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巧偷妙夺
转眼间又过去三天,三天来鱼恩每天只是吃吃补品,睡睡觉,闷了有家老和武家兄弟陪他消遣解闷,什么也不用去想,日子过的别提多潇洒。
可有些人不同,三天来心里就像过山车,时而兴奋无比,时而心惊胆颤。总之在听取义昌公主的建议后,李玉就没过过一天心安理得的日子。
这是为何呢?原来那天回来之后,李玉便找到李德裕,喜笑颜开的掩护下,提心吊胆的说:“叔父昨晚把铁锅夸的那么神,慎之还当是什么好东西,今天特意去义昌公主府上看了一眼。哪知道那铁锅不过是慎之送出去的一件礼物,若是叔父喜欢慎之再给叔父做几个。”
说实话,李德裕自始至终对这个便宜侄儿的印象都不太好,怎奈二哥三番五次托他照顾,面子重要给点。听李玉这么说,心里多少也有些高兴,若是铁锅真是出自侄儿手笔,那他李家的皇恩就更重了。只是有些话不是说说就作数,牵扯太大总要有些证据不是?
“慎之说铁锅是你送出去的礼物,可有证据?”
声音中正平和看不出喜怒哀乐,可对于李玉来说却是一种鼓励,现在只要他能拿出证据,这份大功劳便是他的囊中之物。
当即毫不犹豫说出商量好那些说词:“去年义昌公主做寿,遍寻长安才子,小侄不才也在邀请之列。公主殿下做寿,咱也不好空手去,总得备些礼物,只是小侄不屑于那些寻常俗物。一来是太过俗气,二来也托不出小侄的才子气。左思右想之下,小侄找来铁匠,按照砂锅式样,打造两口铁锅,用来装些冰块。再在冰块里藏上葡萄美酒,顺便以美酒为题作首诗。”
李德裕越听越不对劲,眉毛也跟越皱越严重,李玉急忙补充:“那首诗小侄到现在还记得,葡萄美酒赠美人,神仙眷侣眷红尘。饮来一杯嫌太少,再来一杯情最真。”
也许是诗不错,也许是他内心身处还是希望侄子没说谎,那个锻造铁匠手艺不佳,把砂锅做成那模样,李相爷眉头渐渐舒展。
见到叔叔多云转晴,李玉长出一口气,再搬出两个有力证据:“叔父若是不信,可遣人去问,公主殿下可为小侄证明。”
见对方还是将信将疑的模样,急忙再补一刀:“还有司徒令,他也可以为小侄证明。当初打造礼物的时候,还是他陪小侄一起去的。叔叔可还记得司徒令?就是上次来相府,叔叔还夸他年少俊杰,将来大有可为那个。”
就这样叔叔相信了他的话,并且让他再找那个铁匠,再打造一口铁锅回来。只可惜三天过去,李玉遍寻长安城也找不到一个能打铁锅的铁匠。要么是根本打不出来,要么是打出来的铁锅不成样子,装水都漏,又怎能做菜?
眼看着都三天过去,叔叔一天比一天愁眉不展,做贼心虚的他心里哪会好受?想来想去,他只能采用最后一个办法,再把主意打到鱼恩身上,毕竟也只有他拿出来个铁锅。急忙往义昌公主府赶去,心想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叔叔面前交差,夺下这份大功。
有些事情拖不得,想到就要去做,越快越好。
当李玉出现在义昌公主面前,把事情和义昌公主一说,狗男女瞬间一拍即合,直接去要便是,何必在这里冥思苦想?
要归要,但也得讲究方法,总不能直接和鱼恩说,告诉我铁锅的锻造方法,以后铁锅归我发明。要真这么说,估计鱼恩就是不把他当傻子,也会直接被扫地出门。
思来想去,两人还真找到个不错的借口。
要问谁对铁锅的事情最上心,未必是李玉,也不是公主,而是小丫鬟绿柳。两人刚商量好,绿柳便接过差事,找鱼恩去也。
本来心情不错,生活终于有点富二代的安逸模样,可是看见绿柳那张脸,好心情瞬间消失,剩下的除了恶心之外,就是恶心。
熟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一向刁蛮的小丫鬟,忽然和你喜笑颜开,谁心里都会犯合计。
“说吧,什么事。”
语气中正平和,看不出喜怒哀乐。
本正只要没被扫地出门,就有戏的不要脸精神,小丫鬟笑呵呵的说:“还真有事劳烦驸马爷。听说驸马爷用铁锅做菜香气四溢,绿柳就想求一口铁锅做些菜,给公主尝尝鲜。只是绿柳遍寻长安城,硬是没找到哪个铁匠能打造铁锅,这才厚颜无耻来求驸马爷。”
也是鱼恩把世界看得简单了,也是鱼恩没想到十多岁的小丫头能有这么重的心机,也没考虑太多,就把他锻造铁锅的铁匠铺告诉绿柳,让她自己去锻造。
一听地址,小丫鬟马上千恩万谢,迫不及待的离开,就连鱼恩后面那句:“要锤子砸的!”都没听清。
也是天道公允,正是后面这段话,才最终让鱼恩沉冤昭雪。
……
咱们话说两头,却说这几天李德裕也是因为铁锅忙的一团糟。要是没有李玉横插一杠子还好,他直接去问鱼恩便好。可是侄儿和他一说,也是出于私心,他反倒不好去问鱼恩。若是去问了,岂不是承认铁锅是鱼恩发明,侄儿想贪功?
自己找人锻造吧,皇家那些工匠做出来的东西有不合他心意。听说鱼恩把铁锅给了仇士良,他还厚颜无耻的带着工匠登门拜访过一次,无论怎么模仿,都造不出同样工艺的东西。
正在家里冥思苦想的功夫,李玉回来了,带回绿柳给他做的那口铁锅。
那个老铁匠,经过鱼恩指点,手艺比闭门造车的皇家工匠强不少。铁锅初一拿出来,虽然比不上鱼恩那口,但也让李德裕眼前一亮,至少比他们做的强。
而且绿柳心也细,把老铁匠如何锻造铁锅和李玉说了一遍,翻砂倒模的手艺就这么变成李玉的创造。
宰相大人瞬间大喜,就差直接找皇上说:“万岁,那铁锅有些误会,是我家侄儿发明的,险些错过良才。”
仅有的理智让李德裕没有轻举妄动,因为这口铁锅和鱼恩那口,在工艺上还是差不少。饶是这样,他也给李玉不少夸赞,让李玉以为事情已成,这个大功肯定是自己的了。
人的名,树的影,古往今来无论是高低还是贵贱,都注重名声两个字。像李玉这种以才子自居的人,自然把名声看得更重。
李德裕这边刚夸奖他几句,这位少爷已经迫不及待的大宴宾客,为宣传造势。
也是相府的名头够大,也是李玉交友够广,一夜之间李玉锻造铁锅,为百姓谋福祉的美名传遍长安城。
他这是准备把势造足,把事情坐实。可怜的鱼恩,事情发生四五天后还一无所知,在家做潇洒享受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