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寡妇NPC在六零

报错
关灯
护眼
第34章 婚宴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饱暖思淫·欲这句话或许是有道理的, 秋收后结婚的人家特别多,刘翠翠也跑来让董馥梅回娘家参加一场婚宴。

  要娶亲的是她亲叔叔家的老三, 也就是她三堂弟,名叫董向阳, 今年才十九岁, 新娘子刚满十八, 名字是罗海岚。

  董馥梅与娘家关系不错, 又是她妈亲自来邀请, 她就没好拒绝。

  有的地方女儿嫁出去了再回家就是客, 不要她们做活,可他们这的习俗不同, 出嫁女回家也要帮着做点事, 尤其是灶上活, 更是一手抓。

  为着帮忙筹备喜宴,董馥梅要不得先去住一晚,要不得一大早天没亮就出发。

  刘翠翠的意思是让她提前一天去,孩子们也都带去。这两年董馥梅都很少回娘家,孩子就更没机会去, 这回人都全, 刚好可以让孩子认认他们那边的亲戚。

  对着刘翠翠, 董馥梅并不像对已断亲的肖大山家那样客气, 还会怕占位置不带孩子。对娘家人天然的亲近让董馥梅没想太多, 就带着孩子, 拎着全家一日的口粮以及参加喜宴的礼出发了。

  他们这参加喜宴是不给钱的, 但是会拎一小袋冰糖。这冰糖是以甜菜为原料各家自己熬制的,一颗颗老大了,成人一口都吞不下,各家做了这冰糖一般大部分不会拿来吃,只在参加宴席的时候做礼。

  刚开始做成的冰糖还是白色,有的会微微泛黄,但都是剔透的。放久了就会越来越黄,也会越来越实,没了剔透感。

  太黄的冰糖拿出来做礼就不好看了,这时候才会将冰糖拿去或是做菜或者直接嚼了吃了。而这时候,冰糖大多已经放了两年以上,经过不知多少人家了。

  董馥梅给带回娘家做礼的冰糖当然是今年的新糖。雪白晶透一看就是好糖,她婶婶何婉菊收了礼笑得可开心了,觉得董馥梅给她家脸面。

  这不仅是给何婉菊脸,更是给刘翠翠脸。之前肖家出了事,娘家这边说董馥梅命中带衰的人可不少,他们也生怕董馥梅在夫家那边过不下去要回娘家来讨生活呢。

  现在人在塔尖大队过得好好的,刘翠翠回去看她或者她回来看看也会带点东西,虽然不多但面子上都是全乎的,这风评也就好了起来。

  他们来得不算早,家里的晚饭早就做好了,董馥梅将自家的口粮给了她妈之后就可以理所当然的坐下吃了。

  不要指望这时候一般人家做饭有什么手艺,能吃饱就不错了。黑乎乎的地瓜饭董馥梅不爱吃,给她养刁嘴的孩子们也早就不爱吃了。她就少少装了一点,让孩子们填个肚不至于饿就行。

  来前她给孩子们加过餐,也教过他们在外公外婆家要克服一下困难,想吃什么等回家了妈妈再给做。

  肖小溪几个听话的很,饭难吃也没闹,只舌头最灵敏的肖学栋每吃一口都要闭着眼,扁着嘴,将‘不想吃,但能忍’表现的淋漓尽致。

  好在大家吃饭都和打仗似的光顾着自己碗里,他碗里的东西又不多,几口能吃完,也没让人看到他这怪模样。

  因着明天是董向阳的大喜日子,一家人在饭后都洗了个澡好好拾掇了一下自己,衣服暂时没换,怕弄坏没补丁的体面衣服,要等明天董向阳去接亲时他们再换上。

  待洗漱完毕,便是睡觉了。

  董馥梅娘家的房子局原本和她家也差不多,都是两层楼,主楼八间房加堂屋。

  不一样的是她家天井的位置在房子和厨房之间,娘家厨房是和主楼连着的,上二楼的楼梯是在外面。楼梯往外的地方本来该是院子,却左右加盖了更低矮些的两层,一层两间房,总共也是八间。这两个加盖的左右厢楼和主楼中间围着的那块就挖低做了天井。

  董馥梅爷爷奶奶尚在,她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哥哥嫂嫂、弟弟弟媳、大堂弟、二堂弟以及马上就要结婚的三堂弟和他们各自的媳妇,家里需要的单间就要八间。

