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舞长安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208章 子夜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深秋时银杏树染上一层金黄,铜铃般大小的果实挂满了枝头,宫婢们揣着细竹枝编制的篓子,三五成群地蹲在树下捡拾秋果。池塘中的荷叶枯萎了,案上的秋菊却盛放空前。金色花朵沉甸甸得仿佛金丝线团,被栽种在陶土盆中摆得满园都是。与深秋泛黄的枝头相接千里,远远望去层林尽染,一片祥和。

  霍去病去淮南已有三五日了,卫长公主心中难免思念,恰从宫女口中闻得平阳侯世子曹襄入宫,便欢喜地去寻他。

  谁知曹襄似乎并无心与她玩闹,他愁眉深锁,独自徘徊在椒房殿口,却迟迟不肯入内。卫长欢喜而来,却见他孑然一身,眉目凝重像是遇到了什么难事。

  卫长公主天真无邪,伸手便要拉他进去。可曹襄迟疑着不动,惹得卫长不禁一阵狐疑地打量着眼前清俊的少年。

  “母后是襄哥哥的舅母,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与我一起进去,有什么难处也但说无妨。”

  “我……我还是回去好了。”曹襄又打了退堂鼓,转头要走,却被卫长一把拽住。

  “你总说,我从小和去病哥哥亲些,那是因为去病哥向来爽快,跟我都是有什么就说什么。”卫长嘟着小嘴,佯装生气的样子:“而你总是对我遮遮掩掩,有什么事也从来不和我讲,你叫我怎么与你亲近?”

  曹襄拗不过她,终还是被她硬牵着进了椒房殿中。她的小手温暖又柔软,将他宽厚的手掌轻轻握着,瑟瑟秋风吹拂过他滚烫的耳根,后颈不禁生出一层薄汗来。

  卫长却没有察觉到曹襄的羞赧,只觉得他的掌心潮湿滚烫,还以为他是心里急切焦躁的。

  沿途的宫女见神色匆匆的卫长公主拉着面色迟疑的平阳侯世子一路阔步而过,均纷纷退到一边跪伏行礼。卫长顾不得回应,直拉着曹襄入了正殿。

  “母后。”卫长一进殿,便匆匆松开紧握着曹襄的手,欠了欠向着正座上的卫子夫行礼。

  “臣曹襄,参见皇后娘娘。”曹襄凝眉低眸,正欲下跪行礼,却被卫子夫出声止住。

  “世子快起来,都是自家人,用不着这般客套。若是要姐姐知道了,必定要怪我了。”卫子夫依旧语气温和,起身缓缓上前,一把扶起曹襄,仔细端视了一阵,不禁笑道:“襄儿如今也是越发的挺拔俊逸了,已有了几分侯爷当年的风采。若本宫记得不错的话,明年便就是你束发之年,到时候,便可袭承你父亲的爵位,你母亲多年的心愿也尽可了了。”

  曹襄一听“母亲”二字,便不禁眉头紧蹙,眼眶也不禁红了。

  卫子夫玲珑剔透,自然是看出了端倪,沉默稍许轻声问道:“襄儿今日来,是有事要本宫帮忙吗?”

  曹襄咬着嘴唇迟迟不言语,惹得一旁的卫长焦急万分:“襄哥哥你有话便直说,母后定会为你做主的。”

  曹襄凝重地抬眸望着卫子夫,微红的眼眶,已泛起了隐忍的泪光:“曹襄自知此事本不应由曹襄来说,但公主是曹襄的母亲,做儿子的不能救母亲脱离苦海,实在是大大的不孝。母亲她在汝阴……”

  话还未说完,卫子夫忽然伸手掩住了他的口,凝眉轻声道:“你要说的话,本宫心中都有数。”

  “娘娘知道?”曹襄难以置信地望着卫子夫:“是母亲告诉娘娘的?那陛下是否也知道?”

