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元武林遗史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五十七章 江南印刷厂倒闭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14世纪全球第一国际大都市元大都最热闹的集市上,来自全世界的各种珍奇商品在这里进行交易。

  有来自西域的各种宝石玉石,也有来自阿拉伯半岛的各种香料,欧洲的各种珍贵工艺品,甚至各个种族的奴隶驱口,只要你想得到的东西在这里都能够买到。

  在这人头攒动繁忙而喧闹的集市上,一个不太协调的吆喝声突然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江南印刷厂倒闭了!江南印刷厂倒闭了!老板吃喝嫖赌,欠下了35个亿,带着他的小姨子跑了。我们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拿着印刷的武功秘籍抵工资,抵工资。原价都是五百金、三百金、二百金的武功秘籍,通通二百两银子,通通二百两银子!二百两银子你买不了吃亏,二百两银子你买不了上当。各位街坊邻居,走过路过不要错过。不要犹豫,不要徘徊,犹豫徘徊等于白来,徘徊犹豫等于放弃…”

  林深和两个伙计拿着几个长长的大喇叭扯开了喉咙,开始在集市上吆喝起来。

  这种古怪事情估计也只有林深才干得出来,只是瞬间摊位上这三层外三层的围拢了许多人,很多人一边看一边七嘴八舌悄悄的讨论着。

  “唉,唉,听说是老板跑路了,真不是个东西。”

  “这武功秘籍也有人卖吗?还能这么便宜?莫不是假的吧?”

  “不过听说额尔和木亲王府就在收这些武功秘籍,500金一本呐!不知买了去能不能换。”

  …………

  看的人多了,终究有那么几个敢吃螃蟹的。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大汉走上前来指着这些秘籍大声问道:“你这商贩说的可是真的?二百两银子一本?为什么你们不自己拿了去亲王府换赏金?你可知道,那亲王府可是悬赏500两金一本。”

  面对这种质疑林深早已想好了说辞,他淡定自若的对那大汉解释道:“这些秘籍是我老板以前印制的,是真是假我等也分辨不出,再说亲王府赏金500两的秘籍是何种标准,我等也不知,也不想去费那个心思了。反正就是这些秘籍,200两银子一本就处理了,若有心者,可自行拿去兑换奖励,是否可行与我等无关。否则这些秘籍哪会这样便宜?”

  那大汉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于是便对林深说:“你把那秘籍拿两本给我看看来。”

  林深点点头随便拿了两本递了过去。

  那大汉好像也是一个武林中人,他把秘笈拿在手中仔细翻看了一遍,沉吟了一会点了点头,掏了两张银票出来递给林深说道:“左右也就400两银子,也不算贵,这秘籍看上去里面有些东西,待俺买来去碰碰运气,如若不行,自己留来看也是不错。”

  说着这汉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拿着秘籍便直奔亲王府去了。

  这汉子一走余下的人也觉得是这个道理,200两银子对于大都的很多人来讲只能算是小钱,不少有这个条件的纷纷上前买上那么一两本然后也直奔亲王府而去,唯恐落了人后。一时间这摊铺面前人头涌动,让林深笑得嘴巴都合不拢。

  这两箱书从蜀中一路到大都,都是边走边卖,在路途中便已经卖掉了差不多一半,而到了大都来,这剩下的一半在众人的踊跃抢购下也卖得飞快,也就在不到一个时辰之内,所有的秘籍一便被售卖一空,还有不少买不到的在那里捶头跺脚后悔不迭。

  眼见活计都干完了,林深拍拍手麻利的和众人一起收拾好东西,奋力的挤开人群撤退了。

  只留下一群热情的买家在那里还尤自追问着。

  “真的没有了?我出300两银子,300两!”

  “明天你们还来吗?我回去就把银子准备好。”

  “你们这江南印刷厂在哪里?我要去订货,要重新开工,重新开工!”

  林深一行人顾不上回答,好不容易才挤了出去,不一会儿就消失在市集的漫漫人海中。

  半个时辰之后,在大都的某个客栈里,林深三人围着一张桌子坐成一圈。镖局的那些一路护送的镖师和伙计们已经拿了一大笔辛苦费走了,现在只剩下他们三人关上门来在那里算账。

  一个木制大圆桌上放着一大摞的银票,林深正埋头哗啦哗啦数着。

  “一共七万七千四百五十两银子。”隔了半响,林深终于抬起了头兴奋的宣布。

  “我们发财了!发财了!”游方远抱着林深跳着欢呼起来,只有和尚依然闭着眼睛双手合十坐在那里淡定得很,但是他那微微颤动的鼻翼也微微暴露了心中的情绪,好像不像表面上那样平静。

  “第二批车队已经在来的半路上了,往江南的两支车队前几天也已出发,这就是你说的那个什么什么战略?”游方远依然在兴奋中。

  “市场饱和轰炸战略,把这些武林秘籍由稀缺品变为普通商品,人人可买,就不会再有争端了。不过你说那些江湖中的门派会受到多大影响?”林深还是有些担心。

  “影响?有什么影响还真不好说。不过这些武林门派哪一个不是有自己的本派秘籍,都看作命根子一般保护起来,断不会受到你的冲击。而现在江湖上充斥着那么多真真假假的武功秘籍,反而我看从此以后那些人想要学武,一定会找一个靠得住的大门派,否则就会担心受骗上当。”游方远笑着拍着林深肩膀宽慰道。

  “嘿,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市场同质化严重,品牌竞争就开始了。也不知这事是好是坏呀。”

