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后,我有四个孝顺儿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115章 第 115 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老大受林云舒之命,跟张远套近乎。几乎每天都去城门口打探消息。

  直到第三天, 张远才从上峰那听到一则消息, “今天零晨, 我听上峰说宁王命成将军派骑兵追击金兵了。动作快的话,五日后很快就能追上了。”

  金兵动作快是不假, 但那些人是步行的。骑兵比他们快多了。

  回来后,老大就把这消息告诉林云舒等人。

  张宝珠高兴得捂脸痛哭, “皇上能追来就好了。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京城人心惶惶,迟早会出事的。”

  事实上,现在已经乱起来了。偷盗, 抢劫层出不穷。他们这个小院子住了这么多人, 都有盗贼光顾, 更不用说旁家的了。

  张宝珠这话言犹在耳, 还不到晚上, 隔壁就有人哭诉,好不容易托关系定到的棺材,还没抬到家呢, 就被一伙人拦路抢了。

  附近的人听到哭声纷纷登门安慰。

  林云舒隔着院子,听隔壁有人出主意,“去报官吧。”

  “府尹都被金兵杀了,哪有人主持公道呀。我的老天爷呀, 连死人下葬的棺材都抢, 你们不得好死啊。”

  此次金兵来袭, 京城死伤惨重,棺材铺人满为患,七日下葬,无论对死者还是对活着的人来说都是极好的。

  可是现在棺材被抢,他们就要再等七天,更糟糕的是,这七天上哪去找棺材

  隔壁愁得慌

  “为什么不去找守城将军呢让他们给我们做主。”

  “去了守城将军说他只负责看守城门和处理凶杀案,暂时不负责缉捕盗贼。”

  “这也太死脑筋了,长此以往,盗贼还不猖狂起来”张宝珠愤愤不平道。

  “兵力有限,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林云舒倒不觉得守城将军有什么错。他派兵缉捕盗贼,城内百姓的安全谁来负责

  林云舒还没等到宁王,倒是把赵飞和老三等来了。

  原先刚到京城的时候,林云舒就给家里写了平安信。

  老大出去打探消息的时候,在街上遇到两人。

  进了院子,发现他们平安无事,赵飞和老三一颗心总算踏实下来。

  林云舒看着两人,面露惊讶,“你们怎么来了”

  老三一路风尘仆仆,随意找了个椅子坐下,单手支在桌上,眼皮耷拉着,“一个月前,镖局来信,说在太原府遇到金兵。觉得事情有异,就跑到盐俭县告诉四弟。四弟派我们去太原府调查,发现有人手执李明彦的知府大印把城门打开。大家担心你们在京城有危险,就派我俩过来了。”

  两人路上担心母亲出事,不敢歇息,累死五匹马,路上还差点跟金兵对上。好在赵飞眼疾手快带他抄了小道。金兵不熟悉地形,几次就被他们甩开了。他俩刚到京城就见许多人家挂着白布,心越来越沉。好在遇到大哥,得知大家平安无事,两人这才放下心。

  说话的功夫,老三居然睡着了,再一瞧赵飞,抱着两只胳膊,呼呼大睡。

  林云舒和老大对视一眼,无声指挥他,“把人抬进屋里。”

  老大一个人抬不动,知雪知雨上前帮忙,一人帮忙抬一条腿,将两人分别放到客房的床上。

  春玉不认识赵飞,瞧见他满脸匪气,“这是三哥的好友吗”

  林云舒随意点头,“江湖上的朋友。身手好着呢。”

  张宝珠对两人不感兴趣,她看着屋外,蠢蠢欲动,迟疑半晌开口,“林婶子,我想回趟娘家。”

  张宝珠的娘家现居京城,父亲封为太康伯,也是皇亲国戚。住在离皇宫最近的雨前街,听说是除皇宫以外受到的冲击最大的区域。许多官员或死或伤。

  张宝珠担心父亲安危,这几日食不知味。

  她也知道现在外面很危险,但是她实在等不了了。

  林云舒看了眼外面的天色,“那成吧。我送你过去。”

  老大立刻反对,“娘,不行。你怎么能送她过去。还是我去吧。外头我熟。”他看了眼张宝珠的脸,“她打扮成这样,相信也没人会起歹心。”

  林云舒揉了揉脸,叮嘱两人,“那成吧。你们早去早回。明天,老大再去接你。”

  张宝珠重重点头,看了眼春玉,“我明天就回来。你别担心。”

  春玉送她出来。看得出来,两人在深宫中相互扶持,感情极深。

  张宝珠走了,林云舒趁此时机跟春玉说说现在的局势,她让两个丫鬟守在门外,老大坐在旁边听。

  春玉见大伯母面容严肃,以为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大伯母,可是出事了”

