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露一小手
诗曰: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是一首来自曹植的《白马篇》,描述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的边塞游侠形象,也正是本书主人公——张骞的英雄写照。
汉武帝时期,都城为陕西长安。此外,天下有一十三州,分别是雍州、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和交州。其中,益州有一郡,名叫汉中郡,在汉中郡有一个城固县,本部书就从张骞的老家——城固县说起。
城固县北,有一座山,名叫九顶山,这山上树木丛生,鸟兽遍地,偶尔有毒蛇猛兽出没,人们路过此山,经常是几个人结伴而行。
这一天,有两个人经过此山,走在前面的这个,长的身高八尺,骨骼精奇,双目如电,手握一根长枪,英勇不凡,此人正是本书主人公——张骞。
另外一个人,长的身高七尺,相貌平平,走在张骞的后面,此人是张骞父母收养的义子,也是张骞的义弟,名叫甘夫,他俩人边走边说。
甘夫:“大哥,我们临行前跟爹娘说好的,过个四五天就回来,可现在我们都离家六七天了,回去以后会不会被骂呀?”
张骞:“爹应该不会,但是娘准会把我们结结实实的骂一顿。”
甘夫:“提前准备好驴毛,塞进耳朵里,到时候被骂也听不见。”
张骞:“如果被娘发现有驴毛的话,我们会更惨。”
甘夫:“那怎么办?”
张骞:“让我想想”
二人正说着话,翻过一座小斜坡。甘夫问:“大哥,你倒是快说啊,想出来什么好主意没有?”
此时,张骞脸色突然沉了下来,猛的用左手把甘夫推开,随后右手握住长枪的枪颈,只听“嗖”的一声,他把握在手里的长枪掷了出去。
甘夫问:“大哥,你怎么把枪扔了?”
张骞也不答话,迅速跑下斜坡,甘夫在他后面紧追,直至一棵大松树近前,甘夫过去一看,发现有一位农夫,正背靠着这棵大松树呼呼大睡,在农夫的头顶上不远处,有一条青色蛇被一支长枪钉死在树上,那枪尖不偏不倚,正好钉在蛇头上。
甘夫走近了仔细一看,原来这就是刚才从大哥张骞手里,掷出去的那支长枪。
张骞到近前把长枪取下,将枪尖上面的蛇血擦干。甘夫这时明白过来,原来刚刚张骞把长枪掷出去,是为了射杀毒蛇,从而救农夫的命。
甘夫拍农夫的肩膀道:“喂!别睡了,命都快没了你还睡!”
农夫在睡梦中被他惊醒,睁眼问道:“怎么回事?”
甘夫把事情发生的经过讲述一番,又道:“不信,你转过身看看去!”
农夫回过头一看,吓出一身冷汗,他上山种地多年,深知背后这条蛇有剧毒,若是刚刚被咬到的话,一定必死无疑。
农夫急忙施礼道:“多谢两位恩公救我一命。”
张骞:“都是乡里乡亲的,老伯不必这么客气。”
甘夫:“对,不用客气,回去摆个十桌八桌的表示一下就行了。”
农夫:“应该,应该。”
张骞:“哈哈,老伯不必当真。我叫张骞,这是我兄弟,他叫甘夫,平时最爱开玩笑。”
农夫:“没关系,张少侠武艺高强,能够在百步之外,毫发不差得用长枪将毒蛇射杀,老夫十分佩服啊!”
甘夫:“这算得了什么?我大哥的武功出神入化,厉害的招式你都还没见过呢!”
农夫:“好啊,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对了,眼下京城不正有一个比武大会吗?张少侠武功这么好,为何不去参加?”
张骞:“什么比武大会?我不知道啊!”
农夫:“你还不知道?告示都贴在县衙门口的墙上了,说皇上在京城南门外,设了一座比武擂台,邀请天下各路武林高手前来比武,将武艺最高者封官。”
甘夫:“封什么官?”
农夫:“好像是什么汉使,我也不太清楚,你们自己去县衙门口看看吧!”
