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非典型女主[快穿]

报错
关灯
护眼
谢怀柔【3】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季郁今日没有上朝。

  内阁中, 她特意单独召见了几位重臣。

  本说是商量国事,她却先一本正经地读了遍手里握着的奏折, 似笑非笑。

  是昨天夜里左相的嫡子袁威呈上来的急奏。

  宣州太守遇刺身亡, 她派人去查, 被袁威打发来了这么一份奏折查明乃恶鬼作祟。

  已经请了道士作法三天。

  奏折接下来便用洋洋洒洒千字来仔细形容那道士如何有神通。

  这份奏折实在不像话。

  各大臣都噤声听着。

  季郁刚读到一半, 反应过来的袁谡庆立刻上前替子请罪。

  可她还是眼也不抬地读完。

  “叩首。”

  放下奏折,她像才看见袁谡庆似的, 惊讶地问,“左相这是何故”

  既然季郁没有明说是谁递上来的奏折,袁谡庆上前, 也只是道“宣州一案使陛下如此记挂, 老臣之子在虽宣州, 却无能替陛下分忧。”

  “主忧臣辱, 老臣实在惭愧”

  季郁淡笑“左相不知, 县尉确实有在替朕分忧了,这折子就是他递上来的。”

  她轻轻地说了句“里面还有别字呢。”

  袁谡庆面色一变,俯身下拜改行稽首大礼, 痛声说“臣教子无方, 还请陛下责罚。”

  季郁将手里的奏折慢悠悠地叠好,她坐北朝南, 一双眼眸似笑非笑地望着袁谡庆, 面容平和地说“左相稍安勿躁,或许县尉只是宽慰朕,并不是想用鬼神来匆匆结案。”

  袁谡庆深深地低着头行礼, 还是那一句“老臣教子无方,羞惭矣”

  “还望陛下降罪。”

  “嗨,左相年事已高,别动不动就行如此大礼。”

  季郁脸上是不变的温柔笑意,语气也柔,轻轻放下折子说

  “县尉年纪尚轻,他不但能查案还能通鬼神,实是后生可畏的。他如此积极地给朕举荐能通鬼神的道人,实是一片忠君爱国之心。”

  她嘴里说后生可畏,县尉袁荣之还比她还大一岁呢。

  语气欢喜真诚,但谁都知道这些是听过就消的客气话。

  袁谡庆跪了半响,并不起身。

  季郁继续安抚了他几句。

  他又一番告罪后起身,忽地自请去宣州查清太守遇刺一案。

  宣州路途遥远,天寒地冻且舟车劳顿。

  他这把老骨头甘愿离开朝堂去代儿子查区区太守遇刺,足可见对独子的钟爱了。

  季郁垂眼沉吟片刻,抬眸扫过底下几个心腹跃跃欲试的脸庞,眸光微动。宣州的这笔糊涂账,她想弄清楚,只能另派重臣细查。

  张贤云忙得无术,容易轻信别人的话的宋晓盛明显不适合查案。

  其余人对宣州不熟,去了也是任人摆布的。

  袁谡庆是能臣,他既然敢自请去宣州,就一定能给出个交代。

  “既然如此,只得有劳大人了,”季郁心中很快有了决断,笑着应了,“宋爱卿也一同去,当副手,路上照顾好左相大人。”

  宋晓盛闻言上前领旨,脆生生地应“是。”

  满朝谁人不知铁娘子宋晓盛跟季郁一起长大,忠心耿耿,舞刀弄枪不输男儿,却不是什么会照顾人的女官。

  袁谡庆抬着厚厚的眼皮看眼宋晓盛,要带她这眼线,分走一半权,他也罕见没有反对的话。

  躬着身,神情愈加恭敬地道“老臣还有一不情之请。”

  季郁端起茶盏“左相大人请讲。”

  袁谡庆“老臣奉旨从宣州归来时,还望陛下罢免了愚子袁荣之的官位。”

  “”

