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种田就会被啊呜掉[末世]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80章第 180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年冬天的积雪, 陆陆续续下了足有半年,一直到来年三月份,才有消停的迹象。

  大雪就跟它突然到来的时候一样, 又在某天突然就停了, 整个冬天没露过面的太阳,穿透阴云, 将阳光洒向这片久未曾看顾的土地。

  化雪时先是气温陡降,随后突然炙热起来的阳光又将温度拔高,大家伙儿还没来得及高兴雪停, 就被这冷热交替的气温打懵了头。

  紧接着,夏琛并一干行政人员, 组织人手紧急开始防洪扛洪, 大量积雪的急速融化,使附近的清水河水位暴涨。

  幸亏在去年, 只要人手稍有富余, 夏琛就会安排人去修建水利设施, 不但有好几个巨大的储水池, 还修建了水渠排水引水。

  虽然因为后期抽调人手去建砖窑瓦窑盖房子, 水利并没有完全修好, 但目前已经完成的部分,也为他们的防洪工作了极大的便利。

  休憩了整个冬天的城民们彻底忙碌起来,男人们去做防洪工作, 女人们要清理积雪, 还要将自己的土地田地都清理出来。

  这时候都已经过了合适的春耕时间, 而且土地长期被积雪掩埋,后来又被化开的雪水泡过,地里简直一片狼藉,不好好收拾一番,根本没办法种植。

  不光如此,就算土地清理好了,以现在的天气状况,可能也会影响收成。

  但是没办法,影响收成总比没收成好,尤其是那些外来的,他们太清楚现在外界是个什么状况了。

  粮食极度稀缺,很多土地都已经荒芜,更有一些土地,被长久无人处理的僵尸尸体污染,变成再也无法生长植物的不毛之地。

  也亏得夏琛早有远见,所有的僵尸尸体都焚烧后掩埋,僵尸尸体被点燃后,不会像人的尸体一样难以烧干净,而是会很轻易的变成一小堆灰烬,那片焚烧厂目前也没有被污染的倾向。

  因为有夏琛的后备粮食供应,整个冬天,哪怕是家里存粮不够的人家,也能从商铺买到粮食,最起码不用担心被活活饿死。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手里有粮心不慌,凡是家里有地的,都尽量将土地种上,不管收获多少,有的收就是好的。

  在种地之前,大家都去问了夏家,看他们今年种什么,想跟着一起种这是被去年那场冰雹给吓的。

  夏老爷管着马场,家里的地都归夏大郎管,他来问夏琛,夏琛哪晓得,但是他也没去找温束。

  温束明面上的异能并不是预知,目前为止夏琛也没听说过双异能,他不清楚这种预知能力会不会给温束造成危害,毕竟自古以来,窥探天机的人就没几个有好下场。

  末日天灾,这个世道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城民们想通过预知的能力规避风险,这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这种能力可能会给温束造成伤害,夏琛宁愿不用。

  他知道城里很多人因此崇拜敬服他,最初他也只是为了保护温束,才将一切揽在自己身上。但他不会为了自己的名声,做出伤害温束的事。

  于是夏琛跟他哥直言,没有对策,不知道今年是否会有天灾。至于自己家种什么,就根据实际情况规划。

  夏大郎的性格不能主事,但夏琛吩咐好的话他却记得十分牢靠,对来询问的百姓们一一告知,并再三强调,自家的地是随便种的,请勿随意跟风。

  说是这么说,还是有很多人学着夏家的地去种。

  不过今年夏家的地种下的东西品种繁杂,除了基础的粮食作物,还种了棉花、芝麻、油菜和各种豆类等等。

  有些作物根本不是这个时节种的,但是现在天气已经变异成这样,说不得后面又会怎么变,趁着能种的时候,都先种下了。

  前一年种植了苜蓿草的荒地,被养了一年后变成可以耕种的肥地,土地注定减产,为了增加产量,开荒势在必行。

  这些新养好的地,根据百姓们的需求租赁给他们,另外又开出一批荒地出来继续种植苜蓿草,以供应养殖场和马场,同时还能养地。

  除了忙碌于种植的城民,还有一部分没有租到地的人这部分多是单身的青壮年男人,也没能继续闲着。

  冬天的时候有些建筑工人担心开年找不到活干,完全是想多了,夏琛列出的城市建设规划,长长的后续还没来得实施,只会嫌人手不够,绝不会没有任务。

  城里许多建筑都需要扩建重修,宿舍楼现在虽然够用,但也是堪堪够用,还有一部分人住着大通铺,这些人攒够了钱,肯定会选择换更好的房间,这样一来,宿舍楼还得继续建造。

  现在的学校也太小了,以前只有那么十多个学生,两间屋子绰绰有余,但是下半学期一下子招收了几十个新学生,学校一下子就不够用了。

  只是那会儿建造宿舍楼是重中之重,孟先生就只是跟夏琛提了一嘴,说明需求,随后就跟孟夫人自己想法子了,有时候甚至会把学生带回自己家教。

  现在有了时间,学校扩建需要提上日程,除了教室,还要有专门的实验室,给孟夫人上医药课用,演武场也需要扩大,还要有个储藏室,另外还让人在操场修了两个乒乓球台,给学生们娱乐活动用。