  卫子夫摇了摇头,苦笑道:“你莫非是不了解你母亲的性子,她又怎会对本宫言及此事,只是本宫自己猜到的。这件事陛下并不知道,若是知道也断然由不得他那样。”

  说着,她轻轻抬手抚在曹襄的肩头,轻声叹了一句:“襄儿,你是长大了。”

  清凉殿中,卫青正与刘彻奏议西南赈灾一事,卫子夫匆匆而来,打断了君臣两人的谈话。

  “皇后今儿是怎么了?平日里,朕与人议事,她从来都不会打扰的。”刘彻狐疑地望着进来通传的中常侍。

  春陀道:“娘娘看起来神色不大好,只说此事事关皇家颜面,必须面见陛下方可言说。”

  “皇家颜面?”刘彻凝眉,转眼忘了一眼身边的卫青。

  卫青微微欠身:“想必娘娘是有急事,那臣现行退下……”

  “大将军也不是外人,留下一起听听吧。”刘彻出声留住了他,也不直视他为难的神色,抬头便对门外的春陀说:“请皇后进来吧。”

  卫子夫缓缓入殿,先跪伏下身来,向御座上的刘彻恭敬行礼,卫青见状也起身向卫子夫行礼。如此循规蹈矩的姐弟两人,倒惹得刘彻不禁讪笑:“你二人是姐弟,朕与卫青是郎舅,你与朕又是夫妻,我们三人坐在一起,又何须行此大礼?”

  “清凉殿是陛下的前殿,自然是要应循礼法。”卫子夫颔首,又俯身向着刘彻行了一个大礼:“此外,子夫今日来是有事要请求陛下,还请陛下一会听了,千万莫要动怒。”

  “你素来懂得分寸,从不会为了自己的事情来给朕徒增烦忧,像今日这样追至前殿来,更是从未有过。朕相信子夫,想必是出了不得的事……”刘彻凝眸望着她:“皇后直说吧,朕仔细听着。”

  卫子夫抬起头来,凝视着刘彻的眼睛:“臣妾此次来,是为了陛下的姐姐,平阳公主。”

  刘彻狐疑地攒眉,转眼望着一旁也有些意外的卫青。

  “子夫请求陛下宽恕臣妾隐瞒之责。”卫子夫说着又向刘彻叩首。

  卫子夫将自己看到的如实与刘彻说了个仔细,刘彻耐人寻味地沉默了良久,只轻声道了一句:“皇后是从何时发现他二人不睦?”

  “大约是在卫青从龙城回来那次……”卫子夫微微抬首望了一眼身边的若有所思的卫青:“臣妾无意中瞥见姐姐手腕上的淤青。”

  刘彻琢磨了片刻,轻声道:“那皇姐怎样说?”

  “姐姐只说是自己碰伤的。”卫子夫答道。

  刘彻瞥了一眼身边的卫青,见他依旧凝眸不露,便转眼望着跪在座下的卫子夫:“既然都是那样久的事了,姐姐也未曾知会于朕,怎么皇后今日忽然想起此事了?”

  “是因为平阳侯世子曹襄今日进宫来与臣妾重提此事,请求臣妾为公主做主。臣妾只觉得既是公主的事,臣妾自己断然是做不了主的,遂只得来烦扰陛下。”

  刘彻思忖了良久,终做了决断:“此事事关皇家体面,朕不能只听曹襄那孩子一面之词,还需问过皇姐。”

  卫子夫攒眉,沉默了半晌轻声道:“臣妾明白。”

  卫子夫与卫青两人一道退出了清凉殿,一路上两人相伴而行,却久久缄默无言。

  最后,还是卫子夫先开了口:“时候不早了,你也回去吧。”

  卫青没有多言,只朝着姐姐行了个礼,便转身沿着白玉龙台拾阶而下。

  “青弟……”身后的人忽然沉吟了一声,卫青的脚步落定。

  “你心中莫要有什么包袱,这都是各人的命数……”

  卫青没有回头,只望着远方院墙边的如血残阳凝神了半晌,轻声道了一句:“卫青明白。”