  林云舒摇头,“不是”她看了眼春玉的肚子,“春玉,皇上回不来了。”

  春玉倒是没有伤心。

  “你知道为什么吗”林云舒见她无动于衷,心里满意了几分。张宝珠惦记皇上之心,谁都能看得出来。她不希望春玉也是这样。那宁王回来,对她根本没有半点好处。

  春玉怔了怔,试探着道,“大伯母是说宁王想当皇上”

  现在整个宗室,除了信王也就是宁王能当皇上了。两人之中,宁王兵力几乎碾压信王。

  林云舒微微有些惊讶,春玉倒是更为清醒一些,她满脸欣慰,“宁王无子。如果宁王登上皇位,你就要为你肚子里的孩子做打算。”

  如果大臣们知道信王与金人勾结,那他的子嗣就会失去继承权。但是信王还有许多庶弟,他们同样是皇室血脉,宁王也许会从他们当中选。春玉肚子里这个孩子并不是宁王唯一的选择。

  春玉怀这个孩子就是为了给自己一条出路。自然想把它推上帝位。

  春玉迟疑起来,“但是这个孩子是男是女还不知道。”

  林云舒见她没明白自己的意思,不得不说得更直白一点,“如果在宫外产子,没有皇家玉蝶,皇室不会承认。反而你现在还怀着它。才能证明这个孩子是皇室的。”

  宁王能在千里之外的边疆安插人手,皇宫里肯定也有不少人是他的眼线。他一定也知道春玉怀孕的事。

  肚子是骗不了人的。只要宁王着太医来检查,就可以确定春玉怀孕多久。

  春玉眨巴几下眼睛,“所以宁王回到京城,我就要去找他”

  “对不能耽误”林云舒毫不犹豫地点头。这点是毋庸置疑的。皇室血脉容不得混淆。哪怕皇上在民间有多少个私生子都没用,这些人没有皇家玉蝶,就没有继承权。

  她不希望春玉的孩子失去继承权。

  春玉沉吟片刻,“我知道了。我一定会的。”

  林云舒还是不放心,握紧她的手,“如果宁王问你营不营救皇上。你记得要说都听他的。”

  张宝珠是皇后,跟皇上有结发之情,不舍皇上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春玉只是个妃子,肚子里还有个孩子。宁王一定希望孩子的母亲是个听话的女人。

  春玉迟疑起来,“宁王会不会觉得我无情”

  帝王之家自来就是勾心斗角,讲感情那才是傻到家了。

  林云舒勾了勾唇角,“他要是想救皇上。自然不会问你这个问题。”

  春玉想想也是,宁王这么问就摆明了不想救,她一心想要讨好宁王,怎么能跟他对着干呢,宁王是个武人,万一听不懂她肚子里的弯弯绕,她岂不是得不偿失,“我知道了。”

  第二日,张宝珠回来了,脸上倒是很轻松,“我家人都安好。只是被金人抢了些钱财。”

  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晚上,春玉拉着张宝珠,将林云舒的猜测告诉她。

  张宝珠不信,“皇上待宁王极为信任。他肯定愿意救皇上的。”

  春玉反问,“万一他不想救呢”

  登上帝位是每个皇子的梦想。宁王因为夺嫡之争,被人下药,今生都没有子嗣。可他未必就放弃登上九五至尊的念想。

  张宝珠掐着手指。她听明白了。如果宁王不肯救皇上,春玉不会跟她站在一起。极有可能会向宁王服软。

  到那时,她该何去何从

  当天下午,宁王在百姓们千呼万唤中终于回来了。

  街道很快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老三和赵飞仗着身手好,爬到树上。

  一队骑兵先进城,后面跟着百来个金兵,他们手上,脚上全戴上镣铐,被士兵们驱赶着往前走。百姓们瞧见这一幕,纷纷拿石头,臭鸡蛋扔这些金人,将这些日子的愤恨全都发泄一空。

  队伍停滞不前,后头的人只好停下来,任百姓们发泄。

  等队伍重新动起来,已是晚霞时分,宁王的车队缓缓驶进。百姓们跪倒在两旁,高呼千岁。

  闭门在家的官员们也出来夹道欢迎,跪在队伍前面,迎接宁王。

  宁王下了马,亲自将这些官员搀扶起来,而后带他们直奔皇宫,百姓们这才渐渐散去了。

  赵飞和老三也不敢耽误,径直回了院子,将宁王回来一事告诉他们。

  林云舒给张宝珠卸了妆。

  她带着张宝珠和春玉往皇宫出发。

  大庆殿是月国皇宫的正殿,也是举行大典的地方,也是朝臣们上大朝的地方。

  此时活着的官员们全都来了,一个个向宁王哭诉。

  宁王身材高挑,一身黑色蟒袍,胸前坠着蛇纹平安扣,手里拿着一柄宝剑,腰系金腰带,脚上鹿皮靴。与往常不同,此时的他面容严峻,整个人散发出凛冽的王者气息。

  他抬了抬手,有个身穿盔甲的部下上前禀告,“末将率三千骑兵追击金人。与他们进行殊死搏斗,也只杀了五千人。大部分金人逃走了。皇上等人也没能救回。末将有罪。”

