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清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二六零章 大地震颤,热血上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决死的冲锋……唉事实上在我的噩梦般的记忆中这是最刻骨铭心、最……最像噩梦的一段……”

  “不过……好吧该说的还是得说我没办法回避它……”

  “投入第一波冲锋的是斯帕吉连。”

  “骑兵团不设营一级建制普通的骑兵团六个连巴黎的老爷们青眼有加给混合骑兵团多配了两个连拢共八个连——三个龙骑兵连三个骠骑兵连一个非洲猎骑兵连一个斯帕吉连。”

  “其中龙骑兵是基干骑兵或曰骑马步兵每个连满编一百九十人;骠骑兵、非洲猎骑兵、斯帕吉骑兵则是纯粹的骑兵为骑兵中之精锐每个连满编二百人。”

  “升龙留了两个龙骑兵连其余六个骑兵连北上即:三个骠骑兵连一个非洲猎骑兵连一个斯帕吉连一个龙骑兵连。”

  “说到这儿请容我多啰嗦两句吧不然……憋得慌。”

  “法国是个相对缺马的国家军用也好、民用也好都必须从国外大量输入马匹平时骑兵团都是不满编的——一般来说一个团只有四个连而且平均下来每个连装备齐全的仅有一百二十人左右。”

  “每逢战事军队动员都必须召集大批归休兵回队并另行为他们安排马匹——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因此即便战时骑兵——团一级也好、连一级也罢有时候也不是百分百满编的。”

  “譬如彼时的西线战场——欧洲战场上几乎和山阳战役同时进行的沃尔特战役我们的重骑兵部队就不是齐装满员的。”

  “而远东第一军混合骑兵团非但每一个连都齐装满员还足尺加二——还加强了两个连嘛!”

  “战马亦皆为良驹一水儿的阿拉伯马匹匹高大神骏——一眼看过去就晓得是精挑细选过的。”

  “这真不晓得叫我说什么好了——对普战争中骑兵是能派上大用场的;而对中国——在越南战场上骑兵——成建制的骑兵几无用武之地啊!”

  “这不是……倒转过来了吗?”

  “巴黎的老爷们的奇思妙想我这个小小的作战参谋确实是搞不大明白的。”

  “当然远东第一军混合骑兵团之所以能够齐装满员兼足尺加二除了有赖于巴黎的老爷们的奇思妙想亦有赖于成军较早——若法普战争爆发后再来组建远东第一军恐怕就没有为其配置一个‘齐装满员兼足尺加二’的骑兵团的可能了。”

  “我晓得我们这班前线的官兵对巴黎的老爷们的奇思妙想表示……困惑巴黎的人——这就不止于‘老爷们’了在巴黎上上下下、男女老少讲起战争那是人人慷慨、个个激昂就连一个还未出师的鞋匠学徒都能对战役战术、进退得失挥斥方遒一番的——对‘我们这班前线的官兵’亦有诸多的指责。”

  “譬如有不少人攻讦居伊上校的排兵布阵欠妥——‘投入第一波冲锋的兵力太少了!’而且‘阵型不对!’”

  “还有一种含蓄的说法——‘派斯帕吉连打头阵?别有心思啊!’”

  “别有心思?什么意思?是不是说……斯帕吉连主要由来自奥斯曼的阿拉伯人和突厥人组成——都是***所以派他们连打头阵就是……专叫阿拉伯人和突厥人去做炮灰、去送死?”

  “真正莫名其妙!这种说法简直就是……对法兰西帝国的光荣战士的英勇无畏的……污辱!”

  “这种无聊的说法并不值得费更多的口舌去反驳我还是重点谈一谈外界对于居伊上校排兵布阵的……误解吧!”

  “两百名斯帕吉骑兵排成了三条横向的线列每一线列六十六或六十七骑长度——亦即整个阵型的面宽——大约在一百四十至一百五十米之间。”

  “三条线列彼此前后间距约为十米。”

  “这是一个标准的骑兵冲锋的阵型。”

  “批评者们批评的就是这个‘标准’。”

  “他们说山阳战役的骑兵冲锋不同于普通骑兵冲锋情形特殊目的特殊但居伊上校却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以致——”

  “他们说山阳战役的骑兵冲锋要承受远较普通骑兵冲锋为多的炮击因此冲锋的过程中应以减少伤亡为第一要务不然伤亡过大队伍一定在中途崩溃没有成功冲阵的可能。”

  “而标准阵型密度太大必然导致伤亡过大——如果冲锋距离较短我们的骑兵尚有承受这种伤亡的可能可是彼时敌我两军的距离超过两公里啊!”

