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带走龙珠
南竺帝皇端木傲心灰意冷,有意离开这个世界,摆脱自己犯下的罪行!作为儿子的端木玉当然不愿。
“父亲”
端木玉大喊一声从远处跑过来跪倒在父亲身旁,声音哽咽:“父皇儿臣没想过杀您啊!儿臣只是想让你改变想法。只要父皇能为南竺百姓着想,儿臣愿意替父皇承担过错。”
端木傲将帝皇之剑交给儿子,流露出慈祥的目光:“玉儿,父亲错了,在将士们喊杀我时我知道我错了。你将来可不要像父皇这样,要为百姓,为每一个人着想。父亲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南竺的好君王,来,拿着,这把帝皇之剑交给你。冷无情是个好人,你要多多感谢他,我的卫队从今天起就是你的卫队。记住,凡事宜缓不宜急,尤其对待妖族更是如此!需要时机,千万不要鲁莽行事。”
“不,儿臣不要!”
端木玉泣不成声,促成今日的局面都是自己的原因,是自己间接害了父亲。
端木傲不再看儿子转头看向三位老者说道:“望三位叔父照顾好我的儿子,所有的罪过侄儿一人承担,侄儿走了。”
说完用尽最后气力双手汇聚灵元形成气力之剑。仰望天空击穿了自己的心脏,缓缓的倒了下去。
端木玉跪在父亲的尸体旁大哭:“父亲,我不想让你死,不想让你死。”
和端木玉一同起事的端木皇族们纷纷跪下。元朝,蒙高和南竺的士兵们亦是如此。三位老者行单手护胸行礼。拜别他们的一代君王—端木傲。端木傲用结束自己生命的方法换回尊严,换回属于他的归宿。
林鸿鞠躬行礼,身为君王者能做到如此实属不易。儿子失去父亲有多么的伤心。端木玉的哭声让他想起自己的父亲,自己那个还身陷牢狱的父亲林昊晨。不免很伤心,很难过。
端木玉将父亲的遗体运回圣阳城以国主之礼下葬。一同埋葬的还有此次动乱中死去的将士。陪同他们的君皇共同去往另一个世界。事后统计,参战近三十万将士阵亡四万多,伤十余万。这些人本不该死,与其说他们是为了帝国丧命,还不如说是为了自己不死而死。因为领导人的一个错误决定,使他们为了自己不被处罚,为了自己将来能够飞黄腾达而参战,直至死亡。经此一事,南竺的国力损伤不小。尤其是帝都圣阳城的力量损失更大。三天之后在臣民的拥戴下端木玉登基受封为南竺帝国第三十五位君皇。林鸿原本想直接离去,在端木玉强烈的挽留下才等到其即位之后再走。
因为感激和大家的钦佩,端木玉有意封林鸿做大将军,被林鸿拒绝。这里自始至终不是久留之地。端木玉也不好强留。端木玉与林鸿结拜为兄弟,君王与自己结拜,拒绝不太妥当,林鸿只好相依。由于端木玉年龄稍长,称林鸿为王弟,封为异姓王。林鸿应允王弟的称呼,拒绝异姓王的爵位。试问他是天行的皇族,怎么能受南竺的王爵呢?
端木傲由于惧怕妖帝斯潘所以一生沉迷于修行,希望能够尽早的有能力一战,把提高修为放在第一位。所以说他的心境也是善良的。端木傲一生有六子,端木玉并非长子,不幸的是前四子都没能活过十岁,纷纷以夭折结束了短暂的一生。唯有端木玉和端木靖顺利长大成人。所以端木玉还是皇长子,即是帝国储君。
大事已毕,林鸿决定和端木玉谈论龙珠的事:“陛下,弟有一个不情之请。”
“王弟尽管说,我一定答应。”
端木玉刚刚继位,尚不喜欢用朕这个称呼,还是以我自居。
林鸿道:“我此次前来南竺,实不相瞒,是为了龙珠,相信陛下也知道这龙珠的来历,我受龙王之托,前来取回,所以要将龙珠带走,还给龙王,不知陛下肯否?”
这个要求出乎端木玉的意料,龙珠是南竺的镇国之宝,怎么可以失去?刚才自己还先答应了,有道是君无戏言!端木玉懊悔自己的莽撞和不沉稳。回应的支支吾吾:“这龙珠是我国镇国之宝,贤弟带走,恐有为不妥吧?”
龙珠必须带走,先前答应龙王,不能不讲信义。自己可没有人罩着,龙王不能与人族帝国大战,追杀一个逃犯绰绰有余。林鸿不想结仇于龙王,可也不想强夺,希望端木玉能答应要求,光明正大的带走龙珠。
林鸿道:“弟只想物归原主!”
“这……”
局面陷入尴尬,若不是南竺三位老者当中一人的言语,这对刚刚结拜的异姓兄弟恐生嫌隙。其中一位满脸胡须的老者说道:“冷少侠,龙珠你拿走吧,玉儿不知道,我们帝国失踪的百姓并不是都交给妖族。这龙珠是龙王至宝,有龙气滋补当然无事,若无龙气滋补,需要大量的精元去代替。这么多年为了这东西我们失去了很多臣民的生命,说起来真是惭愧,龙珠每用一次,都会对使用者有巨大的影响,减寿十年。所以请你将他还给龙王。只有这样臣民才不会再受到任何的威胁。我们既然选择改,就会改彻底。龙珠我们不要了。”
端木玉的表情平和不少:“既然如此,我便把龙珠送与贤弟,让它物归原主吧。”
林鸿拱手相谢:“多谢几位长者和陛下成全。如果日后有缘,我一定会回来重谢各位。”
老者再道:“不过希望冷少侠能与龙王解释,我们不希望龙王夺回龙珠后与南竺为敌。”
对于这个问题,林鸿有充分的信心答应,龙王龙珠到手后肯定会立马修炼,耽误时日恐怕再无机会成功续命。几百年对人族来说很是漫长,对于龙族来说,只不过是生命中一小部分而已:“放心,龙王要是不答应,我就在还给他之前把龙珠打碎,告辞!”
众人满意,端木玉问:“贤弟这就要走吗?何不多留几日。”
林鸿说:“陛下,我还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往陛下体谅。”
离开圣阳城,林鸿往东海而去,临走的时候端木玉告诉林鸿,只要有难处,尽管说,一会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林鸿用同样的话语回答。
当林鸿即将离开南竺疆界的时候听闻到端木玉的麻烦,麻烦来自于内部。由于端木傲的驾崩和帝都军团的丧失,帝国好多地方豪强都打着为端木傲报仇的旗号起义造反。不承认端木玉的皇权。对此林鸿并不怎么关心,知道端木玉有能力摆平这次动乱。因为不仅有三位高手和君皇卫队支持端木玉,连元朝和蒙高也会给予支持。端木玉不是无能之备,即位后不仅没有怪罪元朝和蒙高,还大力提拔二人为己用。再加上圣阳城周边百里其他的几个军营,手中军团依然不下四十万。能力远在叛乱者之上。用天意弄人形容端木玉一点也不为过,几日之前他还是叛乱者,现在却变成了平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