  众位大臣议论纷纷。

  “那该怎么办皇上被金人掳走,我们要想法子救他回来呀。”

  “是啊。皇上不定遭了多少罪呢。”

  皇上是个非常仁慈的皇上,或者说他太仁慈了,几乎什么事都听亲信的。这么宽容的皇上几百年也没出现一个。这些臣子自然希望他回来。

  成将军再次道,“金人那边传来消息,要想赎回皇上,太后和贵妃,需要月国对金国称臣,每年上贡三十万白银。”

  朝臣们议论纷纷。文人几乎是主和派,武将多数都是主战派的。

  有大臣头摇成拨浪鼓,“每年都要上贡太多了。”

  有主战的武将,当即哼道,“他们金人欺负我们月国无将才敢这么嚣张。难不成咱们以后都要受制于金国咱们此次要把金国打得屁滚尿流,让他们再不敢嚣张。”

  主和派的大臣摇头,“打仗有伤和气。咱们皇上还在他们手中,金人狮子大开口而已。咱们可以跟他们讲讲价总得把皇上迎回来啊。国不可一日无君。”

  宁王静静听着,不发表一言一语。

  待双方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宁王挥退成将军,双掌相击,“我赞成迎回皇上。”

  话音刚落,主战派的武将就崩不住,纷纷上前相劝。

  宁王抬了抬手,阻止他们的话,笑迎迎看着这些主和派的大臣,“兴元府和樊城至今被韩广平占据。江南今年发大水,颗粒无收。百姓已经没有存粮。我知道你们都是忠臣。想必也愿意为迎回皇上出一份力。三十万两白银。你们凑个数吧。”他指了个户部尚书,“许大人,你当这么多年官,想必家中也有不少积蓄。就从你开始吧。”

  许尚书冷汗涔涔,他没想到宁王居然会跟他哭穷。他刚才确实是主和,现在他拿不出银子,岂不是不肯为皇上出一份力。

  许尚书咬咬牙,“臣愿意捐一万两银子。”

  他把“一万两”三个字咬得格外重,显然十分肉疼。

  宁王身边的太监已经端着盘子上前,许尚书从怀里掏出银票放了上去。

  其他大臣在宁王虎视眈眈下,也都捐了银子。

  太监将总数报上来,宁王随手一抓,眸光微冷,“一共十一万七千两。”他将手里的宝剑提起来,看着旁边的银票,“三个月前,江南水患,许大人说户部没有银子。百宫也纷纷哭穷,我只好把自己攒了五十年的家底全都拿出来。如今,却能凑到十一万七千两。看来各位都是忠于皇上却不把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的忠臣呐。”

  他这话明显是在嘲讽。

  哪怕是耿直武将都听得出来。众人齐齐跪地,不明白他是什么意思。

  宁王一步步踏上石阶,就在大家以为他会坐到龙椅上,他却用剑点了点龙椅,“坐在皇位上的人如果不能为百姓着想,只任用忠于皇上,而不济天下苍生的臣子。这个国家迟早会灭亡。”

  他说得轻描淡写,言语尽是对朝臣们的鄙夷。

  就在这时,有个太监入内,宁王招他过来,“有急事只管说。”

  太监跪倒在地,“宁王殿下,皇后娘娘和玉妃娘娘在殿外求见。”

  宁王眉峰一挑。这可真是稀奇了。皇上,太后和贵妃被金人掳走,她们两个居然无事。

  大臣们心思各异。

  宁王抬了抬手,“请她们进来吧。”

  张宝珠和春玉在太监们的带领下走进大殿。

  张宝珠成亲以及举行国宴的时候,大臣们都见过她。春玉在封妃的时候,也举行过册封大典,礼部官员是认识她的。

  待两人走近,朝臣们立刻确认两人的身份。

  有朝臣惊呼出声,“真的是皇后娘娘”

  也有朝臣注意到玉妃娘娘高耸的肚子,“玉妃娘娘怀有身孕。皇上有子嗣继承了。”

  宁王脸上挂着浅浅的微笑,“天色已晚。明日再议。皇后和玉妃娘娘暂时留在宫中。我命人将仁明殿打扫干净。你们先去歇息吧。”

  张宝珠还未开口,春玉抢先一步,“多谢皇叔。”

  宁王拇指抚了抚剑柄上的宝石,脸上露出慈善的笑容。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