  “还有炮兵阵地被袭的情形已说明了即便不计射程的因素中国人的大炮也有着较十二磅拿破仑炮更强的毁伤能力——他们的炮弹的爆炸的威力明显超过了拿破仑炮的十二磅弹丸。”

  “标准阵型同一线列相邻的两名骑兵彼此间距不过一米左右;前后两条线列的间距不足十米——一枚炮弹落在队伍中可以波及前后两条线列四、五名甚至五、六名骑兵。”

  “批评者们说正确的做法是——第一拉开间距!第二拉开间距!第三拉开间距!”

  “拉开同一线列相邻骑兵的间距!拉开前后线列的间距!直到——嗯直到敌人的一枚炮弹只能伤及我们的一名骑兵!”

  “还有人说要进一步拉长整个阵型的面宽——不必排成三条线列排成两条线列就好了!”

  “在拉开左右间距的情况下排成两条线列阵型的面宽可超过五百米——是标准阵型的面宽的三倍有多而中国人的大炮再多也是有数的同时对如斯面宽进行打击必定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听到这个‘正确’的建议之后我不由哑然失笑——照这样说法叫整个斯帕吉连排成一条线列不是更好?如是‘阵型’的面宽可是超过一公里了呢!如是不是更加叫中国人‘顾此失彼’了吗?”

  “这些说法缺乏最基本的军事常识——至少不了解最基本的骑兵冲锋的原则。”

  “骑兵冲锋——现代骑兵的冲锋有两个最关键的要素第一密度;第二阵型——密集而整齐的阵型。”

  “两个要素缺一不可。”

  “前者——只有足够的密度才能形成合力才能产生足够的冲击力!骑兵冲锋绝非单个骑兵的简单叠加!后者前者之保证——只有保持阵型的密集和齐整才能保证足够的密度——亦即保证合力、保证冲击力!”

  “看看我们的骑兵的作战‘流程’吧——”

  “排成密集而整齐的线形阵列进行冲锋每条线列冲击敌军之后并不像古代骑兵那样陷入散乱的单兵混战而是强行顶着敌人的射击或砍杀以一条弧形的线路快速撤离重新结阵再次整队冲锋。”

  “如此反复直到敌人彻底崩溃。”

  “事实上这种始终依靠整齐划一的力量、密切配合的集体冲击方式能够轻易击溃任何传统模式的骑兵——包括中国人的骑兵。”

  “我们之所以在八里桥取得了压倒性胜利火力占据绝对优势之外骑兵亦居功甚伟——而我们的骑兵之所以能够完胜中国人的骑兵就是因为严格遵循了上述作战原则。”

  “当然山阳战役的骑兵冲锋并非骑兵之间的对决可是原则是一样的若真像批评者们说的那样‘拉开间距——拉开到敌人的一枚炮弹只能伤及我们的一名骑兵的程度’——如是就没有阵型可言了!如是‘线列’就不存在了!——没有人有能力以那种间距保持线列!”

  “除非……上帝亲自下来整队!”

  “如是冲锋就变成了人自为战、骑自为战!”

  “在那种情形下您认为这个冲锋能够持续多久?!”

  “队形为什么必须是密集的?除了合力、冲击力等因素之外只有足够的密集——士兵们彼此的距离足够的近心理上也好实际行动上也好彼此才能产生足够的支持和约束;这个距离若不够近这个支持和约束就会减弱——直至消失。”

  “其结果就是更快的放弃、更快的崩溃!”

  “还有为什么必须排成前后三条线列?道理是一样的——除了保证冲击力的连续性之外前后线列之间彼此亦提供至关重要的支持和约束:前排不乱后排就不会乱;同样后排的存在亦逼使前排保持队形——面对敌人的猛烈的炮火整个阵型就没那么容易陷入混乱更没那么容易崩溃。”

  “如果只有两条线列这个‘支持和约束’就太过单薄了。”

  “至于对第一波冲锋投入兵力太少的批评更加莫名其妙了——彼时祖阿夫营的路只走了三分之一而没有人指望着可以毕其功于一役我们一共只有六个骑兵连第一波就全扔进去之后咋办?”

  “好吧无论如何斯帕吉连的冲锋开始了。”

  “细雨打湿了骑兵军帽上的红缨随着马匹的纵送水珠被甩了出来;虽然看不见太阳军装上的铜扣依旧闪耀着异样的光泽。”

  “更加耀目的是他们屈肘持立在胸前的雪亮的马刀。”

  “地面震动起来——不是中国人落在炮兵阵地上的炮弹的关系而是——八百只马蹄整齐的踩踏着地面翻起泥浆震颤着大地也震颤着我的心灵。”

  “我口干舌燥热血上涌。”

  *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