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09章 第 109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话说老三这边, 到达雁山发现有锦衣卫正在封路。他当即上前阻止,却得知他们是奉了皇上的命令。

  老三上前跟理论,“金兵已经败了。我们打算去府城接回百姓。你们回去吧。”

  这些锦衣卫还有些怀疑,“真的假的”

  老三要不是看在这些锦衣卫只是奉命肯定要教训他们一通,现在也只能耐着性子点头。

  锦衣卫头头不敢大意, 还是遣了几个锦衣卫去盐俭县调查。

  而老三不想陪他们等, “我要去府城接百姓。”说着从旁边还未堵好的路走。

  锦衣卫把人拦住, “这可不行。谁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 等我们确认后,你们才能走。现在谁都不能从这边经过。”

  老三气结, 却也拿他们没法子。

  直到几位锦衣卫探听好消息回来,老三一行人才终于有了自由。

  锦衣卫得知这个好消息, 也不封路了, 当即调转马往京城赶。

  老三到了府城,头一件事就是去拜访崔大人。

  崔大人得知他们大败金兵, 当场拍案叫好, “你们一家的家眷都在我府上住着呢。他们不放心你们, 非要留下来等消息。快些跟我到后院, 让他们安安心。”

  老三心中感动,又说起接回百姓之事。

  崔大人捋着胡子, 无奈摇头,“你弟弟是个好官啊。宁死不肯舍弃县城, 一心想着百姓, 盐俭县有他这个父母官, 真是百姓之福。”

  老三也知道四弟给崔大人添了麻烦,“这次都仰赖大人帮忙,要不然四弟根本不能放心。”

  崔大人摆了摆手。他年纪大了,被朝廷凉透了心,远不如以前那样清正廉明。而他的女婿却仍旧有一颗赤子之心,甚是难得。

  老三在后院果然见到家眷,却没有看到母亲。

  一问才知,母亲根本没有跟他们一起离开。

  老大满脸羞愧,“娘说不放心你们三个。我劝不住。”

  老三倒是不担心母亲会遭遇不测,毕竟北城城门一直有士兵看着,没听人说过母亲出城。

  那就明母亲一直在城里,只是怕他们担心她,所以一直不曾露面。

  老三带着家眷和百姓们赶回县城。

  除了那些投奔亲戚的百姓,大部分百姓都是在府城落脚。捕头过来通知他们可以回去,大家立刻收拾细软回来。

  虽然只是短短几日功夫,大家却像是经历了生死一般。回去后,都倍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当然也不全都是高兴的。毕竟死了一百多个人,县衙为他们发放抚恤金,又请来和尚为他们抄经祈福。这些人家集体吊唁,许多百姓纷纷路旁洒纸钱,祭奠这些死去的英雄。

  第二日,郭达元和洪彪带着残兵回了临渝关。

  又过了七日,朝廷分明结盐俭县和临渝关发了圣旨。

  一是盐俭县县令抵御金兵有功,特许其母敕命七等宜人,连衣服都一块发来了。

  原本小四此次立下大功,应该升任,但其他各地都没有空缺,只能加封家眷。而头一个受谊人就是林云舒,毕竟长幼有序,先母后妻。

  高虎原名彭继宗特封为八品灭金将军,协助盐俭县县令一起守城。

  郭达元强力抵抗金兵,升胜守城将军,允许其在河间府招兵十万守城。

  郭达元也不敢耽误,当即到府城,请崔大人在全府张贴征兵启示。

  百姓们一时间人心惶惶,之前的一百年都未打仗,许多人花钱进军营,可现在打仗了,大家又都怕当兵,生怕有个万一,小命就没了。

  不过百姓们再不乐意,也无法违抗皇命。

  只要男丁满二十,低于六十,家中不是独子,就必须出一人服役。为此原先还和乐安康的家庭又重新上演一场悲欢离别。

  顾家倒是不用去,他们家三个儿子属于官府公职人员,只剩下老大一人,就算是独子。

  招兵过后,盐俭县重新安静下来,百姓们依旧过着朴实无华的生活。

  县衙后院,也难得聚在一起欣赏风景。

  天气还未热,他们暂时不打算搬到乡下,日子过得很是满足。

  小一辈子孩子除了萱萱,都会走了,四个孩子聚在一块,热闹极了。

  这样幸福的生活,被一封诏书打破沉静。

  林云舒坐在后院石凳上,好久都没回过神,“你说什么皇上要招我回京”

  不是啊皇上知道她是谁嘛。

  四个儿媳也都是一脸紧张,皇上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招婆婆进京

  小四也很无奈,“我也不知道。这个诏书是太监亲自过来传的。现在还在前院等着呢。我说要让大家换身新衣,他才准我回来。”

