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隐龙惊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五十八章 出征大典(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马蹄铁?钉了何用?”

  “皇上,钉上四块马蹄铁,便解决了马蹄易磨损的问题。”

  “有效吗?”

  “儿臣正在检验中。”

  “唔。”李世民不再说话。

  “嗒”、“嗒”、“嗒”……沉重的马蹄声越来越响,震荡着所有人的心脏,由此产生起共鸣。

  而这时,一阵粗犷浑厚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

  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

  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

  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

  一呼同袍逾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

  净胡尘,誓扫胡奴不顾身!

  ……。”

  五百铁骑,缓缓向前挺进,伴随着粗犷雄壮的歌声,震动着所有人的灵魂。

  列队的数千将士和李世民身后禁军的将士努力地挺直后背,仿佛只有如此,才能抵消远处骑兵给自己带来的压力。

  身下的战马“唏咧咧……”的嘶鸣着,好象连它们也感受到了这股凝重。

  一千多年后的从军歌飘荡在大唐的空中,带来的震撼感远远超越了李沐后世看电视剧时产生的震撼。

  所有人的呼吸紧崩起来,随着那“隆隆”马蹄声的节奏起伏着。

  没有人敢随意呼吸,生怕一不小心,心脏会从嘴巴里蹦出来。

  就连始作俑者李沐,眼角都现出一丝泪光,思维飘浮得不知去向。

  当五百骑兵接近到只有一里地时,五百骑兵勒住了缰绳,歌声停了下来。

  已经能看清人面,李世民的脸色更加古怪起来,因为他能看清来得确实只有五百骑兵。

  可他无法理解,为什么五百骑兵带来的压迫感竟不下于数千骑兵。

  而这些骑兵的服饰也刷新了他的观感。

  银灰色的轻甲和头盔,黑色的披风,背上长弓,手持长槊,腰挎横刀,用李沐的话说,就是武装到了牙齿。

  如果加上火器,在这时代,就是典型的远中近三种投射距离。

  更引人注目的是战马上的高桥马鞍和金属马蹬。

  就在这时,为首的李沂一个手势,五百骑兵将手中长槊收于马背,齐刷刷地跃下马来。

  落在地上,五百人的动作只有一个声音“嘭”。

  百姓们看到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齐整。

  可落在将士们眼中,他们知道这一声“嘭”代表着令行禁止,他们的眼神复杂起来,有嫉妒、羡慕,也有恨。

  嫉妒得是这些骑兵的战马,那战马明显个头、强壮都远超自己的战马。

  羡慕得是这些骑兵的铠甲实在是太耀眼了,通体银白,整副铠甲浑然一体,竟看不在接缝来。

  恨得是今天本该他们是主角,却被这些骑兵抢了风头。

  李沂再起举手握拳,所有下马护卫迅速向中心聚结。

  一个大正方阵形立时变成一个小正方形,密度大增。

  而这时,听不清楚李沂喊了声什么,五百护卫开始前行。

  “喀”、“喀”、“喀”……整齐的步伐,伴随着金属的刮擦声,带来越来越重的压抑感。

  再次令所有人的呼吸困难起来。

  出征将士和禁军将士的手不由自主地按向腰间刀柄,仿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镇静下来,不至于突然发狂。

  在场的文官们已经面色剧变,唯一的感觉只有心中骤然而生的恐惧。

  李世民悚然色变,他太了解这是种什么样的气势了,这样的军队,就算面对十倍的敌人,也能轻易将敌人击溃。

  狭路相逢勇者胜,胜在气势。

  方阵已经很近,在距离十余丈处停了下来。

  李沂上前,右手按刀,左手横于胸前,昂首挺胸嘶吼道:“臣致果校尉李沂奉命率五百护卫前来,接受陛下检阅。”

  所有人面面相觑,不跪不拜不躬身作揖,这是哪门子的礼数?

  李世民今天有太多的不解,他知道,这只有身边的混小子才能搞出这些鬼把戏。

  于是转头看向李沐。

  李沐也有些猝不及防,心中暗骂李沂脑残,这些礼节只是在庄子里训练时才作的,没想到这厮竟在李世民面前也来这一套。

  李沐只好跪在李世民面前解释道:“皇上恕罪,这不是李沂不识礼数,而是儿臣在庄子里就这么训练护卫的。”

  李世民皱皱眉头问道:“这是何意。”

  “咳……”李沐汗颜,答道:“回皇上话,这是军礼。”

  “军礼?”

