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0节 又一次教科书式的进攻(一)
天色朦朦亮明军营地里一片喧哗官兵们正在吃早餐。
进嘴的许多都是压缩压缩即精华。
主食是压缩干粮副食是压缩牛肉干或者是猪肉火腿喝的是压缩砖茶抽的是香烟---把产地里把烟丝压缩成一包到达地头再拆包组装成香烟。
压缩是东南国的特色技有一次西班牙对华人搞贸易封锁说华人出口生丝太多了一年只允许华人出口一千箱生丝。
得华人就发明了压缩机把生丝压缩了一箱生丝顶过去四箱要八条大汉才能扛得动你想想丝是多么的轻一箱生丝要八条大汉来扛这压缩到何等的地步!
有了压缩的技能两中华共享所以现在明军的伙食远远好过以前牛肉干和砖茶、香烟是以前没有的单是一个牛肉干就是前明军根本不敢想象的先在海军后在陆军中普及了牛肉干即使是不能天天吃也能有好些天能吃到牛肉干或者是其它的肉干。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奶糖、奶酪、蜂蜜、果酱、地瓜干等吃的士兵们心满意足愉快地等待着长官的命令。
长官们则在聚餐他们吃得更好热粥、热面加小笼包!
还有咖啡、可可饮料待遇更好用士兵们诋毁军官的话来说:他们拿最多的钱吃最好的东西冒最小的危险放最长的假……军官是两中华的天之骄子与前明以文制武
很快地长官的命令来了除了留下三百人守营垒之外其余的人全部出动。
官兵们精神抖擞列队而出看着远处的城池眼中放光。
“闻战而喜”正是两中华军队特色勇于作战的部队的胜率必定是高的。
不同于以前明军围城一向喜欢筑起长围即用深沟厚垒把敌城围了这次就没有而是只挡敌人东面再建土山上狙击手轰击老毛子而已。
骑兵出动在城北南西三方面游弋用线膛枪远远地狙击城墙上的敌人有的人甚至坐在地上开枪让老毛子既窝火又无奈---他们的枪打不了那么远!
16门火炮不停地轰鸣炮弹落在城墙上有的地方被打坍了有的地方被打进一颗炮弹四处龟裂呈蛛网般延伸不过城墙没倒被打得坑坑洼洼却是不倒下。
老毛子们要感谢他们的先见之明他们使用了土木结构建城要是以防野蛮人为目的那仅是木墙足矣无法象土木结构那样吸收炮弹的能量木墙必被打烂无疑。
虽然城没烂但是也不好受炮火纷飞中伏在城墙边上的老毛子叫苦不迭:
“够了够了!”
“上帝保佑!”
“我们的炮在哪里?杀死这些异教徒吧!”
“该死的该死的!”
……
伴随着炮击还有不断的枪声明军的狙击手已有斩获!
正如打猎一般当轰赶猎场的草丛或者树林时惊慌失措的猎物会跑出来正方便猎手射击它们。
同样地炮击也让一些老毛子在混乱中乱跑当他们脱离掩护时就逃不掉如同鹰隼般紧紧盯着城墙上动静明军的狙击。
伴随着他们不断击发的枪声一个接一个的老毛子倒在血泊中。
就这样双方还没有正式开打行事大大咧咧的老毛子的人数已经下降到半k以下了。
尽管首领要他们低头找好掩体许多人不当一回事尤其是喝醉的家伙甚至敢露出半身去叫嚣就付出了血的代价倒下后惨嚎不已有的伤员还有活力连滚带爬找掩体但他们不清楚的是基本上不用担心会有第二枪。
“进攻之前打倒敌人后你不要补枪!”两中华的射击教官教导。
一般而言打倒敌人后补枪补刀是一个应有的操作但对于正式开战前打倒敌人后不补枪参谋们认为是利大于弊。
负伤的伤员会拖累敌人有时一个伤员得两个人扛他走伤员的惨嚎会动摇军心很有利于我军的进攻。
至于那些伤员上阵作战
“可恶的异教徒!”透过炮眼观察敌情的尼古拉耶夫痛骂一声道。
他看到明军散开了队形以散兵线的方式向前推进彼此间拉开距离。
明明人多却不搞人海战术真丢脸!
那年代进攻方如果占据人数优势都喜欢搞人海战术翼图一举克敌。
如此一来让他想用霰弹炮痛殴明军的希望落空他打的是如意算盘当明军进攻时开炮从而提高杀伤率。
更让他感觉不妙的是明军骑兵上前带出了一团团的烟雾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很快他就明白了狂呼道:“注意隐蔽大炮开火!”
两个截然不同的命令让老毛子无所适从他们开炮了远的用实心弹命中率很低近战发射霰弹有一些收获却不足以致命骑兵以马做掩护马匹吃上了霰弹人却没事。
迫近的骑兵从容地点燃了炸弹的导火索把炸弹投掷出去。
一颗颗炸弹拖着长长的烟很轻易地落在了不高的城墙上那些投掷的骑兵都受过专业训练炸弹恰好就落在了城头上。
“轰!轰!轰!……”接二连三的炸弹爆炸开来内里蕴藏着丰富的生锈钢珠和铁钉四面八方地迸飞炸出身体一个个血洞。
面对着明军的炸弹轰炸老毛子身上只有单衣一件充当护甲虽然不足以致命但被炸得非常惨许多人都中弹了。
一旦惊慌失措地站直就被明军的狙击手枪击倒。
狂怒的老毛子借助掩体开枪然而在头顶上方炸弹不断的情况下他们的射击大受影响导致命中率并不高稍一动作大了明军狙击手就把老毛子轻易地点名!
当时为了应付明军土山上的狙击手老毛子匆忙间在城墙上加了掩体往往增加多木头改变了防御结构射界不佳只见到他们的人不断地有人死伤却似乎不见到取得什么战果。
尼古拉耶夫觉得打得窝火极了无奈之下他命令吹响号角放弃城头全部人员撤往城里。
原来他们紧急动员在城内建起了街垒准备与明军打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