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残疾大佬的冲喜新娘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2章第 112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翌日。

  萧知因为今日要进宫的缘故, 便穿了一身相应品级的郡主服饰。

  衣服是早些时候就定做的,妆花缎的料子,上绣各式牡丹,颜色是朱红,杨善疼她,一应物件挑得都是顶好的, 几十个京中最有名的绣娘,花了三天两夜赶出来的服饰和头面,不比她以前穿用的差。

  如意站在她身边, 等替她戴好头面, 眼眶蓦然就红了起来,她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瞧见过这样的郡主了

  想到以前那些日子, 她就有些忍不住想哭。

  萧知还坐在铜镜前, 可以透过铜镜看到如意的神态,见她这般,心下也有些酸涩, 嘴里还是忍不住说道“哭什么”

  “没哭,就是觉得高兴。”

  如意抹了一把眼泪,等把那股子酸涩劲都憋了回去, 这才笑着同她说道“时辰差不多了, 奴扶您出去吧。”

  “好。”

  萧知点了点头。

  外头的马车早就备下了,杨善也已经准备好了, 这会见她正装过来, 刚想笑着走过去, 可见她一身红衣,眉目含笑的过来,竟不由自主地想到萧芙。

  崖下那半个月。

  他只见过素服简衣的萧芙。

  若是萧芙活着,若是当初他早些找到她,娶到她她必然也会着这样的盛装,出现在他的眼前。

  萧知还是有些不大习惯称呼她为“父王”,此刻见他出神的样子,也只是问道“怎么了”说完,又看了一眼自己的服饰,疑惑道“是不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没有。”

  杨善笑着摇头,“很好看,知知就应该这样打扮。”

  说来也奇怪。

  明明萧知生了一张清丽的脸,却十分适合这种艳色的打扮,就跟临仙楼里最艳、最娇的牡丹花一样,傲骨凌然就是这幅样子,总让他想到那个孩子。

  当年那个孩子也最喜欢这样的打扮。

  穿着最艳丽的裙子,扬着长鞭,骑着马儿,娇俏的笑声可以传遍整个京城。

  可惜一场覆灭,她也终究是香消玉殒。

  当初听到永安王府出事的时候,他其实回来过,只是等他到的时候,已成定局,一切都来不及了,摇了摇头,不再想这些事,重新扬了个笑,温声道“我们走吧。”

  “好。”

  眼见萧知上了马车,杨善也翻身上马。

  虽说今日进宫是端佑帝要见萧知,但要面见圣上却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且不说端佑帝这阵子身体不大爽利,一日里有大半的时间都在昏睡。

  便说他如今的脾气也是忽好忽坏。

  好的时候,就跟以前一样,十分温和,可若是坏的时候,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暴躁、易怒就算面对太子、皇后也多有苛责。

  如今服侍他的那些人都有些战战兢兢的。

  杨善心里其实也有些担心,一路过去的时候,不住提醒着萧知,“过会要是见到陛下,你就少说话”

  “您已经和我说过好多遍了。”萧知有些无奈的说道。

  “过会见到陛下,我行完礼就跟在您身边,陛下若问什么,我再答。”她把杨善这一路跟她说了无数回的话,重复了一遍,说完,又同他道“您放心,我都记在心里了,不会有差的。”

  杨善也是关心则乱。

  平日里威风凛凛的西南王,这会愁得不知道跟什么似的,最后也只能无奈叹道“其实陛下以前不是这样的,他以前”

  叹了口气,没往下说。

  萧知也没去追问,相比西南王的无奈,她的心下却十分冷静那个男人以前的确不是这样的,但人总会变得,在他决定做那样的事时,有些事就不可能有转圜的余地了。

  从前那个抱着她,带她放风筝,与她说“我们宝安”的皇伯父早就死了。

  如今他们之间只有仇深似海。

  “到了。”杨善停下步子,压低嗓音同她说道。

  萧知一听这话便立刻从那些思绪中抽身出来,皇宫可不比别处地方,这里的人都跟成了精似的,她但凡泄露了一丝情绪,定会引起旁人的猜测这也是为什么,陆重渊明明那么不舍,却还是想让她离开京城去西南的原因。

  以往她只是陆家的五夫人,是他的妻子,和皇宫也扯不上什么关系。

  可如今

  她是大燕的荣安郡主,是今上最信任的异姓兄弟的女儿,只要她还留在京中,和皇宫就会有扯不开的关系。

  “王爷来了。”一个身穿紫色太监服饰的公公打外头走了出来,朝杨善行了一礼,他年有四十余岁,面白无须,声音温和,正是端佑帝身边的大太监,李德安。

  “李公公。”杨善朝他点了点头。

  李德安是端佑帝身边最信任的人,平日里无论是宫里的贵人,还是朝堂上的官员,都得卖他一份脸面,不过杨善同他倒是要比别人多一些情分。

  “这位便是荣安郡主吧。”李德安笑着和杨善打完招呼,便把目光移到了萧知的身上,不动声色打量了一番,便笑着弯下腰,“给您请安了。”

  “您快起来吧。”萧知似是有些局促的避开了这一道礼,而后便待在杨善的身后,不再说话了。

  杨善安抚似的看了萧知一眼,然后问李德安,“陛下今日如何”