  林云舒只能回房换上那身敕命衣服。毕竟她所有衣服里,唯有那身衣服才配接皇上的圣旨。

  他们一家换好衣服赶到前衙,传旨太监正坐在椅子上品茶。

  到了之后,看见他们穿的衣服很满意。

  坟香,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玉妃有孕在身,闻顾林氏乃乡间稳婆,接生了得,特招其进宫为云妃接生。钦此。”

  “皇上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接完圣旨,林云舒立刻掏了一个香囊过去,“请公公指点,玉妃是何人”

  那传旨公公摸了摸香囊,轻飘飘的,定是银票,他笑眯眯接过来塞进自己的袖袋,面露疑惑,“玉妃不正是你们顾家人吗之前是宫女,后伺候皇后娘娘,被皇上看中,四月份诊出有孕。整日食不下咽,皇上皇后皆为忧心,特召你进宫为她接生。”

  他们顾家人林云舒懵了,想了好半天,才突然想起一人,“你说的该不会是春玉吗”

  传旨公公嘘了一声,“哎哟,安人呐,玉妃娘娘的闺名可不能乱叫。现在要叫玉妃娘娘。”

  林云舒点点头。心中更是疑惑了,不是当宫女去了吗怎么成妃子了

  传旨公公见大家居然一点喜色都没有,“哎哟,我说你们这一个个的表情真有意思怀了龙种,这可是天大的喜事,你们咋还不高兴呢”

  林云舒看了眼小四,有些不自在,“那皇后娘娘所生的皇子”

  传旨公公压低声音道,“今年二月夭折了。”

  夭折林云舒心一跳。那岂不是说皇上没有子嗣

  传旨公公尖细的嗓子又是提了一下,“若玉妃娘娘真的能生下皇子,你们顾家的福气厚着呢。”

  林云舒真的高兴不起来。这都什么事啊。他们只想过安生日子,怎么又搅进皇家里头来了。

  接连两个皇子都丧命,这宫斗一点也不比她前世看过的那些宫斗句差。

  也不知是谁着了谁的道。

  小四让管事带传旨公公下去歇息,并且言明要让他好生伺候着。

  回到后院,众人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小四背着手在大堂转来转去,“娘,春玉真的成了妃子,咱们顾家怎么办”

  他们家是皇商,算是惹眼的存在,要是春玉真的生下个皇子,那他们顾家岂不是要拱他登上帝位。

  不是他看不起自己,而是他们家族只有他一个书人,下一辈至今只有几个童生,连个秀才都没有。势单力薄,春玉生下的要是个闺女,还能平安长大。要是个皇子还不得七灾八难的。有无数人盼着他死,想着他死,甚至亲手害他。

  林云舒也是头疼。春玉临走时,她明明千叮咛万嘱咐不让春玉搅和进皇家,怎么还是撑和进去了呢

  小四又看向崔宛毓,“不知二叔和岳父愿不愿意帮忙”

  崔宛毓到底只是个外嫁女,出嫁之前,她父亲从来不跟她说起政事。现在愿不愿意成为玉妃党,她也说不好,“我会劝父亲的。”

  小四点点头,“好若是能劝自然好,若是不能,也别勉强。”

  崔宛毓心中稍好。

  林云舒让知雪知雨给她收拾行礼。

  老大一直没说话,“娘,这次我跟你一起去。你若是到京城办什么事,我也好帮你跑腿。”

  林云舒也没拒绝。

  此次她带两个丫鬟和老大一起走。

  当然只靠这几个人自然不行,还得是要请镖师一路护送。

  一路上,林云舒几乎都在沉默,除了回答大家的问题,她几乎没开过口。

  路上,他们遇到不少逃难的难民,看着他们蜡黄的眼睛捧着碗向他们乞讨,林云舒心中也不知触到哪根弦,幽幽道,“其实春玉若真能生下皇子,也是好的。”至少春玉不会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当今那样昏聩无能的帝王。

  他们一路到了京城,找了家客栈,林云舒让老大去崔宗惟府人送了封。

  约他明日在状元楼说话。

  崔宗惟如约而至,老大在旁站着伺候。

  两人虽然从未见过,但也算是亲戚,一通寒暄见礼后,林云舒开门见山,“此次前来是奉皇上之命,为玉妃接生。”

  崔宗惟自然知道玉妃是顾家女。但他还真不知道玉妃已经怀有身孕,不过这也不稀奇,皇室的孩子非常娇弱,在母体中就流产的数不胜数。当今皇上都是等平安生下,才会对外昭告。

  林云舒一路上赶得急,只花了一个半月就到了京城,满打满算连五个月都不到。

  崔宗惟原以为她是来找外援或是请他加入玉妃阵营的,却不想她根本没提,直接向他打听,“不知朝廷党派争斗情形如何”

