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洪荒之骷髅问道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三章 遇原始人传教化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骷髅急了,折根木棍在地下写了一行字:“这是哪?附近可有村镇?”写完了才省起,这字体估计人家不认识。

  那人看了半天,嘴里说着,双手连带比划,骷髅听不懂,这时候树上那几人明白了,这骷髅不像要害人,就都爬下树来。

  语言不通,只好用手势,骷髅指指虎尸,指指几个人,做了个扛起来的动作,那几人明白了,过去两个人抬起虎尸,又有俩人背上人类尸体,站在那里看着骷髅。

  骷髅心说:盯我干嘛?你们前头带路啊。”就做了个引路姿势。

  这下懂了,几个人轮流抬着老虎和尸体,走了三四个时辰后,进了一个山谷,谷内很宽阔,有一条小溪流过,山腰有几个山洞。

  几个人喊了一嗓子,不大会儿山洞里涌出来老老少少,男男女女,三四百人,众人见到骷髅明显有点害怕,女人孩子们都缩在后面,男人们也手持木棒戒备的看着他。

  骷髅看出来了,把铁叉插在地上,摊开双手表示没有恶意,那几个猎人向一个老年妇女躬身说了几句,又向人群喊了几声什么,人群才渐渐安定下来。

  那老妇过来对骷髅也是一礼,这是感谢他救了部落的勇士。

  然后把骷髅让到身边,对着人群说了些什么,众人围着她坐了下来,但都离着骷髅远远的。

  一个拿着石匕首的中年女人走上前,开始解剖虎尸,给每人割了一小块肉,加上一把野菜、几个果子,众人就这么生吃。

  看起来是一个原始部落啊,还在茹毛饮血。

  骷髅就找来硬木棒,挖了点干苔藓,拢一堆干草,钻木取了火;又用树枝插了一块虎肉烤熟,割成碎块示意众人品尝,有几个大胆的吃了几块,这肯定比生肉好吃啊,就伸出大拇指。

  从这天起,他就在部落住了下来,自己掏了个小山洞,也不与别人合住。

  每日也跟着几个青壮出外打猎,有了骷髅,他们狩猎的效率大大提高,无论什么猛兽,几叉下去就能放倒。

  全靠追猎毕竟不是长久之计,骷髅就教他们挖陷阱,然后哄赶动物从这儿走,这就省力多了。

  部落的女人们也有工作,每天捕鱼、晒肉干、采野菜。

  不几天整个部落都知道骷髅力大无穷、反应迅捷、钢叉锐利,是一把好手。而骷髅也很温和,除了外形吓人,不会说话外,倒也不是那么可怕,渐渐的大家也愿意跟他交往。

  骷髅还教大家把温顺点的动物圈养起来,建起一个大大的养殖场。

  有一次打猎的时候,骷髅见到一片野生的稻谷,如获至宝,割块兽皮采了一包种子,回到山谷,种了下去。

  闲暇的时候他就凑到女人堆里,跟着刚学说话的孩子,一个字一个字的学习。

  过得三四个月,稻谷熟了,骷髅打了一小堆种子,这时候这片山林里就很难打到猎物了,部落需要迁移。

  骷髅想让他们向北,这个路线他走过,知道很远之外是荒原,可以烧荒耕种,也没有很厉害的猛兽,那时候日子就好过了。

  他带着猎人们向北,找到了新基地:野兽丰富,有水源,有山洞,部落住的下。

  女人扛着肉干食物,领着孩子,老人也自己走,男人们拿着武器在外警戒顺便打猎,迁到新的山谷。

  四年之内骷髅跟着部落迁移五次,这个部落也走到了大山边缘,靠近他来时的荒原了。

  这时候他已能听懂人类说话,不过交流还不是很顺畅。

  骷髅就挑了几个最聪明的少年,闲的时候就每人拿根草棒,指指天,写个“天”字;指指地,写个“地”字;指指羊,就写个“羊”字;少年们跟着念,念得对了骷髅点点头,念得错了抹掉。

  如此十年之后,这帮少年长成了,也基本掌握了这套文字,部落常遇到的大事小情都能用文字记录了。

  骷髅与族人的交流也顺畅起来,他写字,人类说话,比用手比划可强的太多了,为便于称呼,他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启承,有承继已往、开启未来的意思。

