史上体验火药威力最直观和震撼的场所。
无论对于参战的东南军华人及麾下的皇协军还是阿颇勒城的守军们他们都深深地感受到巨炮的威力是那么地无与伦比!
石弹发出致命的尖啸将阿颇勒城巨大的石墙砸成碎屑并慷慨地给附近军民带来绝望和死亡。
东南军选择了北面城墙相对于南面城墙它是薄弱的有时炮弹摧毁了整段的城墙有时候是城墙的一部分有时是一座炮楼或一段胸墙--没有哪座城墙足够坚固可以抵御这样迅雷不及掩耳的攻击。
世界围城战的景观从此改变--炮弹所经之处双层城墙分崩离析守城者目睹此景无不瞠目结舌惊惶不知所措。
守军运用了各种方法减轻炮击的破坏。一种手段是用泥浆和砖灰即时加固、修补受损的城墙或者用羊毛等软物装填的袋子甚至贵重的挂毯去填充塌陷的地段。
但很快地守军的伤亡直线上升因为更多的火炮也加入了“合奏”中。
除了十三门巨炮之外华人还动用了超过一百门的重炮这些重炮的口径最少都有24磅打出的炮弹哪怕是战列舰也能够破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