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2节 吓宝宝一跳
刀长一米线条流畅宽背薄刃刀身比较沉重有利于增大砍劈的力度锋利异常并带护手圈。
锋利异常一刀劈下去把把三个叠起来的铜板劈成六块刀刃没有一点缺损和卷口。
其轻捷灵便实战中敌人笨重的弯刀未到我军马刀已劈中敌人!
这次与敌对砍大场面有上千骑捉对厮杀东南军干净利落地砍倒了五百骑兵自身损失二百骑敌人还有三百骑骇然而走!
于是一些奥斯曼人可耻地被东南军用火铳打他们背后死得忒不光彩。
东南军骑兵大胜!
来得不易呵在经历了多年的战事之后东南军骑兵终于象个样子了。
打跑敌骑骑兵一刻不停护送着野战炮上前。
东南军的野战炮最大口径为24磅威力不小可用在战列舰上参战。
合金钢制重量比起其余国家同口径火炮要轻上三成以上且射程比它们远三成!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冶炼技术突破使得东南军能够用上这种与军队一起前进的野战炮其余国家还没有便携式野战炮用的炮又大又笨。
象奥斯曼人现在用的火炮是他们费尽人力拖着千斤的大炮好不容易才放在预设好的阵地哪怕是不高的小山也是举步唯艰等到打起来根本不能挪动哪象东南军的大炮想走就走炮架在两个宽边车轮上可以由牲畜也可以由人力拖着走。
现在就拖到步兵阵列前以火炮上刺刀的架势向着奥斯曼步兵开炮!
越来越多的大炮拖到前线炮手们紧张装填随着军官一声令下点火开炮。
反复轰炸实心弹、霰弹加上东南军密集的排枪光电四射于是奥斯曼人就象田地里被收割的麦子一般纷纷倒伏一时间惨叫连声鲜血象小溪流淌。
见状奥斯曼人向着东南军大炮逼近理所当然地吃上了密集的火力而他们乱七八糟的远程火力组合:弓箭、燧发枪和火绳枪则难以奏效。
再坚持了一阵后也就败下阵来!
不但没有攻到华人炮阵前还被华人杀得尸横遍野损失惨重敌主将伯哈义帕夏见状下令军队撤退。
奥斯曼军纪严酷哪怕是帕夏若是败退轻则削职重则砍头。
好在现在大维齐尔老科普律鲁改了规则声明如果事出有因则可以网开一面避免动辄杀死高级军官已经没有那么多高级军官来杀了。
至于他们的大炮十六门12磅以上的大炮都被他们砸裂炮身带不走也不让华人使用。
能够把炮身都用大锤子给砸裂坚固也都有限。
相比之下东南军的大炮炮身如果吃上大铁锤会反弹的!
他们的骑兵早走了如今面对着密集的火枪阵骑兵拿不到好处不走等死啊。
正如中国汉代时飞将军李广五千步兵力拒八万匈奴骑兵只要他们箭不尽骑兵就打不进来。
同样地东南军的火枪不断隔了三百米就取人性命实在不想惹。
这时东南军的骑兵上前掩杀敌人步兵追杀十里砍掉了千多颗敌人脑袋收获不小!
此战东南军死伤上千人杀掉的敌人超过五千另外受伤的敌人也有五千至少伤员有一半人会因伤势致死或致残由于伤口发炎而不得不截肢的不在少数。
时至今天无论是红毛番还是奥斯曼人都公认华人的医疗水平最好可惜华人的药品对他们封锁仅有一些走私分子运输来也是量少价高有行无市仅供应达官贵人。
打胜此仗曾英所在的第七军意气风发他们向西北走进入了小亚细亚地区也就是奥斯曼人的龙兴之地!
时为初冬小亚细亚的绿意不减这里是山地丘陵地形路过时不时见到湖泊、泥沼还有一些荒漠草原景色变幻一会儿是长满牧草的山坡那浅绿色的牧草、深绿色的松林和远处如黛的青山演绎着绿意。
一会儿又是高山峡峡谷雄峻的高山恰似一幅屏风般展现在众人眼前那陡峭的山坡、荒凉的山脊展现的是大自然的宽广、雄浑和苍凉穿行其中不由让人感慨此地区确实是神所眷顾的地方难怪会成为奥斯曼人的起家之地。
此地区地形多样既可以放牧又能农耕由于多山水源充足就能养人、生产提供人与物质民风飙悍难怪吊打周边国家。
曾英的第七军为先头部队走在前面又走了一天次日上午一副难忘的场面进入了大伙儿的眼前。
起伏不平的草原荒漠之间黑压压一片涌动的人马正在移动整个大阵以雁形阵两翼展开……大阵之中估摸二三十骑为一小方阵这样的小方阵有无数个组成了大阵人海也不知道有多少他们遮蔽原野而来大地都不见颜色。
整齐的方阵如云的旗帜马蹄轰鸣之中阵仗非常震撼!
奥斯曼帝国步骑阵列人数众多主要是军容整肃看上去就给人难以撼动之感……
由于地形复杂以致于斥侯侦察范围有限曾英又靠前指挥因此让他猛吃了一惊。
身边诸将齐齐变色虽不致于畏惧到掉头就走但也立即建言道:“将军得收缩队伍建立战线!”
曾英从善如流立即下令传令兵如飞地去了。
华人好很多一些皇协军则是哗然见到敌军势大顿时他们脸上的惧意仿佛瘟疫一样在人群里扩散。
表现太差长官们气歪了嘴厉声斥道:“遇敌必战哪怕他们的神降临也要肝!”
话已经到此皇协军怕归怕想想一旦做了逃兵家人就会贬为奴隶也就硬着头皮准备应战了。
奥斯曼人大举到来穿着灰褐色的军装就象一片浊流涌来呐喊声嗡嗡弥漫其间就象一个大蜂巢里密集的蜂们发声而在灰流中红色新月旗格外醒目赫然是敌人的主力部队。
大旗上系三条马尾竟是大维齐尔老科普律鲁提兵二十万大军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