张骞:“多谢老伯相告,我和甘夫兄弟刚刚省亲回来,这几天一直在路上,县里的事情一概不知,现在既然知道了,那事不宜迟,我赶紧过去看看。”
农夫:“快去吧,别给耽误了。”
张骞话说完,疾步往县衙跑去,甘夫在后面紧追不舍。
等张骞来到了县衙门口,果然发现有一簇人,在墙的四周围拢着。于是,张骞挤进人群,去观看墙上贴的告示。
这时,甘夫气喘吁吁跑来,也挤进人群,找到了张骞,对他说道:“大哥啊,可算追上你了,哪有你这样跑的?简直比刮风还快。”
张骞依然盯着告示,没有说话。
甘夫也往墙上观看,一边看一边念:“在京城南门外,设比武擂台,请天下英雄前来比武较量,将武功最高者封为天下第一勇士,官授汉使之职,前往西域完成皇命”
甘夫问:“西域在什么地方?”
张骞:“应该是在我们汉朝的西边,我也不太清楚。”
甘夫:“听起来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
张骞:“不错,这件事估计也不是件容易事,否则,皇上也不会如此大费周章的,来确定汉使的人选。”
甘夫:“大哥,你现在有什么打算,去不去?”
张骞:“当然要去,我习武这么多年,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现在机会来了,岂能错过?我们赶快回家,将此事禀告父母,之后就启程出发。”
甘夫:“好,大哥!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就这样,张骞和甘夫又从县衙门口,回到家中。此时,张骞的父亲张百川正坐在椅子上喝茶,张骞的二叔张千川、三叔张万川也在他家中做客。
张骞和甘夫进了大厅,张骞:“爹,我回来了,有件事我要跟爹说。”
张百川:“什么事?”
张骞:“我要去京城比武打擂。”
张百川:“这件事我已经知道了,我和你二叔、三叔,也正在商议此事。”
张千川:“大哥,我张骞侄儿武功盖世,这次一定要去京城,打一个天下第一回来,为我们家族争光添彩!”
张百川:“不错,我也是这么考虑的。”
张万川:“此言差矣,张骞侄儿武功虽然高,但是这次最好别去京城,即使去了,也千万不要拿第一!”
张百川:“三弟,这是为何?”
张万川:“大哥二哥,你们都好糊涂啊!你们想想,西域是个什么鬼地方,你们谁去过?现在整个大汉朝的人都不知道西域那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因此,朝廷才会派人前去一探究竟。说白了,就是让你去探险,选上谁,谁倒霉。”
张百川:“三弟说的对啊!拿天下第一固然光彩,但是去西域风险太大,那边山遥路远,一路上不知会发生多少艰险之事,能不能活着回来都不一定。”
张千川:“不错,张骞侄儿,你可千万不能去啊!”
张骞:“爹,我还是要去。”
张百川:“为何?”
张骞:“你跟二叔、三叔讲的都很有道理,此次西域之行,必然是凶险万分,但现在国家正值用人之际,我们作为大汉朝的子民,一定要挺身而出,为皇上分忧,为国家出力,我们大汉朝才能变得更加强大。”
张万川:“张骞侄儿,从你的话可以看出,你是个忠义之人。但天下武林人士众多,就算少了你一个,也还会有其他人去的,所以,你还是别去了。”
张骞:“三叔,你说的很在理,但如果我们大汉朝的所有人都这么想的话,那么到最后,朝廷就会连一个可派之人都找不到。所以,我还是要去。”
张百川:“算了,由他去吧,年轻人出去见见世面也好。”
张骞:“多谢爹成全。”又对甘夫说:“兄弟,赶快去收拾行李吧,准备好了我们就出发!”
这时,张骞的母亲杨氏从内堂里出来,对张骞和甘夫道:“我看你们俩真是翅膀长硬了,连招呼都不跟娘打一声,这就想走?”
张骞:“娘啊,我不是成心的,只因一时心急,才会如此手忙脚乱。”
杨氏:“算了,你小子从小就爱舞刀弄枪的,这次终于能派上用场了。一定要记得,实在打不过的话,千万不要硬拼,留好你这条小命回来见娘。”
于是,张骞和甘夫,带上行李,出了大门。又到市上,选了两匹快马,径奔长安城而去。
第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