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零年代好妈妈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93章 第九十三章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俗话说的好,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52格格党小说

  农场科技部的人员不算多,一共有二十多人, 现在不用下地劳动了,大家在一起主要的工作是收集资料撰写论文, 人变得轻松了之后就容易拉帮结派,他们科技部很快分成了两帮, 一般是平城大学的, 一帮是鲁省大学的。

  项目组建立初期, 第一批人都是王文广和梁校长亲自挑选了, 后来项目建立试验田的时候, 发现科研的日常劳动量也很大, 就扩充了一部分人员, 报名的人很多, 当时李场长也参与了甄选, 在学历和阅历的基础上,首要考虑的就是年轻力壮,而且为了平衡, 不能只从平城大学里找, 还从鲁省大学选了三个人,小高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二十多人在一起开伙,即便一个个都是高级知识分子, 时间长了也会产生矛盾, 比如关于吴校长总给外孙送吃的的这件事儿。

  绝大多数人对这件事儿还是很理解的, 吴校长虽然年龄大了, 以前又是德高望重的老校长,但来到项目组后,他非常任劳任怨,因为专业上不对口,虽然挂着总顾问的名头,但他实际能给出的意见和建议几乎没有,吴校长大概也觉得自己有点名不副实,就尽可能的多做点活儿。

  其中就包括了帮大家做早饭。

  当然了,他这么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让外孙腾腾吃上一口,这孩子的状况虽然比小时候好多了,小脸蛋上能看出来一点肉了,但和同龄的孩子比,还是明显的又瘦又小。让人看了特别的心疼。

  “吴校长回来了”

  这一天吴启元给外孙送完葱油饼和煮鸡蛋,刚推开院门,项目组的小高教授在院子里站着,看到他就打了一个招呼。

  吴校长冲他笑笑,什么也没说就进了办公室。

  其实他给外孙送吃食瞒不住人,但到现在也没有人提出反对的原因是,第一吴校长经常主动做饭,第二他们虽然是一起开火,但仅限于粮食和菜蔬,像鸡蛋这种精细的东西都是各吃各的,比如今天送的鸡蛋和葱油饼,鸡蛋是吴校长自己买的,葱油饼用的虽然是大家的粮食,但是,吴校长本来饭量就小,一顿饭就吃一个饼,小苏小胡那样的年轻人三个都不够,吴校长自己吃一个,匀一个给外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严格来说,吴校长的口粮和大家放在一起吃,其实是很吃亏的,他不光是早上吃的少,中午和晚上也都吃的。

  吴启元在自己的桌子前坐下,打开没写完的论文,但心思却没在这个上面。

  一连好几天了,每天早上他给外面回来都能看到这个小高,这个年轻人虽然主动跟他打招呼,但看他的眼神并不友善。

  吴校长猜的不错,这个小高教授的确对他很有意见。

  小高教授的妻子也是鲁省大学的化学系教授,论专业水平不亚于他,但却没能顺利进入项目组,为了这事儿他找过李场长,也找了找了王文广,但两个人都一口回绝了。

  王文广觉得他这个人不老实,连他也不想用了,这个小高教授就跑到梁校长面前哭诉了一番,算是把自己保下来了。

  本来小高因为怕被赶出项目组表现一直都还可以,但后来他发发现,这个吴校长什么也没做,专业都不对口,竟然也混进了项目组,而且还是总顾问的身份吗,这个小高一下子就被激怒了。

  这种人就是混在科研队伍里的害虫

  然而吴校长有王文广和梁校长护着,不是他能动得了的,也就只能在小事儿上膈应一下吴校长了。

  吴校长想来想去觉得自己没错,但这两年多的经历告诉他,做事一定要谨慎再谨慎,经过一整夜的慎重考虑,他决定暂时不给外孙送吃的了。

  正因为他们一家人都在农场,所以才更要小心行事,他的女婿林老师最近动作很大,个人很有进步要求,屡屡有文章登载到报端,就不要因为这些小事儿出岔子了。那个小高教授对他有意见,只怕并不是因为这一口吃的。

  吴校长当了这么多年的校长,什么样的人都见识过,小高这个人,一看就是对别人他特别严格,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的人,他只怕是不服气,为什么他一个外行人也能混进项目组。