  说罢,便起身缓缓离去了。

  子夜时分,满天星子被隐在云层之后,月光轻轻地在这浓密的黑暗中撕开一个小口,银色的光芒洒在这野外孤零零的驿站。

  驿站的房檐下亮着三五盏灯火,灯油即将耗尽,火苗摇曳闪烁。店小二趴在门前桌上,酣睡成了一滩烂泥,头顶烛台上的蜡烛被一阵风倒了,滚烫的热蜡滴在他的手背上,可他像是没有知觉一样,依旧沉睡着。

  门外萧瑟的夜风中,一团黑影正在一步一步逼近驿站。

  他们算准了中尉段宏一行人的行程,提前在驿站的井水中下了足量的蒙汗药,如今夜深人静,驿站之中鼾声四起,正是动手的好时机。

  为首的黑衣人一把推开驿站的大门,见店小二已是醉生梦死,便知道药效已经开始起了作用。几个人从腰中拔出寒光凛凛的长刀,纷纷拾级而上。

  正中主卧想必睡的就是中尉段宏,杀手用一根事先准备好的铁丝弯成钩,戳破窗纸伸进去,将门栓勾起。

  门“吱呀”一声开了,屋外的灯火映照鱼贯而入,隐隐约约看见床榻之上一个酣睡的身影。领头的黑衣人蹑手蹑脚径直朝着铺上逼去,一把扯开床榻的帷帘,手起刀落向被褥中的人砍去。

  可谁知着这一刀下去,竟像是砍到了棉花套子。黑衣人大惊失色,连忙大喊一声“不好,快撤!”

  就在话音刚落的片刻,身后无数利箭灌入,瞬间结果了主卧内所有人的性命。

  四周房间的门顿时打开,几名的羽林将士,手执烛火进屋来点亮了主卧,中尉段宏这时才从侧卧而出,望着一地的尸体不禁心头一寒。

  “看来这刘安确实要反……”

  说罢,他转身望向身后倚在门框上的霍去病,抬手拜道:“若无霍校尉一路相助,本官只怕是早已沦为刀下亡魂了。”

  “大人无须客气,这是去病的职责。”霍去病望着蹲在地上抱着一具尸体搜身的赵破奴,不禁笑道:“你在翻什么?”

  赵破奴将翻得乱七八糟的尸体扔在地上,傻傻地抬起头来望着霍去病:“回禀校尉,破奴是在找这些刺客的身上,是否会有留下能证明他们身份的证据。”

  “他们敢来,自然是什么证据都不会留给你。”霍去病正了正身,饶有兴味地望着他:“就算是身上当真带着淮南王府的东西又能怎样?如今我们已进入淮南地境,若是真找到了,难不成还拿着和刘安去论理不成?”

  “霍校尉此话不错,如今我们已是骑虎难下。”段宏叹了一句。

  “大人,既然前路如此凶险,我们不如退回京都禀报陛下吧。”身后的羽林将士忙言道。

  “淮南王是否要谋反,你以为陛下心中当真没数吗?”霍去病轻声呵斥了身后的将士:“陛下还未做好与淮南王开战的准备,若此时我们因为这样小小的阻挠,就退回京城,说淮南王谋反,无异于将陛下逼上死路。到时矛盾升级,且不说是否当真会激怒了淮南王举兵谋反,就说陛下,到时只怕也会为了平衡局面,拿段大人开刀。”

  段宏抬手捋了捋胡子,点了点头:“如今尚在斡旋之中,段某既承接皇命去淮南彻查刘安。见不到刘安,自然是万万不能退的。”

  说罢,他抬起头来望着众将士,抬手拜道:“只是苦了各位羽林兄弟,要陪段某到这阴曹地府走上一遭。”

  霍去病抬手向段宏回礼:“霍去病既奉命率羽林三十骑保卫大人一路周全,必不辱使命,纵是刀山火海,也定会让大人安全返回京都。”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