  四下寂静,都怀疑自己听错了。

  谢怀柔不需思索,心中瞬间明白了袁谡庆意欲何为。

  眉头微蹙,她不动声色地看着季郁。

  大殿内只有银炭快要烧尽时发出的轻微扑哧声,很快有内侍上前,麻利又轻手轻脚地换上新的炭火。窗外大雪纷飞,天寒地冻。

  只有季郁照例面色不改笑,抿了口茶,“哦想必是朕听错了。县尉行事稳健,多年来还从未有过什么差错,等左相归来,朕肯定是要为县尉擢升官位的。”

  她如此表明打算,袁谡庆一般都会立刻笑呵呵地附和说是。

  这次他像没听懂似的,躬身行着礼,执意说“愚子并无贤能,还请陛下罢免他的官位。”

  话头一转道,“然品行样貌还算属上佳,虽然拙嘴笨舌的,不够讨喜,但这样也正适合充盈陛下后宫。”

  “不求正宫之位,只求愚儿能侍奉于陛下身侧,便是老臣全族上下的荣幸了。”

  季郁“”

  她手一顿,茶盏送到唇边要喝不喝,到底还是放了下来。

  宋晓盛挑眉低头忍住唇边的笑意,感叹左相不愧是老狐狸,真舍得。唯一的嫡长子啊。

  这样送到君侧表忠心。

  此时距离国丧结束还有大半年,袁威入宫,只能当一个没有品级的夫侍。

  众人皆垂眸等着,本以为接下来季郁肯定会说些好话,允诺下来后,再赐一些宝物召袁威回京侍奉。

  于是弥散在新君和左相间若有似无的硝烟味消散,君臣和睦,朝堂稳固。

  谁知季郁忽地轻笑了下,拿掉杯盖,又抿了口茶,才摇摇头正色状说“荣之是栋梁之才。左相的提议到底如何,还要看看荣之自己的意思。”

  荣之是袁葳的字。

  男子及冠有字,多是师长取的。荣之是对葳字的补充。

  唤字是比较亲切的意思。

  下召前还要这般先征求他的意思,实在是给足袁威体面了。

  左相眸光微闪,心中若有所思片刻。袁威是他的老来子,虽然愚钝,但外貌确实属上佳之姿,很小就被大名士夸过俊朗如玉,濯濯如春月柳。

  大燕有律,嫡亲不可在一处为官,所以袁威成年后即可去了宣州任职。但季喻从小并不拘于深宫,她在先帝身旁参加过不少宴席朝会,应该见过袁威几面。

  当时已留心

  左相拱手行礼谢过陛贴,又说一堆奉承话。

  几念掠过,旁边左相派的大臣三三两两接过话茬,拿各种典故奉承她贤明。

  袁威能有什么意见,他的意思不就是他爹的意思。

  季郁明显是应下来了。

  散了朝。

  谢怀柔眉心微蹙,拢着衣袖并没有接宫女递来的汤婆子,谢过后便要出宫。殿外的寒风刮在面颊上,她冷冽冽地望着前边的道路,眼神像被冻住。

  她曾跟袁威有过一些接触,皮囊确实尚可,人就是十足的纨绔子弟,草包一个。

  左相虽然嘴上说说不求正宫之位,但想也知道是假话。

  季郁年纪尚幼,又是国丧,后宫尚且还是虚设,袁谡庆抢先尚书仆射一步将儿子送入宫中,只要季郁怀孕,必定百官群臣上奏,以功请立袁威为皇夫以设立中宫。

  谢怀柔脑海里想凝神思索此后的朝堂局势,心却频频走神,昨夜袁威的那份急奏送入宫中时,她就在圣驾旁。

  听着季郁恼怒地把左相父子破口大骂了半个时辰。

  她今日朝堂如此镇定从容,温温和和,全是因为昨夜把该发的泼辣脾气都发完了。

  “”

  季郁的贴身女官追来,礼了礼“大人,陛下请您过去。”

  谢怀柔怔愣着才回过神,扬起一抹往常的笑。习以为常地跟着她进了季郁的寝宫。

  不知有何事要议。

  季郁正把玩着一只晶莹剔透的玉质小花瓶,极爱不释手,那花瓶整身只有拇指般大小,细看却还雕琢着精细花纹,非是能工巧匠费足心血是制不成的。

  她见她来,打发众人下去,又随手把花瓶丢进匣子里。

  那双总盈盈带笑的眼眸直直望过来,话里罕见地没有转弯,问说“姊姊觉得左相的提议如何”

