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继承者反叛
霍东失败身损傲天城。芈天耀遵守诺言带领百名银甲战士去冰水关。说来也是命运的安排,在这场战争中他的百名嫡系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寥寥数人而已。由于芈天耀的原因,牛州军数万军团被叶心饶恕,放回故乡。平北牛州霍氏家族从此画上句号。楚黑豹因为叶松的挑拨被贬到赤焰关做了守将。
林鸿家园动乱告一段落,而自身所处的异国他乡正在经历着一场比天行还要严重的暴动。君皇继承者,帝国储君端木玉作乱。
圣阳城内,林鸿改变主意,打算趁乱盗取龙珠。此时城内传来更大的号角声,原本占有绝对优势的端木玉逐渐被动,君皇的平叛军团杀到。两军见面直接拼杀,刀剑相碰,枪矛互撞的声音让人听着越发的刺耳。店内躲避的人各个心惊胆战,生怕外面的军团打进店来,自己性命不保。
伴随着兵器交碰的声音,漫天的喊杀声,嚎叫声也随之传入耳中。平叛军团中有一员大将格外显眼,手持一把长枪,及其勇猛,冲入阵中,出击没有一丝瑕疵,枪枪要人性命。
林鸿一边观看一边分析:此人不仅是位骁勇善战的将军,还是位拥有高深修为的武者。实战能力的强悍和慕云东颇为相似。储君军团中无人可挡。
在此人的带领下,平叛军团步步为进,慢慢的蚕食着对手,端木玉军团则杂乱无章,胜负已分开始往城外撤走。厮杀整整持续一天,夜幕来临的时候喊杀声逐渐减弱,端木玉军团城内再无立足之地,全部撤出城外,而平叛军团则士气高涨,穷追不舍。
林鸿偷偷跟随出城,猜想如此动乱南竺君皇肯定会出面,从而也能了解一下其人的实力。为夺取龙珠积攒一些信息。幸运的话万一君皇随身携带龙珠,只要有机会,自己不介意会改偷为抢,然后让布拉奇背着自己快速逃跑。
林鸿一路小心翼翼。出城途中满城的大街小巷全都是战死士兵的尸体。林鸿由衷的感叹:战争有什么好的,死的不是士兵就是百姓,最后的胜利者都是踩着尸体站在的最高处,什么仁慈之主啊,一代圣君,都是瞎扯。手中没有权力,没把反对自己的势力杀光能成为所谓的圣君明主吗?然而今天的他却没有想到,在未来的数年时间,因为自己而引起的杀戮远比今天残忍百倍。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林鸿只是想当一名看客,不想参与,找到一处既能隐藏好又能清楚观战的地方隐蔽起来。这是一座城外的山尖,山顶无疑是观战最好的选择。城外的战场和城内时截然不同。端木玉军团死灰复燃,不知从哪又调动来大批兵将,目测至少数万,之前占尽优势的平叛被困在中央,无法突围,士兵们浴血奋战,死的人越来越多,尸体漫山遍野。双方的战斗进入到白热化。在城中大杀四方的那员大将此时满身是伤,如果不是修为颇高,恐怕早已战死沙场。正所谓好虎怕群狼,一个人再强也抵不过一只军团,当然这其中要免除那些超级大变态,但这些人毕竟只是凤毛麟角,比稀有动物还稀有,并不常见。正常情况下,一名强者被围攻不能吓退对方,最后的结局只能是灵元耗尽,死于乱军的斩杀。就目前的情况,端木玉一方士气正盛,怎么可能退军,这员大将被无数人围攻,想全身而退难比登天,身受数处刀枪,依旧拼杀,倒在身前的士兵数量持续增加。
一身穿黄袍头戴金盔者,手中持剑杀进阵中一剑刺中那员大将肩膀。大将闷哼一声,头戴金盔之人又是一剑,被长枪所挡。
“殿下,你聚众造反,臣不想伤你,臣劝你还是早早投降,相信陛下会饶你性命。”
大将所说的人正是面前身着金甲之人。此人便是南竺君皇继承者,端木玉,这次反叛的领导者。
端木玉道:“蒙高将军,今天我起事情有可原,我知道你忠于父皇,我告诉你,我是为了南竺百姓,希望你能明珠暗投。”
蒙高道:“臣不管你为了谁,我既然身为圣阳城将军就必须对君皇尽忠,臣还是劝您早早罢手,一会陛下来了真的就晚了。”
端木玉道:“既然将军执迷不悟,为了南竺百姓我就不客气了。”
端木玉再次出剑刺向蒙高。蒙高纵然伤痕累累,依然用枪一挡随后横扫把端木玉打退两丈开外。端木玉一击不成继续与蒙高交战数个回合。
一个间歇,端木玉口中念念有词,催动灵元,剑气旋转,掷剑飞出。蒙高抵挡片刻支撑不住,躲避不及,被扎穿手臂。端木玉继续隔空控制剑气指引出击。蒙高处于下风,但眼神之中坚韧,面对着近在咫尺的刺杀,单手推掌,一股由光芒组成的盾护住身体,将剑气震散,剑身震退。
林鸿惊讶:这是光之盾,是松波山的法术,难道这个蒙高与圣龙尊者有什么关系?
