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拆掉思维里的墙

报错
关灯
护眼
给残酷世界的温暖规划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生命是个三脚架,你是哪一种

  你见过三脚架吗?是不是这样的,三脚架上面架着一台相机,用来记录看到的东西?

  其实我们的生命也是一样,我们的生活也由三个支架组成:自我、家庭与团体和职业。这样的支架支撑着我们的灵魂,它在记录我们的生命。

  普通人就好像一个普通的三脚架,分开站立着。你知道,三角是最稳定的结构。如果遇到不平的地面,只要调节脚的不同长度就好。就好像不同的情况中,有人的生活之脚长,有人的职业之脚长。

  聪明的人则是更加稳固的联动三脚架,他们会这样设计它的生命:他会让职业和家庭平衡,不互相冲突,也各自有各自的位置。他愿意为了家庭放缓一些自己的工作,原因很简单——你会因为你的左手痛就剁你的右手接过去吗?如果不会,那么为什么你的工作压力大,就要牺牲你的家庭和生活呢?

  他还会让自己的自我注入职业与家庭,他知道自己要在职业里面获得什么、不要什么。他也知道自己希望在家庭里面获得什么、不能做什么。

  慢慢的,他们的生命会变成最稳固的联动三脚架。

  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懂这样做。他们一次次地压缩自我的时间,降低家庭的时间,慢慢的,他们变成了一个单脚架!

  单脚架有什么问题呢?因为只有一条腿,所有的重量都压在这条腿上。他们这条腿变得不堪重负。另外,一条腿的脚架是无法站稳的!所以他们还必须依靠一个人。

  现在很多女孩子不是要找一个“与自己奋斗”的人,就是找一个“让自己不用工作”的人,在我看来,这两种想法都莫名其妙。如果要找一个与自己奋斗的人,干吗找丈夫?找个合伙人就好了!至于后者,在我看来,让自己不工作是毁掉家庭的最迅速方式之一。

  杨梅,前名企人力资源经理,他的丈夫事业有成,收入不菲。结了婚,对方收入很高,杨梅觉得自己这点收入没有什么意思,于是干脆也就不上班了,也不再和闺密们混在一起,全身心地做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

  问题也就从这里开始。杨梅开始从一个三脚架退化为单脚架了。

  每天晚上,杨梅最期盼的事情就是见到自己的先生回来。为了准备好晚上那顿饭,她专门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菜谱,做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做好。但是丈夫五点多打过来一个电话:“亲爱的,晚上不能回家了,你先吃吧。”杨梅恨恨地说:“你不回来,我就不吃!”丈夫以为是赌气,也就没有多想。等到晚上十一点钟回家,看到的是一桌凉了的大餐和一个饿了五个小时、一肚子怨气的人,一场恶战不可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两次,丈夫也回家越来越晚了。

  杨梅从那天开始不断发脾气、购物、怀疑丈夫有外遇,跟踪到公司……而且她觉得自己很委屈,你怎么就那么不关心我呢?丈夫都有一点迷惑了,这还是几年前认识的那个体贴入微的杨梅吗?杨梅也觉得自己怎么就变成以前最鄙视的那种已婚泼妇了呢?

  谁错了?

  这就是单脚架效应。杨梅把所有的关注点都放在丈夫身上,把另外两个角色缩回去。单脚架杨梅自然需要无时无刻地依赖着一个人。而这种二十四小时的注意力,谁能够受得了?在注意力不对称下,杨梅自然就觉得丈夫不够爱自己。

  其实问题很好解决:你可以不上班,但是你不能不工作!更不能没有朋友圈。如果我是杨梅,即使我准备回归家庭,我也要有一份自己的工作,也许是ho,也许是一份相对清闲的工作,有一些自己的收入和成就感。这样的杨梅接到电话不回来吃饭,她就可以开开心心地找一群朋友来家吃自己做的菜,然后再一起出去瑜伽美容做个头发。等到丈夫十一点回到家,看到一个美丽优雅的女子正在沙发上看书,抬头一笑说,嗨,你回来啦!她丈夫一定心中一惊,想,nnd今后要早点回来,我老婆太漂亮了。

  所以,生命是个三脚架,永远不要让自己断掉两条腿。

  二、莫当漏斗人

  我们的生命如何才能有意义?

  生命是一个高脚杯(并非杯具,囧),而你就是那个杯底,而杯子的半径,就是你生命的半径。如果你能先让自己过得不错,那么慢慢地你可以扩张到你的家人,然后是你的团队,甚至更大生命半径的你可以为你的国家、为世界做些什么。如果你慢慢地这么做,你会觉得内心踏实,甜甜蜜蜜。

  但是有这么一种人,他们的外壁很大,但是底部却是空的!他们不像高脚杯,却像一个漏斗。随着能力的增强,他们的外壁越来越高,他们需要承担的东西越来越多,但是他们却从没有收获到内心的快乐。

  这是因为他们底部的那个洞,他们没有照顾好他们自己。所以不管你倒入多少幸福、成功,这些东西都会从洞里面漏走。这种人就是漏斗人。

  一个人如果成为了漏斗人,他就会有源源不绝的责任、压力,却很少收获到内心的喜悦。他们一边给予,一边又对对方的回报耿耿于怀。因为他们自己也需要爱啊!