  厢楼太小,主楼二楼必须拿一间大房间做仓库放粮食,为了让董向阳娶媳妇,董馥梅爷爷奶奶自己搬去了左边厢楼的二层,也就是董向阳原本的屋子住,空出来大屋给董向阳当新房。

  这房子是爷爷董启孝盖的,加上没分家,让的还是老两口的屋子,他有决定权,哪怕董馥梅爸妈觉得这样住自家亏了也没法说话。

  连老爷子都要住到厢楼去了,董馥梅那没出嫁的堂妹以及外甥、外甥女们理所当然也是住在厢楼里。

  董馥梅堂妹董美芳今年16,也是要开始说对象的年纪了,自己有一间房。剩下十四个孩子分住在五间房里,剩下一间空房做杂物间。

  整个家可以说是安排的满满当当,董馥梅和她孩子要来住,刘翠翠就把董家强赶了出去,要她和她一起住,晚上还能说会儿话。

  董家强没地去,只能再调配调配,让大儿子董向前和二儿子董向进和他一间的,两人的婆娘赵甜甜、韩晨住一间。

  也就是说,董馥梅来住一晚,她哥哥弟弟的美好夜生活就都泡了汤。

  至于孩子们,他们比较好安排,就打散了塞到他们表兄弟姐妹的房间去。挤是挤了点,但就一晚上,也能克服下。

  说是晚上能聊两句,但第二天早上天不亮就得起床忙活,刘翠翠到底没和董馥梅说多久话,就睡了过去。

  不知是不是儿子要结婚兴奋的,何婉菊一早就醒了,还将自己的两个儿媳妇钱红菇和郑丽娟都喊了起来。宴席是在上午十点半左右开始,时间还早,她们起床先随便弄了一口给自家人的早饭。

  等董馥梅起的时候已经能吃了,完全没给她下厨弄点好吃的机会。

  她们垫了肚子就可以开始宴席的准备工作了。

  做宴席是有大灶师傅来掌勺的,每个村都会有一、两个这样的人,这时候请他们做席面同样不给钱,只是要分些食物给人家。

  女人们要做的也就是帮忙洗洗菜、摆摆桌、杀杀鱼之类的活计。

  这些工作做起来比掌勺还让人讨厌。几个小时做下来,董馥梅对做大席的厌恶感进一步加深,特别庆幸当初没答应去食堂工作。

  大灶师傅大约是在九点来,来了熟悉一下东西,准备一些食材,见差不多了就在外头搭的露天大灶开火做饭。

  家里的女人主要负责协助做饭,男人就要做些体力活,诸如打糍粑、搬桌子、还有开饭时跑到各个亲戚家去喊人去。

  董向前和他的‘伴郎团’以及一些凑热闹的人是在六点就出发去接新娘子了,人接回大队的时间大约是在九点,不过他们没急着回家,而是用大红花牵着在村里慢悠悠兜了一圈,让人都看看新郎官和新娘子,十点多才回到家里。

  之前还有的拜天地环节,现在不时兴了。等新娘子进门,见过家里的长辈,得到长辈的祝福后就算是礼成。

  然后便是开席。

  家里小辈多,不好和人家客人抢座,就专门在厨房里开了张小桌让孩子们吃,至于董馥梅他们还得负责洗菜、洗碗、传菜等事,停不下来。

  吃喜宴向来是三拨走,第一拨吃完菜就走,第二拨还要拼酒,第三拨是爱热闹的,得留下来闹洞房闹到直接再吃顿晚餐才肯走。

  而只要客人没走干净,董馥梅就不可能休息。

  因着上次肖大山家的酒宴闹了不愉快,这次董馥梅在大灶师傅来了后,干脆就待后头厨房里洗菜啥的都没出去。刘翠翠也知道女儿不想再嫁的心思坚定,有人问她都给打发了,这次婚礼除了在厨房忙碌外,董馥梅没什么参与感,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她来了。

  譬如她小姑董秋月来得晚,也只在外面帮着传菜,没到小厨房来,就没见到她。等收了席,还和她妈说:“阿嫂,你姑娘今天没回来?”

  “来了啊,在后头洗菜呢。”

  “哎哟,我都没瞧见,我去后头瞧瞧。”董秋月说着就往后面去。

  旁边一个和她长得有六分像的大姑娘见她往后走了,面上竟露出了又羞又窘的神色来。

  刘翠翠看得奇怪,问她:“燕子,你脸怎么红了?”

  陈燕子咬着嘴唇,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事,最后支吾的说:“没呢,可能天热。”

  可今个天上云厚,不热啊,再说这会儿太阳都要下山了……

  董馥梅的姑姑们都有丈夫陪同,都不留下来过夜,走夜路回了家。董馥梅因为没男人又被留下来过了一夜。

  晚上,刘翠翠说起了陈燕子奇怪的表现,问道:“你阿姑和你说什么了?”

  董馥梅想想董秋月也没叫她和家里人保密,就说了:“也没什么,小姑说燕子看上我们大队一个知青了,让我帮忙问问人家有没有对象。”

  “什么!”刘翠翠惊讶:“燕子怎么会看中你们队知青的?”

  “不知道呢。人家也没细说。”董馥梅对八卦不是很感兴趣,没追问,别人也不会将这事主动说太清楚。

  “这事怎么找你问?”刘翠翠有些埋怨董秋月,她家梅子这身份合适帮她打听人大小伙子的事吗!

  “你帮着问问可以,就问人有没对象就行了,别的别管。”

  “我知道呢。”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