蒙高一只手挡住攻击,另一只已经被扎穿的手臂握着长枪忍着剧痛刺向端木玉,长枪穿臂而过,以其人之道换其人之身。
端木玉受伤,不敢再战,被几人救走。他败了,败在实战能力太弱。蒙高没有追击,战斗已久,身体和灵元皆快到极限,又祭出光之盾护体。手握长枪站在原地修整。不料被损耗更大。被一名士兵一枪扎中后心。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依然处于重围之中,性命的危机还没有解除。身体空虚,又连续受伤,乱军中蒙高想活着出去很难。蒙高一枪穿透了袭击自己士兵的头颅。
此时蒙高一方的几万将士尚有战斗力者已经不足一万,其他人非死即伤。端木玉一方的数万大军伤的自然也不轻,伤残人数甚至比蒙高一方还多,但占着人数的优势还是在局面上完全压制蒙高。不知道是早有预谋还是蒙高命不该绝。千钧一发之际从圣阳城方向又有一大队军团杀来,人数不下十万,带头者骑乘着金刚异兽,年纪三十左右,一身混魔盔甲,手提服魔三棱鞭。大军冲进战场,端木玉军团顿时溃不成军。
“元朝,他怎么来了,他不是应该在柴城驻守吗?”
端木玉惊呼。眼神中带有恐惧,失望,甚至懦弱。可见来人对战局的重要性有多么的关键。
“殿下,元朝到来,我军劣势,该如何是好?”
端木玉旁的一位将军提醒。
端木玉气的咬牙切齿:“元朝,你居然胆敢弃柴城不顾,坏我大事,快些收兵。”
大军逐步撤出战场,元朝没有追击,救出蒙高。
蒙高道:“元将军,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在驻守柴城吗!”
元朝道:“我今早接陛下旨意,率领手下十万精兵赶回圣阳平乱,还好及时赶到。”
原来南竺君皇于昨夜已得知端木玉即将叛乱的消息,由于自身正在闭关,暂时不能出战,况且圣阳城的御林军不足二十万,其中十万还被端木玉策动,便连夜通知远在百里之外的元朝率大军赶回。
蒙高道:“元将军千万不可杀害殿下,一切要等陛下亲裁啊?”
元朝道:“放心,我只管平乱,不会杀害殿下。”
南竺帝国的兵力根据人口推理,总兵力不会超过三百万,这还有易于他们青壮年居多的原因,否则会更少。即使如此,国家却再一步削减兵力,常备军仅有八十万。没有战争,这个数字会一直保持。十万人的军团造反对于这个国家来说不是小事,有能颠覆政权的可能。
两军对垒,元朝威武至极:“皇子殿下,臣奉陛下之命前来劝解你迷途知返,随我入宫。”
端木玉被人搀扶:“元将军,我起兵是无奈之举,并不是作乱,实为劝解父皇,为百姓而战。”
元朝怒吓:“一派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