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世青会 上
距离世青会开幕仪式的日期越来越近了,而吴安也越来越忙于训练,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忙于世青会有关的事情上。
不过在这中间,吴安还奔扑沪都,参与录制《华国有歌曲》的导师对战,至于过程咱们后面再水。
录制完毕《华国有歌曲》之后,吴安消耗了极大的体力和精力,所以按照之前的计划直接留在沪都,这样可以让吴安安心的为世青会做最后的准备。
二零一一年五月二十四日,这一天也许是天公作美,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不过这没有什么用,因为世青会开幕仪式将在晚上开始举行。
不过在这一天,所有的抢到世青会开幕仪式门票的观众都早已经赶往沪都,所以此时的沪都,尤其是东方体育场周围的宾馆都已经爆满。
并且此时沪都的人流量要比往年同时期要多出三倍以上,而且这其中又很大一部分是外国人。
这大大超出了沪都市政府的预想,在世青会开幕仪式的前一周,就大大扩充志愿者的规模,并且全力保证城市交通、安全等等社会各个方面的正常运行。
沪都市政府的行为是有效的,在这一周,一切都按照沪都市政府和世青会组委会的计划,基本上没有出现重大意外。
这让各国媒体都盛赞不已,转而又拉出思密达国开始批判当初举办奥运会时,种种不好的现象。
思密达国媒体虽然很想反击,但此时的他们也只能瞒一瞒国内自大的民众。
不过此时外界的一切都与吴安不相关,在练习室中付出的汗水终于要受到回报的那一刻了。
在当天晚六点,所有手持世青会开幕仪式门票的观众开始有序进场。
而各国记者早已经在东方体育场内布置摄像机,以供各国媒体的全球直播。
徐柯此时正在做最后的准备,作为官方晚会御用的导演,徐柯非常镇定的在现场指挥着一切,使得现场有条不紊的进行。
不过徐柯知道,现在他还不能放松,需要等到几个小时之后,他才能够彻底的松懈下来。
吴安和陈宣也早早的来到东方体育场,此时的他们不再像往常那般轻松的聊天,而是在利用这最后的一段时间熟悉歌词和动作之类的内容。
等到晚上七点的时候,现场的观众基本上都已经就位。
沪都当地的观众非常熟悉他们的地标,不过他们看到眼前东方体育场内部的改变,还是很感到惊讶。
只见原先中间的草坪都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见的是一块一块组成的电子屏,不过一共有多少快他们倒是不知道。
现场有人爆料是六十四块,有人说是八十一块,甚至还有人说一共有一百块,而且这是他经过两个小时一块一块数出来的。
不过后来在电视解说中,爆料是八十一快。
转回正题,此时月亮已经悬挂在明朗的天空中,没有乌云的阻挡,使得月亮在今夜格外的清晰,而且观众可以抬头直接看到月亮。
此时已经是晚上七点半,徐柯命令所有工作人员开始最后的检查,一旦发现有破损的零件立刻更换。
徐柯在他的地盘,看着眼前的十多块电视屏幕,这里展示现场摄像机拍下的录像,徐柯透过这个用来掌握现场的情况,并且及时通过对讲机进行沟通。
当天晚上七点四十分,各国的领导人和世界名校的校长来到东方体育场,坐在了观看视角最好的位置。
如果此时在东方体育场的地下有一颗炸弹爆炸的话,那恐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领导人都会丧生,影响最严重的是欧美发达国家,不过庆幸的是这样的假设是不会发生的。
就在各国领导人入场的时候,各个国家的世青会开幕仪式的直播也已经开始。
全球有将近二十多亿的人都坐在电视前或电脑前,观看着这现今世界上,最盛大的节日。
徐柯现在感觉喉咙发干,他知道这是由于紧张导致的,不过他不能喝水,因为这会导致他频繁的上厕所,会让他不能时时刻刻掌握东方体育场内的情况。
所以他只好这样坚持下去,直到这场考试结束。没有错!对于徐柯来说,世青会开幕仪式就是一场考试,而且只能考的好成绩,没有不及格的说法。
当天晚上八点整,世青会开幕仪式准时开始,此时的东方体育场内逐渐安静下来,而且体育场内的灯光全都熄灭下来。
观众只能透过月光才能看到旁边人的脸庞,这时所有观众的心都被吊起来,不知道这位名导究竟会耍什么花样。
就在观众期待的时刻,体育场中间的八十一块的组成的大屏幕开始亮起来。
灯光由中间亮起,然后向两边铺开,发出白色的光,在观众来看就像是一个卷轴拉开。
在这卷轴上,走上来一个人,双手拿着一个特大号的毛笔,开始在这卷轴上舞动,看起来仿佛在这卷轴上作画。
在毛笔掠过的地方,开始出现颜色各异的线条,而这些线条组成的却是一幅幅由华国画和油画风格组成的图画。
观众慢慢看清卷轴中所展现画的内容,其中包括古代一些著名人物的事迹,观众可以看出甘罗、霍去病等,都是一些年少成名。
近代的五四运动也在这卷轴之上,历史课本上现在还有这个事件的起因、过程、结果和意义,想必我不用过多叙述。
由于是华国画与油画的结合,让整幅画卷看起来既有华国传统的美感,又有西方文化的一丝气息,显得有些华西隔壁的意义。
所有的观众都沉醉于这幅画中,伴随着曼妙的音乐声,让欧美各国都张大嘴表示自己的惊讶,只是几个领导人还稍显稳重。
就在这幅画画好之后,从四面八方登上了一批人,他们穿着与舞动画笔的人同样的衣服。
然后他们突然大喊一声,在他们面前突然出现古代的战鼓。
他们脚下的画仿佛动了起来,不断回放着那些“优秀青年”的事迹,原本体育场内曼妙的音乐也停止了。
转换成画轴上所有的舞者敲鼓的声音,再伴随着古时的战歌,显得十分复古,又让观众感到热血沸腾,无论懂不懂华语的人。
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