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古代做夫子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56章我也想要桃花源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因为路程比较远, 所以知县大人仪仗队先上路了,然后杨县令才和楚辞以及楚小远坐上马车,往长溪村去。

  快到长溪村村口时, 县令大人下了马车,坐上轿子, 前面鸣锣开道,缓缓朝着村子前进。楚辞等人步行跟在后面。

  楚小远悄悄对楚辞说“小叔,当官真威风。”

  “是啊,所以你以后要好好书,才能当上大官, 让大家都看见你威风一面。”楚辞摸摸他小脑袋。

  楚小远点头“嗯,我会好好书,夫子昨天还夸过我,说我背书背快”

  “那是夸你夸得多,还是夸钰儿夸得多”楚辞随口问道。

  “”

  楚小远撅嘴, 小叔真不会聊天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鞭炮声响个不停, 待地上散满了红花之后,县令大人缓缓下了轿子。

  他身穿鸳鸯补服, 通身气派让老百姓们都为之震慑。

  “恭迎老父母大驾”平安镇镇长领着村长和村里长辈一起行礼。

  “各位父老免礼,今日本官来, 是要恭喜你们。长溪村出了贤良方正之人, 村风之好可见一斑。本官已经命人去做牌坊了, 到时候立在村口,供来往之人瞻仰。”

  “多谢老父母若非您治下有方,我们村里又有何德何能,出这么一个贤才呀”村里老人说道,他每说一句,身子都要颤一下,楚辞很担心他再说几句整个人都要堆地上去了。

  杨县令显然也有此担忧,安抚了老人几句,然后就让他们在不远处长凳上坐着。

  “请匾”

  两个腰挎大刀衙差面容肃穆,他们合力将那块笼罩在红布之下匾额抬起。

  “楚秀才,这是赐给你,由你亲自来揭匾吧。”

  “老父母容禀,学生有个不情之请,望老父母能够答应。”楚辞说道。

  “说吧。”杨县令看他眼神很慈祥,他昨日已经探得提学口风,自己年后升迁有望,现在还不得把这个宝贝供起来。

  “学生是母亲受十月怀胎之苦生下来,吾从小受她教养,受益良多。况父母之恩,实在无以为报。故学生想请母亲一同揭开此匾,请老父母成全。”

  “孝子呀我朝历来以仁孝治天下,你孝心可嘉,我又怎会做那恶人呢快去将秀才公母亲请来。”

  县令一声令下,马上就有人去请了。一群人簇拥着不知所措楚母过来,楚母一见穿着官服大老爷,吓得腿一软,差点跪倒在地。

  “娘”楚辞紧走几步,然后在她面前跪下,磕了三个头。“孩儿书多年,累母亲与兄嫂日夜操心,今日孩儿得此殊荣,还请母亲与我一同揭匾。”

  “小二,快起来。”楚母感动地眼泪涟涟,“娘答应你便是了。”

  其他人也十分感动,这副母慈子孝画面是长辈们都期望看见。

  楚辞和楚母一人站一边,同时伸手扯下覆在匾额上红布。瞬间,四个闪着金光大字出现在人们眼前。在阳光照射下,这光线似乎更加强烈,让人不敢直视。

  衙差们抬着匾额绕村一圈,村民们在各家门外看,抬到哪家门外,哪家便跪下迎接县令大人。

  最后,他们来到了祠堂里。

  楚父牌位此时已经被放在了正中间位置,楚辞和楚广以及楚小远三人点香祭拜后,才将匾迎了进来。

  杨县令站在上方念了一段文字,然后赐给了楚辞一套崭新飞鱼服和二十两银子。楚辞当即表示,要把这二十两捐给村里,让村里用做修补祠堂和供奉长辈香火钱。

  往常,这祠堂里长辈们,只逢年过节才能受些香火,平日里没什么人打理,他们农村人没那么讲究。但是,这块匾挂进来后,必须日日供应香火以示尊敬,干脆就让长辈们也跟着享享福。这二十两银子,不说多,起码可以用个四五年了。

  这匾挂在正中间大梁上,挂上去一瞬间,仿佛整个祠堂都变得不一样了。

  村长带领着众人叩拜,以后这祠堂也算是有了名字,就叫贤良祠了。

  村里妇人们聚在一起整了几桌好酒好菜招待县里人。杨县令有意提拔,便说县衙如今人手短缺,问楚辞有没有意向举荐人手去当个掌仓。这掌仓不过守守仓库,偶尔跑跑腿,每月月银五钱,四时孝敬不缺,经常还有油水可捞,随随便便一年也能弄个二三十两,比种田要划得来多。

  楚辞听他这么一说,心里倒想起了一个合适人。他大哥性子宽厚,不善言辞,根本不适合去县衙做事,不然哪天替别人背了黑锅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他那个姑父就不一样了。他常年看守镇衙大门,早就练就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技能,十几年功夫下来,一些弯弯绕绕早就弄明白了。绝对不会轻易着了别人道。而且,他这姑父虽有些世故,但良心到底还是好。衙门里有个人,以后做什么都会比较方便。