  除了学校,行政厅也需要扩建,起初这里只是发布任务领取工资的地方,后来城市建成事务繁多,又招收了一批行政人员,都挤在这么一间小屋子里办公,别提多促狭了。

  夏琛打算让人把行政厅也修成两层,上层分给各行政人员,下层以后就当做行政大厅用,发布任务、领取奖励、甚至可以可供其他城民发布任务的地方,由另外的人领取完成,并得到奖励。

  这种类似于佣兵任务的模式,目前大概还开展不起来,等望乡城再扩大一些,跟其他城市有了交流,估计会发展得比较快。

  另外,还有养殖场需要扩建,今冬太冷,有些动物没熬过来被冻死了,或直接被吃掉,或被制成熏肉腊肉香肠,总有一天也会被吃掉。

  但是精心养了半年多,养殖场的规模早已经扩大不少,猪倌们对于生猪养殖也有了一定心得,甚至找到夏琛,让人去捉了一头公猪回来,给母猪配种,生下了不少小猪仔。

  生下的小猪仔一部分继承了父亲的野性,比较折腾,被去掉蛋蛋后变成了跟母亲一样乖顺的性格,老老实实吃猪草长肉。

  另一部分发展就比较顺心了,能吃能睡不爱动弹,长肉也比上一辈儿快,虽然还没到夏琛上辈子知道的那种上等肉猪的程度,但比起这个时代的猪,依旧非常优秀,而且肉质也更好。

  他们挑了两头比较温顺的公猪留种,兴冲冲地准备继续繁殖小猪,小猪长大了,猪圈就不够用,要是建筑队再不去,猪倌们都快准备自己盖猪圈了。

  羊因为生长期没有猪短,而且数量少,养得慢且精细,夏琛自己都不怎么舍得吃羊肉,让羊倌好好养着,两头刚出生的小羊跟宝贝一样照看着。

  兔子那边的繁殖就很快了,一个月左右就能生一胎,一胎最起码生三只以上小兔子,七八只也很常见。

  目前食堂里供应最多的肉就是兔肉,为此夏琛还特意给大厨了一些兔肉食谱,变着花样的去做。

  作为副产品的兔毛制品,如手套手筒帽子围巾耳罩等等,价格不算贵,保暖性也很不错,几乎是每家每户的标配。

  养殖场扩建迫在眉睫,活动室和医疗室的建设倒是可以稍微往后放一点儿。

  活动室的作用不用说了,基本就是给大家娱乐活动的地方,冬天大家一起聚在食堂娱乐学习,不但促进了城民之间的和谐,还大大丰富了大家的精神生活,那种对生活充满期待的劲头,从脸上就能看出来。

  活动室安置了各种娱乐设施,球类棋类跳绳毽子,还有大家最期待的故事花窃听花这名儿除了夏琛根本没人晓得,大家都这么叫。

  医疗系统是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以前没建,是没有专业的医疗人员,就算建起来了也只是空房子。

  而且末日之后,所有人的身体素质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往常一些小病小痛少了很多。

  还有就是很多人,尤其是清河村本地村民,并没有看病的习惯,好在现在身体素质加强了,就算得了病受了伤,只要好好休息将养一阵,也能好个七七八八。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人生病受伤了,以前全靠孟夫人和忘尘撑着,还有夏琛的水果血支援,才没闹出太大问题,但以后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光靠他们两个肯定不行。

  再说夏琛的水果血,主要疗效是补血,很多伤病都不对症,用了也是浪费。

  冬天的时候,孟夫人主持开展的那个医药学拔高班,效果十分不错,被选中的都是有天赋且勤奋的孩子,有机会学习,个个都拼了命的学。

  半年下来,不说直接出师了,普通的一些小病症能分辨,知道怎么配药,简单的伤口处理包扎也学会了,最起码可以给孟夫人打给下手。

  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医疗预备役,课程根据他们的技能掌握情况有所改变,武学和文化课都还在上,但强度不如普通学生,算是专门培养的技术人才。

  雪一化就是这么多的事儿,夏琛忙的脚后跟打后脑勺,天天早出晚归没个安稳时候。

  温束帮他处理完一些琐事,做好的雕版也开始使用并运行良好,他跟夏琛要了一辆南瓜马车,准备往外跑一趟。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