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雄霸海外

报错
关灯
护眼
1654节 稳固的后方(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包尔康的书房内堵胤锡正在随意浏览。

  除了四书五经领袖的语录之外更多的是一些杂书包括有《管理经济学》、《统计学》、《蘑菇生长技术》、《黑麦种植手册》、《城市规划原理》、《城镇卫生防疫要务》等数量不少当中有些新书是最新发行的还有些古旧书是新明以前的版本。

  譬如书架一角就整整齐齐地排着《农政全书》、《甘薯疏》、《农遗杂疏》、《农书草稿》和《泰西水法》等哦哦这是徐光启的心血所著俱是原本。

  徐光启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做到了内阁大学士次辅的高官因家贫对社会营生很关注且多才是前明难得的专家型官僚他信天主教毕生致力于数学、天文、历法、水利等方面的研究他精晓农学译有《几何原本》《农政全书》《泰西水法》等。

  还有《天工开物》宋应星于崇祯十年所著放了两套一套旧的乃是原本另一套新的是新朝之后复印。

  《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是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相当于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对于那个年代是创造性的巨作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

  宋应星也因此得到了今上的赏识宋应星还在世已是垂垂老矣他一生科举未成却被朝廷赐进士出身遂了他的心愿。

  新的那套《天工开物》页面上写满了包尔康密密麻麻的批注显然花了很大的心血。

  堵胤锡颌首。

  如今两中华地方上任主官光是知乎者也却不会经济学和杂学的话根本坐不稳这个位置。

  他与包尔康讨论了几句包尔康恭敬地取出一本书道:“下官所著请中堂大人斧正!”

  堵胤锡接过来一看却是一本《寒区农作物生产》翻阅后发现里面写的是寒区作物种植现状、问题进行介绍并具体写出生产经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是很厚薄薄的一本。

  “好以后有第二版时一定要再送给我记着了!”堵胤锡欣然收书。

  得到赏识包尔康非常高兴。

  都说堵中堂为人方正严厉喜欢给人添堵岂料他到北海极好说话这几天下来堵胤锡在关起门开会时说他包尔康的存在问题要他整改但在人前却力撑包尔康对他大加表扬说朝廷绝对信任包尔康谁敢不听包大人的话他堵胤锡就包谁吃不了兜着走。

  不仅如此他当场就任命了他随行的一个军官出掌军法让他负责执行包尔康的命令。

  大明实行先军政治带来的一个后果就是骄兵悍将有的军人素质不高牛一样梗直不服管教让包尔康受气。

  那些人小错不断大错没有包尔康有点头痛。

  很正常的大唐为什么灭亡原因之一乃是藩镇军将不听话以致于宋明两朝不约而同都行文官优先不无道理。

  堵胤锡摆明了为包尔康撑腰堵胤锡是什么人?

  兵部尚书!

  朝廷改制兵部尚书没有直接的指挥权但军人们的前途捏在他手里他有人事权。

  更关键的是他受今上赏识简在帝心是今上的心腹想提拔谁想坏谁的前途就是一句话的事。

  堵胤锡在北海巡视、检查发现北海事务井井有条在北海的官吏民众做到了既挖金子赚大钱又不误正事真是好样的。

  他们实现了粮食自给并有盈余建立了加工厂把粮食加工成为军粮支前送到了叶尼塞河前线。

  往前线去北海出产的军粮所占比例在扩大这很了不起!

  今上曾说过现处“小冰河”时期北方奇寒北海尤甚。

  居然能够粮食自给并有盈余历朝历代都没办到的事情就给包尔康这帮人给搞定了。

  要知道历朝历代无不想在长城之外立足结果不成原因之一就是粮食供应不上千里运粮十不存一。

  “尊敬科学以科学规律办事!”堵胤锡默默地想着。

  再有城建方面不错大家都有房子住设施齐全尤其冬天取暖集体供暖十分符合规格做到了人人有份一个不拉到了冬天严寒时室内暖和物资充裕安然过冬。

  猫冬之后第二年大家就精神焕发地肝。

  民众生活、福利是检查的重点!

  朝廷已不同于以前的朝廷以前说朕与士大夫共天下今上则说了与万民共天下万民福祉乃是今上挂怀的包尔康做到了。

  “关心民众生活民乃国之本也!”堵胤锡归纳道。

  再有他在安加拉河边发现了一个规模巨大的造船厂工人呈三班倒在那里造船干木头堆积如山按船厂的汇报表明造出来的船只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很好!

  如今明军沿叶尼塞河布防安加拉河通叶尼塞河船造得多和大能够把物资快快运送到前线去航运与陆运真的是不同范畴堵胤锡曾在东南国泡过知道东南军凭借着海运把军队与物资通过舰船运输控制了诺大的地盘如果光是陆运根本办不到!

  有了足够的运输船队再有北海的航运事务也是包尔康主抓的重点他组织人力去疏通安加拉河和叶尼塞河航道在险要处建立灯塔每隔一段距离就有航运保障人员驻守级级保障确保支前物资顺利到达。

  河面上转运人员、物资的船只不断地出发有的船只吃水很深显然载重不轻。

  满载着人员、枪炮弹药、药品、米面压缩饼干、牛肉干、火腿腊肠、朗姆酒、茶叶与香烟源源不断地运走。

  “这就是懂得抓住工作的重点了!钱花到家了。”堵胤锡说道。

  ……

  他在撰写发给朝廷的折子这是一次大检查朝廷为北海事务投入了整整一千万银元的巨款必须有个说法。

  “……包尔康不负朝廷重望在苦寒之地率领官吏民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为前线建立了牢固的后方做到了历朝历代所想而不能办得到的事情功在社稷该当重赏!”堵胤锡写下了对包尔康的评定。

  一奏一个准包尔康晋升北海巡抚其余人员也论功行赏!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