  “”

  谢怀柔在她笑颜里怔愣片刻,说不清道不明,垂下眼来,只拿顶顶不出错的一句话恭敬地回她“臣觉得陛下认为如何便是如何。”

  “朕觉得如何朕觉得谢大人在敷衍朕”

  “臣不敢,”谢怀柔缄默着,心中实在不愿对此事发表看法。

  季郁歪头笑,不知何时凑近了来,“姊姊不高兴”

  “”

  谢怀柔不能对她失礼,以至于就着极近的距离垂眸平静地回说“臣没有。”

  “没有吗。”

  季郁脸颊离她越来越近,谢怀柔不由地屏住呼吸,目光晃动了下,长睫下一双漆黑的眼眸凝望着她,强自镇定。

  下一秒。

  被季郁环住了腰身,她的脸颊顺势贴到她的肩窝处,静默片刻,闷声笑着说,“这儿也没旁的人,姊姊跟我说两句真心话,好不好。”

  她对她,总是笑着。

  谢怀柔心蓦地软了下来,这世间最有权势的人,依偎在她怀中,就像幼时那般同她撒娇。

  叫她姊姊。

  也算是看着季郁长大。如果可以,她当然是不愿让袁威那样的人成为她的皇夫。

  谢怀柔哑了片刻,开口说“臣认为此事不妥。”

  “”

  她没有看见窝在她怀中的季郁唇角瞬间扬起的弧度,一本正经地说“宣州城乃左相故乡,他早些年任太守时提拔过许多官员、门生故吏,他去查案,怕是难免有受人蒙蔽之相。”

  她没说是谁受谁蒙蔽。

  左相受别人的蒙蔽,或是其他

  季郁点点头,这是她早就考虑过的事,并不是没有准备。总算逼得圆滑又守中的谢怀柔站在她这边说出两句心里的话来。

  她半眯着眼,正暗搓搓地开心。

  谢怀柔忽地退后行礼说“宣州太守遇刺一案,请陛下交于臣去办,定不会辜负陛下所托。”

  简简单单一句话,把季郁怔住。

  宣州是左相的地盘,就算谢怀柔有再大的本事,真要查到什么不还得脱层皮

  谢怀柔照例留下陪她用膳。

  用过膳,还未待宫女上前收拾,季郁就起身说,“卿快来”握着她的手腕,把她带到偏殿。

  谢怀柔知道附属国西夏方才进贡了一批奇珍异宝和岁币,才送入宫中。

  见她如此开心的样子,也不由对宝物抱有几分好奇。

  “这些说是夏君为前年大旱时大燕送去的粮食,另外答谢朕的,不算在岁供里。”

  季郁把她带到偏殿,抱着臂,眼风扫过成堆的宝贝时略有贵矜之意。

  “原本以为南疆只是区区一偏远小国,才经天灾,民生凋敝,钱财宝器想必寥寥可数才对。没想到那么肥,朕拟定的岁供之数看来是少了。”

  谢怀柔闻言忍不住弯了弯唇“这话被夏君听见,定然要哭上好几天了。”

  “他那么阔气,哭什么,”季郁走过去,拿起一块温润细腻偷透亮的玉石随意地颠了颠,“听宋晓盛说,这些送来时只是拿稻草垫着,跟不值钱的土鸡蛋似的。”

  借着月色与烛光,白色莹石熠熠生辉,旁边还有各色翠玉,大堆珠宝玉器就大大方方地盛放在木盒中,不以锦缎稍加包裹。

  谢怀柔颔首,微笑着跟她解释道“西夏贫瘠,不懂如何织锦缎,能拿稻草铺垫已经是他们最好的方式了。”

  季郁恍然大悟地点点头,又问“那这些可算宝贝”

  “西夏只盛产这些填不饱肚子的石头,莹石臣不曾见过,想必是刚开采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她走过去,垂眼打量这些珠宝玉石的品相,“玉乃岫玉,西夏几乎人人都有。”

  “人人都有”

  季郁眉头一皱,“那么不值钱的东西,那他们送来是为骗朕的赏银吗”