  担心归担心,不过管不了那么多了,还有活没干完呢。林深麻利的把银票分成三份,其中两分交给了游方远和和尚,三人小心的放好。

  “走吧,时间差不多了。”游方远提醒。

  林深点点头,吩咐和尚:“你就在这里等我们,哪儿也不要去,我们待会儿就回来。”

  林深和游方远换了一身衣服就出了客栈,直奔额尔和木亲王府而去。

  林深头戴灰色绛巾,一袭青衣长袍,扮作一个落魄书生。而游方远则粗衣麻布,扮作一个流里流气的青皮混混。两人做互不相识的样子,一前一后的来到了亲王府的门前。

  额尔和木亲王,元惠帝的弟弟,在元朝复杂的政治圈中可以算得上一棵奇异的不倒长青树。

  1320年至眼前的1333年元朝在中原最后一个皇帝元惠帝登基,这14年间一共登基了七个皇帝,平均每两年一个,这样频繁的皇帝轮换速度,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由此蒙元帝国上层政治圈的混乱可见一斑。

  而这走马灯似的换皇帝的背后则是大批大批的人头滚滚落地。龙者,上天入地呼风唤雨,无不显其赫赫威名。而作为人中之龙的皇帝,每次上台下台总会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但额尔和木亲王却是这腥风血雨中的一棵不倒树,他不问政治,只盘缩在自己的巢穴中,不管外界怎样的腥风血雨,新皇帝一但上台不知为何,总会拉拢示好于他。纵观整个大元朝,能有此等待遇的只此一家,别无他人。

  有人说这额尔和木亲王富可敌国,他手上握有的财富连皇帝都要倚靠一二。

  也有人说额尔和木亲王手握一支奇兵,待到中原忍耐不下蒙古人的那一天,他将用这支军队护送蒙古人回到那苍茫的草原,顺便带走的还有堆积如山的财富。

  还有人说额尔和木亲王掌握着从成吉思汗时代就建立起的一个细作暗网。这个细暗网络遍布欧洲至中原的整个欧亚大陆,为成吉思汗征服世界立下了赫赫功劳而无人知晓。它在成吉思汗死后分裂开来,进而服务于各个汗国。而在中原的元朝暗网则只听命于额尔和木亲王一人,任何皇帝要想统治天下,就必须仰仗于他。

  江湖上流传着各种关于这位传奇亲王的流言,但不管哪一种流言都在描述着他的无比强大。毫无疑问这是位有着强大实力的蒙元贵族,他正帮助着蒙古皇帝统治中原。

  在大都不管是谁在他的亲王府面前都要小心翼翼屏息禁声,生怕惊扰到了他。而今天,这额尔和木亲王府外面却排起了长队,吵吵嚷嚷仿佛菜市场一般,让人大跌眼睛。

  长长的队伍已经排到了巷口,几个王府的仆人在门外艰难的维持秩序:“别吵!安静!安静!我们王爷金口玉言,只要是真的秘籍,就能换到500两金。还请各位耐心等待。”

  游方远隐蔽的和林深使了个眼色,两人悄无声息默契的插入到了队伍中。

  林深拍了拍前面一个人的肩膀问道:“这位兄台有礼了。敢问兄台你也是来换秘籍的吗?”

  那人是一个略胖的中年商人,他上下打量了林深一番点点头回答道:“对,前面排队的都是来换秘籍的。”

  “怎么这么多人哪?真能换到500两金子吗?”

  那商人看林深也不似坏人,便靠过来悄悄的讲道:“今日上午,有几人在集市卖秘籍,200两银子一本,好家伙,两大口箱子的秘籍呀,都被抢疯了,连我都只抢到了两本。不过能否换钱这可不一定咯,也不知道亲王府以什么标准在收秘籍。我看大部分人都没有换到,只有偶尔那么一两个人倒换了金子出来。我也问过那人,他们拿去换的秘籍和其它人手上的也差不多呀。搞不清楚,搞不清楚。”

  讲着讲着商人眼珠一转问道:“这位兄弟你手上有几本秘籍呀?也不知道能换还是不能换,不如你一百两银子一本卖与我,我拿去碰碰运气,你也减少损失。”

  这个家伙果然商人本色,不管什么时候都在想着赚钱,不过林深另有打算,只是摇摇头拒绝了他。两人便不再说话,专心的排起队来。

  这个队排的是又臭又长,堪堪排了一个时辰多才轮到了林深。

  林深在门口便被一个仆人领了进去,这亲王府果然建的是门深似海,他被仆人带着在里面七拐八绕,穿过无数的回廊庭院,绕得头都晕了才来到了一间偏厅外。

  这偏厅里早有几个人在那里候着了。一个长须中年汉人正在检查林深前面一个人,就是刚才交谈的那商人带来的武功秘籍。

  只见中年人拿起秘籍,一阵快速翻阅,双目连连闪动,仿佛扫描仪一般飞快的看了一遍,然后将秘籍还给了那商人,摇摇头冷冷的说道:“不行,下一个。”

  那商人听后大急,急忙问道:“为什么不行?哪里不行了?你们到底是以什么标准在选秘籍呀?我不服,你再看看,再看看。”

  “我说不行,就是不行。把他赶出去!”那中年人也不欲多解释,只是挥了挥手,便有两个仆人过来架住那商人往外拖去。

  林深见前面那商人鉴定完了,急忙掏出自己的三本秘籍递了过去。

  那中年人也不说话,只是接过了秘籍照样翻看起来。看着看着,他突然一顿,抬头仔细把林深打量了一番开口说道:“你且等一等,到这边来,我要问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