  他把这群原始人类称作:元人,元就是始、最初的意思,意思是最初的人类。

  这时候族人已经广泛饲养动物了:羊、兔、猪,自己可以解决相当一部分食物了,不至于在恶略天气里也要出外打猎寻食。

  骷髅又教大家耕种谷物,用的很简陋的生产方式,烧出一片空地,撒下种子,天生地养,产量很低,但是土地几乎无穷无尽,又解决了部分食用。

  此时男人们的主要工作改为耕种,闲时才去山林打猎。

  在一次追击猛兽时他们走出很远,见到有一个山谷里溪底呈绿色,这是铜啊!启承就带着男人们采出矿石,冶炼简单的农具,锄地的铜锄、播种的耜,收割的镰刀,给男人们打造矛、剑。

  有了趁手工具,耕种所得收获多了起来,族人们开始向荒原迁居,启承又教人们拓土为坯建造房屋,房子建成,可以遮风挡雨,不用再住山洞了,人族可以在荒原上随意迁徙了。

  以前部落的平均寿命比较低,一是食物不足;二是卫生条件差。启承又教大家注意卫生,大小便集中,等等……

  部落慢慢繁盛起来了,平均寿命增加,人口迅速增长。

  人类是找到了,但启承的疑惑并没有减少,也并没有找到归属感,有一道无形的鸿沟横在身前。

  虽然他住在部落,但孩子们从来不敢单独与他待在一起,人们的神情中总有淡淡的疏离和戒备,启承看得懂,他们之间缺了一层血肉,也缺了发自内心的认同,他们不是同类。

  虽然已经能够与这个世界的生灵之一进行交流,但他的认识并没有增加多少,这个小部落的人们还不如他走过的地方多,只是祖祖辈辈传下来:在大山的东面很远的地方有妖怪,能飞天入地,可开山裂石……

  他远离人族部落,在一个偏僻的山顶浇注出几个粗大的铜柱,用铜条连接,一到下雨天他就站在铜柱中央等待雷电降落,金属当然比树木好用多了,成功率高,引来的雷电威力也大,他的身体强度又日渐提高。

  一百年后,整个骨架皆淬炼成银白色,这是进化到银骨的标志,此时他刀枪不入,力大无穷。

  启承动了去寻找妖族的心思,雷电淬炼虽然有效,但效果逐渐下降,再说骨体强度虽然提高了,但毕竟不是真正的修炼,若真能寻到大妖,求得一部功法,从此飞天遁地,踏山蹈海,那才是真逍遥、大自在!

  这时候,人族部落已经有了几个大城镇,总人口一百多万,族内开始流传关于“启承”的传说:它长生不老、力大无穷,聪敏无双,教人族饲养、耕种之法,创造文字,教人们建造房屋、冶炼……

  在一个清晨,启承用铁叉扛着一个虎皮做的包裹,又踏上旅途。

  重重叠叠的大山此时在他的眼里是希望,山那边代表着功法、长生和逍遥自在。

  一路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单身一人的启承速度快了许多,一天能走出普通人五六天的路程。

  遇到的野兽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大,有一回遇到一条三十米长的巨蟒,启承几乎葬身在它的蟒口之下,它身形巨大,行动极快,已经把启承吞进口里,启承用手插入巨蟒的内壁,生生的撕裂才逃出生天,这条蟒的魂魄也很强大,启承大大的补了一回。

  最憋屈的却是遇到一只巨大的云雀,疾飞如电,鸟喙如刀,啄一下梆梆做响,虽然不会受伤,但总会是疼的,乃何启承打不到它,后来躲到一个树洞里才算是摆脱。

  这一天启承正登上一个山峰,神魂之中有一股重压突然而来,魂火好像凝滞了一样,大半个天空聚起紫色的云彩,覆盖千里,他被压在地上动也不能动。

  半天之后紫色的雷电咆哮劈下,却是对着前面山谷中的一棵珙桐树。

  那树身型高大,足有万米,树冠覆盖整个山谷,枝叶青翠欲滴。雷劈的大半树冠断裂,六道雷过后天降青气,那珙桐树却幻化出一个人形。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