  谢怀柔唇角忍不住又弯了弯,“既然夏君也说不算在岁供之中,想必只是用特产来略表对陛下的感谢。这些看得出都是精心挑选过的上品。”

  “再者,陛下难道不喜欢吗”

  她记得她幼时最喜欢一些亮晶晶和香熏熏的东西,殿内总燃着香炉,她就坐在柔软的毯子里把玩母后首饰盒里的金银珠宝。

  别的孩子玩簸钱,她簸珠宝。

  本以为长大会是个极爱俏的女郎。

  谢怀柔望着她发上几乎是毫无点缀的素簪,心中感叹三岁看老也不尽然。

  季郁拢着衣袖一本正经地说“那时候不懂事,什么都喜欢,现在朕大了,只喜欢值钱的了。”

  谢怀柔“”

  “那西夏可真是弹丸之地,还穷山恶水的,”季郁瘪了下嘴,兴致缺缺地把手中的岫玉放回去,转头拿出旁边的匣子,“姊姊还是瞧这个吧。”

  木匣里面装着字画。

  季郁把画卷小心展开给谢怀柔看“我知道姊姊不喜欢金银珠宝,这画倒是清标可赏,又是失传已久是顾宗志真迹,给姊姊贺生辰嫌不嫌礼薄”

  她眼眸弯弯,像个等待她夸奖的孩子般迫不及待献宝,高兴起来顾不上称“朕”。

  看得出这画她是费了力气去寻的。

  这画至少值千金,送给她这个不懂品赏的人实在浪费。

  谢怀柔想说无功不受禄。

  “陛下”

  季郁瞧见她脸上的神情,身子往后一靠,懒懒地打断她说“不可。”

  “臣还没说话。”

  “不可。”

  “”

  季郁收起画,重新放入匣中,眼睛都不抬地说“只许回谢陛下,后面的转折推辞不许有。”

  对视片刻。

  谢怀柔唇角牵起一抹无奈的笑,很快换上欣喜的表情向她道谢。

  季郁弯着眼,好的东西送给她比留在自己身边更高兴。

  目光扫到那堆贡品。

  有点好奇“看眼就知道是岫玉,姊姊好像不是那么爱玉石的人,所以是对西夏熟悉”

  谢怀柔颔首“臣的母亲便是西夏人氏。”

  “咳,”季郁一口茶差点碰出来,勉强咽下,旋即呛着咳嗽几声。

  刚说了半天西夏是穷山恶水弹丸之地的她立马转口“西夏景色秀丽,好山好水,难怪能生养出姊姊这般的人。”

  谢怀柔忙取出帕子为她擦拭唇角,轻拍着她的后背,闻言弯了下唇“臣是吴郡人,从未去过西夏。母亲也是因为当年旱灾逃难来的大燕。”

  “噢。”

  季郁握住她的手取过帕子,轻拭唇角,面不改色地纠正说,“吴郡好山好水,景色秀丽,不怪能生养出姊姊这般好颜色。”

  谢怀柔没说话。

  只是面上漾起藏不住的笑意。

  季郁鼓了鼓脸,侧脸时看见旁边果盘里的蜜桃。她兴起,取湿帕擦拭干净手,执起小刀,亲手把果盘里洗好的水蜜桃切成小瓣。

  这事她总是不喜欢让别人代劳。

  谢怀柔帮她重新沏了杯茶,看着她切完整个蜜桃。她从小就喜欢动动小鞭子小刀子,还都玩得不错,一只蜜桃均匀等分,手指连留下来的汁水都没沾到。

  季郁满意地擦干净小刀,丢到旁边。

  “姊姊过来些。”

  季郁拿起一瓣蜜桃肉先要喂给她,谢怀柔眼眸闪了闪,终还是没有躲,柔顺地张嘴被她喂了一块果肉。

  入口软腻,甜津津的。

  谢怀柔的帕子在她手里,汁水顺着流下,她只好轻舔了下唇角。随着那瓣桃肉越来越小,唇舌难免会不小心蹭到季郁的指尖。

  伴随吞咽的动作,她低眸垂眼间,有点说不出的禁欲模样。

  季郁视线旋即微微一动。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 新电脑版   ,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