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家美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沈潆将桌上的盒子收起来, 递了一杯水给青峰, 说道“别急, 你慢慢说。”

  青峰将水一口饮尽,他一路跑回来禀报, 实在是太渴了, 还想再喝, 望了望桌上的水壶。这水特别清冽, 喝到嘴里还带着一点甜。

  裴延不悦地看了青峰一眼, 用眼神告诉他, 这水是沈潆特意为他煮的, 青峰已经分了一杯。

  青峰这才作罢,说道“府衙前聚了一批百姓, 要找冯知府讨个公道。据说之前,冯知府用各种名义,将城中富贵人家的物资征作官用, 还承诺给他们一定的补偿。可现在, 他又忽然翻脸, 说那些东西是他们自愿交出来的, 用于救灾,官府一钱都不会给。百姓们自然不答应,他就避而不见, 闹得大了就把人打一顿, 威胁恐吓, 弄得民怨沸腾。不过我回来的时候, 谢大人已经过去了。”

  沈潆对裴延说“难怪之前,他能调用到那么多物资,原来是这么强取豪夺来的。侯爷对这位知府,有什么看法”

  “我只知道他的堂弟是锦衣卫指挥使。”

  沈潆皱了皱眉,锦衣卫指挥使冯淼。如果她没记错,冯淼是从底层一步步爬上来的,到这个位置花了不少年的工夫。京城里头的达官显贵,常有因自己的职位高,而帮着家里人谋官职的。尽管这种做法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谋的官职也不大可能是京官,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这种情况。

  九王之乱时,这种现象越发明显,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只要会溜须拍马,也能捞个一官半职。裴章登基以后,将以前太祖定下的,王孙贵族可以靠祖上的恩荫做官这条废除,又将那些因为连带关系而坐到高位的官员悉数考评,再酌情升贬。

  没想到还有漏网之鱼。

  但想来那锦衣卫指挥使是天子的近臣,身份特殊,寻常官员不敢得罪。而西北是荒僻之地,没有京官愿意来此做官,所以冯邑才能踏实地做这一方父母官。本来他若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大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偏偏他鱼肉百姓,好大喜功。

  “侯爷是怕得罪那位锦衣卫指挥使吗”沈潆直言不讳地问道。

  青峰吓了一跳,这个沈姨娘是疯了不成,敢这么跟侯爷说话虽然侯爷宠她,但这毕竟是男人的事,女人最好还是不要插嘴。后宫还不得干政呢,这样太不成体统。

  裴延不以为忤,解释道“我在军中有绝对的权力,但还没资格任免官员。像冯邑这样的四品官,要么吏部管,要么皇上管。”

  他说的是实话。靖远侯再大,也不过是奉命统一方军权,冯邑这样的朝廷命官,真不归他管,所以也谈不上怕得罪人。

  “报”一个府兵从外面跑进来,“侯爷,您快去看看吧百姓闹得太厉害,谢大人都被打了鲜血直流”

  裴延立刻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大步离去。青峰也跟着他走了。

  沈潆不放心,回到住处叫了红菱和绿萝,也跟着去了府衙。

  靖远侯府离府衙并不远,裴延骑马,很快就到达。府衙正临着大街,大街上人山人海,群情激愤。府中的衙役正拿着棍棒,努力抵挡那些冲动的百姓,但百姓还是跟他们发生了肢体的冲撞。百姓毕竟人数众多,很快衙役们就连连后退,一直退到了府衙的门前。

  冯邑躲在府衙的大门后面,往外探了探头,心道糟糕,今日这事算是闹大了。刚刚谢云朗到府门前,本来要帮忙安抚百姓的情绪,但不知谁起了个头,竟然一拥而上将他给打了。冯邑赶紧让人把谢云朗从人堆里扒出来,送到附近的医馆去救治。

  “关门关门,全部都退回来”冯邑在门后面小声叫到。

  衙役们便一边抵挡着如海潮一般涌来的人流,一边往后退。

  昆仑本来听见消息,带着手下过来帮忙。可他了解事情的始末之后,决定站在旁边按兵不动。在他的眼里,这个知府无法无天,早就应该好好治治了。既然侯爷不敢管,索性就让这些百姓自己做主。

  裴延跳下马,几步走到衙役们的面前,扫了一眼面前的人群。他带来的人马加入到衙役之中,军营里的铁盾排成一面,挡在了府衙之前,极具威慑力。

  人群稍稍安静,甚至往后退了一些。

  有人认出了裴延,就高声说道“侯爷难道也帮着那个狗官吗您可不能跟他同流合污啊”

  “是啊侯爷这个狗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请您让开”

  “既然朝廷不管,我们来将他绳之以法”

  人群中好像有人在煽动情绪,百姓们又开始往前涌。

  青峰大声说道“大家稍安勿躁,千万不要冲动你们可知道攻击府衙和朝廷命官,是不小的罪名有话可以好好说”

  “再说,我们就活不成了。今日也管不了那么多大家上啊,他们人少我们人多,要想活命的,一定要杀了那个狗官”