  也幸好她要的是雅间,要不然大外面大堂问,势必会引来麻烦。

  崔宗惟终于明白为什么她一个女眷不找他夫人叙旧,反而要邀他详谈了,沉吟片刻才回答,“太后党和卫党已经联手。一直与信王党不睦。现在信王党已经略见颓势。”

  “那宁王呢”卫党再凶狠终究只是阉人,掌握的兵马也仅限于东西厂,御林军和锦衣卫。

  反而是这宁王人在京城,手都伸到边疆了。若他想反皇上,比其他三党加起来都多。

  崔宗惟绝对是一愣。他没想到她头一个问的是宁王。

  不过他也没有多想,只以为她对京城势力不了解,才会有此一问,“宁王从不问政事。就连他之前倡导的海船也都交由朝廷,现在留在王府调养身体。”

  好一个调养身体。一个无子的王爷就能让皇上将天下绝大多数的兵马交与他手。

  这份心机绝对让她不敢小觑。

  不过她比较好奇的是,他为什么迟迟不动手

  不过这世上除了宁王也没人能解答她的疑惑。

  林云舒谢过崔宗惟,就独自进了宫。

  她等了一个多时辰,才有太监前来领她。

  她到了皇后居住的寝殿仁明殿。皇后娘娘和玉妃娘娘在里面等候。

  林云舒在太监的带领下,进去磕头,“给皇后娘娘和玉妃娘娘请安。”

  玉妃娘娘当即示意宫女扶她起来,“大伯母快快请走。”

  林云舒听到那熟悉的声音,抬起头,看到那张熟悉又陌生的容颜。原先黑瘦的脸颊已经长成白嫩微胖的小圆脸。七分的容貌经过打扮又添了两分,只比旁边的张宝珠逊色一点点。

  “大伯母你怎么了”玉妃娘娘冲她眨眨眼。

  张宝珠在旁边打趣,“林婶子这是看得太入迷了吧谁让你变化太大呢。”

  玉妃娘娘羞红了脸,“娘娘才是真正的美人,偏爱拿我打趣。”

  瞧着她们姐妹相处得如此融洽,林云舒原先以为张宝珠会对春玉不利的心思,倒是消了一点。

  张宝珠让宫女太监都退下去。

  春玉这才拉了林云舒的手,“大伯母,我没办法才找你来的。宫中的太医,我一个信任的都没有。”

  张宝珠也在旁边道,“可不是嘛。贵妃丧子,丧心病狂害了我儿子,太医就是帮凶。可皇上就是不信。”

  林云舒抬了抬手,看着春玉,“你临走的时候,我不是叮嘱过你,不要掺和进皇家吗你怎么成皇上的妃子了”

  春玉当即变了脸色。

  张宝珠安抚似地拍拍她的手,“林婶子,我知道你是担心顾家。可是春玉在宫中的日子过得太艰难了。她初到宫中,因为八字好被卫忠英看中,强行要叫过去服侍。每日不是打就是骂。我有一回看她可怜,救了她。后来她也救了我。”

  她仰起头看着四周华美的宫殿,“皇宫真美啊,可这里也是真的冷。我们两个弱女子无权无势在这皇宫里如履薄冰,谁都能上来踩一脚。你瞧,贵妃的孩子死了,她就拿我的孩子来填命。可我却斗不倒她。因为我娘家无权无势,根本比不上王家。”

  春玉握住她的手,“大伯母,我知道你怪我将顾家托进这浑水里。但是若真让太后党逍遥下去,四哥能安心当他的清官吗”

  这话无疑是打到林云舒心坎心里去了。

  如果信王党上位,他们一家的结局必定是极为凄惨的。

  如果太后党和卫党上位,整个朝堂都是颠倒黑白,小四再也没有出头之日。

  如果宁王上位,他倒是个贤王,可他没有子嗣,将来还得要从信王或是皇上的子嗣中选。

  事已至此,林云舒只能安慰自己,顺其自然。她点头,“好,我会好好照顾你的身体。”

  张宝珠和春玉对视一眼,脸上皆是轻松的笑意。

  林云舒为春玉诊脉,“胎儿很好,不用吃保胎药。是药三分毒,吃多了不好。”

  春玉点头称是。

  她又交待一些注意事项,“不能擦粉,不能燃香。”

  古代的粉都是含有铅的,对母体是有伤害的。香料这类,她不会区分哪些是有麝香哪些没有,所幸不用就好。

  “至于吃食,寒凉之类的不能吃,如柿子,杏子,螃蟹,山楂等等。”

  接着又讲些相克之物不能同食。

  担心她们记不住,她用纸笔写下来。

  春玉瞧着她这样子,“大伯母,你不留在皇宫住吗”

  “你现在才四个多月,我住得太早了。”林云舒又道,“等八个月,我再住进来。”

