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之雄霸海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688节 我太难了(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吃过饭颜琨说道:“我现在去拜见外公你去吗?”

  “好啊好啊!”朱和坪欣然道。

  去哪都没问题只要和兄弟在一起就行。

  颜琨的外公乃大明次辅杨天生就住在莫愁湖边离宾馆不远。

  他家原本是颜常武的别业以杨天生的身份住那里自然不在话下。

  见天色已暮朱和坪还不回宫他的“伴伴”即东宫大tj徐公公硬着头皮道:“殿下太阳西下若是迟归只怕宫里下簧。”

  下簧即锁宫门一般地大明宫城为了避免事端发生一般配到了辰时正中落锁亦即是八点时锁上宫门非特急事务不能进出有时遇到紧急军情也不开门用吊篮把文书提到宫城

  墙上再送内廷。

  如此严格就不怕传出坏名声例如银乱宫阙对于朝廷是个极大的污蔑而锁了宫门别人无话可说。

  见朱和坪为难颜琨笑道:“徐公公不用担心我包接包送送你家殿下按时回宫你就不用担心!”

  话已到此徐公公陪着笑脸道:“有颜殿下这么说话奴婢就放心了!”

  朱和坪在旁边长长地出了气心中愤愤不平!

  他x的自已身为那些大臣与tj的主子想不按点回宫就被他们喷得满头口水。

  说真的朱和坪对他们是无可奈何他们摆出一副“我都是为你好”的样子朱和坪能拿他们怎么着。

  你要是不听他们的话他们就跪在地上不起死也不起来。

  他们不听旨意罪不致死你打他们吧他们领受廷杖是甘之如饴前仆后继好象你不打他们的话他们皮痒痒的。

  “滚刀肉!”

  朱和坪用这句民间的话来形容他们深切体会到万历皇帝为什么长期不上朝的原因史称万历怠政因为他搞不定那些大臣们。

  大臣们分朋党彼此攻击于是皇帝非常讨厌这是朝廷不是街头巷尾的市井之人争吵地盘。

  当万历皇帝恐吓大臣时没想到大臣们都想靠着骂皇帝而出名皇帝廷杖谁谁立即名扬天下万历皇帝唯有拿出绝极大招:不在线不回复!

  而今新明朝政亦向此方向转移大臣们振振有辞一旦有事大臣们必然大抬祖宗之法来对付自己而自己又没有祖宗之法的解释权渐渐陷入窘境。

  之前监国公主朱真真秉政她不是个强势之主且以女子之身坐于宝座更是谨慎以致于朱和坪也得表面做足功夫摆出一副听信铮谏明君的样子

  而颜琨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话徐公公不敢不听。

  颜琨类父王啊!

  颜常武回朝大明朝政的工作效率极高谁都不敢多放一个p对他是言听计从。

  没有那种大段大段的谏言大臣们更不会有什么死谏不听他他就死给你看的无赖样儿。

  象解除贱籍只要大臣们想就有大把大把的理由来反对。

  比如北京乐户是朱老四把坚决拥护建文帝的官员的妻女变成鸡的后代要没有颜常武在那里坐着只怕大臣们就会来说三道四了:“你一个皇太孙都不是皇帝竟然敢反对成祖爷的

  章程想让我们大伙儿没鸡叫?”

  可是颜常武在那里一坐大臣们就变了一副嘴脸个个谀词如潮都说德政朱和坪小同志做得好!

  这是“君子可欺之以方!”大臣们觉得朱真真、朱和坪两母子好欺负但让他们去欺负一下海贼头颜常武看看!!!

  颜琨和朱和坪去到杨府打着“颜琨、朱和坪来见外公”的名义否则他们是半君杨天生是臣子得行君臣大礼现在则是走亲戚就可以随意很多杨天生在二堂台阶前接他们。

  颜琨叫道:“外公!”

  朱和坪也跟着叫:“外公!”

  “好好两个乖孙儿!”杨天生很高兴地问:“吃饭了没有?”

  去到了又是吃杨天生正在吃饭吩咐给兄弟俩一人一副碗筷照吃可也!

  朱和坪推辞道:“外公我已经吃过了!”

  “咳只有山崩没有肚裂!来!”杨天生不由分说亲自给他们装了一碗佛跳墙!

  佛跳墙是集海味精华于一碗的好汤杨家的佛跳墙在南京城出名朱和坪很高兴地喝起来此时没人来劝他不能吃喝什么不能吃喝什么因为杨天生同样强势地把朱和坪那些随从都赶开了。

  见朱和坪胃口很好的样子杨天生高兴地拈着胡子道:“陈衷纪(东南国前内阁总理大臣东南国开国元勋)有句名言:人生在世就是吃喝两事不会吃喝的民族没有发展前途!皇

  太孙殿下外公看好你哦!”

  朱和坪苦笑道:“在外公家才能随意吃喝啊!”

  颜琨同情地道:“你太难了可怜的娃!”

  他与朱和坪在杨府呆到差不多的时候准时把朱和坪送回了皇宫。

  ……

  第二天朱和坪没开早朝早早到了宾馆找颜琨一道吃早餐。

  吃过早餐他们就动身游玩南京去也!

  按照事先安排朱和坪应该与大臣们开会处理事务的但他丢下了事务搁以前他是劳模兢兢业业地处理完朝政早早起来迟迟休息。

  有tj把朱和坪的表现报给监国公主朱真真公主说道:“别人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我那皇儿却是为了陪兄弟都把朝政给荒废了!”

  她心中一软找个借口道:“不过琨儿来一趟不容易让皇儿去陪他吧有什么要紧事报告给孤就行了!”

  ……

  马蹄声声离那座半山间的古刹越来越近了远远望去古色古香深邃久远。

  “这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山阜上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刹之一。鸡笼山东接九华山北临玄武湖西连鼓楼岗山高六十多米因山势浑圆似鸡笼而得名。”朱和坪介绍道:“鸡鸣寺寺

  址所在三国时属吴国后苑之地早在西晋永康元年(公元的300年)就曾在此倚山造室始创道场。东晋以后此处被辟为廷尉署至南朝梁普通八年(公元的527年)梁武帝在鸡鸣埭兴建同泰

  寺才使这里从此真正成为佛教胜地。”

  朱和坪的兴致很高不住地介绍道:“同泰寺与宫城隔路相对整个寺院依皇家规制而建规模宏大金碧辉煌盛极一时无愧于“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之誉。”

  “同泰寺后来没落千年之后于洪武二十年太祖皇帝下旨由崇山侯督工重创改鸡鸣寺!”朱和坪告诉给颜琨道。

  颜琨闷哼一声道:“我们那里可没有这么历史悠久的寺庙好想搬一个回去!”

  “老兄你有想法看中哪个就搬哪个呗!”朱和坪慨然道:“鸡鸣寺不错的需要的话就搬回去!”

  国家有倒海之力把一座寺庙彻底搬空不过是一句话而中华的航运能力强大搬了一座寺庙还真不是难题。

  “没想到你们这里也有樱花啊!”颜琨手指路边树道。

  “是的这是父王的樱姬夫人到鸡鸣寺上香后下令种栽的现在过了开花期每年三四月间樱花盛开一片樱海十分美丽古寺显新貌难得的美景啊!”朱和坪自夸自己城市道。

  “太棒了!”颜琨伸手扶着他的肩膀道两人顺着山道逐阶而上走得歪歪斜斜的很不成体统。

  见到左右那一双双鼓起来的眼睛朱和坪开心得差点想放声大笑。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