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7章 第 107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林云舒从未觉得这一个月是那么漫长。

  金国进攻月国已经一个月了, 守城副将写的折子已经过了一个月,八百两加急,四天就能到达京城, 不知为何,一个月也未收到回信。

  小四每日都会派人去临渝关观战, 一天三趟,都说守城快要支撑不住了, 死伤无数,士兵们一个个倒了下去。

  小四只能在衙门干着急,底下百姓人心惶惶, 街市萧条。

  林云舒也带着家人从城外搬进了城里。

  此时她正坐在椅子上, 看着地图, 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就在这时,管家从外面匆匆进来, “老夫人,外头有人求见。”

  林云舒看向来人, 是个中年汉子,看打扮应该是镖师。

  “老夫人, 我这里有一封信,请您过目。”

  林云舒接过来, 一目十行看下去,待看到抬头, 她心里已是一凛, 待看下去, 心神都跟着不安起来,“你带来的人呢”

  “都在外头。一共有十三个小丫头。”

  林云舒立刻让管事将人带进来。

  等十三个十岁出头的小丫头站在大厅里,众人都弄懵了,再抬头看向上方,却见林云舒正擦着眼睛,失声痛哭。

  小四唬了一跳,“娘,你怎么了”

  林云舒把信交给小四。

  小四当即变了脸色,“师公这是”

  林云舒揉了揉通红的眼睛,“都是我害了他们。若是我不告诉他可以剖腹,也许他到死都是个御医。”

  来信之人是张川乌,当今太后侄女是贵妃,于去年年底临盆,胎相凶险,稳婆也没有十拿九稳的办法接生。于是太后就叫张川乌想法子。他瞧过之后,建议剖腹。不过他到底是男人,自然不能主刀,便让自己的女徒孙代劳了。贵妃也同意了。谁成想,取出来竟是死胎。

  太后和贵妃认定是张川乌害死了皇子,要赐死他。

  张川乌年纪已经大了,又曾服侍过三代帝王,皇上最终饶他一条命,赐他告老还乡,所有女徒孙遣散。

  那名女徒孙被赐死,张川乌带着儿孙回了老家,只能将女徒孙托付给林云舒。

  十三个女徒孙沉默寡言,低着头。林云舒让管事安置好她们。

  “娘,不是你的错。这世上任何一个稳婆都不能保证一定平安接生。师公归乡,对他而言未必不是好事。”

  现在世道乱成这样,留在皇上身边才是最危险的。

  林云舒看向那镖师,“你们路上可曾遇到流民”

  镖师点头,“遇到。不少百姓投靠樊城,朝廷派了三十万大军才勉强压住。战况激烈。”

  林云舒向镖师道谢,又让管事带他下去。

  小四拧着眉,“看来这边是等不到援军了。”

  月国可没那么多兵力,就这三十万估计还是从别处调来的。

  最块的可能已经来了,小四也不废话,让百姓们赶紧离开,哪怕就是到府城暂避,也好过留在盐俭县等死。

  林云舒点头,“就这么办吧。没有亲戚的百姓暂时到府城。如果真的打过来,不如将雁山封上。这些金人过不了山,自然就会回去了。”

  老三担忧道,“恐怕他们不会回去,而是绕路。”

  没粮食,百姓们也活不下去。金国不会善罢甘休的。

  林云舒摊了摊手,“至少也能让我们喘口气。”

  小四也顾不了那么多了,绕道就绕道,他现在只是盐俭县的父母官,管不了别的县了。

  后院,崔宛毓正在院子里陪文豹。小家伙已经二十一个月了,走路倒是挺顺,只是小家伙心急,总想跑,跑得太急就会摔跤。崔宛毓便让丫头在后头跟着他。她自己坐在后院石凳上做衣裳,时不时看他一眼。

  就在这时,许嬷嬷从外头进来了,附手在崔宛毓耳边说了一句。

  崔宛毓放下手中的针线,点点头,“把人带进来吧。”

  来人是崔大人身边的亲随。

  崔宛毓自然认识,对方是父亲心腹,送个信怎么会让他来呢她本能觉得不对,“可是我父亲有话要说”

  亲随上前跪在她面前压低声音,“小姐,老爷让我告诉你,带着家眷逃吧。皇上不日就要派人将雁山封锁了。”

  崔宛毓面皮差点崩不住,惊呼出声,“什么”

  封锁雁山皇上这是不打算要盐俭县了吗

  “我们走了,百姓们怎么办”崔宛毓倒不是个只想着自己,不管百姓死活的人。甚至在小四的影响下,她也知道百姓才是根本。

  亲随压低声音道,“小姐,流民四处乱蹿,只会给别地造成麻烦。”

  皇上不仅要舍弃盐俭县,他还要舍弃一县百姓。这还是帝王吗他的心怎么这么狠

  亲随叹了口气,“老爷说皇上也是没法子。大名府和河南府的那些流民全投奔韩广平去了。放他们出去,估计也是往韩广平处去,还不如直接舍了呢。”

  “放屁”小四从外面,大踏步进来,刚好听到这最后一句话。

  崔宛毓上前握住他的手,“怎么办”

  小四到后院来正是有话要跟她说,“援兵是等不到了。不如你先跟着大嫂二嫂三嫂他们回西风县。”

  崔宛毓很快察觉到他话里的不对,“那你呢你怎么办”

  小四回握她的手,斩钉截铁道,“我是西风县的县令,是百姓的父母官,我怎么能逃走”

  他一个文官留下来对付金人那不是送死吗崔宛毓眼泪倏然流下,摇头不允,“不行不行。你不能留下,那些金人杀人不眨眼,你留下会死的。”

