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雄霸海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561节 运河之准备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驾!”车夫中气十足地吆喝一声长长的马鞭打去成群的马匹奋蹄拖动车厢在轨道上行进。

  在没有蒸汽机的年代里马拉车在铁轨上跑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交通方式。

  每节车体可载重8吨左右4节为一车载重30吨由12匹马牵引又或者是2节为一节由12头驴牵引。

  20里地即10公里设一站马驴行一站后即更换换另外的马驴来拉给它们休息并喂以豆饼、花生饼好料。

  效率相当高!

  如果是马拉大车哪怕是一千斤载重由一马来拉8吨就得用上40匹马且40匹马往往得配上四十个车夫人吃马嚼难怪千里运粮十不存一。

  东南国很注重轨道运输这是他们无往而不利的第二重要交通工具到达哪里只要有可能都会建立轨道。

  第一重要的运输工具就是大帆船同样拥有极高的运输效率伴随华人走向世界。

  从开罗出外的轨道共有二条且全是复线即一来一回的那种。

  一条通往地中海边的亚历山大城这是将东方来的商品通过这条交通线出口到欧洲、北非与奥斯曼;另一条则通往苏伊士城从苏城取得物资。

  凭借着两条轨道开罗城繁荣起来。

  起初运力不足主要是缺乏牲畜但很快地从土澳大陆那里运来大量的马与驴让轨道充分发挥出作用来从开罗到苏伊士城的的班次很多既运货又装人越来越多的人乘坐轨道车出行一票难求!

  如今陈德携美相行坐在他对面的方敏儿穿着合体军装线条优美素面明净实在是美人重任在身的陈德有她相陪更是开心。

  身为元帅得到朝廷优礼别人挤坐车厢他却是单人包厢拥有舒适的座位、休息的卧室有大床、独立卫生间还有外挂餐车前后都有护卫车。

  舒适的环境呷着美人亲手泡上的香茶陈德只觉得人生际遇实在是奇妙无比!

  对比现在的风光他与小美女一述往事道:“……当年我随颜思齐大哥坐上海船在海上漂原本我们都有丰厚的家产一朝离去实在惶惶不可终日……”

  小美女饶有兴趣地道:“当年你们是怎么发家的?”

  “想知道吗?”陈德逗她道。

  “愿闻其详!”小美女拱手道。

  “有什么好处呢?”老元帅问道。

  好处来了是小美女探身过来的一吻!

  “好太好了!”陈德欣然道。

  “我们做的是没本钱的买卖!”陈德承认道:“我们当时很年轻就已经有了大量的财富。”

  他的话坐实了东南国正是海盗王国陈德就是一个老海盗!

  “后来在海上飘陈衷纪提议我们去台湾我们就去了当时很不容易!”陈德回忆道:“那里人口少颜大哥就用银两到大陆招人买牛有了三千之众这才将北港给发展起来……虎父没犬子领袖十五岁那年在杨天生与陈衷纪的协助下尽斩敌手而登位!”

  他絮絮叨叨地说着过往云烟方敏儿专心地听着然后整理出来这个方小姐是文武双全最终写成了《从漳州到开罗:陈德元帅回忆录》记载了陈德戎马一生的经历从他年轻时的经历直到苏伊士运河贯通出书那天许多大佬都来捧场。

  ……

  有美随行旅途他们到达了苏伊士城在城北车站上站台戒严士兵们列队闪烁着将星的将军上前热烈欢迎元帅的到来。

  军乐队高奏欢快的《得胜令》第四军军长李来亨上前敬礼他旁边是个彪形大汉也来敬礼陈德眉开眼笑在大汉身上用力一拍大汉纹丝不动。

  郝摇旗!

  军中悍将郝摇旗这回洗心革面拿大刀的手变成了拿锄头了!

  当然并不是他去民工而是他们要保护运河线有空时可以参加义务劳动也拿锄头来

  不过他似乎没什么不悦一本正经地向陈德行礼。

  所有的军官们齐刷刷地向军中元帅行礼毕恭毕敬。

  开国之初高级军官都是名副其实尸山血海打出来的军衔深得军心。

  简单的欢迎仪式过后他们边走边谈李来亨汇报了他们的情况一切都准备好了!

  “很好!”陈德说道:“客人们都来了吗?”

  “陈副总理与埃米尔大人已经来了!”李来亨所讲的陈副总理是内阁总理副大臣陈和彬此人同样资历甚老很早前追随颜常武得以官运亨通。

  他的到来受到欢迎程度甚于陈德因为他是财神爷押运八千万银元的巨款跨海而来!

  这八千万银元不仅仅是充当运河的工程费还有更重要的作用他将建立东南国开发银行埃及总行、以及东南国农业银行埃及总行!

  银行的确实通俗易懂在埃及建立两大银行体系将从根本上控制住埃及意义深远。

  埃米尔大人正是被封赐世镇埃及的卡萨维拉·埃米尔此人负责动用了大量的埃及民工。

  陈德见着了陈和彬与卡萨维拉·埃米尔废话少说三人寒暄几句随即在李来亨的引导下前往城北仓库区检查。

  战争打的就是钱粮没有物资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仓库区内延伸矗立着一栋栋两层楼房沉重的铁门依次打开他们看到的是堆积如山的物资包括了一包包的米、面在仓库里码放得整整齐齐一桶桶的咸肉一桶就有一百斤望过去不知道有多少桶!

  还有一包包的糖烟酒以及茶叶再有各种香料这是供给民工们的副食。

  劳动物资有铲、锄头、箩筐、镐等打包好的吊机、风车为数甚多。

  又有水泥山这里的水泥多到数不清。

  水泥配钢筋工程坚不可摧有多少水泥就有多少的钢筋。

  煤山高到可以花上一段时间才可以爬到顶此处有轨道直达位于苏伊士港口。

  ……

  陈德、陈和彬、李来亨也就罢了卡萨维拉·埃米尔与随行的一干人等跟随视察只觉得心笙摇曳他们何尝见过如此之多的物资心忖华人真的有可能成功!

  接下来的视察历程是人不如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