  听到这话,李德安便愁得有些垮了脸,叹了口气,“还是跟以前一样,刚才太子倒是来过一回,两人说起”他停顿了下,没有深入,“陛下又发了好一通火,这会气还没消呢。”

  “不过”

  他话锋一转,又笑道“知道您来,陛下肯定是高兴的,老奴先去通传一声。”

  说完。

  他便往里头去禀报了。

  没几息的功夫,李德安便出来了,杨善同萧知低声说了一句,然后就领着他进去了。

  这里是端佑帝的寝殿,较起他日常办公的地方,要显得随意一些,萧知以往就没少来这边玩耍,看着这些或是熟悉、或是陌生的物件,她心下倒是十分平静。

  “承佑来了。”

  端坐在龙椅上的男人,看着从外头进来的杨善,说道。

  他的声音隐含着无尽的疲惫,甚至还有些苍老的迹象,眼见杨善领着萧知向他行礼,想到他早些时候向他提起过的女儿,脸上倒是流露出了几分真心实意的笑,“这位,就是荣安吧好了,起来吧。”

  萧知又朝他磕了个头,这才站起身。

  “你抬起头,朕看看。”端佑帝看着萧知说道。

  他吩咐了。

  萧知只能遵从。

  她倒是也不担心,距离她知道真相的日子已经过去很久了,刚开始知道真相的时候,或许她会控制不住,但如今过去这么久她已经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他要她抬头,她就抬头。

  午后的阳光正好,可就是因为太好了,她站在殿中被那束阳光罩着,就跟处于逆光处似的,让人一时有些看不太清她的面容。

  只能瞧见一个轮廓,以及翩跹飞舞的牡丹裙。

  “你”端佑帝怔怔地看着她,他的身子往前半倾,因为长久没有歇息好显得有些干瘦的手撑在眼前的长桌前,须臾,他讷讷道“宝安”

  殿中仅留的李德安和杨善在听到这番话的时候都变了一下脸色,就连原本心情坦然的萧知也咻地变了脸色,好在她处于逆光处,脸上的表情并未有人发现。

  杨善皱眉道“陛下,这是微臣的女儿。”

  一旁的李德安也连忙道“是啊,陛下,这是荣安郡主,荣安两字还是您亲自赐的呢。”

  可能是午后的阳光移开了一些,萧知的面容也逐渐变得清晰了,端佑帝又看了一会才坐回去,失笑道“是朕迷了眼。”眼前的丫头跟宝安一点都不像。

  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从她的身上看到一抹属于宝安的熟悉感。

  想到那个孩子

  端佑帝的心下也有些不大舒服,那个曾经亲昵喊他皇伯父的孩子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是他亲手逼死了她,撑在长桌上的手有些微微发颤。

  可很快,他就恢复如常了。

  再次看向萧知的时候,端佑帝倒是显得十分温和,比任何时候都要温和,他朝她招手,“你过来,朕有东西给你。”

  萧知看了一眼杨善,见他点头才过去。

  李德安原本以为端佑帝是要把早些时候备下的东西给这位荣安郡主,正等着他发话,却见他似是犹豫了下,解下了腰上的一块玉佩,心下一惊,不等他说话,已听人说道“这块玉佩,给你了。”

  萧知看着眼前的玉佩,也有些惊愕。

  这块玉佩跟着端佑帝三十多年,后头还刻着他的字,几乎比得上“如朕亲临”的金牌了他怎么会把这块玉佩给她

  “陛下。”

  杨善站在一旁,也有些心惊。

  方想拒绝,便见端佑帝摆手笑道“不过是块玉佩,你们慌什么”说完,又朝萧知看去,见她一副瞠目结舌的样子,脸上的笑意倒是又深了许多,就连声音也变得越发柔和了,“好了,丫头,拿着吧。”

  “我跟你父王还有些话要说,你让人带你出去逛一会吧。”

  萧知呆呆地接过这块玉佩,等到李德安领着她往外走,才有些回过神来。走得远了,她听到身后传来端佑帝略微有些嘶哑的声音,“你的女儿,让我忍不住想起那个孩子。”

  他没有说明白。

  可杨善却很清楚他说得是谁,他似是沉默了一会才问道“您后悔了吗”

  又是一阵沉默,然后端佑帝才沉声说道“承佑,你可知道若此时说这话的是别人,会是什么下场”

  “陛下,当年”

  杨善似是还想再说,但不等他说完,端佑帝便拂落了桌上的茶盏,厉声斥道“闭嘴”

  李德安一见这幅状况也顾不得萧知了,随手招来一个内侍,同萧知说道“郡主,您让人带您先出去吧。”话音刚落,他便转身往里头去了,边走边道“哎呦,陛下,王爷,您二位这是又闹什么”

  “王爷,陛下身体不好,您可别再惹他生气了。”

  里头除了李德安的劝说声,便是两道极重的呼吸声,似是都在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萧知没有立刻出去,她站在原地,转身看了一眼身后,龙椅上的那个男人早就不复他记忆中的样子了,他的样子看起来十分年迈,身形也变得十分干瘦。

  他今年其实也就四十五,却不复一丝这个年纪该有的样子,反倒像是一个垂暮的老人。

  捏紧手里的玉佩。

  耳听身旁内侍传来一句,“郡主。”

  她才收回视线,提步往外走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