  “将士身着铠甲,佩戴武器,下跪行礼着实不便,儿臣就想了个法子,以横臂于胸代替下跪,才有这李沂现在的姿势。”

  以为李世民会怪罪,不想李世民闻言只是点了点头,未发一言,就转过头去。

  李世民突然开口对李沂道:“朕就在此,李校尉尽管施为便是。”

  李沂闻言大喝道:“臣遵旨。”

  说罢,抬脚用力一跺。

  五百护卫也是一个动作,“咔”地一声。

  从队伍中突然竖立起一面三角旗,黑面白字,上书“银甲营”。

  队伍突然一半左转,一半右转,一分为二,动作整齐划一,向左右各自离开。

  整齐的步伐,漂亮的铠甲,加上征募时挑选过的身高,着实吸引着百姓们一片叫好声。

  有百姓甚至已经认出军阵中自己的亲人,“大郎”、“二牛”、“狗蛋”、“我儿”……叫什么的都有。

  可阵中的护卫们丝毫没有动容,甚至连一丝眼神散乱都没有,依旧正步向前走去。

  走到距离三丈之外,两队同时后转,变成面对面。

  李沂大声下令:“拔刀。”

  “呛。”整齐的拔刀声响起。

  “攻。”

  两队迅速接近,对攻起来。

  可与寻常对攻演练不一样的是,两队的出刀都整齐划一,如同一体。

  不象平常军队演练时,士兵都各自挥刀。

  “收。”

  两队人迅速回撤。

  这时,已经有辅兵在百步之外竖好数十个箭靶。

  两队人两次汇聚成十排,第一排取下背上长弓,搭箭张弓。

  “射。”

  一阵箭雨之后,箭矢便出现在了箭靶上。

  如此十轮之后,箭靶上插满了箭矢。

  这时,李沂再次向李世民横臂作礼道:“护卫营奉命操练完毕。”

  李世民开口道:“取箭靶,点验。”

  有十数名太监迅速跑向箭靶,经过一阵点验,有太监回禀:“禀皇上,箭靶有箭五百羽,其中靶心四百九十三羽,靶心外七羽。”

  将领们闻言大哗,就连尉迟恭也惊讶不已,百步外能射中靶子已属不易,而五百护卫无一人落靶,竟有四百九十三羽射中靶心,这样的成绩恐怕在大唐再也找不出第二份来。

  李沐也很意外,他并没有想要将这支护卫营打造成神箭营的意思,只是想培养他们投弹,不想李沂竟能将他们的弓术训练到如此优秀的地步,实在替自己长脸了。

  李世民将目光投向李沐,问道:“这是你训练的?”

  关系到弟弟的功勋,李沐实话实说:“回皇上话,儿臣的箭术尚不及护卫,哪里能练出如此精兵。这全是臣弟李沂的功劳。”

  李世民眼角一挑,道:“朕还真小看了你兄弟二人了。”

  李沐一听,这话的语气怎么这么别扭,便偷偷地看了李世民一眼,只见李世民眉头有些蹩紧。

  心中一惊,暗想何处惹恼了李二。

  李世民却没有等待李沐回答的意思,说完便转头对李沂道:“李校尉能练出如此强兵,朕心甚慰,这样吧,朕授你振威校尉之职。”

  从正七品致果校尉直接升为从六品振威校尉,这是连升二级啊,中间跳过了振威副尉。

  如同后世直接从连长升为营长,跳过了副营的级别。

  虽然只是散官衔,但官阶放在那,以后一旦补了实缺,就是从六品的官。

  边上的将士们眼神火热起来。

  李沂一听,连忙谢恩道:“臣谢皇上天恩。”

  李世民摆摆手道:“此去松州,你当好生护卫李沐,不可大意。若有差池,朕定不轻饶。”

  “臣遵旨。”

  “整束一番,启程吧。”

  “臣遵旨。”

  李沂转身大喝道:“全体都有。向后转,起步走。”

  护卫们喊着“1、2、3、4……”的口号离去。

  五百护卫渐渐远去,可震撼依旧残留在在场所有人心中。

  每个官员心中,都记住了李沐的名字,因为他已经简在帝心。

  大唐在场的将领,包括尉迟恭在内,都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李沐。

  哪个将领不想自己手下有这么一群虎狼之兵?

  李世民哪会看不到这些目光,他转头对李沐道:“此去松州,切不可逞强好胜。”

  李沐猜想,李世民恐怕是担心护卫营会产生折损。

  “皇上放心,儿臣谨记。”

  李世民又转向尉迟恭道:“待爱卿班师凯旋之时,朕率领群臣在此地迎候。”

  尉迟恭感动地应道:“臣定当扫清党项,提了拓跋赤辞的人头献于陛下。”

  在尉迟恭心里,今日的场面太过久违了,手掌兵权的滋味更是如懒三秋。

  这或许是自己后半生最后一次带兵出征吧。

  那就得好好把握住这次机会。

  “爱卿珍重。”

  “皇上保重。”

  出征的大军依序启程。

  李沐上马后回头看了一眼,见李世民正看着自己,心中掠过一丝感动,在马上躬身一礼,“驾……”挥鞭疾驰而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