  小四看向许嬷嬷,“劳烦嬷嬷去收拾行礼,现在就出发。”他看向崔宛毓,“我已经满城张贴告示,让百姓们能逃的赶紧逃。”

  崔宛毓握住他的手,眼泪流个不停,根本顾不上擦,“不行。你跟着我一块走。我们还有文豹,你忍心他没有父亲吗”

  小四轻轻叹了口气,擦掉她的眼泪,走过去抱着儿子,亲香了几下,又看着崔宛毓,十分不舍,“你们快点走吧。若是我死了,你就将文豹交给大哥,你改嫁吧。”

  崔宛毓被他的混账话气得半死,忍不住捶了他一下,“我不想你当英雄,我只想你好好活着。”

  小四拥她入怀,轻声在她耳边说,“我一定会努力活着。”

  他看向岳父的亲随,“时间很急,快些走吧。”

  说完,他转身往外走,“我就不送你了。百姓们还要我安抚呢。”

  崔宛毓眼睁睁看着他离开,怎么叫都不停。

  亲随叹气,“小姐,快收拾行礼吧。姑爷这是铁了心了。你留下来只会给他添麻烦。还是跟我走吧。”

  崔宛毓舍不得,她总觉得她这一走,就是阴阳相隔。她挣脱亲随的禁锢,追了几步。

  亲随想到老爷的话,当即朝她脖颈砍了一刀。

  这一个月以来,小四只封锁了北门,其他门都是开着的。许多人来开路引,他二话不说都给开了。

  只要在旁处有亲戚的人家都走了,今天告示发下来,百姓们齐齐哭天抹泪。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盐俭县,好不容易攒下家底,盖了房子,却只能到旁处当流民了。

  只是再怎么不甘心,也只能拿着细软,往城外奔。

  原先热热闹闹的盐俭县变得极为空荡,铺子,田地大降价都没人买。

  林云舒静静站在顾家饭馆面前,看着老大将门关上。老大还是迟疑,“娘,你跟我一块回西风县吧”

  林云舒摇头,“不行。我要跟你二弟,三弟和四弟在一起。你好好将人送回去。”

  老大见母亲坚持,只能跪下来给她磕了三个响头,转身上了马。

  所有人都走了,林云舒留了下来。武馆的学徒留了下来,还有那一千名骑兵也留了下来。

  盐俭县县城俨然成了一座空城。

  在街头喊一声,街尾都能听到回声,林云舒没有回县衙,三兄弟以为她跟着大伙一块离开了。她正好可以借机,将这些金兵除掉。

  县衙大堂,彭继宗被小四叫过来,知道事态紧急,他开门见山问,“派去临渝关的探子怎么说”

  小四扯了扯唇,“说是只能再撑一天。”

  彭继宗掐着手指,眸色幽深,勾了勾唇角,“不如来个请君入瓮吧。”

  小四面露不解。

  彭继宗浅浅一笑,“临渝关已然守不住了。不如让他们进城歇息。待进了临渝关,放火烧金兵。总能烧死一部分。”

  临渝关是个小小的四围城,虽然不怎么大。但是如果士兵进去,四周放火,相信能杀不少人。

  当然这也意外着,要先把城门打开。待火灭了,金国剩下的士兵就会进城。

  “大火烧个一天一夜,也能给我们喘口气。等金兵追过来,咱们就用骑兵对付他们。”

  小四对打仗这事一点也不懂,只能听彭继宗的安排,他写了信,老三自告奋勇去送,一直守在马棚的林云舒便将自己的玉葫芦挂到他的马袋里。跟他一起出了城。

  临渝关 百年城墙,鲜血淋漓,守城将军是个三十多岁的青年,姓郭名达元,他满身盔甲正站在城门口指挥士兵放箭。

  这时有个士兵急步上了城楼,“将军,盐俭县县令写了一封信,说有御敌之法。”

  郭达元当即接过信件,坐下来,一目十行看下去。

  这时从旁边走过来一个彪形大汉,“有什么好法子”

  郭达远将信递给他,“这县令训练一千骑兵,让我们先进城,他让骑兵对付金兵。”

  彪形大汉看罢,“他为何不来临渝关增援”

  郭达元无奈苦笑,“临渝关已经成了断壁残垣,他们过来也是送死。反倒是县城城楼没有经过战火。还很坚固。”

  彪形大汉点了点头。

  郭达元又道,“这个县令素有贤名,百姓们也极为爱戴。”

  彪形大汉听说他的意动,直截了当问他,“你想退”

  郭达元看着死伤无数的士兵,哀嚎声直击他心坎,“金国一直在增援兵,反而我们这边迟迟等不来。县令说不会有援兵了。咱们的粮草已经撑不了几天了。不去也不行。”

  彪形大汉沉吟片刻,方才点头,“那就去吧。”

  郭达元没想到他这么快就答应了,迟疑道,“宁王那”

  彪形大汉拍了下郭达元的肩膀,“王爷不会怪你的。你已经尽了力。”

  郭达元眼眶发红,点了下头。

  郭达元招了老三过来,老三也看到彪形大汉,总觉得这人有些眼熟。

  “你是”

  彪形大汉却是好记性的,“我叫洪彪。以前你娘救过我。”

  洪彪老三这才想起来。曾经这人不肯吃野菜,将自己饿晕的那个大汉。

  “我当时是在执行任务。”

  多余的话一句都没说,老三也无意追问。

  郭达元让士兵把伤重的士兵架上车,他留下百人负责在城楼射箭。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