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家小甜妻:腹黑相公宠不停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89章 福元元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1189章 福元元年

  第1189章 福元元年

  二月初八,黄道吉日,诸事可行。

  大昭立国,大昭开国皇帝登基,年号福元,史称福元元年。

  阳光刺破云层,向大地洒向万道金光。

  晴空万里。

  福元帝举行登基大典。

  皇帝身着冕服,携手同样着冕服的皇后,在鼓乐齐鸣中,拜祭天地。

  拜祭天地之后,是加冕仪式。

  原本给皇帝加冕的行为,一般是由德高望众的大儒,又或者名扬天下的智者来实行。

  但是这回,福元帝并没有沿用旧制,而是自己从礼部官员手中取过冕冠给自己戴上。

  天下之主,九五之尊,本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人, 为什么还需要别人来给他戴冕冠?

  若是以往,在薛双双弄出来大佛开口说话的祥瑞之前,可能还有人敬畏鬼神。

  但是,自从北疆之地搞了一出佛祖显灵的祥瑞之后,但凡对此事知情的北疆官员,对佛祖也没什么敬畏了。

  毕竟褪去那层神秘的面纱之后,神佛,也是可以由人为操控的。

  所以,北疆来的一众官员,对福元帝自己给自己加冕的事情,当真是一点抵触都没有。

  只有一些继续为大昭国效命的旧朝官员,见到福元帝这种自己给自己加冕的行为,意外了一下。

  不过也仅仅只是愣了一下,连表情都没什么明显变化,就很快恢复了正常。

  自从之前那位旧朝的官员,因为强烈反对陆王妃参政,而被先革职后查办,如今正关在大狱里等着秋后问斩的结果传出来之后,这些从旧朝留下来继续为新朝效力的官员,行事就万分谨慎。

  至少在对帝后二人的行事反应上,坚决向北疆官员看齐。

  北疆官员跟了福元帝这么多年,肯定清楚他的喜好,轻易不会触他的虎须。

  只要他们参考北疆官员的反应行事,就会安全许多,至少不会轻易激怒帝王。

  福元帝给自己加冕过后,再一次从礼部官员手里拿起另一顶冕冠,给皇后戴上。

  二人并肩接受百官跪拜恭贺,仪仗回宫,加宫后,再一次接受百官恭贺。

  因为福元帝早就下旨,登基大典和立后大典一切从简,是以登基大典和立后大典之后,宫里并没有赐宴,文武百官各回各家吃饭。

  帝后在宫里接受内廷官员拜贺,太子和太子妃直接入主东宫。

  大昭国立国,帝后临朝,国事走向正轨。

  前朝的官员,该肃清肃清,该追究追究。

  当然,给有功之臣论功行赏,封候拜相,自然也少了的。

  关于封赏这方面,福元帝和皇后二人之前就认真讨论过,不能轻但是也不能重。

  封赏太轻,不免给人一种鸟飞弓藏,翻脸不认人的感觉,如今京城刚打下来,一旦让底下的臣属生出异心,十分影响局势,弄不好就会造成动荡。

  但是这个封赏也不能重。

  勋贵都是靠朝廷和百姓养着,一旦勋贵数量太多,无论朝廷和百姓的负担,都会加大。

  并且还有一点,任何一个朝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勋贵的数量都会越来越多。

  如果他们刚开始立国,就弄出很多勋贵爵位来,那么等到子孙后代手上,朝廷和百姓的负担,鼗会越来越重。

  到时候,朝廷想要削减勋贵数量,或者降低勋贵的待遇,都会遇到强烈抵抗。

  因为人心都是贪婪的。

  如果一开始待遇差,以后待遇好了,人们未必会说什么,但是,如果一开始的享受了好的待遇,而后的待遇却变差,那么,就会加速放大人心的不满。

  一旦产生不满的人多了,就会动摇社会根基。

  所以这个不轻不重的度就很微妙,需要好好把握。

  所以在封赏这一块,福元帝就特别谨慎。

  不止和皇后再三商量,而且还把姜湛这个太子和薛双双这个太子妃一起喊来,询问他们的看法。

  这一点,在别人看来,也是极为不可思议的。

  毕竟皇后参政就算了,太子是储君,商议国家大事,也说得过去,但是,没理由让太子妃一起参与进这种朝堂大事。

  但是,因为北疆那段时间的经历,福元帝已经养成了这种行事风格,并不觉得太子妃参与这件事情的讨论有什么奇怪之处。

  翻开历朝历代的历史,对于封赏这一块,都大同小异。

  藩王和异姓王,肯定是不会封赏的。

  这一点,无论是福元帝还是皇后,包括太子和太子妃,都是相同意见。

  毕竟有了封地的藩王,将会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就算这一代的藩王忠心耿耿,可谁又能保证他们的后代子孙,同样忠心?

  分茅裂土的机会,不能随便给出去。

  王爵往下,便是公,候,伯,子,男的爵位,这些,可以按照功劳大小,封赏给各人。

  福元帝有数个心腹,一直跟着他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单从功劳来讲,每个人大同小异,都差不多,也够得上封为国公。

  但是一等国公的人数,不可能太多。

  这世上,不管什么都是物以稀为贵,多了就不值钱。

  所以,在人员甄别上,就得权衡各种方面,至少,要有一个给得出交待的理由,为什么两个人看起来功劳差不多,一个能封国公,另一个不能?

  这个问题不解释清楚,也容易君臣离心。

  几人经过再三斟酌,综合多方面的平衡,才最终定下一份封赏名单。

  而且光是封赏个人还不够。

  所谓封妻荫子,除了男人封候拜相,男人身后的女人们,自然会有由皇后封赏相应品级的命妇。

  不过这种封赏流程,一般是先把男人的品级定下来,然后由男人上表,为自己家里的女人请封。

  朝廷给命妇的封赏,男人可以给自己的母亲请封,也可以给自己的夫人请封。

  但是,所谓百善孝为先,正常情况下,如果家中母亲未有品级在身,那么勋贵、官员,首先向朝廷上表请求封赏的,不出意外都是给自己的母亲请封的。

  不然,怕不是要背上一个不孝的名声。

  不过北疆连年大战,大部份北疆将领家里,老母亲都已经不在了,家里的夫人们基本上可以享受朝廷的封赏。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