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家美人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74章 第七十四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裴章静静地等着冯邑交代。

  根据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 其实他心中已然有数,只不过还想给这厮一个申辩的机会。

  “臣,臣实在不知这些刁民意欲何为。应该是前阵子, 臣为了缓解大同城中的灾情, 下了几道应急的政令, 不合他们的心意,所以他们才闹了起来。这西北蛮荒之地, 穷山恶水出刁民, 他们闹也不是一两次了。”

  冯邑战战兢兢地说完,还往旁边看了一眼。只见裴延双手抱在胸前,听他说这一通鬼话, 面无表情。

  冯邑见裴延没有拆穿自己的意思, 稍稍松了口气。他料想裴延跟以前一样, 只管军中的事, 不敢插手政务。毕竟握有军权已经极其敏感,若再越权管到他这个大同知府头上,在皇帝那里也未必是件好事。

  冯邑就是一直利用这个微妙的心理, 与裴延井水不犯河水。

  上座那个威严的声音传来“朕所知道的却不像你所说的那样。你在大同任知府期间,横征暴敛, 鱼肉百姓。地动发生以后,你又疏懒懈怠,隐瞒多处灾情不报, 还将救灾的责任全都推到了旁人的身上, 枉为一方父母官。你只需说, 这些事,是否属实”

  冯邑的脸色先是一阵白,后来憋得满脸通红,连声叫道“皇上,请您明察,臣冤枉啊”他知道皇帝自登基以后,对官吏的考评就十分严格。无论是京官还是地方官员,一旦发现渎职的行为,便立刻查处。只是他一直觉得大同山高皇帝远,皇上的政务琐事那么多,怎么也查不到他身上。何况,京中还有堂弟冯淼为他打掩护,他大可以高枕无忧。

  裴章冷冷道“你先别急着喊冤,朕已经下旨让山西的承宣布政使到此处来查你,你有何冤情,到时慢慢向他说。在案情查清楚以前,你这知府暂时别做了,先行收监。来啊,把他带下去。”

  大內官立刻点了两名内侍,叫他们将冯邑拖了出去。

  公堂之上顿时鸦雀无声。圣驾刚到大同,就将大同知府拉下了马。他们素闻今上雷霆手段,否则当初也不会一举扭转劣势,登基为帝,赢得那场大业史上最激烈的皇位之争的最后胜利。登基之后,为了政局安稳,他更是让锦衣卫暗地里处置了不少政敌。此间种种,之前众人只是有所耳闻,如今算亲眼所见。

  众所周知,冯邑是锦衣卫指挥使冯淼的堂兄。冯淼为皇上也算效过犬马之劳,可皇上仍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裴章又将大同府的推官点了出来,问他城中的现状。推官因为冯邑被处置,太过紧张,说话磕磕巴巴的,裴章听了直皱眉头。

  后来有个年轻的主簿站了出来,主动把情况都说明了。他三十出头,长得十分清秀,虽然也能看出些许的紧张,但表现得比推官沉稳多了。裴章听后很满意,询问他的姓名。他说自己叫李从谦,大同人,本是待考的举子。因为大同受灾,府衙人手不足,所以前几日刚应征来衙门里做事。

  裴章觉得他身上倒有几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问道“开春要科举,你既是待考的举子,为何还在此处,没有去京城”

  李从谦稍显窘迫,说道“草民家境贫寒,没有进京的盘缠。来衙门做事,也是为了赚取点路费,但今年怕是来不及了。”

  裴章还颇有几分欣赏这个年轻人的胆识,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不简单。当即让大內官给了他一锭银子,让他即刻启程,进京去参加考试。

  李从谦千恩万谢地走了。

  裴延知道这小子,之前就总在他和谢云朗的面前各种献殷勤表现,希望得到举荐的机会。他倒是有几分小聪明,做事也卖力,但裴延跟谢云朗一样,不喜欢他投机取巧的行为,所以在给裴章的奏折里,两人半点都没有提到他。李从谦倒也知道抓住机会,这回趁机在皇上面前露了脸,此举既给天子留下了印象,又得到了进京的盘缠。不可谓不高明。

  等处理完公务,裴章让其余人等都退下去,只留了裴延在堂上。

  “朕看了四叔写的折子。你说鞑靼大王子已经顺利控制了王庭,等他正式接任了汗王之位,就会派使臣团到大业来”

  鞑靼跟大业这几年虽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边境也开了互市。但小摩擦时常发生,派使臣团还是先帝弘治年间的事了。这事对于两国修好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旦鞑靼对边境的危机解除了,那裴延手里的兵权,也能名正言顺低收回来。

  “正是如此。使臣团会由四王子率领,届时会与我国商议停战协议,还有增开互市等事宜。”裴延回到。

  裴章表情温和“此次大同发生地动,四叔最是辛苦。不但军营和大同两头兼顾,还促进了鞑靼和大业两国的和谈。四叔功在社稷,要什么嘉赏”

  裴延跪下道“臣不敢要嘉赏,只是有个心愿。”

  “说来听听。”

  “臣的那名妾室,虽出身不高,但蕙质兰心,娴静端方。此次鞑靼王庭的危机,她帮忙出谋划策,居功不小。臣有意立她为正妻,万望皇上成全。”

