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软饭王

报错
关灯
护眼
假凤4虚凰(4)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其实宋城也不是不能按照原主的记忆, 继续装下去。

  毕竟灵魂转换这种事, 在古代虽然也有不少话本故事,但真正相信的, 那是少之又少。

  宋城就算演技再差,再少也能装上几个月吧

  上几个世界里, 宋城穿越的原身,比如营养师宋城, 亲妈早逝,亲爹不待见,连个真正朋友都没有,所以不管他表现怎么前后不一,都不会有人往离奇的方面去想。

  又比如小鲜肉明星宋城, 虽然亲爸亲妈过度宠爱原主, 但原主实际上十六七岁就离家独立拍戏, 而且艺人的状态跟普通人不一样, 拍戏的时候演,太投入了走不出来那都是常有的事儿, 原主的心思性格和习惯,其实父母也未必了解。

  但这个原主就不一样了。

  原主的活动空间就这么大点地方,一个单纯中二的少年, 跟历经几世的宋城, 那区别真是太大了,就算别人认不出,亲娘郑氏还能认不出吗

  郑氏身为旧时代妇女, 死了老公,娘家也无亲近人,唯一生活的指望都在原主身上,只怕是原主一天多喝了一杯水,多吃几口菜,郑氏都能比原主更放在心上

  而且郑氏是经过当年那场诡异惨案的人,说她是惊弓之鸟也不为过,原主的一点风吹草动,她都会如临大敌,高度紧张,所以宋城是很难瞒得过郑氏的。

  再者说这可不是现代,现代社会里的斗争再怎么样都相对温和,而这里可是一个不小心就要挂机的。

  就原主的这个尴尬身份,他必须得到郑氏的支持才能寻出一条生路。

  不然让郑氏以为他是侵占他儿子身体的孤魂野鬼,干脆一发狠,来个鱼死网破,他说不定就得再换个地图了。

  他换地图不要紧,原歌去哪儿找他去

  所以面对郑氏的质疑,他也不急,声音和缓地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当然了,是以这时代的人能理解的办法包装了一遍。

  又给郑氏看了自己脖子上的勒痕。

  “你是说,你因为跟我呕气,就要悬梁自尽因为在鬼门关里走了一遭,反而想起了前世”

  郑氏惊疑地圆睁双眼,一个紧地盯着宋城看。

  古人不知道什么穿越重生,但古人对轮回转世一说还是信的,尤其是郑氏母子现就住在皇恩寺,就算本来不信佛,天天耳濡目染的,也信了一点。

  “你,你前世是,是什么人是做什么的是男是女”

  虽然宋城已经用这时代的人比较能接受的说法包装过了,但郑氏还是满心疑虑。

  “我前世是男子,是个大商人,生活无忧,婚姻美满,一生平安到老。”

  郑氏将信将疑,目光一转,“你上辈子婚姻美满,想必与妻子伉俪情深,但你前两日同我说过,要娶肖家小六娘”

  宋城微微一笑,“您想是记错了,前两日我只说要向圣上表明身份,却还没说要娶肖六娘。”

  原身是个中二少年,心里喜欢肖六娘,也张不开嘴跟亲娘直接说要娶对方。

  所以郑氏这么一问,其实是想试探他而已。

  郑氏有些讪讪地,“呃,大概是我一时记差了,但你跟肖六娘十分亲近,让为娘误会了,还以为你对她有男女之情呢。”

  宋城淡定笑着回答,“之前我见识的人太少,年纪相仿的伙伴只认得她一个,所以生了些误会,如今我回想起了前世的记忆,当然不会再误认了。”

  郑氏的脸色到这会儿倒是好看了些。

  本来只是一个寄住在寺中的小孤女,偶然跟她儿子结识,交谈过几句话,郑氏当然不会觉得有什么,但这个肖六娘竟然跟她儿子成了所谓的“闺中蜜友”,儿子竟然因为她不管不顾冒失冲动,这就让郑氏不能忍了。

  别说宋福眼下不能恢复身份,就算是能恢复了男儿身份,她也不乐意让肖六娘做她的儿媳

  “肖六娘今天来见你,你跟她说了什么”

  她刚刚使了个诈糊,眼前的儿子还能记得那天夜里,只有他们两个人时吵嘴的话。

  这让她打消了部分的疑虑,又转而想起路遇肖六娘的事。

  “没说什么,肖六娘以为我得了伤寒,吓得在门口望了几眼就走了,您之前说得不错,肖六娘这个人的确有些可疑”

  肖六娘一开始可能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但大概跟原身接触久了,察觉了一些怪异的地方,而原本就有在暗中盯着郑氏母子的幕后黑手,可能就因此找上了她

