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宁州江山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615章 墨拟和朱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第一步,罢政事堂。

  政事堂统管六部,独立于皇帝,有权直接以自身名义发布政令。

  皇帝对政事堂的监督手段有限,一旦遇到昏君或权臣,极有可能造成君臣形势易位,内外倒悬的状态,这与皇权至上无上的国体是矛盾的,所以政事堂不应该存在。

  第二步,设内阁。

  承认皇帝是人不是神后,就需要办一些人事,皇帝为了治理这个庞大的国家,需要一些得力的助手,这些人无宰相之名,但往往有宰相之实,他们办公的地方位于宫内,故而被称之为内阁。

  内阁里面没有宰相,只有辅佐皇帝的大学士。

  这些大学士聚集在内阁可不是为了研究学问来的,他们要就国家治理方面给皇帝提供必要的咨询,充当皇帝的顾问,甚至在皇帝的授权下就某事给出自己的处置意见。

  除去皇帝授权这一层,他们干的活跟以前的宰相其实没有多少区别。

  所以他们又被称之为“无宰相之名的宰相”。

  内阁是皇帝的顾问和助手,六部就成了分担天下政务的最高行政机关。

  九寺五监则是承担某一专项事务的最高事业单位。

  萧梁和夏朝在军队治理方面都是枢密院和兵部分立,枢密院掌军令,兵部掌军政,新朝将二者合二为一。

  撤枢密院,权归兵部,以兵部为最高军政军令机关。

  复建五军都督府,作为高级武将的回翔之所。

  改监察院为御史台。

  改宫务局为内侍省。

  并御书房、殿中省为秘书省。

  保留卫府,仍为最高治安机关。

  地方治理上州县体制不变,唯在州之上设立监察区,由御史台派监察御史定期巡视。

  人事安排上,冯布、唐百川、詹孝川、裴如卿并为内阁大学士,冯布为首席大学士。

  以徐文胜为吏部尚书,缪锦林为户部尚书,孙伯龙为礼部尚书,纪逡为兵部尚书,唐安贞为工部尚书,张伯驹为刑部尚书。

  以薛士农执掌御史台,萧震川执掌卫府,宋蕴执掌秘书省,赵山大接掌西京兵马使。

  建立禁军六支,曰左右金吾卫军,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

  另有禁卫三大营,曰千秋营,神机营,花旗营。

  南衙军改镇为师,下辖旅,团,队,伙。

  降兴元府为宁州,江都为扬州,江陵为荆州。

  整体改革完成之后,各级官员纷纷赴任,大晋的新气象一下子就出来了。

  李默时刻紧盯着他的王朝,观察它一丝一毫的变化,为他高兴为他揪心,为他欢喜,直到他看到一个崭新的王朝在他的一手操控下逐步走向正轨,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夜已深,李默打了盹儿之后再次睁开眼。

  内侍马钰连忙递上一块热毛巾,李默擦了擦脸,问马钰几更天了。

  马钰接过毛巾,举在头顶,转身交给小宦官,一面扶李默起身,一面回道:“回主子,已经三更天了。”

  李默哦了一声,伸了个懒腰,望着对面案上高高堆起的文牍,想哭。

  各地和各部的奏折经秘书省转入内阁,由内阁当值郎中分出轻重缓急呈递当值大学士,大学士初审之后批转六科郎中,六科郎有二十三人,分三班,不间歇在内阁供奉,他们顶着郎中之名,但地位不高,多是六七品官,年轻睿智、忠诚无私是他们共同的特点,他们是由内阁首席大学士提出具体要求,由吏部在全国范围内甄选,经内阁考核入阁服役,服役期三到五年,然后外放,起步至少是刺史。

  因为前程看好,这里聚集了大晋最有才华的一批官员。

  各科当值郎中们拟出初步意见,交由分管大学士审核,形成最终意见后交由首席大学士批点,首席大学士有权批准,无权否决,但可召分管大学士协商修改,若无法形成一致意见,则分别拟出意见交由皇帝裁决。

  内阁无权在奏章上直接批点,其意见以黑笔写在白纸条上黏贴于奏章之后,称之为墨拟。

  墨拟只是内阁给皇帝的意见,是否采用权力全在皇帝一人。

  皇帝接到内阁的墨拟后,对那些符合自己心意的,会用朱砂笔批一个“可”字,然后交给书记用朱笔照抄内阁意见,加盖玉玺交给秘书省,由秘书省制文发布。

  因批准用的是朱笔,故这一过程称之为朱批。

  而对那些不合皇帝心意的墨拟,皇帝有三种选择:直接打回让内阁重拟,直接修改,直接朱批。

  因为后两者是对内阁努力的全盘否定,所以朱批(修改)的结果要反馈给内阁,大学士是有权进行抗辩的。

  遇到这种闹心的事,皇帝也有两个选择:驳回大学士的抗辩,坚持“真理永远掌握在皇帝手中”这一亘古未变的真理,或委曲求全修改自己的意见。

  不管作何抉择,主动权都掌握在皇帝自己手里。

  眼下李默就遇到一件头疼的事。

  濠州地方发生水灾,三万饥民受困,濠州刺史府按程序向户部打了请求救济的报告,户部给了自己的意见,然后交给通政司。

  通政司认为这是常规文件,理应由内阁先墨拟。

  情况上报给秘书监宋蕴,宋蕴觉得通政司这么处置没毛病,就批转了。

  内阁当值郎中朱颜觉得事关百姓生死,乃是又重要又十万火急的要件,便立即加盖红印交给当值宰相裴如卿。

  裴如卿不分管户部,对这件事不是很清楚,于是责令内阁户部科郎中周元立即调查清楚,拿出内阁的意见。

  周元立即向户部求证此事,得到相关资料后,对户部的救济方案进行了完善,然后呈递给分管户部的大学士唐百川。

  唐百川比较认可周元的意见,于是签署自己的意见转呈首席大学士冯布,冯布觉得此事这样处理十分妥当,便将墨拟转入内廷。

  这道公文在三个部门之间转了一天到了李默的手里,李默却并不同意工部的方案。工部是按照正常的标准拨付的救济款,但濠州地方刚刚经历兵灾,百姓流离失所,地方官府努力招徕流民回乡,却没想到这边没安顿好那边就发了大水,若是按照正常的救济标准,受灾百姓虽能度过眼下这道关,但无法进行灾后重建,距离安居乐业还有距离,所以李默认为应该将救济标准至少应该上浮两成!

  想到不过是修改几个字,李默就没有麻烦内阁的大学士们,提笔直接在模拟上做了批改,然后交给书记抄录。

  (本章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