  外孙腾腾虽然吃的差,但比以前是好多了。

  吴校长虽然下了狠心,但第二天他做完早饭难过的一口都吃不下,回自己屋里里躺着去了。

  王文广在院子了跑了两圈去厨房吃早饭,小高和小苏他们已经在吃了,小胡指着桌子上的烙饼说道,”老师,吴校长吃没吃要不要给他留一些“

  吴校长有时候做完饭会提前吃了,有时候会先跑出去送给腾腾,然后再回来吃,王文广不确定是什么情况,但还是点点头,说道,”好啊,记得汤也留一碗“

  王文广吃完饭就去了办公室,看资料时间过得特别快,等他准备站起来歇口气,已经半上午了,这个时候吴启元还没过来,这让他感觉有点奇怪,就去吴校长的房间看了看。

  老头儿倒没睡,手里拿着一本书无精打采的。

  王文广认出来他手里的书是脂评本红楼梦,这是吴启元去世的妻子当年送给他的定情礼物,这么多年书页都微微发黄了。

  “吴叔叔你身体不舒服”

  吴启元冲他勉强笑了笑,说道,“没什么事儿,人老了就是毛病多,我歇一歇就好了,你去忙吧”

  王文广料定他没吃早饭,出来的时候正好看到了小胡,就吩咐道,“你去把早上的饭热一热给吴校长送过去

  胡利农将手里写好的论文交给他转身去了厨房,然而找遍了柜子和每个角落也没找到早上留下一张饼和一碗粥,他觉得奇怪,跑去问小苏,小苏皱了皱眉头,大概知道是谁拿的,就径直走到小高教授的位子上,说道,”早上留给吴教授的饼是不是你吃了“

  小高教授瞟了他一眼,说道,'是啊,我没吃饱看到有剩的就拿了,怎么了”

  他理直气壮地样子瞬间让小苏教授怒了,他气冲冲的说道,“你每次吃饭都和饿鬼似的早上你明明已经吃了三张饼没错,吴校长是送给他小外孙一张饼,但他老人家自己只肯吃一个,加起来才两个“

  小高教授有点心虚,但他还是嘴硬的说道,"我吃的自己的口粮“

  要是换在以前,小苏肯定一个大耳刮子就上去了,他轻蔑的哼了一声说道,”你的口粮不过三十斤,够吃吗“

  小高教授想也没想,说道,”怎么不够我以后不入伙了“

  小苏和小高听到这话立即去找了领导。

  其实王文广心里也不太愿意让大家一起开火了,不为别的,吴启元一把年纪了,就为了给外孙一口吃的,每天早上起来都要做二十几个人的早饭比如今天早上,光是煎饼就做了六十多张低着头弯腰忙活了至少一个小时,怕其他人有意见还不敢多吃,就吃一个煎饼,再匀一个给外孙,就这样,这小高还有意见了

  王文广立即答应了,说道,“好这样吧,现在就分了,你去通知大家都去院子里等着”

  梁校长是个细心的人,每个月买菜买粮一笔笔都记得很清楚。

  最后大家平分了剩下的粮食,每个人一斤面粉,一斤半地瓜面,还有八斤多粮票。

  “好了,大家的粮食都分好了,各自拿回去吧”

  小高教授没想到就分到了这么点东西,他笑着拦住梁校长,指着厨房里的两个油罐说道,“这个是不是也要分一下”他之前已经看过了,这两罐子油分别是豆油和麻油,都还有大半罐子呢,但吴校长除了偶尔烙饼用上一点点,平时做菜根本不舍得放油,那菜和水煮的也没啥区别

  梁校长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说道,“小高你是不是糊涂了咱们没有油票哪里来的油这是王组长的个人物品”

  此时小高教授已经有些后悔了,但面子上不会输,他笑了笑跟本校的两个人说道,“不如咱们一起搭个伙吧”

  就这样,项目组的人分成了两帮伙,一帮是王文广吴校长小苏小高他们,一共十八人,另一帮就是小高教授他们,只有三个人。

  分开之后的第二天,小高教授憋着一口气,很早就起来做早饭了,一个人霹雳乓啷的忙活了半天才出来,所以吴校长做饭就晚了,虽然做好他第一时间就跑出去了,但那时都七点多钟点了,路口早不见女儿和小外孙的身影了。