  之前儿子为了肖六娘跟她争得脸红脖子粗,她是气得胸闷头疼,现在儿子突然变得如此沉稳冷静,而且一想到他可是有着前生几十年的记忆,郑氏就忍不住地心理别扭。

  “我儿想明白就好再不可跟肖六娘来往”

  “您尽管放心现在我们母子处境艰难,最重要的是想办法破局,与肖六娘来往,有害无益,我明白的。”

  郑氏微愣,“想办法破局”

  “正是呢,今日您可见到了陛下和贵妃”

  “见到了,陛下还问起了我儿,听说你病了,还差点要派太医过来”

  想到今日面圣那一刻,郑氏还是忍不住额头微汗。

  富阳公虽然不是开疆拓土的猛将,但将开国皇帝的钱袋子打理的很好,也是立下了大功劳的,而别家都是富贵荣华,儿孙满堂的,偏偏只有宋家怪案频出,儿孙暴毙,老皇帝杨启当然不可能忘记这倒霉的一家,正好到皇恩寺上香,顺便看看他的大女儿了因大师,然后坐在那儿喝茶的时候,可不就想起宋家的一个孙媳郑氏在这里出家么

  宣召郑氏觐见,见虽不过三十出头的妇人,却打扮得老气横秋,暮色沉沉,比跟着他一道来皇恩寺的四十余岁的古贵妃还显得老相,就忍不住心下感慨,问起郑氏的女儿。

  郑氏自从生下儿子,却对外宣布是个女儿,就避世离居,恨不得在世人的视线中消失掉,这十六年来,原主能见到外人的机会都少之又少。

  就算是亲祖母寿辰,郑氏也不带原主回宋府,而是押着他绣了经书做为寿礼命仆人送上。

  如今面圣,郑氏的儿子又犯了少年的倔混劲儿,还想着圣上能饶过他们的欺瞒,好拿回父祖的爵位,简直是想得太美郑氏临走时把儿子关在房里,还放下了狠话,当然不可能让太医去给女儿看诊了先不说儿子是否会犯浑胡说八道,就是让太医那种见多识广的利眼一瞅,说不定她苦心藏了多年的秘密就要揭开啊

  郑氏赶紧说只是女孩子的小毛病,在房中养两天就好她多亏陪着皇帝的太医都是皇帝御用,依例只为皇帝诊治不可能专精妇人科,因此郑氏这才逃过一劫。

  但饶是这般,她望见贵妃娘娘的神情微笑带冷,看着她的目光就像是看到了臭虫一般,还是让她心惊胆战。

  古贵妃生的玉芝公主嫁给了宋琅,郑氏的叔辈,宋琅跟现在住在富阳公府的大房一系,那是隐隐的对立关系如果大房一系要是死绝了,宋琅继承富阳公府那就是名正言顺的,可大房那些个孤女寡母的就是占着偌大的公府

  所以古贵妃看到大房这些人,就算是弱小又无害的,也觉得碍眼得很。

  “贵妃娘娘还提起你的婚事”

  郑氏一想到贵妃那笑意不到眼底的神情,就觉得胆寒肝颤。

  眼瞅着她刚刚觉醒前生记忆的儿子那个紧张的模样,郑氏就接着说下去。

  “贵妃娘娘说,她倒是有意替我儿牵红线”

  她哪敢让贵妃给牵红线啊,赶紧用家中老夫人自有主意给搪塞了过去。

  “唉,怕是她们盯上了你们姐妹三个,只等着你们嫁出府去,就要对爵位动手了”

  十几年前,国公府父子孙连丧六人,实在是骇人听闻,古氏姐妹就算想动爵位动手,也害怕被人认定了就是下黑手的真凶,现在十几年过去了,跟宋府没啥关联的早就忘记了当年的惨事,这时候夺爵,也不用太过担心声名有损了。

  “前几日,你祖母来信,说慧姐儿和淑姐儿两个,都开始议亲了,还问我对你有什么打算没有哎,你这样,我还能有什么打算”

  郑氏说着长叹一声,眉心两道竖纹更加的明显,长期幽居和心中有事,让本来只是三十出头的清丽妇人像是四十开外的。

  “我前两日说的,虽然鲁莽了些,但也是个解决的办法,难道您就没想过,我一个大男人,总不能一辈子扮成女子吧”

  “那,你有什么法子”

  郑氏狐疑地看着宋城。

  “我现在十六岁,年纪着实是不小了,说不定没过几月就开始发身长大,到时候怕是妆粉也没法遮掩过去,若是被人看出来,那时候就麻烦得很就算您带着我一直住在问心崖,我十岁后就没去过前面寺里,但若是有心人硬要加罪名,只怕咱们母子俩都要身败名裂,不是死罪也少不了活罪”