  张宝珠见她心意已定,点头说好。

  春玉见她答应了,还要再劝,张宝珠摇头,“晚点住也好,免得太后找她麻烦。”

  太后失去两个孙子,心情极为糟糕。对春玉肚子的孩子尤为上心。几乎每隔几天都会派太医来诊脉。

  不过春玉担心这些人有被贵妃收买,哪怕开的药再好,她也从来都不吃。

  也幸亏她从小身体就好,至今没有什么不良反应。

  林云舒出了宫,看到等在宫门外的大儿子,注意他身旁站着一个人,走近了一瞧居然是徐会。

  当初徐会和刘文瀚一起跟她学习素描的宫廷画师。

  徐会看到她也是极为高兴,“先生,你到了京城,怎么没来找我我也好为你接风洗尘呀。”

  林云舒看了眼四周,人多眼杂,“还是找家酒楼详谈吧。”

  徐会点头称是。

  他们随意找了家酒楼,要了个雅间。

  徐会先将自己的情况一五一十说了,“刘文瀚两年前得罪太后党,被隔掉宫廷画师的名头,云游去了,前段时间我还接到他的画作,技艺大有进步。”

  他给自己倒了杯酒,“而我呢三不五时就要给太后画相,画得不美,就是一通斥责。哎”

  太后近来脾气不好,他呈上去的画作几乎都会被她撕毁他心里憋屈。

  徐会给林云舒倒了一杯,“我听贤弟说,先生此次是来给玉妃接生的”

  林云舒点头,“已经四个多月。母体康健。”

  徐会大松一口气,捋着胡子道,“那就好”

  三人闲聊了会儿,徐会非要林云舒去他们家住,理由极为充份,“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我好不容易能侍奉先生一次,你就给我表现的机会吧。”

  林云舒之前已经谢绝过崔宗惟,却没逃过徐会的缠磨功夫。只好答应。

  徐会喜滋滋道,“我陪你们去客栈搬行李,到时候让先生欣赏我这几年的大作,也给点评点评。”

  知雪知雨留在客栈不曾出去,得知要搬去徐会,两人也没说什么,乖乖跟在后头。

  一行人到了徐府。

  徐会的夫人王清瑶看到林云舒一行人,表情微讶,待听说对方是从河间府过来的。她面上的表情淡了一些,让丫鬟给她们带到客房。

  只是看她清冷的表情,好似并不高兴。

  徐会也敏锐察觉到了,担心先生生气,让他们好生归整行礼。于是他拉着夫人到了后院,发了好大一通火。

  王清瑶自嫁给他,还从未见他生过气,不服气,与他吵了几句。

  徐会大发雷霆,“你若是不肯好好接待,这夫人的位置趁早换人坐吧。”

  徐会这些年除了刘文瀚一个好友,几乎没有一个朋友登门。好不容易来了位先生,夫人却是阴阳怪气的,徐会面子哪下得来

  王清瑶见他是认真的,也不敢造次,“我还不是怕夫君误入歧途。既然夫君自己不担心自己的前程,那我还有什么可操心的。我一定会好生让丫鬟伺候的。比当年伺候婆母还要当心。”

  徐会这才满意了,“这才对你自来贤良淑德,可别犯了糊涂。”

  王清瑶点头应了。

  徐会又叫来管家,“去准备一桌好菜,我要请先生共饮,待会儿一起欣赏画作。”

  管事看向王清瑶,对方微不可见地点了下头。

  吃饭时,徐会热情款待两人。林云舒唯恐他和夫人生了闲隙,“我们不请自来,你家夫人一时气不过,也能理解。”

  徐会摆摆手,“先生别说这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先生能来,是学生荣幸。”

  吃完饭,老大回了自己房间补觉。

  徐会带着林云舒到他的画室参观。

  徐会自己的画作都是要呈给皇家,但他却收藏了不少名家画作,甚至就连前朝的都有。

  “这些可都是我徐家祖传之物。都是无价之宝。我自幼便看着这些书画长大,学习名家技法,终于成为一代画师。”

  林云舒手都抖了,“你这些画作都是名家之作。价值连城。不过你这画室太过简陋了。”

  徐会哑然,拍了拍那古色古香的画架,“先生,这可是上好的紫檀木,你说简陋”

  林云舒摆手,“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如果这屋子不小心着了火,你这些价值连城的画作可就灰灰湮灭了。”

  徐会拧着眉,“哪怕冰天雪地,我都不会在房内点火,如何能着火”

  这书呆子她都要被他逗乐了,“意外不会有,那人为呢”

  徐会哑然,“真的会吗”

  “反正是我,我肯定会以防万一的。”林云舒看着满屋子的宝贝,这心得多大,才能将这些东西挂起来啊。

  不过她转念一想,或许在画家眼里,这些画就是用来欣赏的,而不是收起来等着以后升值。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