  老年人本来睡眠就少,吴启元心里有事儿,第三天凌晨四点钟就起来了,六点半准时等在了路口。

  腾腾看到他就迈着小短腿飞奔过来,张着小手臂让他抱。

  吴清芳自己打量了一下自己的父亲,没有发现任何生病的迹象才放下心来。

  平城市政府办公室。

  陈友松黑着脸在主持日常会议。

  “陈市长,咱们去年到现在的支出每个月都超支,财政那边已经有很大的压力了,要是按照这上面的计划,只怕财政支撑不了,到时候。”

  陈市长却不肯做任何让步,他冷冷的说道,“老罗,你算一下缺口一共有多少,列出一个明细送上来”

  罗市长心里叹了口气,拿起文件走了。

  能和陈友松这样的人做搭档本来很轻松,只要认真干好工作就行了,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但最近这一两年,罗市长的压力也很大,去年陈市长非要要那些了劳改犯搞项目,目前来看是出了一些成果,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会缓解干旱带来的粮荒,但这个项目所有的费用都是政府掏的,别看一亩地一口井花不了多少钱,但别忘了是在整个平城内推广,而且还免费给生产队部分种子,这金额最后加起来就十分惊人了

  这一笔钱财政那边还没有做平,现在陈市长又有新的计划了,当然了,罗市长也必须承认,陈友松这个计划利国利民,他也很赞同。

  就是太费钱了

  陈友松的计划是,第一步将平城市内的主要干道都重新整修一遍,第二步整修平城到各县市的道路,第三步就是整修县市的主要干道了。而且这个计划没有先后之分,要集全城之力,三个项目一起进行。

  这计划听起来很美,在会议上大家一听都很激动,纷纷表示了赞同。

  平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城,很多街面的道路年久失修,平时还不觉得,一到下雨下雪天会引起很大的交通不便,至于去下面县市的公路就更差了,因此,平城虽然在其他方面有些优势,但交通方面的确很差。

  罗市长和其他人不一样,他听到这个计划的第一反应就是,财政可没那么多钱任意挥霍,一堆一堆的扔到路上

  于是他委婉的提出,这计划虽然不错,但目前财政无力支撑,不过修路的确是大事儿,不如先把平城市内的道路先修整一下,这样财政那边能说得过去,压力没有那么大。

  陈市长当场就发了脾气,毫不留情的说他是鼠目寸光。

  罗市长除了苦笑还是苦笑。

  罗市长一边摇头,一边往往外走,正好碰到匆匆赶来的张处长。两个人在工作上有些交集,私下里关系也不错,罗市长好心的提醒他,“说话谨慎一些,刚发了脾气”

  张处长感激的点了点头,大步流星的走进去了。

  “陈市长,张处长来了”小干事微微低着头,不太敢看市长的冷脸。

  陈友松掐灭手里的烟,合上桌上的文件,招招手示意让人进来。

  最近这一年多来,工作组虽然不像之前那么高调了,但其实暗地里也做了不少工作,张处长平时很忙,不到汇报的日子一般不来。

  ”坐吧,什么事儿“

  张处长犹豫了一下,回答道,“友松哥,我今天才收到的消息,徐局长准备退休了,申请书已经递上去了,估计很快就能批复”

  陈市长皱了皱眉头问道,“那谁回来接替他的位子“

  张处长摇了摇头,说道,“上面肯定已经定好了,但打探不到任何消息”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很有可能说明接替他的,会是大家意想不到的一个人。

  陈友松把所有可能的人选都在脑子里过了一个遍。

  张处长看到久久不说话,有点紧张的问道,“友松哥,你说,应该不会是之前的卢主任吧这个人被我们整了一回,一定会打击报复的”

  陈友松被他说话的样子逗笑了,扯了扯嘴角说道,“我还以为最近一两年你进步很大,怎么这会儿倒糊涂了卢志伟什么级别徐局长什么级别要是卢司令接替徐局长还差不多”

  卢司令早就退居二线,这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