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雄霸海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608节 甲醇取了大汗的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所谓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察珲多尔济身边带有侍卫大将塔拉身如铁柱拳大似钵有万夫不当之勇曾护卫察珲多尔济于丘陵地带结果遇虎塔拉大喝一声冲上前与老虎搏斗与虎角力虎不敌竟被他的力量掀落山涧!

  塔拉善用弓箭马匹左右胁皆配三石弓他能左右开弓箭无虚发。

  察珲多尔济大喜道:“吾得塔拉如曹操得典韦与许褚也!”

  塔拉是察珲多尔济从奴隶中发掘出来对他有救命大恩塔拉亦忠心不二深受察珲多尔济的信任以塔拉为首组建三千精锐铁甲军随察珲多尔济出动作为护翼。

  但察珲多尔济万万没想到的是塔拉信奉藏传佛教是罗桑丹贝坚赞的坚定拥趸!

  时人识字不多多搞迷信藏传佛教在蒙古大地影响力极大罗桑丹贝坚赞法驾所到之处几乎人人向他顶礼膜拜无比虔诚。

  那个时期从东西到西方全世界有此一同就是人人都来搞迷信东方有佛道阿三最离谱是满天神佛中东是绿教西方有小耶各国人民大信特信信得不亦乐乎甚至如果你说没信仰比是个异教徒还更让信徒们bs你有信仰还会有你的神来挽救你没信仰的话就被钉死在地狱。

  其实不能说人愚昧只能说科学不昌明教育不发达是社会的现实文明有一个认识的过程。

  唯有在东方有一股清流那就是儒家远在近二千年前就有大成至圣先师曰“子不语怪力乱神”教导中国人对于鬼神要敬而远之君子当正道在心如果自己不能以正念做主而去崇拜鬼神那就要被鬼神所制了。

  儒家也有诸多不足但在宗教信仰上正因为有了儒家中国终究没有变成宗教国家中国人不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鬼神身上而是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世界也是中国能够长踞世界强国之林的原因之一。

  夫子说得极有道理现在塔拉就被鬼神所制了他身体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被罗桑丹贝坚赞派出上师施展三寸不烂之舌将他彻底地洗脑了。

  塔拉固然忠于大汗察珲多尔济但他被上师所描述的鬼神世界所恐惧因此当上师秘密地传出大活佛的敕令声称察珲多尔济是“佛敌”是“邪恶”他会把所有佛的信众带进地狱!

  想要避开这个可怕的结局那就要消灭察珲多尔济!

  当然如果直接动手干掉察珲多尔济后果过于严重是绝不能被人发现不让让人觉得他死得可疑!

  因此塔拉依上师所教让同样被迷惑了的两名侍从通过了他的警戒线用烧酒去灌大汗想让他醉死!

  烧酒去灌死大汗?

  察珲多尔济的酒量相当高真要去灌哪怕用能够灌死一头壮牛的酒量都不一定能够灌死察珲多尔济。

  这时看不见的手发挥了作用不用多灌酒只要用一字之差的某醇去灌察珲多尔济准死!

  ……

  察珲多尔济之死是之前的事现在南京的武英殿上帝国的总参谋长甘辉讲述到察珲多尔济的死亡说出了一个惊天的事实。

  大明锦衣卫在行动大明的锦衣卫的特工已经打进了察珲多尔济的身边那个特工见到两个笨蛋还在想方设法去灌死察珲多尔济怎么都醉不死大汗替他们着急就在外面偷偷地给他们供应了甲醇!

  这两个字甘辉说得非常清楚殿内所有的人也清楚甲醇是什么!

  以酿酒业而言是东南国最为发达东南国的物产丰富包括甘蔗、稻米、小麦、苞谷、水果、红薯、木薯等等这些东西都可以酿酒。

  这是一个酿酒大干快上的快乐时代有太多的东西可以用来酿酒尤其是甘蔗、水果、红薯、木薯等这些原料不象用粮食酿酒会带来罪恶感所以东南国民众用这些原料dry酒自产自销。

  然而在快乐中发现了明明原料很天然酿出来的酒喝下去却发生了初期症状包括心跳加速、腹痛、上吐(呕)、下泻、无胃口、头痛、晕、全身无力。严重者会神智不清、呼吸急速至衰竭下一步失明是它最典型的症状最终就是喝死自己是为醉死梦生。

  这件事情多了报到朝廷初时大家不了解情况只能让民间醇酒暂停可是为什么大酒业却不会出现这样致死的酒?米酒也从来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而是薯类酒出事多?

  待颜常武清楚这些事情后就说道:“酒里有甲醇与乙醇!”

  大家恍然大悟酿酒原料中含有的果胶质是甲醇生成的基础它主要集中在原料的表皮所以酿酒在选择原料上一定要把麦子、玉米脱皮大米不需要

  玉米、高粱为原料酿制的白酒甲醇含量低而以不去皮薯类原料生产的白酒例如红薯、木薯不去皮酿酒甲醇的含量就高。

  至于正规酒厂之前并不清楚甲醇但初蒸出来的“头酒”甲醇含量偏高还有其它杂质口味不好就掐头去尾反倒避免了甲醇的危害。

  于是把情况告晓民众之后在东南国这种甲醇中毒的事情就比较少见了。

  而锦衣卫派驻到察珲多尔济的身边的特工身负使命带有甲醇这种天然有酒精气味的毒药东南国人知道它是剧毒漠北蒙古人并不知道呵把这种加料的“酒”给察珲多尔济灌服不死才怪!

  于是察珲多尔济就死掉了完全是喝酒喝死的身上没伤痕尸体看不到其它中毒迹象哪怕有人想找茬也找不到什么漏子谁都无话可说。

  大汗高兴啊自己要喝酒醉死自己能怪得了谁。

  察珲多尔济挂掉让难题迎刃而解其实在土谢图汗部也有不少人不想与南人枪炮硬拼的既然札萨克图汗部与车臣汗部提出归顺大明又有大活佛的同意他们也就顺水推舟有致一同地同意了。

  南人使者高琪被放出来当他听闻三大汗部愿意归顺大明时不禁喜出望外拱手对札萨克图汗部大汗诺尔布与车臣汗部大汗巴布道:“恭喜二位王爷也感谢两位王爷我也是个王爷了!”

  原来大明为高琪之行成功的话为他准备的赏格就是一个铁帽子郡王同样是世袭罔替朝廷发给丹书铁券。

  听高琪这么说诺尔布与巴布一致道:“同喜!同喜!”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