  裴章的脑海中浮现那个妾室的模样,美则美矣,少了几分庄重和大气,到底是小门小户养出来的,做个侯夫人,倒是抬举她了。但这是裴延第一次开口对他有所求,他也不能立刻回绝,便问道“她的年岁尚小,入府的时间也不长,你就认定她能胜任侯府主母之责”

  “能。”裴延斩钉截铁地说道。

  裴章看到他很认真,满脸的执著,知道若不遂了他心愿,他也不会善罢甘休。裴章还一直担心他没有弱点,很难掌控。如今这个弱点握在自己手上,也不算是坏事。

  “朕就算想答应四叔,但祖宗家法毕竟摆在那里。这样吧,只要她为四叔生下长子,朕便想办法抬高她的身份,到时四叔就可以让她做妻了。”

  裴延抱拳道“多谢皇上。”他没想到皇帝会答应得如此痛快,毕竟这不是一件简单易办的事。他猜测,皇帝以为抓住了他的一个弱点,自然不会错失机会。可他不惜暴露自己的真心,也要为沈潆争取。

  裴章又说道“朕到大同,也没有落脚的地方。四叔那儿应该宽敞吧朕想去住几日。”

  裴延愣了一下。他那府邸倒是空着好几处院子,住倒也有地方住。可是接待皇帝,他一点准备都没有,害怕有怠慢之处。

  “怎么,四叔有难处吗”

  “不是。臣没想到皇上要住到臣那里,先差人回去知会一声,要他们收拾妥当。”

  沈潆的马车回了府,红菱和绿萝先下去,然后扶她慢慢下来。

  沈潆的心思还在怎么避开裴章上,脚刚沾了地,斜刺里就冒出个人来,躬身说道“我家公子要小的来请夫人。”

  红菱问“你家公子是什么人先报上姓名。”

  那人只是看着沈潆。沈潆依稀记得他,谢云朗身边的跟班,好像叫书墨。裴章到了大同府的事情,谢云朗肯定也知道了。他这个时候要见沈潆,沈潆大概也能猜到他会说什么。

  沈潆淡淡地说“回去告诉你家公子,我的事自己会处理,不用他操心。”说完,拔腿就要进府。

  书墨不死心,伸手拦着沈潆“夫人公子说有很重要的事要当面跟您说,真的很重要关系到侯爷,还有那位”他语焉不详,也不敢说得太明显,但沈潆却明白他在说谁。

  谢云朗不是个会信口开河的人。这个节骨眼,他无论如何都要说的事,想必真的很重要。沈潆还有些犹豫,恰好裴延派回来的人奔进府里,大声嚷嚷着,皇上这几日要住在府里。

  府里传出阵阵惊呼,瞬间像炸开了锅一样。这些人远在西北,从没见过天颜。此次能亲眼所见,哪个不是激动得感谢祖宗

  可沈潆却很吃惊,堂堂一个皇帝,哪里没地方住,偏偏要住在这里他是故意的还是看出了什么端倪可刚刚在大街上,她有信心,裴章绝不可能看出什么破绽。

  书墨也很着急。公子知道皇上来了,不肯好好休息,硬要他来这里一趟,说无论如何都要把靖远侯的妾室给请去。他觉得公子是有家室的人了,就算真的看上靖远侯的妾室,也得顾虑家中的夫人和靖远侯,所以刚开始并不想帮忙。没想到公子竟然以不治伤相要挟,他只好来跑这一趟。

  “夫人是相信公子的吧他是绝对不会害您的。”书墨又小声道,“他这会儿拖着不肯上药,就是非要见您。”

  红菱和绿萝都没有反应过来,他们两人到底在说什么,在说谁,面面相觑。

  沈潆心中叹了声,对两个丫鬟说道“我去做点事,你们先回去吧。”

  “可是姑娘,如今城中很乱。”红菱不放心,“至少让奴婢跟着您吧”

  沈潆拍了拍她的肩膀“不用,对方是我认识的人。我刚好有些事想跟他谈一谈。别担心,我谈完就会回来。”说完,她就跟着书墨走了。

  绿萝望着她离去的背影,喃喃道“红菱,你有没有觉得,姑娘自从去年昏迷三个月醒来之后,不仅像是变了个人,而且好像心中藏着什么天大的秘密一样反正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绿萝单纯,感觉最敏锐直接。

  红菱也有这种想法,姑娘对人对事都太冷静,而且心里构筑着高墙,外人很难进去。像这位忽然冒出来的公子,她们从来都不知道。但毕竟姑娘才是主子,她们这些做下人的也不敢多问。

  红菱叹了口气,拉着绿萝一起进了府。

  等她们进了府以后,相思从大门后面钻了出来,望了眼刚才沈潆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上次她向侯爷提醒过,这个女人有问题,可是侯爷不肯听,依旧十分信任她。

  这次又冒出来一个什么神秘的公子,她要偷偷跟上去看看,这个女人到底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若发现她有任何行为不端之处,一定要让侯爷弃了她

  相思吩咐府兵去牵马。府兵好奇地问她“相思姑娘,你这个时候还出门啊不帮着乔叔打扫府中,迎接圣驾吗”

  她对皇帝来不来府中,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么尊大佛住到府中,也不知有多碍事,反正她半点都高兴不起来。她对那府兵道“叫你拿马就拿马,哪里那么多话”

  府兵讪讪的,也不敢再说,直接去牵马了。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