  百姓蜂拥而上,因为人数众多,是官府这边的好几倍,形成了巨大的压迫感。裴延不得不往后退了一些,青峰把他拉到护盾的后面“侯爷,我看他们已经疯了,根本听不进劝,您还是先到里头避一避吧否则要像谢大人一样被打了这事儿本来就不归您管,咱们没必要趟这浑水。”

  裴延觉得今日这些百姓有别于平时,人群里一直有几个人在煽动情绪。而且这样规模的集会,也不像是临时起意,而是有预谋的。冯邑固然可恶,但这些利用民心来充当利剑的人同样不可饶恕。

  沈潆就坐在人群之外的马车里,手撩起车窗上的帘子,静静往外看。

  红菱和绿萝凑到她的身边,红菱道“姑娘,看样子闹得很大呢。侯爷未必能控制得住局面,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吧”

  绿萝附和道“对啊。我好像看到昆仑站在人群外面,要不要喊他去帮帮侯爷”

  沈潆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了一眼,果然看到昆仑如山一样站在路边,丝毫没有打算插手的意思。

  沈潆对红菱和绿萝说“我过去看看昆仑,你们就在这里等我。万一情况不对,随时接应。”

  另一头,陈远好不容易从百姓当中挤出来,跑到昆仑的身边,仰头问他“你怎么回事没看到侯爷都亲自来了吗你就算不想跟我合作,也不能拿侯爷的安危开玩笑吧”

  昆仑眼睛向下,蔑视地看了他一眼,继续看向人群。

  “你这个蛮子”陈远平时就觉得昆仑跟他不是一个路子的,关键时候,还是那句老话,非我族人,其心必异

  他伸手指着昆仑的鼻子,难听的话已经到了嘴边。

  “昆仑,陈将军。”沈潆走过去。

  陈远扭头看到一个顶好看的少年,唇红齿白,俏生生得如同春日枝头的梨花,惊讶地张了张嘴。咦,这小子,他是不是在哪里见过可他又想不起来了。

  昆仑看了看沈潆,说道“回去。”

  沈潆摇头“我没事,你怎么不去帮侯爷”

  昆仑皱眉,闷声道“贪官该杀。”

  他骨子里是个嫉恶如仇,善恶分明的人。尽管有时候一根筋,也不懂那些所谓的利害关系。他所站的立场,就是这些黎民百姓。这几日所见所闻,都在说明这个知府绝不是个好官。既然侯爷不管,那谁也不能阻止这些百姓为自己伸张正义。

  沈潆拍了拍他粗壮的手臂,手指向人群“你看到了吗那几个躲在人群里,不断将身边的百姓往前推的人。他们是今日这件事的主谋,唯恐天下不乱,把人心当做武器。冯邑固然该死,可这些百姓手无缚鸡之力,真动起手来,流血受伤的还是他们。而且攻击府衙,袭击朝廷命官,等同于谋反,要株连九族的。今日之事,如果不尽快阻止,发展下去是何种后果,你想过吗”

  昆仑不说话,但好像在认真思考沈潆所说的话。

  沈潆接着耐心地说道“冯邑的事,侯爷就算有心帮忙,也超越了他的权限,所以他不能管。四品的朝廷命官,除了皇上,还真的没有人可以随便动他。侯爷如今陷在里面,你先帮着把那几个煽动人心的抓出来,平了民怨。至于处置冯邑的问题,我们从长计议。大同的百姓刚经历地动,已经再禁不起死伤了。”

  “好吧。”昆仑应了声,快步冲进了人群里。他长得十分高大,像堵墙一样,寻常人四五个的根本奈何不了他。人群很快就被他的蛮力冲散。他一手抓着一个闹事之徒,将他提起来,直接扔进了府衙门前的盾阵之后。

  这一切动作一气呵成,百姓们都看呆了,顿时安静下来,怔怔地看着他。

  “陈将军不去帮忙吗”沈潆问道。

  陈远本来看着她出神,闻言尴尬地收回目光,也顾不上问她是谁,跑去帮昆仑了。

  陈远刚才听到沈潆说话的同时,立刻认出她是一个女子。她的声音轻柔如水,音色婉转动听,不可能是少年。昆仑来自北地,其实像陈远这样的军中将领,根本没把他当做自己人。陈远懒得跟他理论,到时候可能就是直接打一架了事。

  沈潆却很有耐心地讲道理,最后说动了昆仑。

  陈远忽然开始反省自己平日对昆仑的态度,是不是太坏了点。

  沈潆看到那边场面逐渐得到控制,裴延也让盾阵撤了下去,松了口气。她是经历过九王之乱的人,知道人心是多么可怕的东西。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多少王朝,都是毁于农民的起义。这个冯邑,真的不能放任下去。

  谢云朗不可能没把大同的情况告诉京中,以裴章的性子,不会任由冯邑这样的官员,危害一方。处置他,只是时间的问题。

  沈潆转过身,想要回马车上,突然看见身后不知何时站着不少人。

  为首的那人,临风而立,身披青色的云纹鹤氅,脸庞清瘦,一双眼睛透着寒芒,浑身有股迫人的气势。她与他的目光相接,心中一颤,几乎是下意识地想要后退,勉强忍住了。

  怎么可能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沈潆急忙低下头,心跳几乎要冲出胸膛。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