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9节 高攀不起
安南使节失望而归东南国一些大臣嗟呀不止以为错失一个千载良机。
倒不是大臣们被安南使节买通而是他们认为我东南国影响力强大连安南猴子都认栽了宋、元与前明成祖未究之业在我东南国君臣手中完成的伟业必可大书特书直上青史也!
安南是在宋朝时期独立出去的宋朝也就失去了秦汉时期得到的安南的土地不愧为弱宋。
但强如元朝又如何?元军三征安南都大败亏败他们水土不服被丛林中射出的毒箭射到魂不附体死伤惨重。
嗯丛林中既有毒箭蛙又有见血封喉树将其汁抹在箭上中者立毙。
反正丛林中稀奇古怪的东西多哩元军攻安南主将脱欢胆战心惊害怕无处不在的毒箭自家老命不保他将自己装进一个密闭的笼子里教军士抬着他走这样毒箭就射出不中他了。
他保住小命可是打遍欧亚无敌手的元朝也就在安南人面前彻底地丢尽了脸面。
一代天骄明成祖朱老四一年时间就攻下安南却在二十年后明军黯然撤离安南。
今天我东南国大王颜常武不费吹灰之力有机会把连克宋、元、前明的安南收入囊中如若成事则我东南国力压前三朝矣!
他们对于没能收取安南而私下议论纷纷当然大臣中也有是明白人。
旭日城郊外的海滨三路是条环城公路其第十八号是一栋别墅门朝大海修建得并不奢华这是东南国资政大臣陈衷纪的别业陈衷纪有时在此居住。
他虽然致仕但他作为东南国的开国元老世袭罔替的一等国公在朝中的影响力还是很大。
关键是他年龄不到七十岁在古代作为重臣是还很“年轻”随时随地可以复出。
事实上他只要愿意一个行省总督就跑不掉东南国发展到现在还是缺官员包括土澳大陆它占地面积达一千一百万平方公里而现在前明土地堪堪九百万平方公里人口是东南国的数倍。
东南国始终缺人官员亦缺东南国制定有退休制度由于人手不足公家人多数返聘顶多不是领导岗位但显然对于陈衷纪来说一个实缺高官的返聘位置是少不了的。
所以陈衷纪依旧炙手可热上门拜访的人多他不堪其拢有时就出城呆在海滨三路十八号写写回忆录不见外人谁来都挡驾大家也都知道他这个规矩一般不来打拢他他也不会接见他们。
事情有例外有的人上门是“硬进硬出”的譬如现在这位红毛鬼子。
戴维先生奉了王后娘娘的旨意前来拜访陈衷纪向他请益有关“内附”事宜。
不仅安南人直截了当地说要内附还有琉球、朝鲜、缅甸三国亦在蠢蠢欲动想要内附。
如此多国有意一个处置不当引发他们怨言因此向老臣请教解决之道很有必要。
十八号内里的别墅二楼有个茶室装了大落地玻璃门使用水冷式“空调”有时还使用硝石降温在炎热的爪哇岛上建立一个清凉世界再喝上硝石致冷做的冷饮和知已对饮十分惬意。
茶室内陈衷纪与戴维先生两人对坐喝茶他们都穿着便装尽是名贵的绫罗绸缎。
陈衷纪衣着宽大富家翁气派十足而戴维先生衣着紧凑显露出精明强干。
海上中华之东南国社会风气与陆上中华的风气大不一样由于物产丰富海上中华鼓励消费只要有钱都过上富足的生活民众无饥馑寒冷象陈衷纪与戴维先生这样的顶级大佬自然是积极响应老大的话吃穿用度都是一等一的。
“此乃武夷山野茶在海那边的是进上的有人送了我二斤你尝尝觉得好的话拿一斤去!”陈衷纪随意地道。
戴维先生呷了一口茶顿时眉开眼笑地道:“好茶好茶!”
这个洋鬼子骨子里是个不折不扣的中华茶客嗜茶如命精通茶道遇到好茶绝对力捧。
他拱手道:“如此就生受越国公了!”
戴维先生有此称呼盖因陈衷纪被封为越国公非同小可隋朝重臣杨素也是此爵位。
见戴维先生喜欢陈衷纪吩咐管家去给宋国公准备好茶叶。
宋国公是戴维先生的爵位所以造反成功确实是件幸事象陈衷纪这样的海盗分子和戴维先生这种不列颠的浪荡子都披金穿紫俨然不可一世登上人生巅峰。
两人品茶闲聊风花雪月天南海北胡吹一气。
他们地位接近大有东西可谈。
渐入正题戴维先生说道:“领袖归国后安南请求内附又有琉球使臣同求王后娘娘着诸位大臣畅所欲言不见越国公上奏娘娘心中不安特命小臣前来相询。”
陈衷纪虽不在朝堂依旧有上奏权国家大事既可知晓又能发表意见这次他一不作声连王后娘娘都得派遣戴维先生前来探问。
不是派别人来戴维先生是颜常武座下第一宠臣陈衷纪受到的礼遇可见一斑。
听到戴维先生的话陈衷纪哑然失笑道:“领袖归国君临东南亚如龙在渊他心中自有定见何须臣等多言毕竟臣是退休了说多了会讨人嫌的!”
一定程度上安南内附是东南国现任内阁总理大臣洪升的推动洪升与陈衷纪是同一代人但远不如陈衷纪功大陈衷纪有从龙之功当年颜常武能够上位靠的是杨天生出人陈衷纪画策之后陈衷纪理政管军还出谋策相当于汉之萧何与张良是东南国、东南国的军队的主要缔造者洪升比不上陈衷纪。
安南请求内附洪升认为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在他的推动下还是有不少大臣认为这是一个良机把安南收归已有完成宋、元与前明未竟大业大家就名利双收。
陈衷纪老谋深算哪还看不出朝堂风气从何而来他不作声是不愿意让人看到前任内阁总理大臣与现任内阁总理大臣手足参商避免笑话。
现在就不同了戴维先生奉了王后娘娘旨意来问话陈衷纪是必须回答的。
于是戴维先生就心满意足地带着陈衷纪的折子回到王宫杨莺儿打开来看过以她这么矜持的人也不由得笑了示意众臣来看正是:“昨天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