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2节 不便宜别人
众土司板着脸无人向**作别默不作声地离开。
他们走光后**给赵玉虎扔了根雪茄两人坐在一起抽起来。
陆军多烟枪越高级的军官抽烟抽得越凶近年来来自南洋的雪茄在大明军中大行其道军部也不怎么管。
赵玉虎原本是不抽烟的但他发现在大头兵当中不抽烟不行终日吃二手烟很快他也学会了抽烟让别人也吃他的二手烟。
**问道:“你说他们会投降吗?”
“我们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赵玉虎答非所问地道。
“对!”**得意地道:“其实最大威力的不是军队而是银元!我们现在还没有花出一个银元他们已经队伍大乱了!”
赵玉虎恭维道:“爵爷高明!那些土司回去后就会疑神疑鬼的尤其是他们寨子里与他们不对板的人就会受到猜疑未战先乱!”
“不是我高明!”**摇头道:“这招学自****舍得花钱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他讲起在叙利亚两河流域的部族强盛与包头佬也是同一个宗教然而却不帮助包头佬他们接受了东南军的贿赂作出了不出兵的承诺!
“我们的兵锋虽强可打不着敌人也是无用但银元却能够让敌人投降我们增强我们的力量我们的力量一天比一天壮大胜利还会远吗?”**感慨地道。
“有钱能使鬼推磨!”赵玉虎断言道:“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是啊!”**又感慨了想到了前明那个穷到向大臣借钱而借不到的可怜皇帝!
会议之后明军并没有闲着他们加强了戒备把营营做得沟更深和垒更高作好战斗的准备。
还派出了队伍到各处宣传国家政策。
会土话的官兵们叫嚷道:“乡亲们你们的好日子就要到来了朝廷决定改土归流把土司的土地收归大明你们随即成为大明的子民将只收取你们以前一半的税赋!”
此话一出就吸引了很多土人来听!
原来土司只交纳很少的贡赋而将残酷掠夺属民所得的大量银两尽收于己。朝廷决定改土归流后变革赋役方法废除原来土司的征收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土民所受的剥削减轻了不少。
不仅如此朝廷还给随土司来投的土人每丁发盐巴二斤茶砖二斤衣服二套大米二十斤!
再加码随土司来投的每户发银元两个。
而独自来投的土人则是份量减半没有银元!
这招非常狠毒!
不要小看少掉的一斤盐巴以前贵州为什么嗜辣因为没盐吃不得已用辣子当副食补补。
收入低民众苦边地土人缺盐少茶的给他们多一斤他们就会乐上好几天。
如此压力就落在了土司身上要是他决定造反导致土人所获东西减少对于得人心的土司可能没什么对于那些暴虐的土司可能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很不幸地大多数的土司都是暴力分子如今大明送机会给他们的子民
再有近年来边地汉人日益富裕他们起的高楼大厦、穿的衣服、吃的东西都超过了土人不少早就引发了土人们的向往。
如今将有机会成为大明子民过上汉人的生活就看土人们会不会选择了!
“朝廷尊重你们的宗教习俗给你们过上美好的生活!”去宣传的明军官兵信誓旦旦地道。
最后就是抗拒从严谁敢造反者谁死!
敢造反的土司朝廷悬赏二千银元购买他们的人头。
明军图穷匕现出了一幅榜文画出四张图。
第一张图就是穿着土司服装的人挥舞刀子与明军作战;
第二张图则是土人拿着刀子砍死土司!
第三张图土人拿着人头去找明军拿赏金得到了白闪闪的二千银元!
第四张图则是二千银元等于一堆盐、一箱箱的茶、一群牛!
到处宣传仅仅到了第三天打箭炉土司钱学明率众来投!
钱学明是他起的汉名他与汉人接触得多汉语说得挺溜的用他的话来说他晚上睡不着觉总是疑神疑鬼怀疑周边的人都在瞄准他那颗脑袋。
价值两千银元的脑袋!
人头太值钱了他想了二天二夜最终想通:与其便宜别人让他们来割自己的脑袋不如自己把自己卖个好价。
向明军交出土地印信后一身轻松!
打箭炉人丁不过万但作为第一个来投的土司起到榜样的作用他得到了大明子爵的爵位和一万银元!
有一就有二还没到一个星期已经有多达二十三家土司来投。
当中那个穿飞鱼服的贡嘎山土司达古伦说他家素来对明廷恭顺虽然不满意明廷的作法但既然一直忠义了那就保持吧!
交印!
“无印一身轻!”众土司道。
其实许多土司并没有远离打箭炉他们在外观望情况随大流见这么多人投降归顺了那就降了吧。
他们归顺后明军要他们立即交出二个儿子说得很明白此两子将成为他们继承人的人选先到成都上学去!
既是人质同时也是一种保障。
赵玉虎讲道:“只要你们配合明军无论将来什么处境就算你们挂掉他们也会继承你们的爵位保证你们的传承!”
说得光明磊落众土司安心了就交出了儿子们给汉人。
于是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得出数据作为土司们加官晋爵的评判资料。
发给物资汉人说到做到土人们得到了承诺的物资!
当他们拿到物资时高兴得不得了!
再厉兵秣马地筹建州县置同知理民事轰轰烈烈的改土归流事业展开。
在土人当中招募机灵人员识汉语者优先对他们进行洗脑让他们忠于大明并进行政务培训将来他们加入官府。
**取归顺土人中的青壮成立一支地方部队号称“团结兵”各族人民大团结!
告诉他们说通过三个月的军训后正式入伍者可得安家费十个银元并且以后按月发给薪水!
挺顺利的二个星期之后已经有三十一家土司自动缴印上交土地!
只余金川土司卜尔吉细不肯归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