  宋城是看过古代的那些话本故事的。

  其中有就那什么采花大盗男扮女装,四处偷香窃玉结果落网,最后被处以极刑的。

  虽然郑氏在抚养原身的时候已经十分小心,身边用的都是老仆,而且住在离主寺很远的问心崖,原身的年纪也才十六,但若是被古氏姐妹给扣上一个秽乱清修之地的名头,那真是跳进黄河里也洗不清了。

  郑氏又何尝不知道这个,要不她也不至于愁得老了十岁。

  “那你说该怎么办”

  从生子到决定隐瞒孩子的性别,郑氏都是只能自己决断,别人靠不住也没法靠,如今她却下意识地看着宋城,眼带希冀,显然把这个觉醒了前世记忆的儿子当成了成年人来依靠。

  宋城自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就一直在思索着破局的办法。

  一种办法,就是放弃富阳公继承人的身份,干脆死遁。

  比如说就借着现在他生病,“一病不起,少年夭亡”,宋家的三娘子夭亡了,这世上多一个郑氏的远房侄子,可以说是一劳永逸了。

  第二种办法,不放弃富阳公府小娘子的身份,用婚事来遁。

  还是假借郑氏的远房侄子之名,给宋城订个未婚夫,找个人来假扮侄子跟宋城办婚礼,婚后小两口离京回乡,回乡的路上侄子遇到意外身亡,宋城就成了个小寡妇既然是小寡妇了,那就想不想再嫁都由她自己了,这个自由度就比较高了。

  第三种办法,就是郑氏干脆找个年纪差不多的小丫头,来个李代桃僵,这样宋城可以脱身去当远房侄子

  “那就第三种不过,让外人平白得一笔厚厚的嫁妆,还顶了富阳公府小娘子的身份,未免也太不划算,不如让这位小娘子嫁给远房侄子,这样人财两得,你还能叫我一声娘”

  郑氏毫不犹豫地选了第三种的加强版。

  “婚姻大事不能儿戏,我前世跟妻子感情深厚,这一世也想寻个像前世妻子那般的夫人您要随便替我定下亲事,恕我难以从命”

  郑氏瞧着宋城,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你,你想起了前世,就连一声母亲都不叫了吗”

  富阳公府,怡华堂内。

  老夫人罗氏身着赭色大衫,端坐在炕上,面前摆着个雕花檀木小桌,桌上摆着茶点等物。

  她旁边打横坐着位三十来岁的妇人,淡青衣衫,也跟罗氏一样,素面朝天,首饰都是银镶白玉或者青玉。

  这位妇人是罗氏的大儿媳妇王氏。

  罗氏生了三个儿子,可惜全都死在同一天。

  二儿媳妇的儿子本来继承了爵位,却莫名意外夭折,受不了打击的二儿媳也自尽去了。

  三儿媳吓得连国公府都不敢待,去了皇恩寺求庇护,好歹生下了一个女娃,却长住在皇恩寺,到现在都没回来过。

  偌大的富阳公府,就只有罗氏带着王氏,抚养着两位姓宋的小娘子长大。

  大娘子宋慧是王氏亲生的,二娘子宋淑是二房的妾室生的,所以二儿媳当初自尽得决绝,根本没想过宋淑一丝一毫,二房太太自尽后,宋淑的生母心惊胆战,不敢再住在宋府二房院子,向罗氏跪求出府,罗氏也没为难她,赠了百两银子放她嫁人,因此小宋淑只能由祖母罗氏抚养。

  也是宋府男丁全灭,小娘子也只有三个,所以虽只是个妾室生的庶女,宋淑也是锦衣玉食,被精心教养长大的。

  这会儿宋府的两位小娘子就都坐在碧纱橱的长榻上,吃着茶果子,聊着闲话。

  “你说三妹从小在尼姑庵里长大,会不会一张嘴就是阿弥托佛啊”

  宋淑对宋福挺好奇的。

  那尼姑庵里有什么好住的,三婶子就带着三妹一住十几年

  她和大姐都请了夫子来授课教学,也没听说三妹妹单请了夫子,那该不会什么都不懂,只会念佛经吧

  宋慧轻轻打了宋淑一下,“别瞎说三妹妹是三婶子在教养着呢,三婶子家可是书香门第。”