  于是,楚辞笑眯眯地给杨县令推荐了他姑父。杨县令无所谓什么人去,只要是楚辞开口,这面子终归是卖给他。他对坐在右手侧师爷嘱咐两句,师爷立刻就去了镇长那桌,不到片刻便将这事处理好了。

  吃过午饭后,杨县令他们就赶回去了。楚辞得山长批准,可以在家待两天再回去。他把钟离钰托付给了张文海等人,因为家里还有一些事情亟待解决。

  “娘,大哥,嫂子,这是五百两银票,是我卖书得来。”

  “什什么竟有这么多”楚家人觉得太刺激了,前些天他拿回来一张房契和一张地契,现在又拿回来五百两银票,难道是他们太久没出去,如今外面钱已经不如以往那么值钱了吗

  “是啊,我也没想到竟然刻印了那么多本。想必其他县人也都来买了。”他这钱还是只取了几分就有这么多,看来古代练习题真很畅销啊

  “这钱放好,以后你和小远上京赶考时,咱们雇一个镖局保护你们去。”楚广说道,

  “不,哥,这钱是拿来修房子用。”

  “就算修成村长家似,也就只需要七八十两。其他钱全部放起来。”楚广更正道。

  “呃,哥,我觉得,咱们房子好像要修得大一些才行。今年我就要上场考科举了,到时候中了,必要请书院同窗和乡人们好好吃几天酒席。若是院子小了,到时候恐怕不好看。而且小远也慢慢大了,他在县学蒙童馆也会有很多好友,到时候难免也要请人家来家里玩。”

  听了楚辞话,楚广犹豫了。确实,当初小二中秀才时,他们家境贫困,弄得简陋一些别人也不会挑刺。等小二中了举人后,家里若还是那种寒酸样子,恐怕会连累小二被别人看不起。

  “那就建个大房子我明天就去和村长商量,把我们屋后那块地买下来。”

  “大哥,顺便再把那块地后面连着小山包也买下来吧。到时候在那里种上四时花草,布置雅致一些,无论什么时候走进去,想来都是很漂亮。”楚辞文人式浪漫瞬间爆棚。

  当时桃花源记时候,他就经常幻想自己也能有那样一块地盘。

  楚母和楚广对视一眼,觉得自家小二有点败家。竟买个山包来种花草种点菜养点鸡鸭不是更实惠吗

  下午时分,村人们都领着东西上楚家来祝贺了。一波又一波人,把楚家不大院子挤得满满当当。楚广这才觉得,还是小二说有道理,房子必须修得大一点。

  “哎呀,我往日就说咱们阿辞是个争气,无论长相还是气派都和咱们不一样。这不,居然得了朝廷褒奖,可真是太有出息了。”

  远远传来楚辞姑父声音,村民们见外客上门,也不多说,放下东西说了一声便都走了。

  楚姑姑朝大家笑了笑,便去厨房帮衬楚母了。

  “姑父,你来正好,我有一件事要和你说。”

  “什么事只要你开口,姑父都给你办到,我早就与你们说过了,我在那里,认识都是有头有脸人。”

  “呵呵,正是此事。今日我与老父母一同吃饭时,他突然说衙门里缺一个掌仓,想让我荐一个人去。我本想举荐兄长,可嫂子身怀六甲,再过不久就要生了,家中又刚置了田地,一时走不开。我就向他荐了姑父你,如无意外,明天你去镇上时,他们就要通知你了。”

  “哎呀,哎呀,是极是极哎呀,你大哥确实不能去呀,你嫂子肚子这么大了,还是在家歇着好。对了,你娘她身子不好,快生时我让你姑姑回家来帮着料理几个月,你就放心吧。”

  楚姑父高兴地不知如何是好。

  他想了想,又说“阿辞啊,你荐了姑父去县衙,姑父也不知道怎么报答你才好。只是不知县衙那些人好不好相处,万一我在里面开罪了什么人,不止没报答到你,反给你惹了麻烦就不好了。”

  楚辞失笑,这个姑父,花花肠子是真多,拐弯抹角地打听县衙情况就罢了,还要挂上他名字。

  “无妨,姑父你大着胆子去便是,老父母最是宽和仁爱,不会坐视他们欺生。”

  “你这样一说,我就放心了。对了,贺仪在你姑姑身上,我去取来。”他起身匆匆往厨房去了。

  楚广和楚辞兄弟俩笑了,明明刚才看到他手上拿着一个红封,怎么转眼就去姑姑那里了想是觉得得了楚辞实惠,嫌原来贺仪轻了,偷偷去加钱了吧。

  果然,没一会后,楚姑父拿出一个贺仪,里面包了二两碎银子,恐怕是将身上所有钱都塞了进去。

  “阿辞,祝贺你了,今日得此殊荣,望你之后乡试也直取桂榜,捷报连登黄甲。”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