  但是爱不是给出去的,而是溢出来的。只有充满自己的心灵,然后还溢出去的,才是爱。

  如果你是漏斗人,想让身边的人快乐,快让自己快乐起来吧!

  三、在这三个时间减少工作

  幸福有的时候就好像股票,只要有一两次在正确的时候做正确的选择,那就赚大了。让我来告诉你最好的投资幸福的几个时间段。

  1结婚前两年。

  结婚的时候,老人家最爱祝愿新婚夫妻“早生贵子”,可这是一个好规划吗?

  很多家庭选择在结婚后马上生孩子,其实他们错过了投资感情的最好时机。两个人需要一段时间,理清楚婚姻和恋爱的区别,明白彼此的关系、家庭脉络。总之,你需要先建立好你的二人系统,而不是着急生个孩子。

  那些一上来就结婚、买房子、生孩子的家庭,会陷入到下一段以孩子为目标的冲刺中去。等到孩子慢慢长大,不需要太多家庭支持,他们俩才开始重新回到两人世界,开始补当年欠下来的课。所以为什么那么多家庭会在孩子大一点的时候离婚,就是之前两年没有做好!

  巴菲特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他的太太苏珊在婚后第二年就生下了大女儿,在三个孩子都离家以后,苏珊开始觉得非常没有意思。她试图从巴菲特那里获得关注,但是雄心勃勃的巴菲特却并没有注意。她想去非洲当志愿者,巴菲特的回答只是“我可以为你买一个庄园”。最后苏珊选择了离开巴菲特,而这也成为巴菲特今生“最大的一个失误”。

  巴菲特最大的两次投资,全都和苏珊有关。我说过,她才是真正的股神。

  还有,我在写这个的时候,我的小侄女过来看了一眼,说你太老土了!现在谁还结婚了才住一起?生孩子都不一定结婚!如果有这样的新新人类,这一段当我没说过。

  2孩子0-3岁,14-18岁。

  孩子0-3岁,是基本的性格养成的阶段。而14-18岁,则是世界观养成的时间段。前一个阶段的母亲参与,后一个阶段的父亲参与,都是孩子们养成性格的最关键时刻,需要我们从职业中抽出更多时间来,投资在家庭中。

  很多父母亲,在他们孩子这几个阶段并没有投入,而且他们还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因为这个时候,小孩子的杀伤力有限,不会出太大的乱子。但是一旦孩子到十八岁,你就等着麻烦吧。

  更加好的方式是,在这两个3年内,好好陪陪你的孩子,等到他18岁以后,也许你再也不用烦了。

  3父母亲70岁以后。

  我认识一个培训师,在项目管理方面,绝对算是国内数一数二的人。作为项目管理培训师,他对自己有清晰的规划:每年上课时间超过2天!记得当他讲出来这个目标的时候,我们都在脑子里面心算:我靠,这个家伙一年赚多少钱啊?

  今年遇到他,却变得很不一样。问他为什么,他说,父亲走了。他急匆匆赶回家,只见到最后一面。

  这让我震撼,因为我听到类似的故事不止是一次了。上一次是一个国际集团的总监,他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从千里之外的上海向自己的陕西的小村子里赶,飞到西安,然后坐火车,倒汽车。就在走到村口的时候,父亲却离开了。

  还有那个教育专家,他在广西讲课,却没有能赶回去见自己奶奶最后一面。他说我讲座的费用是一万块钱,但是那算个屁啊!我奶奶死的时候还在说,我的孙子呢?他回到家里以后决定卖掉自己的公司,他说我不想再错过些什么。

  爸爸告诉我,他一生最遗憾的,有三件事情,二件事与亲人离开有关。第一件就是父亲的离开。他说那个时候自己在矿山,干活太拼命了。接到爷爷生病的通知,总是想着再干一会儿。最后实在是病危通知,急匆匆赶回去,到家上楼,爷爷已经不认得我了,我们下楼去吃饭,听到楼上喊不行了。爷爷就走了。

  还有一次是奶奶的过世,奶奶是在厕所摔了一跤去世的,样子很安详,好像睡着了一样。80多岁,算是喜丧。听姑姑说,奶奶去世前一天,一直站在窗口往外看,想看看我们一家会不会过去。爸爸在研究所当所长,他们答应15号要出来一个项目,员工加班,他也不好意思走。等到第二天传来奶奶的消息,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九点多了。爸爸很自责,现在看起来,提前在15号完成工作真的很重要吗?比见奶奶一面还重要吗?

  其实工作和公司都没有错,如果我们能够懂得更好地规划,我们完全能够避免这样的痛苦。在你30-40岁的时候留一段时间,那是爷爷奶奶80岁以后,在你50-60岁之间留一段时间,那是你父母亲80岁以后。每年专门空出天去看看他们,不要在接到病危通知以后,带着负罪感,去看那个已经躺在床上痛苦不堪的人。同样的时间,为什么不分享幸福,而去分享痛苦呢?为什么不在他们身体还好的时候,陪他们下下棋,听听他们抱怨保姆呢?

  在对你重要的人80岁以后,每年抽出时间来陪陪他们!即使每年5天,也只需要花你一生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你会有一辈子的宁静。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