  说到母族门第,罗淑就不吭声了。

  大姐姐宋慧的母亲王氏,是勇平伯之女,当初结亲的时候,宋家地位已经起来了,所以给儿孙们嫁娶的都是同僚家。

  勇平伯是武将,军功不能封国公,但也得了伯爵位,王氏身为武将之女,性格就比较刚强,因此就算国公府里只剩下了两个寡妇和两个幼女,她也咬着牙将宋府打理得似模似样。

  只有宋淑,二房的主母死了,她的生母又出府改嫁了,这些年来,连张纸都没给她捎过,估计是早就把她给忘了。

  平时府里就这么两个小娘子,待遇上看不出什么不同,尤其是宋淑养在罗氏膝下,衣食住行只有更好的,可一到大事上头,就有微妙的差别了。

  比如说最近议亲,宋慧和宋淑同岁,几乎同时开始张罗。

  宋淑到现在还没寻到合适的人家,倒是宋慧已经定下了她舅舅家的表哥。

  她舅舅就是现任勇平伯,表哥也是勇平伯长子,将来铁定能袭勇平伯的人品才干都是中上等,如果宋慧的父亲还活着,她是富阳公的长女,嫁给表哥算是低嫁,不过现在她一介孤女,能嫁回外祖家,主要靠的还是亲娘王氏的面子,还有她的大笔丰厚嫁妆。

  可宋淑呢,她虽然也有大笔的嫁妆,只比宋慧稍差那么一点儿,寻亲事这上头却是实在的难办。

  外头家世稍好一点的人家看宋府,那都是带着畏惧的,男丁全灭,屡遭惨事的人家,谁敢跟他们结亲啊万一把恶运带进家门了怎么办

  而祖母罗氏的娘家呢,又只是老家小县城的商家,就算是沾罗氏的光,生意做得大了些,成了当地豪商了,可跟勇平伯府就没法比了。

  所以罗氏在犹豫,想着等等看,实在是寻不到合适的人家,就把二丫头嫁回娘家,虽没有大贵吧,起码有那么些嫁妆,一辈子穿金戴银是没问题的。

  宋淑心里却是一点都不想嫁去那么远的地方

  可是不嫁罗家,又有什么好人家呢

  自从宋府恶运连连,跟宋府还来往的亲朋故旧就那么几家,而且也就是四时八节的派仆人送上节礼,至于什么婚丧嫁娶的宴席宋府这边似乎也有自知之明,是不会有人去的。

  这些年,就连宋府老夫人的寿辰,都不会摆宴设席,就是小辈们默默给罗氏送上寿礼罢了。

  就这个现状,哪怕宋淑貌似天仙,才美兼具,也不会有外人知道啊

  外人只是一听,宋府的小娘子,就大摇其头,表示婉拒了呢

  宋慧宋福都有外祖家兜着,只有她最惨,想到这里,宋淑就蔫吧了。

  外间的王氏从袖子里取出三张单子,递给了罗氏。

  “母亲,这是我拟的,您看看可行”

  罗氏接过来一看,三份都差不多,上头密密麻麻地写着金银布匹,珍玩古董,田庄铺子这些,每张单子都折叠着,打开便是长长一溜儿

  可想而知这单子代表的财富有多少了

  罗氏大致上看了眼,点了点头。

  “咱们府里就这三枝根苗,多给备些嫁妆也是应当的。”

  王氏也不意外,婆婆罗氏完全没有挑毛病的意思,这是放手让她办了。

  也是,早年她刚嫁过来的时候,婆媳之间,妯娌之间,还有些个小矛盾,小算计结果等到祸事发生,得了,活着的三个人都是寡妇,连个让她们有争执动力的男丁都没有可不是只能团结起来,对抗恶人古氏和宋琅

  王氏心犹不平。

  “如果不是这房子这地不能拆了卖了,我都想折算成银子给三个丫头当陪嫁”

  她是把国公府烧成白地,也不想便宜了古氏和宋琅

  罗氏浑浊的老眼闪了闪,“莫说气话了,有闲工夫不如好好地多教教大丫头,别让她嫁出去受气。”

  “母亲放心,我侄子若敢对大丫头不好,我就敢打上门去”

  她都这样了,她怕谁啊

  “倒是二丫头,我托我弟媳妇四处打听了,都没有合意的这事难办啊”

  当然了,要是那种缺钱的破落户,他们倒是乐意了,可是她们不能把二丫头往火坑里送啊

  “不成就嫁回罗家去前几日你三弟妹写信来,说是娘家老家有个远房侄子,一表人才,才学兼优,家里爹娘早逝,没人做主,所以二十未娶,所以她就想着不如将三丫头嫁过去,跟招赘也没什么分别你看,这样的人家,你三弟妹都乐意呢”

  “啊这,这也太”

  王氏听得就觉得不大妥当,这样的人家,比破落户还破落吧

  三弟妹这是傻了吧

  这种条件都答应的话,那她们王家族里,有不少比这强得多得呢

  王氏正要再问,就听院外脚步声急,有人飞块地跑来报信。

  “老夫人,大夫人,三夫人和三小娘子回府啦”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